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668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docx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要点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重点章节)

1、教学目标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2、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

3、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各自包括哪些具体的策略,联系实际分析其应用方法)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它包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也就是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

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意义

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旦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3.指引学生学习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根据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一)认知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知识

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领会

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应用

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应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

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关系的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

分析代表了比应用更高的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

综合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

包括三个水平:

用语言表达自己意见时表现的综合,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出的综合。

综合目标所强调的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6.评价

评价指对所学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包括按材料的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

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上述分类是个层级系统,前一等级的目标为后一等级目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后一等级目标需要以前面等级的发展为基础。

(二)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

1.接受

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包括三个水平:

知觉有关刺激的存在;有主动接受的意愿;有选择地注意。

这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2.反应

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

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以某种方式对注意的现象做出反应以及反应的满足。

这类目标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类似通常所说的“兴趣”。

3.形成价值观念

形成价值观念指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

包括三个水平:

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为某种价值标准做奉献。

这一水平的学习结果是将对所学内容的价值肯定变成为一种稳定的追求。

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

4.组织

组织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内分两个水平:

价值概念化,即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组成价值系统,即将所学的价值观汇集整合,加以系统化。

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

5.价值体系个性化

价值体系个性化指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人性格结构之中。

内分两个水平:

概念化心向.即对同类情境表现出一般的心向;性格化,即指心理与行为内外一致,持久不变。

因此,这种行为具有普遍性、一致性,并且是可以预期的。

其学习结果重在那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或行为特征。

(三)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1.知觉

知觉指学生通过感官,对动作、物体、性质或关系等的意识能力,以及进行心理、躯体和情绪等的预备调节能力。

2.模仿

模仿指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但学生的模仿性行为经常是缺乏控制的。

3.操作

操作指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的能力,此阶段学生能进行独立的操作。

4.准确

准确指学生的练习能力或全面完成复杂作业的能力。

5.连贯

连贯指学生按规定顺序和协调要求,去调整行为、动作等的能力。

6.习惯化

习惯化指学生自发或自觉地行动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这三方面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三者相互作用和渗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

三、陈述教学目标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

1.具体目标。

即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旨在说明“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模式是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2.产生条件,即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旨在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做”。

条件大体有:

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时间因素、问题明确性因素等;

3.行为标准。

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旨在说明“有多好”。

它使教学目标具有了可测性。

行为目标的表述使教学目标变得具体、明确、可测量。

三者中具体目标的表述最为基本。

(二)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目标的陈述

它是通过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相结合来表述教学目标。

用这种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一般教学目标,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第二部分为具体教学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

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这种方法既强调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内在心理变化,又克服了目标陈述上含糊不清的弊端,实现内外结合。

四、分析教学任务

(一)分析教学任务含义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二)分析教学任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2、分析使能目标

3、分析支持性条件

第二节组织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

一、教学事项

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

(一)引起学生注意

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

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动机,促使学生建立期望。

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

①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他教学活动。

②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③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之上。

(二)提示教学目标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

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目标和结果,形成心理定向。

(三)唤起先前经验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为技能为基础。

教师要激活学生头脑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技能,以此为基础推导和生发出新知识。

(四)呈现教学内容

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用学生最有效接受的方式进行编码,以利于学习者感官通道的接受。

(五)提供学习指导

在呈现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进行指导时要注意:

①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②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③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予较少指导,鼓励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差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六)展现学习行为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以某种方式来说明自己的学习所得: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

①眼神和表情,当求知活动由困惑而获得理解时,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会流露出一种满意的状态。

②随时指定学生代表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

③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

(七)适时给予反馈

反馈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进展或有关的结果。

考\试大/学生反应的反馈线索既可以来自自己,也可来自教师,尤其是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作业和谈话而获得反馈。

(八)评定学习结果

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或者课堂小测验,或者其他课堂问答,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辅导。

(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知识技能之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并给以复习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并且,要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迁移。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四类:

1、语言的方法

2、直观的方法

3、实践的方法

4、自学的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三、选择教学媒体

(一)教学媒体的含义

教学媒体指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的向学生运载传递信息的工具。

(二)教学媒体的类型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④视听辅助;各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三)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及应考虑的因素

在选择媒体时考虑适宜和有效两原则,具体说,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

(四)戴尔的经验锥形

戴尔(1946)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

受时代所限,经验锥形中没有列入多媒体计算机。

使用教学媒体是为了使教学遵循这样一个顺序进行:

从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到经验的符号表征。

(五)教学媒体的两大特点

1.它作为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

2.教学媒体本身不是经验或信息本身。

(六)教学媒体的作用

它作为传递对象的经验要素的变质变形的工具,是使经验传递成为可能的工具。

四、设置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即将课堂空间划分成一个个领域,某些领域只属于某个人,直到教师重新改变某人的位置为止,这种安排特别适合面向全班的课;第二种是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即将空间划分为各种兴趣范围或工作中心,每个人都能达到各种区域,这种安排最适合于小组同时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

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课堂设计有三种形式:

1、基本的课堂设计

2、特殊的课堂设计

3、暂时性的课堂设计

第三节选择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一)含义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团体教学。

(二)指导教学的操作步骤

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

(三)指导教学包括的活动

①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②呈现新材料。

③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④提供反馈和纠正。

⑤提供独立的练习。

⑥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一)发现教学

1.发现教学的含义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它由布鲁纳明确提出,是一种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小组和个别教学。

2.发现教学所经的阶段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阶段。

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形成假设阶段。

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再次,检验假设阶段。

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得出结论阶段。

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3.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第一,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第二,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第三,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第四,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4.发现教学的优点

第一,自己动手动脑学习,知识更为巩固,也更易于应用;第二,能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第三,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产生学习兴趣;第四,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直觉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第五,有助于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5.发现教学的缺点

第一,需要随情境变化而灵活运用,一般教师难以把握;第二,偶尔驾驭不当,教学上有失控的风险;第三,学生之间会发生干扰;第四,教学速度会放慢。

(二)情境教学

1.含义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2.特点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的环境是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教学的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学习的材料是真实性任务,这些任务未被人为地简化处理,隐含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

教学的过程要与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似:

教师提出现实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类似的探索过程。

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原理和概念往往隐含在问题情境之中,学生为了解决当前问题而学习它们,通过解决问题而深刻理解它们,并把这些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它们的具体问题情境联系在一起。

对学习结果的测验将融合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本身就反映了其学习结果。

(三)合作学习

1.含义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的目的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3.合作学习的特点

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五个特征。

(1)分工合作,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真正有效的分工合作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认识到工作是大家的责任,成败是大家的荣辱;二是工作分配要适当,必须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与经验,做合理安排。

(2)密切配合,指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以便发挥分工合作的效能。

,(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同心协力追求学业成就。

(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即大家在态度上相互尊重,在认知上集思广益,在情感上彼此支持。

为此,学生们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技能,一是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待人处事的基本社交技巧。

(5)团体历程,指由团体活动以达成预定目标的历程。

四、个别化教学

(一)个别化教学的含义及所包含的环节

1.个别化教学的含义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2.个别化教学包括的环节

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①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②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

④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二)几种经典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从编写程序教学教材到实施程序教学所依据的原则:

一是小步子原则;二是积极反应原则:

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三是及时强化原则;四是自定步调原则;五是低的错误率原则。

2.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AI)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CAI的优点:

首先是交互性,即人机对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路径、学习内容等,其次是即时反馈,第三是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第四是自定步调等。

CAI发展表现出的趋势:

一是综合化;二是网络化;三是智能化。

CAI在教学中的模式有:

操作与练习;个别辅导;对话;模拟;游戏;问题解决。

3.掌握学习

(1)含义: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

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2)步骤:

要将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

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包含一组课,然后,教师编制一些形成性测验。

学完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性测验。

达到了所要求的掌握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若学生的成绩低于规定的掌握水平,就应当重新学习这个单元的部分或全部,然后再测验,直到掌握。

(3)掌握学习中判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采用掌握学习这个方法,学生的成绩,是以成功完成内容单元所需时间而不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为依据的。

学生的成绩仍然有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单元数或成功学完这些单元所花时间上。

(4)关于掌握学习的结论

第一,它的优势在于能真正做到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

第二,在中小学教学上,短期实施较长期实施有效。

第三,掌握学习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加成就感,此种训练后的学生在求学态度上较积极。

基于这一理念,布卢姆等人主张,要将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

运用个别化教学应注意:

(1)、学习步调

(2)设置教学目标

(3)学习活动或材料

(4)评价教学的手段

(5)个别辅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A.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2.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叫()。

A.教学策略B.学习策略

C.教学计划D.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C)。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

4.(C)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

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B)。

A.两个等级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

6.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D)。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D.理解

7.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A)。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8.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C)。

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

9.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类似于通常所说的(B),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A.接受B.兴趣C.态度D.欣赏

10.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

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

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12.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A)。

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

13.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C)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14.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B)。

A.有所不同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

二、填空题

1.布卢姆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

2.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要完成这一项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

”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

3.用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所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

一为一般教学目标,二为具体教学目标。

4.戴尔的经验锥形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有助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先前经验水平选择适当的媒体。

5.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6.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7.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发现教学。

8.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

10.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和视听辅助。

11.使用教学媒体是为了使教学遵循从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直到经验的符号表征。

12.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要求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这一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叫做程序化训练模式。

13.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按领域原则安排课堂空间,二是按功能原则安排课堂空间。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

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