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50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docx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3套综合整理

综合测试试题

名词解释

1.活断层:

指当前正在活动着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将来也许会重新发生活

动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

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在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

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效应。

4.卓越周期: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浮现不同周期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地震波有选取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波选取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取放大波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筑物关于地质条件综合,涉及: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1.砂土液化:

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在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作用或现象。

2.混合溶蚀效应:

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效应。

3.卓越周期: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通过各种不同性质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浮现不同周期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地震波有选取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波选取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取放大波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卓越周期。

4.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矛盾或问题。

1.地震烈度:

地面震动强烈限度,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2.工程地质类比法:

将已有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评价成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同类建筑物中。

3.临界水力梯度:

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入变形时渗流水力梯度。

4.活断层:

指当前正在活动着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将来也许会重新发生活动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5.斜坡变形破坏:

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所产生向坡外缓慢或迅速运动。

6.混合溶蚀效应:

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效应。

渗流:

地下水在岩体、土体空隙中运动

层流:

地下水运动时,水质点有秩序地呈互相平行而互不干扰运动

沉积岩:

指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先期形成沉积岩)风化剥蚀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

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某种工程建筑规定,在建筑物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经常发生问题。

涉及地基稳定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岩溶:

水(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改造和破坏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地貌及水文地质现象总称。

岩体构造:

把不同形态、规模、性质构造面与构造体组合叫岩体构造。

褶皱:

岩层受构造作用后产生弯曲变形。

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在地壳中受T、P、流体影响发生变质而形成岩石。

坡积土:

雨雪或雪水将高处风碎屑物冲洗,顺坡向下搬运,堆积在较平缓山坡或坡脚处形成土。

阶地:

当地壳相对上升时,河流下蚀力加强,使本来谷底、谷坡也相对抬升而河床相对下切,经多次抬升,在现谷坡上形成台阶状地形。

选取题

1.活断层活动方式有()和()两种。

AC

A.粘滑B.拉裂C.蠕滑D.压缩

2.地震效应分()、()和斜坡破坏效应。

AB

窗体顶端

A.地面振动效应B.地面破坏效应

C.地面破裂效应D.地基效应

3.某坝基下游渗出口为粉细砂土,土细粒含量η和不均匀系数Cu在()条件下,也许产生流土。

D

窗体顶端

A.η<25%Cu<10B.η>35%Cu<15

C.η>25%Cu>10D.η>35%Cu<10

4.工程地质学基本任务是研究()和()之间互相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保护地质环境。

BD

窗体顶端

A.自然环境B.地质环境

C.人类社会活动D.人类工程活动

二、填空题

1.活断层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

2.工程地质学基本研究办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仿实验法\

3.斜坡变形形式较多,重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对的请输入答案三种

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对的请输入答案平推式对的请输入答案、牵引式对的请输入答案性所多余约束。

三、判断题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全错

窗体底端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2.斜坡变形成果将导致斜坡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准拟定,普通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拟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自身大小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来拟定。

5.用原则贯入实验鉴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实际贯入击数不不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错对对错对错错错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佳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建筑损害限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渗入系数越大,产生管涌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本来在地表附近形成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准拟定,普通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拟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佳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建筑损害限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渗入系数越大,产生管涌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本来在地表附近形成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潜在正断层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也许性最小。

四、问答题

1.辨认滑坡标志有:

(1)地形地貌方面:

滑坡形态特性、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

(2)地质构造方面:

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构造松散、破碎

(3)水文地质方面:

构造破碎→透水性增高→地下水径流条件变化→滑体表面浮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浮现

(4)植被方面:

马刀树、醉汉林

(5)滑动面鉴别

勘探:

钻探

变形监测:

钻孔倾斜仪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影响有如下几种方面:

(1)岩土类型及性质:

软土>硬土,土体>基岩

松散沉积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

土层构造对震害影响:

软弱土层埋藏愈浅、厚度愈大,震害愈大。

(2)地质构造

离发震断裂越近,震害越大,上盘尤重于下盘。

(3)地形地貌

突出、孤立地形震害较低洼、沟谷平坦地区震害大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深越小,震害越大。

3.辨认活断层标志有:

(1)地质方面:

地表最新沉积物错断

活断层带物质构造松散

伴有地震现象活断层,地表浮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缝

(2)地貌方面

断崖:

活断层两侧往往是截然不同地貌单元直接相接部位

水系:

对于走滑型断层

①一系列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

②主干断裂控制主干河道走向

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分布

4.简述新构造运动对岩溶发育影响。

地壳运动性质、幅度、速度和波及范畴,控制着水循环交替条件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控制着岩溶发育类型、规模、速度、空间分布及岩溶作用变化趋势。

新构造运动基本形式有三种:

(1)上升期:

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侧向岩溶不发育,规模小而少见,分带现象明显,以垂直形态岩溶为主。

(2)平稳期:

侵蚀基准面相对稳定,溶蚀作用充分进行,分带现象明显,侧向岩溶规模大,岩溶地貌较明显典型。

(3)下降期:

常形成覆盖型岩溶,地下水循环条件变差,岩溶作用受到抑制或停止。

从更长地质历史时期来看:

(1)间歇性上升:

上升→稳定→再上升→再稳定

形成水平溶洞成层分布,高程与阶地相相应。

(2)振荡升降:

岩溶作用由弱到强,由强到弱重复进行

以垂直形态岩溶为主,水平溶洞规模不大,并且成层性不明显。

(3)间歇性下降:

下降稳定再下降再稳定

岩溶多被埋于地下,规模不大,但具成层性,洞穴中有松散物充填。

从层状洞穴分布状况及充填物性质,可查明岩溶发育特点及形成相对年代。

1.辨认滑坡标志有:

(1)地形地貌方面

滑坡形态特性、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

(2)地质构造方面

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

滑体构造松散、破碎

(3)水文地质方面

构造破碎→透水性增高→地下水径流条件变化→滑体表面浮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浮现

(4)植被方面

马刀树、醉汉林

(5)滑动面鉴别

勘探:

钻探

变形监测:

钻孔倾斜仪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影响有如下几种方面:

(1)岩土类型及性质

软土>硬土,土体>基岩

松散沉积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

土层构造对震害影响:

软弱土层埋藏愈浅、厚度愈大,震害愈大。

(2)地质构造

离发震断裂越近,震害越大,上盘尤重于下盘。

(3)地形地貌

突出、孤立地形震害较低洼、沟谷平坦地区震害大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深越小,震害越大。

3.辨认活断层标志有:

(1)地质方面:

地表最新沉积物错断

活断层带物质构造松散

伴有地震现象活断层,地表浮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缝

(2)地貌方面

断崖:

活断层两侧往往是截然不同地貌单元直接相接部位

水系:

对于走滑型断层

①一系列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

②主干断裂控制主干河道走向

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分布

4.简述斜坡中应力分布特点:

(1)斜坡周边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

愈接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

愈接近平行于临空面,

与之正交,向坡内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2)坡脚附近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压致拉裂面。

(3)在坡顶面和坡面某些部位,坡面径向应力和坡顶面切向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拉裂面。

(4)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本来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5)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事实上处在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1.地震烈度:

地面震动强烈限度,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2.工程地质类比法:

将已有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评价成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同类建筑物中。

3.临界水力梯度:

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入变形时渗流水力梯度。

4.活断层:

指当前正在活动着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将来也许会重新发生活动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5.砂土液化:

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在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作用或现象。

6.混合溶蚀效应:

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效应。

1.辨认滑坡标志有:

(1)地形地貌方面:

滑坡形态特性、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

(2)地质构造方面:

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

滑体构造松散、破碎

(3)水文地质方面:

构造破碎→透水性增高→地下水径流条件变化→滑体表面浮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浮现

(4)植被方面:

马刀树、醉汉林

(5)滑动面鉴别:

勘探:

钻探

变形监测:

钻孔倾斜仪

2.水库诱发地震有何特点?

(1)空间分布特性

a.震中位置

*震中重要集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

*往往密集成条带状或团块状,其延伸方向大体与库区重要断裂线平行或与X型共轭剪切断裂平行

*常分布于库区岩溶发育部位或断裂构造与岩溶裂隙带复合部位

b.震源较浅,震源体较小,普通发生在低烈度区

c.等震线形状:

重要与库区构造、岩性条件关于

*构造型水库地震:

椭圆形,长轴方向与所在地段重要构造线或发震断层走向一致或平行

*发生于新老地层接合部位水库地震:

等震线长轴方向与新老地层接合线方向一致

*岩溶区发生水库地震:

等震线多为不规则多边形或近似圆形,且与本地发育岩溶形态一致或基本一致

(2)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关系

a.绝大多数水库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呈正有关

b.少数水库区地震活动性随着库水位增长而明显地减少,呈负有关

(3)地震活动序列特点

a.震型

内生成因水库地震序列此前震——余震型为主,偶尔见群震型。

外生成因水库诱发地震常属单发式主震型或多发式群震型。

b.地震频度与震级关系

㏒N=a-bM

水库地震:

b值不不大于本地同震级天然地震,b≥1,前震b值普通略高于余震。

c.主震M0与最大余震M1震级关系

水库地震:

M0-M1<1M1/M0≈1

3.写出滑坡八个重要形态要素。

滑坡形态要素重要有:

滑动面(带)、滑床、滑坡后壁、滑坡周界、滑坡前缘(舌)、滑坡台(滑坡台阶)、滑坡洼地(湖)、滑坡裂缝、滑坡轴(主滑线)。

 

五、阐述题(每题12分)

1.影响岩溶发育因素有哪些?

2.辨认活断层在地质、地貌方面有哪些标志?

窗体底端

三.1.影响岩溶发育因素有:

(1)碳酸盐岩岩性影响:

方解石含量越高,岩石溶蚀能力越大;反之白云石含量越高,岩石溶蚀能力越小,酸不溶物含量越高,岩石溶蚀能力越小。

(2)气候影响:

a.降水影响:

①水直接参加岩溶作用,充分降水是保证岩溶作用强烈进行必要条件。

②水是溶蚀作用介质和载体,充分降水保证了水体良好循环交替条件,增进岩溶作用强烈进行。

b.气温影响:

气温升高有助于岩溶作用进行。

(3)、地形地貌影响:

①.平坦地区:

地表径流弱,入渗强烈,有助于岩溶发育

②.陡峭地区:

地表径流强烈,入渗弱,不利于地下岩溶发育

③.突起地区:

地下水位深,包气带厚度大,垂直岩溶发育

④.低洼地区:

地下水位浅,汇水地带,岩溶发育强烈,以水平岩溶为主。

(4)地质构造影响:

a.断裂影响:

①沿断裂面岩溶发育强烈

②各组破裂面互相交织、延伸进而控制了岩溶发育形态、规模、速度和空间分布。

③各种破裂面互相交织,使地下水混合溶蚀效应明显,增进岩溶发育。

b.褶皱影响:

①褶皱不同部位,裂隙发育不均匀,岩溶强度不同。

核部比翼部发育。

②大型褶皱控制了可溶岩空间分布和地下水汇水范畴及径流条件,影响着岩溶发育。

c.岩层组合影响:

①厚而纯碳酸盐岩

Ⅰ.包气带:

多发育垂直岩溶形态

Ⅱ.地下水季节变动带:

两方向岩溶均发育

Ⅲ.饱水带:

规模大、持续性好水平岩溶

Ⅳ.深循环带:

岩溶不很发育

②碳酸盐岩夹非可溶性岩层

③非可溶性岩层与碳酸盐岩互层:

在同一时期,岩溶呈多层发育

④非可溶性岩层夹碳酸盐岩:

岩溶发育极弱

(5)新构造运动对岩溶发育影响:

地壳运动性质、幅度、速度和波及范畴,控制着水循环交替条件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控制着岩溶发育类型、规模、速度、空间分布及岩溶作用变化趋势。

新构造运动基本形式有三种:

(1).上升期:

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侧向岩溶不发育,规模小而少见,分带现象明显,以垂直形态岩溶为主。

(2).平稳期:

侵蚀基准面相对稳定,溶蚀作用充分进行,分带现象明显,侧向岩溶规模大,岩溶地貌较明显典型。

(3).下降期:

常形成覆盖型岩溶,地下水循环条件变差,岩溶作用受到抑制或停止。

从更长地质历史时期来看:

(1)间歇性上升:

上升→稳定→再上升→再稳定

形成水平溶洞成层分布,高程与阶地相相应。

(2)振荡升降:

岩溶作用由弱到强,由强到弱重复进行

以垂直形态岩溶为主,水平溶洞规模不大,并且成层性不明显。

(3)间歇性下降:

下降稳定再下降再稳定

岩溶多被埋于地下,规模不大,但具成层性,洞穴中有松散物充填。

从层状洞穴分布状况及充填物性质,可查明岩溶发育特点及形成相对年代。

2.辨认活断层在地质、地貌方面有哪些标志?

(1)地质方面:

地表最新沉积物错断

活断层带物质构造松散

伴有地震现象活断层,地表浮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缝

(2)地貌方面

断崖:

活断层两侧往往是截然不同地貌单元直接相接部位

水系:

对于走滑型断层

①一系列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

②主干断裂控制主干河道走向

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分布

问答

1.不同岩体构造类型岩体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1.整体块状构造岩体——构造面稀疏,延展性差、构造体块体大且常为硬质岩石,故整体强度高,变形特性接近于各项同性均质弹性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抗滑能力较高,抗风化能力也较强,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层状构造岩体——构造面以层面与不密集节理为主,构造面多为闭合至微张状,普通风化薄弱,结合力不强,构造体块体较大且保持着母岩岩块性质,总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较高,普通可作为建筑地基

3.碎裂构造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组数多,常含泥质充填物,结合力不强,层状岩体还常具有平行层面软弱构造面发育,构造体块度不大,岩体完整性破坏性较大,有一定强度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4.散体构造岩体——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十分破碎,工程地质性质差

2.泥石流形成与防治

第一,地形条件

发生在陡峻山区,在其流域内,具备形成区、流动区和堆积区三个区段。

形成区:

普通三面环山开阔地,岩石破碎,无植被,有助于汇集山坡上水流和固体物质。

流通区:

狭窄而深切峡谷段或冲沟。

堆积区:

山坡外盆地边沿。

第二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来源,也为泥石流活动提供动能优势。

泥石流强烈活动山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塌灾害丛生地段。

这样地段,既为泥石流活动准备了丰富固体物质来源,又因地形高耸陡峻,高差对比大,具备强大动能优势。

第三气象水文条件

泥石流必要有强烈地表径流,为爆发泥石流提供动力条件,常用多为暴雨泥石流或冰雪消融期泥石流。

1.形成区(防治重点地段)普通采用植树造林和护坡草被,来加强水土保持,并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以防止沟源

2.流通区普通修筑拦挡工程,经常沿沟修筑一系列不高低坝或石墙侵蚀

3..堆积区普通采用排导办法,重要涉及泄洪和导流堤

3.倾向断层与滑坡区别

⑴滑面产状有起伏波折,总体有下凹趋势,而断层面普通产状较稳定

⑵滑坡带厚度变化大,物质成分较杂,所含砾石磨圆度好而挤碎性差,而断层带物质与测岩

性关于,构造岩类型多样

⑶滑坡擦痕与主滑方向一致,只存在于粘性软塑带中或基岩表面一层;断层擦痕与坡向或滑

体方向无关,且进一步基岩呈平行多层状。

4.影响风化作用因素

地质因素

岩石性质(岩石成因、矿物成分及构造、构造不同,对风化抵抗能力不同。

成因——岩石成因反映它生成时环境和条件。

风化作用实质是由于岩石生成

环境和条件与当前所处环境和条件差别导致。

普通沉积岩比变

质岩和岩浆岩抗风化能力强。

矿物成分——构成岩石矿物成分化学稳定性和矿物种类多少,是决定岩石抵

抗风化能力重要因素。

普通地,深色矿物风化快,浅色矿物风化慢。

矿岩比复矿岩抗风化能力强。

构造和构造——普通来说,均匀、细粒构造岩石比粗粒构造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等粒构造比斑状构造岩石耐风化,而隐晶质岩石最不易风化。

从构造上看,

具备各向异性层理、片理状岩石较致密块状岩石容易风化,而厚层岩石

比薄层岩石更耐风化。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对风化影响重要是岩石在构造变形时生成各种节理、裂隙和

破碎带,使岩石破碎,为各种风化因素侵入岩石内部提供了途径,扩大了

岩石与空气、水接触面积,大大增进了岩石风化。

气候因素(重要体当前气温变化、降水和生物繁殖状况。

地表条件下温度增长10℃,化

学反映速度增长一倍;水分充分有助于物质间化学反映。

故气候可控制风化作

用类型和风化速度,在不同气候区,风化作用类型及其特点有明显不同。

地形(地形可影响风化作用速度、深度、风化产物堆积厚度及分布状况。

地形起伏较大、

陡峭、切割较深地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岩石表面风化后岩屑可不断崩落,使

新鲜岩石直接露出表面而遭受风化,且风化产物较薄。

在地形起伏较小、流水缓慢流

经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岩石风化彻底,风化产物较厚。

在低洼有沉积

覆盖地区,岩石由于有覆盖物保护不易风化。

5.断层性质判断及形成时代判断

辨认断层1.构造线和地质体不持续2.断层面(带)构造特性(A.镜面、擦痕与阶步B.牵

引构造C.断层岩)3.地貌和水文标志等

拟定断层运动方向(1.地层时代2.地层界线3.断层伴生现象4.符号辨认)

拟定断层时代:

依照地层年代,凡被断层切断地层,这些断层发生年代应在被切断

最新地层之后,在未被切割最老地层之前。

6.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区域稳定性、岩体构造特性、岩体变形特性与承载能力、地质构造及岩体风化限度

7.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