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63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docx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D.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1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朗读者》节目的推出,使人们重拾朗读之美,也越发喜欢上了阅读。

(删去“使”)

B.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首款干线民用飞机C919试飞成功。

(把“首款”调至“具有”前)

C.《航拍中国》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

(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D.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上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把“渲染”改为“表现”)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B.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C.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5.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莫怀戚  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小说家、剧作家

C.《观沧海》曹操  三国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

D.《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

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

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

“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

”他回答道:

“‘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

”学僧说:

“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

”他听了,微微一笑,说:

“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

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

”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

“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

”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

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结局定是平庸、恶俗。

③当然,做人不能盲目地坚定,有些没有把握的事,就不要随意判断其发生的可能性。

《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

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

“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

臣常忧虑自己的官职太卑微,一旦敌军渡江,臣一定能立功当上太尉。

”陈后主以为他说得正确,结果也就没有严加防范,不久就亡国了,孔范也窜到边远地区。

可见,没有把握的坚定,害人害己。

所有的坚定都得建立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判断、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光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想入非非,是不可能产生什么坚定的。

④然而,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

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尚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占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额满。

他回答道:

“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

”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变得不再完整。

也许,他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OK了。

当然这是利益至上者,而这样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财色的俘虏,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说实话,这样随意改

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而没有境界的人,就等于没有世界,就是说,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

“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⑦坚定,让沙石煎熬住大海的蹂躏,终于化作璀璨的珍珠;坚定,让            ,终于            。

坚定,让            ,终于            。

要坚信世界的色彩一定会在我们的努力下拥有别样的靓丽,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这样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⑧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更灿烂,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09期,有删改)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仔细阅读第②段,具体说说本段的论证过程。

8.从全文的论证过程看,为什么不能将第③段删去?

9.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0.仿照文章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画线句:

坚定,让沙石煎熬住大海的蹂躏,终于化作璀璨的珍珠;

坚定,让____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

坚定,让_____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

阅读《母亲的羽衣》,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羽衣

①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

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

“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②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

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③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

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④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

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⑤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

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

“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⑥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

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⑦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

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⑧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⑨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

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

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⑩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

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⑾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

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

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⑿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

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

“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⒀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

“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⒁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

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

“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⒂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

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

“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

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1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

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12.揣摩并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

①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②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

“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

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13.第⑥⑦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14.从第⑦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⑧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请你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16.正如文中所言,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

其实,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

请以“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的心愿。

(50字左右)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

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

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

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

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

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

“娘,那玉心佩呢?

”奶奶不言语。

母亲说:

“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

“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

”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7.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②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19.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21.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三、对比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治长》)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温故___________

(1)好之者___________

(3)学而不厌___________

(4)不耻下问___________

23.翻译下列语句。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4.《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从节选的六章中,找出三个成语。

25.结合生活实例,说说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理解。

四、句子默写

26.诗文名句填空

必答题:

(1)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  

(2)大漠孤烟直,               。

(《使至塞上》王维)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4)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稻花香里说丰年,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           。

选答题:

(7)自古逢秋悲寂寥,      。

     ,      。

(《秋词》刘禹锡)

(8)两个黄鹂鸣翠柳,     。

        ,         。

(《绝句》杜甫)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东汉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7.下列诗句中与《观沧海》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8.当你读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诗时,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景象?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六、名著阅读

29.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朝花夕拾》原名为                       。

(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七、综合性学习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郑州地铁首条线路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至今,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共设车站61座;其在建线路共有7条,里程约166.65千米;远期规划共21条线路,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 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份

年客运量(人次)

最大日客运量(人次)

2017年

14462.27

67.43

2016年

8810.15

36.46

2015年

6785.35

35.18

2014年

78.9

28.4

材料三 郑州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

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等。

(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郑州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下图是郑州轨道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八、作文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没有了月亮,蓝天会不会心生寂寞?

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会不会感到寒冷?

如果饥肠辘辘时,耳畔熟悉的卖馄饨的“梆——梆——”声消失了;如果悠悠小巷里,废旧品回收车的小锣击出的嘡嘡声逝去了;如果端午节走在大街上,沁人心扉的棕香闻不到了……你会不会有一种丢失俗乡旧影的失落呢?

幸好还有奶奶那絮絮的唠叨声,还有曾经令你痴迷如狂的漫画书,还有平日里形影不离的小猫咪……

请以“幸好还有             ”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