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484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发展趋势: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发展原因:

石斧、石铲、石镰铁农具、牛耕

(工具技术)木耒、骨耜、耧车;曲辕犁;翻车、筒车

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治黄、坎儿井

生产模式:

广种薄收精耕细作

组织方式:

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

时代:

氏族公社、夏商周春秋、战国开始

2.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①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②夏商周: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

③春秋战国:

土地私有制产生

原因:

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

变法从法律上确认→井田制瓦解

战争

类型:

君主土地私有制(私田)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土地兼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联系“均田制”理解)

▲3.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一:

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其二:

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其三: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其四: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其五:

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4.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

①青铜器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南北朝-灌钢法

杜诗发明水排

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料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

①丝织-上古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

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明清鼎盛时期苏州、杭州

②棉织-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制瓷:

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烧制出白瓷

隋唐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元代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明代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晚期)

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

③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

④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产品远销欧亚非

⑤官营: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

私营:

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官营:

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

私营:

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家庭:

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⑥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6.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为什么?

③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④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⑤汉至明朝前期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⑥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⑦商人群体活跃。

⑧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⑨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7.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

史实:

1、战国时期: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汉初:

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

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

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

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

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原因:

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8.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9.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

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原因:

①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

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

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10.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④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⑤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变动的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表现:

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等兴起。

①标志: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②19世纪60年代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3)结果: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背景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

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2)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4)两个主要途径:

①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5)代表:

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英德);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华侨陈启源)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主要)

③实业家的爱国精神

(2)时间: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代表:

南张北周(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冯济川(保晋矿务公司)等。

(4)特点:

①从地区分布看:

主要在东南沿海②从行业分布看:

主要在轻工业

(5)影响:

它是中国社会未成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4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和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激发他们投资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主要原因)

2时间:

民国初年(1912-1919年)

3表现: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1)从地区分布看:

沿江沿海地区

(2)从行业分布看:

轻工业(纺织业面粉业)

4发展特点:

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影响:

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二)抗争前夕:

1927-1937(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

1、原因:

(1)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的推动(1935年)

(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表现: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发展艰难的原因

官僚资本的控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三)抗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洗劫和破坏

(四)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陷入困境的原因

(1)法币政策带来的影响

(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3)官僚资本的压迫

(4)繁重的捐税负担

(5)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陷入困境的表现: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

2在斗争中求发展

(二)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1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阶段: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

1、改造的条件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国营企业力量迅速壮大。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提出:

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制定

(2)内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3)总路线的特点:

将改造和建设并举(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

3、实现总路线目标的一五计划(1953-1957)

(1)任务:

实现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2)工业化建设的典型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3)三大改造

①改造方式:

A、对农业和手工业:

鼓励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采用和平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

②改造的目的: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③改造的实质:

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三大改造的评价:

意义:

1956年底,中国历史上最深远的社会变革。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

后期存在急躁冒进等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

(一)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年4月)

意义:

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内容:

①阐释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明确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即发展生产力,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它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1、失误的原因

(1)党内左倾错误蔓延,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2)缺乏经验:

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思想和理论上没有深刻认识

2、表现

大跃进表现: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人民公社特点:

一大二公(大:

大规模公:

公有化程度高)

3、影响

(1)使得以高指标和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2)使中国在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三、工作的调整及十年建设成就

1、八字方针的提出

提出: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时提出

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中“调整”主要是指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影响:

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2、曲折发展的十年的建设成就:

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建立

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

石油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二)文革动荡的十年1966-1976

一、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

1、严重的经济混乱

(1)原因:

文革爆发后政治上的混乱所引起的

(2)表现:

(了解)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

国民经济的指挥和管理陷入瘫痪,运行失去控制

各地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纪律松懈

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经济出现起色(1971-1973年)

(1)原因: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

(2)措施:

①整顿企业,恢复被破坏的规章制度

②在农村,重申按劳分配原则

3、复苏和发展(1975年)

(1)原因: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经济整顿

(2)措施:

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进行整顿

4、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

(1)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2)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二、50-7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历程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

A、经济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应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C、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文革的教训

A、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保持社会稳定和团结

C、抓住发展机遇

第二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第三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

(记忆提示:

一个思想指导方针,两个决策)

(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实行改革开放

▲2、意义(记忆提示:

两个转变,三个标志)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带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

(2)标志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二、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

(一)改革的相关认识

1、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农村的改革

1、从农村开始改革的原因

(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生活贫困。

农业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关键

(2)根本原因:

原有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2、改革过程:

安徽、四川全国

3、改革措施: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作用:

A、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B、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三)城市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开始标志: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指导方针: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城市改革基本任务: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5、改革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6、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改革内容:

(1)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各种形式的企业承包责任制

(2)分配体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3)所有制:

将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补充小资料: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n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n1953年-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

n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农村经济体制

n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979年中央决定对福建,广东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1984年决定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浦东的开放开发,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历史性的跨越——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1、背景:

⑴国际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国际风云变幻。

⑵国内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邓小平南方讲话——改革开放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

⑴时间: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⑵内容:

(了解)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判断实践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③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⑤发展是硬道理

⑶意义:

对中国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中共十四大召开——改革开放有了明确的目标

⑴时间:

1992年10月

内容: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意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改革目标具体化

⑴时间:

1993年11月

⑵内容:

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③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⑶意义:

①使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②勾画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③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2、中共十五大的召开——认识进一步深化

⑴时间:

1997年9月。

⑵内容: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

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1、第一阶段(近代:

鸦片战争后—20世纪中期)

(1)总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特点:

中西合璧

(3)男子服饰:

①传统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②西洋服饰—西装:

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③中西合璧服饰—中山装:

是中国传统服饰基础上,吸收欧美服饰优点形成的。

在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里,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4)女子服装:

改良式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第二阶段:

(20世纪下半叶至70年代末)

(1)特点:

与革命有关的服饰流行,民众服饰趋于单调

(2)概况:

①50年代至60年代:

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青睐

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着装也受到苏联的影响

②60年代至70年代末:

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原因:

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生活的影响

3、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后)

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与世界接轨

二、饮食的变迁

1、总体特点:

中西餐并行于世

2、概况:

①中餐:

近代形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淮扬菜、川菜

②西餐:

19世纪40年代起传入中国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变化总趋势:

近代以来出现西化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点

2、概况: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四、习俗风尚的变化

1、婚姻习俗的变化:

①古代中国:

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礼也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

③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礼习俗的变化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