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595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9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教育学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docx

《教育学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心理学.docx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生活、生存的精神现象。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了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还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2)情绪情感过程。

人不仅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

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体的心理倾向性不尽一致,如有的人在物质需要方面追求强烈,有的人更注重精神与成就的需要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探明心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教师天天都在与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打交道,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综观现代教学改革的理论,大部分是心理学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的。

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理论,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才有可能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心理学研究,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学知识对于教师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

它有助于教师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改进学习方法,合理进行脑力劳动;认识自身优缺点,自觉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解剖了一位失语症病人的脑,发现他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里的神经细胞严重损坏,由此证明了脑的这个部位(后称“布洛卡区”)与人的语言活动有关,以后的大量实验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1.神经元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树突多,短而密且有不少分支;轴突只有一个,形状像车轴,比较长,分支少。

轴突也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合起来则构成神经。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信息),经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2.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

左右两半球的机能并不对称,左半球负责身体的右边,右半球负责身体的左边,两侧半球由胼胝体联合起来。

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3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们都受高级中枢的支配。

具体的讲,低级神经中枢包括脊髓、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节等。

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延髓、桥脑和中脑共同构成了脑干。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组成,其功能是把各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信息)传给中枢,再把中枢活动和神经冲动(信息)传给有关的组织器官。

如果说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那么周围神经系统就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如手碰到强烈刺激就立即缩回。

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吃奶,就有唾液分泌,这是食物反射。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例如,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有唾液分泌。

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

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后者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例如,学习时大脑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而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

机体的活动是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互相对立、互相转化的结果。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扩散是兴奋或抑制从原发点向四周扩散开来,集中是兴奋或抑制从四周向原发点集中(集合)过来。

例如,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由于在大脑皮层上兴奋点的扩散,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

而后,逐渐冷静下来,这说明兴奋的集中,抑制的扩散。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

互相诱导可能是同时性的,也可能是相继的。

例如,我们专心致志地学习,大脑皮层某些神经元的兴奋加强了相邻脑区的抑制,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同时性负诱导。

相继性诱导是在大脑皮层的相同位置上以兴奋与抑制发生的先后来分的。

例如,由睡眠到醒来,就是大脑皮层上先抑制而后诱导为兴奋,这是相继正诱导;由于晚上“开夜车”学习,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是相继负诱导。

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在大脑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相互交替,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的规律中进行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映。

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必须强调的是,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社会生活条件才是人的心理源泉,是心理内容的决定性组成部分。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事例表明,社会存在是人的心理内容的决定部分。

总之,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的作用。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的心理不是消极被动的、录像式的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而是能动地去反映客观世界。

人们不仅反映客观事物具体的表面现象,而且还会通过脑的分析综合,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测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这些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由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0世纪前30年,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中占优势,30年代以后趋于瓦解。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很快风行美国乃至全球,还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

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近40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几乎一统天下,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3.精神分析心理学

  4.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该学派猛烈冲击着在美国很有势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这些看法和精神分析学派截然不同。

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等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5.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Gesta1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6.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

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该学派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7.现代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特定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

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如“侧耳倾听”,这种现象是适应性运动;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无关动作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就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运动也会发生相应的的变化,如人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的“屏息”现象。

  四、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不仅取决于特定客体本身的特点,而且还取决于自觉确立的目的和自觉提出的任务。

正因为这种自觉的目的和任务,才能产生排除一切干扰使注意得以维持的意志力量。

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

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如一个人有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他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

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

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2.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两点: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如一道强烈的光线;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如活动变化的霓虹灯、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调;刺激物的新异性,如画廊中新张贴的广告等。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等。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初学文言文,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完成任务,这时候的注意是有意注意。

此后,随着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1.注意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广度也就愈大;反之,注意广度则愈小。

  2.注意广度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广度就不一样。

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

  1.注意对象的特点。

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程度,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

一般而言,任何人的注意都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2.有无坚定目的。

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

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如果允许在10~20分钟的集中注意之后,松弛几秒钟,那么注意的稳定性就可保持数小时之久。

  3.个人的主观状态。

一个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又能同各种干扰作斗争的人,注意就比较稳定;一个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人,注意就能持久。

  要使注意挣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这种现象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但只要我们的注意没有离开当前的对象,注意起伏就不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面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司机开车,只有在驾驶技术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才能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汽车前进的道路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更迭,即所谓的轮流注意。

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既能做到按讲稿讲课,又能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还可以板书和掌握好时间。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1.原来注意的强度。

原来注意的强度越小,转移就越容易、迅速;反之亦然。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迅速;反之亦然。

  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比较容易。

  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得不灵活。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也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能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日常的学习活动也已开始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

高年级小学生已逐渐能够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组织自己的注意。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由于强烈的直接兴趣的影响,约90%的中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偏科现象。

这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

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得到了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跃居主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增强,注意逐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性质。

  虽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发展,但无意注意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这就决定了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明显地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

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自觉意志型,即智力型。

教师应针对他们注意发展的特征和个别差异,发展其注意力。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的广度除了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不良在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自身兴趣的左右。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

其中,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3.注意分配的发展

  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

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基本上不存在差异。

  4.注意转移的发展

  注意转移的能力随着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研究表明,注意转移发展的趋势是:

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是迅速增长期,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是发展的停滞期,高中二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是缓慢增长期。

  【感觉的种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1.视觉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

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光线通过眼球达到网膜上的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产生冲动,经过传人神经至大脑视觉相应区的枕叶,就产生了视觉。

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

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外部波首先作用于外耳,外耳的耳廓和外耳道起聚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过鼓膜进人中耳。

中耳有三块听骨起传导作用,声波经听骨传人内耳。

内耳耳蜗中的科蒂氏器上的感觉纤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