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5265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docx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啊船长我的船长》word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3、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二、作者简介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

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

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

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

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

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

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

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

《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

“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

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

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

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

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

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

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

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

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四、文本研习

1.思想内容

全诗三节,逐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林肯总统的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结束,大船凯旋,船长却倒下了。

噩耗伴随着胜利的巨大欢乐而来,人们为船长的死而悲恸、痛惜。

诗人把美国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长”,把林肯率领联邦政府军战败南方叛军的过程比作是“度过了一切风险”的“艰苦航程”。

这里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驾驶美国这个大船的船长,把南北战争比做艰苦的航程,通过大船的胜利返航表现林肯的功绩,形象地赞颂林肯,表达对他的爱。

这一节描绘了大船的形象:

稳定、威严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

借此来肯定船长林肯的伟大功绩。

在这一节里,在抒情方式上,诗人直称林肯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表达了一个士兵,一个水手,抒发对自己的统帅亲切爱戴之情。

(2)人民群众为大船凯旋而热情欢呼,钟声军号齐鸣,旗帜飘扬,鲜花飞舞,但船长倒下了,人们是多么悲痛!

这一节描写的欢庆胜利的场面极为壮观,通过侧面描述人民群众对林肯的爱戴、敬仰之情,来赞颂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这一节里,诗人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人,这比上节只称林肯为船长感情更近一层。

对林肯直接称为“你”,这第二人称与“父亲”的称呼相配合,直接与林肯对话,感情热切而真挚。

(3)航船下锚,大功告成,而船长永远倒下了。

这一节诗人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绩,并表达了自己万分悲痛之情。

诗人终于从想象(梦境)中回到现实中来,明确地知道“船长”真的是死了。

在这一节里,诗人把林肯改称为“他”,表明诗人清醒的绝望、极度的悲痛。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林肯这个人物的形象,赞美林肯的业绩,表达对林肯的敬仰与爱慕之情。

2.《啊,船长,我的船长》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反复咏叹。

诗中以“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为主句反复咏叹,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差别,这样的手法使本诗在表现上既保持悲怆感情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2)象征。

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当这只大船凯旋时,船长却牺牲了。

诗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

3.《啊,船长,我的船长》的思路与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

本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情是由浅入深、层层渐进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对林肯卓越的功勋的赞颂。

诗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长,把美国比喻成一只大船。

在第1段中,这只大船在船长的指引下,“艰苦航程已经终结”,“渡过了一切风险”,“显得威严而英武”,突出大船的凯旋,借以表现林肯的功业;在第2段中,“旗帜正为你飘扬,军号正为你发出颤音”,“为你,送来了这些花束和花环”,“他们为你欢呼,他们的热情的脸转朝着你”,表现了广大人民对林肯的爱戴、拥护和敬仰;在第3段中,“这只船安安稳稳下了锚”,“大功已经告成”,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对林肯的功勋作出极高的评价。

诗人在诗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现林肯的功勋,使人倍感诗人对林肯的推崇之情。

②诗人对林肯的个人感情。

在第1段中,诗人将林肯称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这时他流露的是战士对统帅、水手对船长的敬仰之情。

在第2、3段中,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入,他深情真挚地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我的父亲”,表现诗人深厚的父子般的感情。

这样的深入变化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浓郁深重,在第1段中只是为失去领航人而悲伤,在第2、3段中则是为失去慈父般的亲人而惨痛,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诗人感情上的深入。

③诗人对林肯的悼念之情。

在第1段中,诗人对于林肯之死,只是客观地叙述道:

“甲板上躺着我们的船长,倒下来了,冷了,死了”,林肯之死的突然,使诗人在震惊中感情麻木而没有感到过度的悲伤,只是当作一件客观事件来接受,来陈述;在第2段中诗人从震惊中惊醒,悲伤涌上他的心头,但是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不肯相信船长已经死去,他呼唤“亲爱的父亲”,他用“手臂把”船长的“头支起”,他宁肯相信这是“在一场梦里”,他对船长仍用“你”来称谓,表示船长和他一样,仍是在人世间活生生的人,只是暂时“倒下来”而已;在第3段中,诗人不得不接受这惨痛的现实,他不得不承认船长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手臂,船长“他已经没有知觉,也没有脉息”,自己支起船长的头呼唤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只好放下船长,“踏着悲哀的步子”在“甲板上走来走去”,诗人忍受“他倒下了,冷了,死了”给自己带来的悲痛。

诗人用第三人称“他”称谓船长,表示诗人已经承认船长和自己已是冥世人间永隔了。

在第2段中诗人还觉得像“梦”,还有一丝希冀,而现在却只有绝望了。

整首诗诗人对船长由无人称到第二人称再到第三人称称谓的变化,呈现了诗人悲痛心情的发展过程。

④总结:

本诗中,诗人的感情抒发旋律是起伏波动的,每一段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欢乐的激昂转到悼念的悲痛。

第1、2段的前部分都是欢快的语调,船已经回来了,“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港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呼”,但是在这两段的下半部,却都一下子跌入沉痛悲伤的气氛之中;第3段除去前几行叙述船长的语句,也基本上和第1、2段一样,从“大功已经告成”的欢乐中又跌入到“悲哀”之中。

整首诗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反差,更使人体会到诗人心中那种悲怆欲绝的感受。

4.《啊,船长,我的船长!

》表现了对林肯总统的崇敬和哀悼。

歌颂林肯的功绩,实质是赞美、肯定什么精神?

这首诗表达了对建立自由美国而献出生命的领袖林肯的无比崇敬和悲悼之情,诗中的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实际上就是赞美了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一切的奉献精神。

5.《啊,船长,我的船长!

》共三节,在思想感情方面不断上升、加深,请留意体会。

“倒下来了,冷了、死了”这句诗多次间隔反复,起了什么作用?

反复咏叹,诗人抒发的感情是由浅入深、层层渐进。

诗中以“倒下了,冷了,死了”为主句反复咏叹,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差别,这样的手法使本诗在表现上既保持悲怆感情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6.为什么说《啊,船长,我的船长!

》这首诗的象征手法用得很巧妙?

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庇佑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一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任务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增添并表现了诗的悲壮情感

7.深入探究:

(1)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

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

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

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3)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4)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

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5)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

(6)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

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啊!

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

(7)谈谈你对“燃烧的心”的理解

(既指诗歌中所写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烧的心)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

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六、布置作业

写作学习改写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分析例文、现场写作、修改点评,完成作品改写。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汲取原作精华,培养正确审美观。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我们在第三单元学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宋代有位文学家,叫黄庭坚,他将《醉翁亭记》改写成了一首词,词牌名为“瑞鹤仙”,词的内容是:

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觥筹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你们看,改写是不是也是种创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改写,也试着自己改写一篇文章。

环节二

1、什么叫改写

改写,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2、改写的常见形式

一是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二是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

三是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3、怎样改写

1.要领会原文的主题、情节、表达方式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对改体裁、改人称、改语体以及字数限制要心中有数。

2.要明确中心与标题。

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要做相应改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

3.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在改写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可以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行文风格,既区别于原文,又有个性。

环节三

拔苗助长

宋国有一个愚蠢的农民,他每天都杞人忧天,埋怨上帝的不公。

凭什么人家的禾苗长得都那么健壮,而我们家的禾苗却长得那么矮小。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拔草,拔着拔着,他突发奇想:

“呵!

想到了,只要把禾苗拔高一些,它不就长高了吗?

”“哈!

哈!

哈!

”农民一边咧着嘴不停地笑,一边扛着锄头,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说干就干,农民回家换好衣服,雄纠纠,气昂昂地出发了。

来到田地里,他弯下腰,两手紧握着禾苗,使劲一拔,“啊!

”农民大叫一声。

原来是用力过猛,摔倒了。

但他回头一看,“呵!

”禾苗果然长高了。

于是,他顶着烈日,一棵一棵地拔着禾苗。

他时而用手擦汗,时而揉揉自己的腰,想必他累了吧!

此时,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可怜的农民早已累得满头大汗了。

终于,他拔完了所有的禾苗,然后,朝所有的禾苗望了望,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家了。

像灌了铅一样,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家人的跟前,说:

“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儿子一听,惊讶极了,赶紧跑过去看。

“啊!

”禾苗像一个个犯了错的小孩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那个农民真是太愚蠢了,自以为可以帮助禾苗长高,其实他破坏了大自然的生长规律。

“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点评:

作者遵循了作品改写的基本要求,既忠于原作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又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增添了必要的细节,富有文采,可读性较强。

环节四

1.改写的形式:

改变文体;改变语体;改变叙述方式。

2.两个“一致”:

文章风格一致;叙述方式一致。

环节五

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

不少于600字。

要求:

1.小组间互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

2.每小组推荐一篇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全班评议。

教学反思

本次作文教学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先讲什么是改写,再讲怎么改写,以及改写的注意事项,然后通过欣赏范文,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最后现场写作,学生互改互评。

这样一个流程,由易到难,逐步提升,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写作令人满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总分

一、填空(20分)

1.2.15小时=()分2.()米=18厘米

3.3.6吨=()千克4.0.8公顷=()平方米[#&%^~]

5.4.15×0.53的积有()位小数,54.16÷3.2的商数的最高位[#%~&*]

在()位上。

6.把9.5463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整数约是()。

7.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5倍多X,乙数是()。

8.一根铁丝长b米,每次截下3米,截了m次后还剩下()米。

当b=40,m=10时,还剩下()。

9.一个梯形上低是8厘米,下底是14厘米,高与上低相同,它的面积

是()平方厘米。

10.一个三角形的低是7分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1.在3.24,3.204,3.204,3.204中,最大的数是()最

小的数是()。

12.3.53737…用简便写法写作(),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13.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

6,7,12,15,18,20这组数的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把12.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位。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5

4

3

2

3.从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抽到和是双数的我赢,抽到

和是单数的对手赢,是公平的。

()

4.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小数时,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5.中位数就是处于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

()

三、计算:

(30分)[#^%&@]

1.列式计算(6分)

1.14.06×3.5=2.4.25×6.8=3.12.5×2×0.8=[@*#&^]

2.递等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①0.125×9×8×0.3②4.62÷5÷0.66

③5.78×2.3+5.78+5.78×6.7④7.75×[20÷(3.24-3.04)][#%&@~]

3.解方程:

(12分)

①6X+15+7=141②15X+6X=168

[~#@*^]

③12(X+3.7)=144④4.2×3+3X=15.3

四、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20分)

10.5cm

1、2、

24cm

8cm

[~@%#&]

五、解决问题。

(20分)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16天修了24.48千米,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2.有一块三角形的麦田。

低是250米,高是60米,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

[~#@&^]

如果这块麦田收小麦7.7吨。

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

[#*&@~]

3.一袋面粉质量是一袋大米的2倍,学校食堂买了一袋面粉和5袋大米一共[~%*@^]

35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用方程解)[#~^@%]

[@#%^*]

4.甲、乙两城相距546千米,一列快车从甲城出发,同时一列慢车从乙城开

出,两车相向而行。

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是慢速度的1.6倍,经过多

少时间两车相遇?

[^#@~%]

[^@#~&]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6%,每小题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  )数,60是乘法中的(   )。

[#*@&%]

3、6个418的和是多少?

列式与得数是()。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当Y为最小时,X=()。

[^%*#~]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4%)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   )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   )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3%)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879×8。

[^*#%&]

A、>B、=C、<

2※、

×5=

×3,则

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比较

3※、480×2×6的结果与算式()的结果相等。

A、480×4B、480×8C、480×12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48%)

1、在○里填上+、-、×或÷。

(5%)

0○10=109○0=023○0=234○4=15○5=0

2、估算。

(8%)

398×4502×2983×7636×7

4638×92386×36299×56809×4

3、列竖式计算。

(8%)

235×7649×55084×94207×5

[^@*&#]

4、脱式计算。

(15%)

6×409-2300528+323-60×81100×5-(560+690)[@^~#&]

[^*~&@]

[@~#^%]

7×(555-377)200-(76+40×3)220-(45×3-60)

5、列式计算。

(12%)

一个因数是117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180减去175的差,乘124的积,结果是多少?

[%~^@*]

37的5倍减去55,再乘8,积是多少?

[&^@~%]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29%,第1题4.5分,其它每题3.5分)

1、李老师去商店买办公用品,他要带多少元钱?

(填表即可)

物品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音箱

198

3

52

4

办公桌

469

8

订书机

23

6

合计

2、学校图书室买回科技书240本,文艺书320本。

买回的故事书是科技书和文艺书本数的和的3倍,买回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

3、一台录音机229元,一辆自行车236元,1000元够买3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机吗?

4※、冬冬一家三口寒假准备去广州探望外公、外婆。

如果乘火车,票价为每人253元;如果乘飞机,票价为每人850元。

往返车费必须控制在3400元以内。

你能帮冬冬一家设计怎样买票吗?

[~#%^&]

[#*~&^]

5、玩具店里有玩具熊130只,玩具狗的只数比玩具熊的5倍多12只,玩具狗有多少只?

[^#~%*]

6※、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7、1只猪平均每月吃饲料205千克,8只猪4个月一共要吃饲料多少千克?

8、一列火车挂了10节车厢,共有1142个座位,其中9节车厢各有118个座位,另一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短诗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

月夜——沈尹默[@%^*~]

一.新课导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

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