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10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235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e1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proe1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proe1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proe1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proe1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roe100.docx

《proe1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100.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roe100.docx

proe100

插图说明设计注意事项    序号    名称    

电源底座下盖    1    Otter版本    Strix版本    Otter版本    Strix版本

        漏水孔的设计

①大小要求:

圆孔直径大于5㎜,一般在6㎜以上;方孔大于3×8,一般为4×9或4×10。

注意沿整个通路周边都要做到尺寸。

②位置要求:

漏水孔的位置受安规测试制约,不能随意而定,漏水孔的位置布置在最低位,其到电线端子的最短距离h必须在8㎜以上,如图在高度方向上的设计必须考虑大于8㎜;同时从漏水孔伸进测试指,测试指不能碰到电线。

如漏水孔上有盖,则盖内面到底内平面之间的距离必须>3.5mm.    漏水孔的设计

①大小要求:

圆孔直径大于5㎜,一般在6㎜以上;方孔大于3×8,一般为4×9或4×10.注意沿整个通路周边都要做到尺寸。

②位置要求:

漏水孔的位置受安规测试制约,不能随意而定,漏水孔的位置布置在最低位,其到电线端子的最短距离h必须在8㎜以上,如图在高度方向上的设计必须考虑大于8㎜;同时从漏水孔伸进测试指,测试指不能碰到电线。

如漏水孔上有盖,则盖内面到底内平面之间的距离必须>3.5mm.        

    2    下盖底平面设计小斜面

①为防止流水聚集,使流水顺利,底面一般做一个小斜度。

②斜面方式可作成如①全斜度②圆锥斜度.    

    3    小圆柱及中间骨位设计

①底面中间小圆柱不能少,因客户在底座组件装好后,用手往下压连接器,要求连接器下塌变形量不能大于0.5㎜,即在装好胶脚后胶脚最下端面到小圆柱最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5

②如果下盖上需要设计辅助脚,则三者之间的高度关系应满足H1>H2>H3关系,如图.

③为防止形成水膜,小圆柱直径大于3㎜。

④小圆柱的设计起到加强支撑力度作用,中间骨位高度的设计与连接器配合过盈0.3以上,过盈前提是在下盖三螺柱与上盖相应螺柱配合间隙为0的情况下,这样在螺钉抽紧后才能保证连接器不至于松动。

⑤注意防止缩水。

形状如图示    中间骨位设计

①中间骨位高度的设计与连接器配合过盈0.3以上,过盈前提是在下盖三螺柱与上盖相应螺柱配合间隙为0的情况下,这样在螺钉抽紧后才能保证连接器不至于松动。

注意防止缩水。

②形状如图示,均布三角        

电源底座下盖    4    警告语要求

①警告文字高度

要求在2.6㎜以上,2.6为大写字体高度,如果字体是小写,则注意按l、h字体高度,而不是按a、c.

②文字内容

内容查询客户要求,如无客户要求则按安规认证标准,详情见附件一

            

    5    功率牌、日期码相关设计

①贴功率牌、日期码处一般做成凹位,深度一般在0.3左右。

长、宽依不同客户要求,如客户不做要求时,建议功率牌尺寸41×21,日期码尺寸21×11。

②两者位置关系如图示,当结构位置不足以同时放置时功率牌与日期码可分开

③日期码为可选内容,有些产品不要求做。

    

    6    压线筋位的设计

筋位的设计注意高度,其作用用于压住走线,但不能压伤线,凡线过沿途需要倒R。

同时走线方式要兼顾认证,不同认证走线方式有所不同。

    

    7    材料厚度

①主体厚度须大于2mm,一般为2.5mm.

②各筋位的料厚不大于1.2mm,一般拔模大头处1.0mm,拨模小头处0.8mm。

    

    8    如胶脚需要设计在下盖上,参见上盖胶脚要求。

    

一、PC水窗+硅胶密封类结构

此类一般用规则O型密封较多,注意点:

①在设计状态时,注意密封硅胶与水窗及壶身间的配合关系,一般在厚度方向上过盈单边0.4-0.6,宽度方向间隙为0,硅胶相应尺寸作负差0.1

而硅胶在开模时需考虑硅胶拉伸量及厚度,一般拉伸量为15%-25%,建议塑胶水窗与五金壶身之间间隙为1.2-1.6,水窗面积较大时取较小值,注意设计状态硅胶体积等于开模硅胶体积

②硅胶硬度必须在邵氏硬度35±5度之内,数值越小越软

③PC水窗料厚最薄不低于4.5mm,建议做5-6mm,最好是均匀料厚

④硅胶伸入壶身内端面到五金翻边末端面之间留有一定长度X,如图,使硅胶末端成蘑菇头状,密封紧密而牢固,建议X=1.2,同时翻边到水尺高度上留间隙Y=0.2(如图),注意五金翻边直径上最多负0.2公差

注意五金壶身水窗翻边形状,如图示

⑤一般A结构已经慢慢淘汰掉,建议以后开模尽量用B结构

B结构相对于A结构优点在于装配美观及五金生产好控制

⑥综合考虑密封良好,不漏水及过能气压测试(气压0.02Pa),同时兼顾装配不可太困难

⑦非对称入水口位置放在靠壶身上端装配位,避免影响外观,装配辨别方向

⑧水窗凹槽宽4mm

二、五金水窗压片铆接结构+水尺盖,如EJ109(该类结构仅PHILIPS用的较多)

a.相关结构:

水窗,水窗密封圈,五金水窗固定片,水窗压片,塑胶水窗盖,连接螺钉

b.连接:

壶身内铆接水窗固定片,水窗周边开硅胶槽装上硅胶,从里往外装水窗,用水窗压片将水窗用螺钉打紧,套上水窗盖,所有的连接均在法线方向,螺钉配合面尽量为平面或平坦曲面,保证周边与壶身间隙均匀

c.注意硅胶宽与水窗槽宽留间隙单边0.2,设计时注意将水窗拔模斜度做出来,硅胶厚度与水窗槽深过盈1.5,水窗凹槽到固定片之间厚度3.5,硅胶厚度5,结合面处尽量做线接触

d.水尺盖周边做圆角卷边,固定在五金压片边缘,避免刮手

e.水窗料厚建议为1.8,水窗盖料厚为1.5-1.6,材料均为PP,

f.硅胶拉伸量做10%

g.水窗与水窗压片做平

h.水窗压片与固定片外径做一样大,水窗盖与压片外边间隙单边0.2-0.5,水窗盖做扣每边3个

i.水窗盖注意螺钉盖空间,且水窗盖离底片距离>3

三、连通器结构水尺类

1.此类结构一般装在手柄内侧,常见分四大类结构,连通器结构水尺的共性:

1.1水尺通过橡胶或水尺上做小圆柱,再在圆柱上装上硅胶与壶内连通,且达到与壶身密封效果

1.2水尺中间做空,使水进入以显示水位,进水孔位置:

最低水位漫过孔的上边缘

1.3注意硅胶与水尺上小圆柱及五金翻边孔之间的配合均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一般为硅胶与水尺上小圆柱0.5硅胶与五金翻边孔0.5,硅胶凹槽宽与翻边结合长度过盈0.3-0.5,五金翻边长2.0(包括料厚)

1.4硅胶前端做凸台并倒R,水尺小圆柱前端倒R,使密封良好及便于装配(倒角不宜过陡)

1.5水尺中间做空为入水空间,周边壁厚一般为1.5,小圆柱一般内经最小3.5,翻边孔直径做¢9,注意五金翻边无毛刺,最好反翻一下(五金厂)

1.6图示硅胶直径尽量做大一点,避免装配时硅胶被推入壶内

2.连通器结构常见四种类型为

2.1如JK99,直接在水尺上长小圆柱,配硅胶,装入壶身翻边孔连通,水尺上下两端靠手柄与底盖限位固定,注意水尺与外界连通端部加硅胶密封

2.2水尺材料为PC如SK550,考虑单件水尺出模不便,故将水尺分为上下盖两件出模,然后将两件焊接在一起,该类材料水尺焊接只能用超声波焊接,超声波焊接结构需注意做超声波线,超声波线做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高0.3-0.35,做等腰三角形时注意底边>高(不建议用此方案),超声波贴合面尽量是平面,便于焊接

该类水尺的固定限位一般采用水尺盖与水尺固定码仔,水尺盖上做扣位,固定码仔上开扣位孔(固定码仔焊在壶身凹位上),注意在水尺或水尺盖上做限位特征,使水尺前后左右限位,不转动

2.3水尺材料为PP如43093、TK09WG,分水尺上下盖两件出模,然后将两件焊接,该类此类水尺焊接只能用高频焊接,高频焊接需在水尺内镶一条不锈钢钢丝,特别注意需考虑对别的电器元件的一些影响

该类水尺的固定限位一般在水尺下盖上做扣位孔,结合手柄扣固定在壶身上

钢丝厚0.5宽1.0,形状规则

2.4PC圆管+硅胶密封结构,如3067

该类结构水尺为PC圆管,两端用硅胶密封,橡胶一端与壶身连通,另一端与圆管连通,与圆管连通端直径方向过盈1.0,过盈部分尽量使用线接触,硅胶装入圆管的长度建议为10

此类结构一般在手柄上开圆管槽将其固定,注意在手柄槽两端做特征,使水尺左右限位不转动,硅胶中心做通孔入水,直径建议为>3.5

二、手柄      1      材料、厚度:

①常用材料为PP,另有ABS+PC、ABS(适合喷涂、电镀效果)、TPE、电木等

②主体厚度一般为2.5mm,各筋骨的厚度在满足性能外观的前提下尽量做薄,一般不超过主体厚度的1/3

      

            

      2      与壶身固定及定位结构设计

一、固定及定位(有单独的手柄和与壶盖连接的手柄两种)

①在壶身上焊码仔与手柄上做长圆孔打螺丝固定:

a.手柄是悬壁式的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螺钉固定,封闭式的2个可以固定也可,该点跟进最新认证信息

b.注意在码仔与手柄打螺丝的配合面处留间隙,如图一般0.3-0.5mm

c.尽量将定位与螺钉打紧结构分开,建议有专门的定位结构,如在壶身上开通孔,手柄上做圆柱或插骨进行定位,使手柄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一般情况定位间隙:

如果是塑胶与塑胶则单边0.05,如果是五金与塑胶则单边0.075-0.1,同时注意密封问题

d.对于已经有定位结构的,长圆孔大小可以适当做大些

②手柄上长螺丝柱,从壶身内打自攻螺钉固定手柄,注意考虑a.密封问题b.自攻螺钉长度至少>18(该固定方式不建议采用)

③在手柄内埋铜螺母,从壶身内打机丝螺钉固定,目前铜螺母有M3、M4两种规格,注意铜螺母埋入的深度,以免打螺钉时扯出螺母,一般以>4mm为宜,靠下端螺丝非螺牙配合部分建议用光杆

      以上尽量使用第①种固定方法

二、问题注意点:

①防止打螺钉后手柄张开变形,手柄孔周边破裂

②手柄左右摇晃

③开放式手柄用力上下扭动,不要变形,如JK43

④码子盖周边做美观线及码子弧面和手柄弧面贴合,码子弧面到壶身弧面高度必须标注      

      3      

与壶身紧密贴合设计注意点

①合理设计与壶身贴合处横截面的形状,贴合的宽度不宜过宽,1.5mm左右即可。

②避免壶身与手柄间起缝,必要时在手柄中部增加插扣,在壶身上焊码仔

③避免在煮完水后手柄与壶身之间间隙增大、起缝,如对于开放式手柄,可将中间掏开以改善起缝,如图示,尽可能分件、选择变形小的材料,做美工线等

      

      4      

与壶身内形面筋位设计

①分解式手柄上下两端做加强筋,加强筋将手柄左右两边连接,避免手柄受力张开

②分解式手柄外边缘的上下两端避免受力或不可成为主要受力点,以免打螺丝时因受力过大张开

      

手柄      5      

与手柄盖连接设计

①与手柄盖通常使用扣位连接,考虑到出模方便性,通常在手柄上面作扣位孔,手柄盖上长扣。

手柄两端扣位孔位置尽量靠近端部。

注意手柄上扣位孔的尺寸设计如

a.扣位槽边缘距离手柄最上端边缘胶厚不宜过薄,一般>1.5mm,在能加强的情况下,背部做加强筋加强

b.扣位孔长、宽尽量做大些,长度受扣位数量及手柄周长的影响,一般扣位数量至少3组,且均匀分布,组与组之间45左右弧长,扣位长度8-12mm宽度>1.8mm(大一点强度好)深度0.9-1.2

c.扣位孔与手柄上扣位留配合间隙,宽度上在受力面留0.05-0.10,长度上稍为次一点,可做到1.0-1.5

d.另:

除扣位连接方式外也可使用手柄上做螺孔或槽、手柄盖上做螺柱或插骨等连接方式,防止张开,装配变形

e.手柄扣位可以做在中部也可以做在两边,但手柄中加强筋需避开扣位以方便装配

②与手柄盖之间留0.5的美观线

③与手柄盖配合面处倒R,手柄比手柄盖横截面实体单边宽0.15,避免刮手问题      

      6      

与手柄盖定位特征及各筋位设计

①手柄与手柄盖之间需做一个上下定位特征,注意装配性

②与手柄盖配合内形面做几组筋骨,避免手柄盖内陷及左右错位,挡骨周圈能延伸至两边最好

    

      7      

手柄外形设计注意点

①握手处中间高度>32,上下高度110左右,如有保护片,则保护片厚度>3.5,UL标准握手处空间距离要求为_____(待认证确认补充)

②手柄中间表面温度过测试,温度限温,塑胶____五金_____(待认证补充)

  

手柄

      8      拉力测试

热态下,手柄安规过拉力测试(以下待认证补充)

①UL手柄稳定性要求

②CE拉力测试要求      

      9      外观

①注意进胶口处外观

②手柄下弧面脱模时易脱花,注意弧度需大于拔模角

      

      10      其他

①对于一体式手柄,必须控制好厚度,太厚会造成注塑不良以及因手柄过重而导致壶身倾斜测试通不过等问题,且重量大则成本高,尽量料厚均匀,尽可能减胶

②对于二次注塑手柄(如包软胶)需注意在一注时上下相关定位、固定结构,如做一些槽位、孔位、柱位等,以保证产品放入模具时有一个充分定位几与二注的形状能固定在一起。

如二注是软胶,则其厚度不可太薄,一般厚度为2.0以上

③手柄厚度均匀,料厚渐变过度,如手柄内藏有电器过线,注意卡线位设计即走线方式及综合考虑出模方向,同时固线注意防蒸汽(参考JK74,JK67)

④壶盖与手柄有关联的结构,需考虑手柄、手柄盖、壶身、壶盖综合关系,注意定位

 

三、手柄      1      材料、厚度:

①常用材料为PP,另有ABS+PC、ABS(适合喷涂、电镀效果)、TPE、电木等

②主体厚度一般为2.5mm,各筋骨的厚度在满足性能外观的前提下尽量做薄,一般不超过主体厚度的1/3

      

            

      2      与壶身固定及定位结构设计

一、固定及定位(有单独的手柄和与壶盖连接的手柄两种)

①在壶身上焊码仔与手柄上做长圆孔打螺丝固定:

a.手柄是悬壁式的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螺钉固定,封闭式的2个可以固定也可,该点跟进最新认证信息

b.注意在码仔与手柄打螺丝的配合面处留间隙,如图一般0.3-0.5mm

c.尽量将定位与螺钉打紧结构分开,建议有专门的定位结构,如在壶身上开通孔,手柄上做圆柱或插骨进行定位,使手柄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一般情况定位间隙:

如果是塑胶与塑胶则单边0.05,如果是五金与塑胶则单边0.075-0.1,同时注意密封问题

d.对于已经有定位结构的,长圆孔大小可以适当做大些

②手柄上长螺丝柱,从壶身内打自攻螺钉固定手柄,注意考虑a.密封问题b.自攻螺钉长度至少>18(该固定方式不建议采用)

③在手柄内埋铜螺母,从壶身内打机丝螺钉固定,目前铜螺母有M3、M4两种规格,注意铜螺母埋入的深度,以免打螺钉时扯出螺母,一般以>4mm为宜,靠下端螺丝非螺牙配合部分建议用光杆

      以上尽量使用第①种固定方法

二、问题注意点:

①防止打螺钉后手柄张开变形,手柄孔周边破裂

②手柄左右摇晃

③开放式手柄用力上下扭动,不要变形,如JK43

④码子盖周边做美观线及码子弧面和手柄弧面贴合,码子弧面到壶身弧面高度必须标注      

      3      

与壶身紧密贴合设计注意点

①合理设计与壶身贴合处横截面的形状,贴合的宽度不宜过宽,1.5mm左右即可。

②避免壶身与手柄间起缝,必要时在手柄中部增加插扣,在壶身上焊码仔

③避免在煮完水后手柄与壶身之间间隙增大、起缝,如对于开放式手柄,可将中间掏开以改善起缝,如图示,尽可能分件、选择变形小的材料,做美工线等

      

      4      

与壶身内形面筋位设计

①分解式手柄上下两端做加强筋,加强筋将手柄左右两边连接,避免手柄受力张开

②分解式手柄外边缘的上下两端避免受力或不可成为主要受力点,以免打螺丝时因受力过大张开

      

手柄      5      

与手柄盖连接设计

①与手柄盖通常使用扣位连接,考虑到出模方便性,通常在手柄上面作扣位孔,手柄盖上长扣。

手柄两端扣位孔位置尽量靠近端部。

注意手柄上扣位孔的尺寸设计如

a.扣位槽边缘距离手柄最上端边缘胶厚不宜过薄,一般>1.5mm,在能加强的情况下,背部做加强筋加强

b.扣位孔长、宽尽量做大些,长度受扣位数量及手柄周长的影响,一般扣位数量至少3组,且均匀分布,组与组之间45左右弧长,扣位长度8-12mm宽度>1.8mm(大一点强度好)深度0.9-1.2

c.扣位孔与手柄上扣位留配合间隙,宽度上在受力面留0.05-0.10,长度上稍为次一点,可做到1.0-1.5

d.另:

除扣位连接方式外也可使用手柄上做螺孔或槽、手柄盖上做螺柱或插骨等连接方式,防止张开,装配变形

e.手柄扣位可以做在中部也可以做在两边,但手柄中加强筋需避开扣位以方便装配

②与手柄盖之间留0.5的美观线

③与手柄盖配合面处倒R,手柄比手柄盖横截面实体单边宽0.15,避免刮手问题      

      6      

与手柄盖定位特征及各筋位设计

①手柄与手柄盖之间需做一个上下定位特征,注意装配性

②与手柄盖配合内形面做几组筋骨,避免手柄盖内陷及左右错位,挡骨周圈能延伸至两边最好

      

      7      

手柄外形设计注意点

①握手处中间高度>32,上下高度110左右,如有保护片,则保护片厚度>3.5,UL标准握手处空间距离要求为_____(待认证确认补充)

②手柄中间表面温度过测试,温度限温,塑胶____五金_____(待认证补充)

      

手柄

      8      拉力测试

热态下,手柄安规过拉力测试(以下待认证补充)

①UL手柄稳定性要求

②CE拉力测试要求      

      9      外观

①注意进胶口处外观

②手柄下弧面脱模时易脱花,注意弧度需大于拔模角

      

      10      其他

①对于一体式手柄,必须控制好厚度,太厚会造成注塑不良以及因手柄过重而导致壶身倾斜测试通不过等问题,且重量大则成本高,尽量料厚均匀,尽可能减胶

②对于二次注塑手柄(如包软胶)需注意在一注时上下相关定位、固定结构,如做一些槽位、孔位、柱位等,以保证产品放入模具时有一个充分定位几与二注的形状能固定在一起。

如二注是软胶,则其厚度不可太薄,一般厚度为2.0以上

③手柄厚度均匀,料厚渐变过度,如手柄内藏有电器过线,注意卡线位设计即走线方式及综合考虑出模方向,同时固线注意防蒸汽(参考JK74,JK67)

④壶盖与手柄有关联的结构,需考虑手柄、手柄盖、壶身、壶盖综合关系,注意定位

 

四、①常用材料为PP,另有ABS+PC、ABS(适合喷涂、电镀效果)、TPE、电木等

②主体厚度一般为2.5mm,各筋骨的厚度在满足性能外观的前提下尽量做薄,一般不超过主体厚度的1/3

      

            

      2      与壶身固定及定位结构设计

一、固定及定位(有单独的手柄和与壶盖连接的手柄两种)

①在壶身上焊码仔与手柄上做长圆孔打螺丝固定:

a.手柄是悬壁式的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螺钉固定,封闭式的2个可以固定也可,该点跟进最新认证信息

b.注意在码仔与手柄打螺丝的配合面处留间隙,如图一般0.3-0.5mm

c.尽量将定位与螺钉打紧结构分开,建议有专门的定位结构,如在壶身上开通孔,手柄上做圆柱或插骨进行定位,使手柄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一般情况定位间隙:

如果是塑胶与塑胶则单边0.05,如果是五金与塑胶则单边0.075-0.1,同时注意密封问题

d.对于已经有定位结构的,长圆孔大小可以适当做大些

②手柄上长螺丝柱,从壶身内打自攻螺钉固定手柄,注意考虑a.密封问题b.自攻螺钉长度至少>18(该固定方式不建议采用)

③在手柄内埋铜螺母,从壶身内打机丝螺钉固定,目前铜螺母有M3、M4两种规格,注意铜螺母埋入的深度,以免打螺钉时扯出螺母,一般以>4mm为宜,靠下端螺丝非螺牙配合部分建议用光杆

      以上尽量使用第①种固定方法

二、问题注意点:

①防止打螺钉后手柄张开变形,手柄孔周边破裂

②手柄左右摇晃

③开放式手柄用力上下扭动,不要变形,如JK43

④码子盖周边做美观线及码子弧面和手柄弧面贴合,码子弧面到壶身弧面高度必须标注      

      3      

与壶身紧密贴合设计注意点

①合理设计与壶身贴合处横截面的形状,贴合的宽度不宜过宽,1.5mm左右即可。

②避免壶身与手柄间起缝,必要时在手柄中部增加插扣,在壶身上焊码仔

③避免在煮完水后手柄与壶身之间间隙增大、起缝,如对于开放式手柄,可将中间掏开以改善起缝,如图示,尽可能分件、选择变形小的材料,做美工线等

      

      4      

与壶身内形面筋位设计

①分解式手柄上下两端做加强筋,加强筋将手柄左右两边连接,避免手柄受力张开

②分解式手柄外边缘的上下两端避免受力或不可成为主要受力点,以免打螺丝时因受力过大张开

      

手柄      5      

与手柄盖连接设计

①与手柄盖通常使用扣位连接,考虑到出模方便性,通常在手柄上面作扣位孔,手柄盖上长扣。

手柄两端扣位孔位置尽量靠近端部。

注意手柄上扣位孔的尺寸设计如

a.扣位槽边缘距离手柄最上端边缘胶厚不宜过薄,一般>1.5mm,在能加强的情况下,背部做加强筋加强

b.扣位孔长、宽尽量做大些,长度受扣位数量及手柄周长的影响,一般扣位数量至少3组,且均匀分布,组与组之间45左右弧长,扣位长度8-12mm宽度>1.8mm(大一点强度好)深度0.9-1.2

c.扣位孔与手柄上扣位留配合间隙,宽度上在受力面留0.05-0.10,长度上稍为次一点,可做到1.0-1.5

d.另:

除扣位连接方式外也可使用手柄上做螺孔或槽、手柄盖上做螺柱或插骨等连接方式,防止张开,装配变形

e.手柄扣位可以做在中部也可以做在两边,但手柄中加强筋需避开扣位以方便装配

②与手柄盖之间留0.5的美观线

③与手柄盖配合面处倒R,手柄比手柄盖横截面实体单边宽0.15,避免刮手问题      

      6      

与手柄盖定位特征及各筋位设计

①手柄与手柄盖之间需做一个上下定位特征,注意装配性

②与手柄盖配合内形面做几组筋骨,避免手柄盖内陷及左右错位,挡骨周圈能延伸至两边最好

      

      7      

手柄外形设计注意点

①握手处中间高度>32,上下高度110左右,如有保护片,则保护片厚度>3.5,UL标准握手处空间距离要求为_____(待认证确认补充)

②手柄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