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881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如何精选典型事例。

2、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

课前预习:

1、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相关资料。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整体实施:

第一课时

一、巧妙导入

请同学们看屏幕,他是谁?

(臧克家)

2004年2月5日,我国文坛痛失巨星,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

茅盾评说他是当时青年诗人中间“最优秀的一个”。

朱自清曾说:

“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他的,更是我们的尊师,学习这位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伟大的闻一多先生。

二、预习检查

1、听录音朗诵,说一说你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资料展示

1)、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三、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2、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衔接的?

明确:

1、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3、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第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于:

衔接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品味探究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

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3、文章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

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经作者臧克家先生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

现标题与原标题没有本质不同。

问题是,说话和行动,人人都有,天天都有,太一般化了,放在标题上不是太不醒目、新颖了吗?

如果写一般人,确是如此。

然而,闻一多先生与众不同。

请问:

谁发表过“最后一次演讲”?

这样的演讲惊天地、泣鬼神,岂是平常的什么说话所能相提并论的?

再请问:

“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做出这样行动的人全国有几个?

这样的行动震惊了国内外亿万民众,岂是一般的什么行为所能比拟的?

由此而见,这个标题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是适当的,是不一般的。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

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

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

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3、文章摆出了闻先生的语言片段以后,就围绕这一点记述他有关的“行”的事实。

作者截取了闻先生向古代典籍钻探的事实着力描叙:

先叙他攀高钻坚的研究志趣,继写他研究的目的,再写他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的研究精神,最后写他辛苦凝结而成的硕果。

作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论证闻一多先生确实是做了再“说”,做了自己也没有“说”,回应了引文。

为了使议论更有说服力,作者又简要地夹叙了两个事实:

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为了证明事实有足够的根据,在叙事之前点明作者对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了突出闻先生孜孜以求、日夜不懈的治学精神,有些词句用得很考究。

比如写其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了“吃尽”“消化尽”“远射”“衰微”“文化药方”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

当然,今日看来,任何文化药方也救不了衰微民族的命,只有采取革命的暴力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

但是,作者这样记叙,正是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闻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古代典籍研究的目的。

作者写闻先生治学的严谨,只用了书写的一个细节,就把密密麻麻小楷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群蚁排衙”比喻的缘故。

又如写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精神,一“贪”一“惜”,一“腻友”一“伴侣”,既深刻,又形象。

五、巩固拓展

1、读《七子之歌》及相关连接,完成下面问题。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

我们要回来,母亲!

[相关连接]

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

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

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尽管台湾当局为两岸关系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但两岸人民往来与日俱增,多领域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从缓和、解冻到对话、交流,两岸关系20年来的发展证明,只有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才符合两岸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才能实现海内外华夏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渴望。

1)、七子指什么?

2)、对台海关系你想说点什么?

2、读汪曾祺的《闻一多先生上课》,完成下面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

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

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也许还可加上几句:

“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

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

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

讲李贺,同时讲到印像派里的pointil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

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

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1)、从闻一多先生上楚辞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哪一面?

2)、“叫座”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下来。

六、作业设计(可分层练习)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设计情景,用这些词语写成一段话。

2、请你列举一、二首闻一多的诗,说明他作为诗人也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例如: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拓展

1、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试从文中和课外找一找,并做归纳。

①诗人:

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②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③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2、细读全文,画出精碎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

明确:

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后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时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二、看课后“研讨与练习”,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明确:

1、“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品味探究

1、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

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此外“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

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

一个“说”字,竟然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

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

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

例如: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

又如: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

又如:

“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却与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

同样,“夜间睡得很少”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他借寸阴、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

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就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

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富有节奏感。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

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

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2、品读表达方式

同学们找一找,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明确: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

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

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

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

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3、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完成。

明明确:

(1)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

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四、课堂内外

1、按以下形式说说对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形象的理解。

前一个空填写对人物的评价(用一个词语),后一个空要举出具体的实例加以证明。

闻一多先生,他,你看。

2、回顾中国历史,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生活在政局多变、社会动荡的年代的如陶渊明、孟浩然等,他们也曾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最后却都寄情山水。

而闻一多先生凭借自己的才识也完全可以潜心研究学问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最后他却不顾自身安危走出来投入到革命中去,而且付出了生命代价。

读过本文后,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想法井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好发言准备。

例如: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古人保全了自身的高尚品德,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学名篇,当然值得我们歌颂。

闻一多先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