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1184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docx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十三景点导游词

金鞭溪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美誉的金鞭溪。

金鞭溪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整个峡谷全长大约7.5千米。

金鞭溪就好比是张家界这位“绝代佳丽”身上的一条蓝色丝巾,它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山水美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金鞭溪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峡谷呢?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张家界的少女”,当年张家界的宣传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此曾赞叹它是“一片童话般的世界”,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沿着吴老和沈老先生当年的足迹去揭开金鞭溪神秘的面纱吧!

请大家注意看左边这些奇特的植物,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

珙桐是多年生木本花卉,通常在春末夏初时节开花,花呈白色,柱头上略带-点紫红,很像鸽子的头和嘴,花身有两片又大又长的苞片,像是一对翅膀。

整个花朵的形状就像一只放飞的鸽子,这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因而外国人亲切地称它为“中国鸽子花”。

现在大家请看眼前峡谷的两旁,这种高大而华贵的塔形树,这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

水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人们曾经以为已经在第四纪冰川袭击时期绝迹了。

然而1941年我国的植物学家在四川省万县的磨刀沟发现了它。

1982年开发张家界时,人们发现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水杉及3000多种珍奇植物,这真是大自然赐予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家请往右前方看,前面这座高耸如云的石柱就是闻名遐尔的金鞭岩,而金鞭溪就是因为长年流经此岩而得名的。

它高378米,方方正正,上细下粗,棱角分明,如同一支高举的钢鞭,直指云霄,令人望而生畏。

加上其岩石结构为红色石英砂岩和石灰岩,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故名金鞭岩。

金鞭岩是整个张家界景区最高、最陡、最壮观的石峰,人们称赞它是“名山大川处处有,惟有金鞭奇上奇”!

更为奇特的还有呢,再请大家看紧紧依偎着神鞭左边的巨峰,它好像一只雄鹰,鹰头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还有力地半抱金鞭岩,气势雄伟,所以叫做“神鹰护鞭”,这也是金鞭溪的王牌景点之一。

看了金鞭岩的雄姿,大家可能会奇怪:

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

据科学论证:

3亿8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约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陆地。

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张家界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经风化、流水切割,逐渐形成了由一系列柱峰、方山、峡谷组合而成的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看到此情此景,没有人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峰回路转,鸟语花香,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沿溪遍布着一种形状怪异的花,它的形状特别像龙虾,不错,这就是龙虾花。

龙虾花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它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实,冬天落叶。

根据花形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当地人称花小的为“米虾花”,花大的叫“龙虾花”,介于中间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叫“河虾花”。

人们都说武陵源有两只明亮的眼睛,现在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紫草潭。

据说以前潭壁上长年攀生着一种紫色的草,因而得名“紫草潭”。

在这里,河道陡然变宽,从砂刀沟直泻而下的水经过长约15米的层层阻滞已变得没有多少波纹和涟漪了,水平如镜,紫草潭宽4米,水深约5米,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生活的温床,也曾经是著名的金鞭鱼产地。

 

凤凰古城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

凤凰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的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唐代修建的黄丝桥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

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朝同治元年所建。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

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

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先生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的时侯,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

“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

“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一时被传为佳话。

熊先生成名以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

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务,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

后来,因为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

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在这条旅游商品一条街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还有别具一格的扎染工艺品和蜡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朝康熙九年又经过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1956年修公路的时候,原来的楼亭和两侧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

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当年的官道,到达的这是沈从文的墓地。

这里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椽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子张允和女士的铭文: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希望凤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机会再相聚凤凰,谢谢大家!

 

黄石寨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张家界,非常高兴能同大家一起游览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黄石寨。

人们常说“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可见黄石寨是整个张家界风景的精华,一位著名诗人曾经这样评价黄石寨:

“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关于黄石寨的名称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汉留侯张良曾在此山居住,为纪念师傅黄石公,修庙祭祀,取名黄石寨;另一种说法是从远处眺望,此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所以又称“黄狮寨”。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沿着这条“杉林幽径”来欣赏两旁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吧。

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级,自古登黄石寨只有后山一条路,今天走的这条路,是十多年前人工开凿的。

大家请注意听,前面传来了阵阵歌声。

这是悦耳动听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点歌台。

一个个衣着秀丽的土家姑娘正在载歌载舞地欢迎着各位来宾,她们优美的歌声是否会唤起您对土家民风的无限向往呢?

她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是否带给您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

此时此刻,您是否已经感悟到张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谛呢?

大家请看右边对面的山上,有一个约20米高的圆形石柱,上面还有一块长约3米、宽1.5米的石匣,石匣上有一个石盖,这石盖一半凌空,一半盖于匣上,周围环绕着五棵翠绿的松柏。

传说张良曾将黄石公的三卷天书藏于匣内,后因战事平息,张良又取出天书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却忘记合上抽盖,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开的石匣。

由于石匣内曾藏过天书,因而被人誉称为“天书宝匣”。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半山腰了,离“会当凌绝顶”的寨顶只差一半的路程了。

大家请看前方,两山相挤,中间仅有一条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里就是“南天门”。

大家请看这边,顺着我手指方向的便是“定海神针”。

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强硬的身躯支撑着整座大山。

“定海神针”与“金鞭岩”遥遥相对,形成了一幅十分壮观的“天然壮景”。

那前面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点呢?

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达300余米,这就是张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为立在南天门下面而得名。

“南天一柱”是整个“武陵源”风景的特写,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

在它身上有一种历经万年沧桑却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整个“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缩影,也是“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的节徽和标志。

说起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

根据科学论证:

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

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

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好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顺利登上黄石寨寨顶了。

我带大家到“摘星台”来看看吧。

站在这儿,使人油然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特别是到了晚上,有一种与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觉,似乎一伸手,就能将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

眼前的这个人工景点就是“六奇阁”。

“六奇”准确地说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动物奇、植物奇。

这是公园内唯一的人造景观,它是采用大理石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高四层,是一座集民俗、书法、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特殊楼阁。

站在楼上,可以尽情饱览张家界的壮丽风光。

好了,我们的游览也要结束了,有机会欢迎大家再来黄石寨旅游,谢谢大家!

 

崀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崀山观光旅游。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境内,它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

相传舜帝南巡时途经新宁,看到这秀美的奇山秀水,驻足赞叹:

“此山良好,可谓崀山。

”崀山由此而得名。

大家知道,从地质地貌上来看,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而崀山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在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

其丹霞地貌的形态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地貌之中均达到了极限:

象我们将要看到的八角寨之高、天下第一巷之长、亚洲第一桥之险、红华赤壁之绝、将军石之峻,都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崀山风景区占地108平方千米,聚集了牛鼻寨、骆驼峰、八角寨、紫霞峒和扶夷江等五大景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牛鼻寨景区。

为什么叫牛鼻寨呢?

原来在东面那块大石的右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对出现的“牛鼻孔”,当地老百姓称为牛鼻山,后来因为农民领袖雷再浩、李源发先后在这里聚众起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在这里屯兵扎寨而改称为牛鼻寨。

眼前大家看到的“天下第一巷”几个大字是丹霞地貌命名者、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1993年来崀山时亲笔题写的。

天下第一巷最宽的地方也只有0、8米,最窄处仅0.3米。

置身在这天下第一巷,后不见来处,前无有尽头,只能看见头顶一线青天,绝壁对峙,鬼斧神工,大有“天光一线,人生如缝”的感觉,堪称天下一绝。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八角寨景区,八角寨景区是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