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849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docx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

土地利用规划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规划:

是人们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土地所采取的经济、技术、工程等综合措施而进行的长期的土地组织与配置。

2、外部性理论: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

3、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就是大自然赋予某国家或地区资源含量。

1、不同的区域的资源禀赋不一样;2、不同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该不一样;3、土地利用规划就是要按照资源禀赋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和生态保护责任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规划区域X围和规划期限内,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制定土地利用目标,调整确定的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5、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建立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的,对土地资源系统进行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程度与效益以及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

6、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即通过对土地的鉴定,以确定具体地块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或者对于若干用途方面指出其适用X围和限制X围。

7、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的方法通常有粮食生产计算法、农业生态区法、系统动力学法等)。

8、人口自然增长法:

此法是根定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

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规划区域的人口数基本上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这样即可利用几何级数求末项的公式。

又称复利公式,推算规划年的人口数。

此外,还要预测机械增长。

人后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部分。

11、劳动平衡法:

此法是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来预测未来人口数。

这是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人口预测的计算方法。

12、土地需求量预测:

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预测,预测完后必须进行供需矛盾和综合平衡分析。

13、土地供给量预测:

是预测土地供给的经济弹性,即通过预测土地利用的潜力来预测增加的用地有效面积。

14、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土地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5、土宜法:

土宜立法建在土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对于宜农、宜林、宜牧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根据土地评价的结果来调整土地结构的方法。

16、土地利用分区:

由于规划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差异性,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

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按照这种差异性划分的土地利用区域。

17、昼夜交通量:

昼夜交通量就是每昼夜通行的车辆数。

18、停车视距:

指的是同一车道上,车辆行驶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采取制动停车时所需要最短行车距离(XX)

20、水土资源平衡:

水土资源平衡就是算水帐,即通过本地区的来水量与需水量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地区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和需求状况,制定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措施,协调水土关系。

21、兴利库容:

在放水涵洞以上和正常蓄水位以下之库容称为有效库容,也称兴利库容。

23、田间灌排渠系:

田间灌排渠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等)。

24、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指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5、土地复垦:

凡是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26、GIS:

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

1、土地的特性:

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6、土地属性的双重性

2、土地的四大功能:

1、负载功能2、养育功能3、仓储功能4、提供景观功能

3、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土地利用规划是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的大禹治水规划,即改道黄河,以疏为主,引黄入海进行的沿岸土地利用灌溉整理规划;

此外,历史上著名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是由由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261年间规划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该规划通过飞沙堰、分水口等水利工程,调节水量,控制泥沙,将岷江两岸规划成沃野之乡,使XX盆地成为“天府之国”。

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其实质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

5、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没说)

(1)依规划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依规划X围不同可分为:

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3)依规划任务可分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7、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对象是: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特殊矛盾。

8、正、负外部性:

外部性包括正的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应该补偿,负外部性应该赔偿;

9、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及提出的理论:

杜能:

农业区位论(孤立国):

韦伯:

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

城市区位论

廖什:

市场区位论

10、限制性原则:

1、人口规模≤土地人口承载力;(老师重点讲了这两个)

2、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容量;

3、畜牧发展规模≤牧草承载量;

4、排放的废弃物≤环境容量;

5、可更新资源的开发量≤更新率;

6、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量≤其可更新替代品的更新率;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1、整体性;

2、长期性;

3、战略性;

4、控制性。

12、土地用途区划定

县级规划编制,应结合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和牧业用地区。

(划线为老师念到的)

13、因素对比法中三个标准的意义

分为3个标度,分别用数字“1”、“0”、“0.5”表示,这3个标度分别对应于评价因素甲比乙“重要”、“不重要”、“同样重要”。

14、土地利用的评价通常为:

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性评价、经济评价、综合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15、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分为:

适宜纲、级、亚级、单元

16、XX省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系统分为:

适宜纲、类、等、型

17、(A代表什么)

劳动平衡法

P=A/(1-(B+C))

P:

规划末年人口数;

A:

基本人口数,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数;(掌握)

B:

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8、土地需求量预测的相关因素:

人口、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作物产量。

19、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定额指标法、需求推算法、两区累加法。

20、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法:

土宜法、综合平衡法、模型法

21、耗电量大的应选在用电基地,特别是提供大型廉价电力的大型水电站;劳动力密集的工厂应选在劳动力待业人员较多的地方

22、交通用地方式:

公路用地、水运用地、铁路用地、空运用地

23、高速公路洪水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要求_100_年一遇的洪水位,二级公路_50_年一遇的洪水位,三级公路_25_年一遇的洪水位,四级公路通常按_常年_洪水位作为选线定位依据

24、山岭、桥路选择(不确定):

有三种线形:

①沿溪线:

考虑定位、选岸、桥位三个问题。

②越岭线:

找垭口;回头展线。

③山脊线和山坡线:

26、可供开发的水资源类型有: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

27、抽水站的规划布置:

集中供水;分级供水;高低渠供水;分散供水。

28、田间灌排系统的组成:

取水枢纽;输水配水系统;田间调节系统;排水泄水系统;排水枢纽和容泄区;灌溉排水系统上的建筑物

29、农地整理:

1、农田整理2、农地改造3、地块调整4、土地结构调整5、宜农荒地开发

30、土地复垦类型

(1)矿区废弃地复垦

(2)粉煤灰储灰场地复垦(3)砖瓦窑废弃地复垦(4)水利交通废弃地复垦(5)宅基地、坑塘复垦(6)灾害、污染地复垦

31、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①水土保持林:

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沟谷防护林②水源防护林:

库岸、沟道、坝坡造林③护堤护岸林

32、GIS可视化内容:

地图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地理数据的可视化表示,空间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表示

33、耕地规划的内容:

确定耕地的组织形式、耕作地块和轮作田区规划、田间渠系规划、护田林带规划、田间道路规划

34、平原地区排水系统布置方式:

平原地区末级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的布局形式。

35、林带结构:

(一)紧密结构

(二)疏透结构(三)通风结构

36、旱作区:

    

(一)拖拉机路两侧田、路、沟、林、渠的结合布置方式

   以抗涝为主,通常采取一路两林四沟的布局方式。

灌溉区:

 

(一)拖拉机路两侧田、路、沟、林、渠的结合布置方式

   有一路两林两渠两沟的形式,也有一路两林一渠一沟的形式。

三、简答:

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程序分成:

准备阶段、制定规划方案阶段、成果审批阶段、规划实施与监督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思想准备(成立领导小组)2、组织准备(成立技术小组)

3、业务准备(资料收集野外实地调查)

(二)制定规划方案阶段1、控制先行,逐步逼近;2、突出重点,综合设计;

3、两步设计,先粗后精;4、方案论证,分析比较。

(三)成果审批阶段1、文字成果;2、图件成果;3、数字成果。

(四)规划实施和监督阶段1、编制年度实施计划;2、分期分批现场铺图;3、规划实施跟踪与检查

三、整体最优理论内涵及对土地利用启示:

内涵:

1、土地的多宜性(农业、工业、商业、住宅、旅游、其它);

2、土地利用的竞争性(产业、部门);

3、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域上、时间上);

4、土地供给的有限性(自然供给的无弹性、经济供给的弹性小);

5、土地需求的无限性。

启示:

土地利用的回报(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在不同时间、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利用方式,以及不同的组合特征有显著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追求的不是部门的、某一产业、某一时期的、某一种回报的最优,而是整体的最优(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跨时期(代内和代际)的最优和空间组合的最优。

 

五、县级土地利用总规划定位和任务

规划定位

县级规划是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指导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是县域内土地利用、审批和监管的基本依据。

规划任务

1、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协调上下级规划;

2、研究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

3、统筹安排县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与主要用地规模;

4、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则;

5、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X围和重点区域;

6、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六、县级土地利用总规划目标

1、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2、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用地;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农村土地整治等。

七、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1)土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2)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分析;

(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5)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耕地:

蔬菜地、大田作物、人工饲料地

园地:

果园、桑园、茶园

林地:

经济林、用材林

水产养殖用地预测

1)建设用地的预测

居民点

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渠道、水库

1、供给量预测

1)现有耕地改良利用潜力预测

1 从光、热、水等方面测算潜力。

2 从复种指数的提升来测算潜力。

3 从技术及生产要素投入的提升来测算潜力。

4 改良中、低产田预测潜力。

2)提高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来预测潜力

控制人均建设标准来测算潜力。

存量土地利用来测算潜力。

提高容积率来测算潜力。

3)未利用土地利用来预测潜力

土地开发来测算潜力。

土地整理来测算潜力。

土地复垦来测算潜力。

十、蔬菜地的配置要求:

1、尽可能配置在居民点或畜牧场附近

2、要求土壤肥沃,土地平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3、配置在缓坡下部,河滩和湖滨滩地,充分利用老菜园地

4、地形不宜过于平坦或坡度太大,以免积水和不利灌溉,最后在南坡和西南坡上

5、尽可能靠近温床、温室

十一、交通运输规划的主要内容

1、远景交通量的分析与预测

2、交通运输结构的确定和运输网的配置

3、公路用地规划

4、水路用地规划

5、空运用地规划

6、铁路用地规划

十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程序

1、分析计算现时发生交通量(起讫点调查表,OD表)

2、推算远景发生交通量

3、推算远景的分布交通量

4、推算远景分配交通量。

(至17)

十三、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大小

(一)汽车专用公路

(1)高速公路

昼夜交通量在25000辆以上,计算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

(2)一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在10000-25000辆以上,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

(3)二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在5000-10000辆以上,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二)一般公路

(1)二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在2000-5000辆以上,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2)三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在200-2000辆以上,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3)四级公路

昼夜交通量在200辆以下,计算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沟通县、乡、村等的公路。

十四、山岭、重丘地区公路选择要求

(1)公路要有足够稳固性。

(2)充分利用地形展线,降低工程造价。

(3)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

十五、水库库址的选择

1、“肚大口小”,肚大指库区内的地形宽敞,可以多蓄水,效益大,口小指坝基短,工程经济、省工省料。

2、坝基以上有足够承雨面积。

3、库址离灌溉区近,且地形高于罐区。

4、坝基稳定,不漏水;

5、淹没损失小。

十六、老师原题是骨干水利工程用地规划布局有哪些方式?

ppt内容:

有两部份(不确定哪部分)

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内容规划包括:

1、水资源类型及开发方式;

2、供水工程用地规划(水库和抽水站用地);

3、灌排工程用地规划和排涝站用地规划(容泄区和输水工程用地规划)。

骨干输水工程的规划与布局:

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适用于一面倾斜地区。

2、干渠垂直于等高线布置,支渠也垂直于等高线布置,适用于脊状隆起区。

3、合理穿绕(山区的长藤结瓜模式);

4、河网化布置。

通过改造旧河,与河网结合而成,一般呈丰字型布置,一般在迂区采用。

十七、耕作田块方向哪些要求、考虑因素/耕作田块的方向

 1、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2、有利于机械作业和水土保持要求;

3、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要求;

4、有利于防风;

  5、有方便的交通条件

十九、Photoshop进行图像拼接的操作过程:

(1)拍摄和预处理图像

(2)进行一键式拼接(3)重新剪裁、调整和修饰

 

计算:

一、人口自然增长法

Pt=Pt0(1+K)(t-t0)+C-D

Pt:

规划末年人口数;

Pt0:

规划基期人口数;

K:

人口自然增长率;

C:

迁入人口数;

D:

迁出人口数。

例:

我国1982年年终人口数将达到10.15亿人,若按1981年自然增长率14.55‰计算,要求预测2010年的人口总数。

代入公式Pt=Pt0(1+K)(t-t0)+C-D=10.15(1+14.55‰)28=15.21亿人。

 

人口自然增长法适用于大的区域预测,进出人口变动不大,比较有规律。

 

二、蔬菜地预测

江山县江山乡山头村是一个蔬菜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位于华南低平原区,作物基本能实现3熟,蔬菜的复种指数为2.5,实行5区轮作4区休闲的耕作方式,生产的蔬菜主要提供县城居民消费。

已知山头村对蔬菜的自身需求量为每年10万吨,生产的蔬菜有80%消往江山县,山头村的蔬菜结构基本能自给,不需要另行调入蔬菜品种,山头村的蔬菜结构如下表所示,如不考虑道路、温室等占地面积。

试根据以上数据对山头村蔬菜基地下年的耕种面积作个预测。

种植结构

种植面积(亩)

平均单产(吨/亩)

先进单产(吨/亩)

平均先进单产(吨/亩)

白菜类

250

2

3

叶菜类

250

2

2.5

甘蓝类

50

3

3.5

茄果类

100

1.5

2

瓜果类

100

3

4

其它类

250

2

3

解:

(1)确定蔬菜的内部需求量:

Vi=10*104(吨);

(2)确定蔬菜的总产量:

Wi=Vi/(1-Pi)=10*104/(1-80%)=50*104(吨);

(3)确定各类蔬菜的平均先进单产:

Y平先=(Y先+Y平)/2=(2.5,2.25,3.25,1.75,3.5,2.5)(吨);

(4)确定蔬菜的加权平均单产:

Yf=∑(Y*f)/100=2.5(吨);

(5)预测蔬菜的种植面积:

C1=∑Wi/(Yf.A)=50/(2.5*2.5)=8(万亩)。

(6)预测蔬菜的种植净面积:

C2=(C1*9/5)=50*9/5=14.4(万亩)。

(7)预测蔬菜的轮作毛面积:

C3=C2=14.4(万亩)

答:

山头村蔬菜基地下年的耕种面积为14.4(万亩)。

三、昼夜交通量

A=2N/DP;

A:

昼夜交通量(辆/昼夜);

N:

年平均货运总量(吨/年.辆);

D:

一年中汽车运输天数(天/年);

P:

每辆汽车的平均载重量(吨/辆)

例题:

某县城拆迁规划中要进行公路的改造设计,经实地调查,该地段1995-2000年的年平均货运总量见下表,若以东风牌汽车的载重量5吨作为标准载重量计算,按这6年的年平均货运强度的最大量上浮15%进行设计,该地段应改造成几级公路?

解:

根据公式A=2N/DP=(2*110*10E4*(1+15%))/(365*5)=1386,位于(200.2000)之间,

答:

应改造成三级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