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1292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总体思路的攻坚时期。

根据《中共益阳市委关于制定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本纲要描绘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推进“三化”进程,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到2010年末,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0亿元,年均增长13.3%,超过规划目标1.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10位,比2005年提升了2位。

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财政总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24.2%,超过规划目标9.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亿元,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416亿元,超过规划目标526亿元,年均增长39.2%,高出规划目标19.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

——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

31.2:

43.7变为22.3:

41.4:

36.3,第二产业比重提升了10.2个百分点,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益阳经济的重中之重,工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年均增长21%,高出规划目标1个百分点。

在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下,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业大市的优势更加明显,水产品、粮食、茶叶等农产品逐渐形成品牌,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取得新成就。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实施了一批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的大项目。

益阳电厂二期竣工投产、资水梯级开发有3个新建电站并网发电、茅草街大桥建成通车,益宁城际干道、常德—安化高速、安化—邵阳高速、岳常高速及大通湖连接线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有9条铁路进入国家、省规划,近期将有4条开工建设;桃花江核电站、益马高速等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同时,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加固、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顺利实施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对接长沙迈出新步伐。

创建了益阳高新区东部新区,并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河西先导区。

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预计五年累计直接利用外资3.7亿美元。

——社会事业呈现新局面。

教育、卫生、人口计生、文化、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不俗成绩,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出台了《建设绿色益阳行动纲要》,关闭、淘汰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超额完成了五年累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0%的规划目标。

——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0元,分别超过规划目标3158元和1163元。

实施了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口扶贫帮困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解决了64.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回顾总结“十一五”规划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作了一些成功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确立一条切合益阳实际的发展思路,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思路决定出路。

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在如何加快益阳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工业强市”战略思路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绿色益阳、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又响亮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战略思路。

实践证明,这条路子体现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顺应了当前的发展大势,符合我市的实际,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

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全市上下不断突破思维“瓶颈”,推进思想大解放,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益阳科学发展;始终充满激情,敢想敢干,奋力赶超,明确提出了益阳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的目标要求;勇于突破科学跨越发展的瓶颈制约,没有条件尽可能创造条件,没有办法尽可能找到办法,没有优势尽可能培育优势,特别是为了对接长沙,创建了高新区东部新区,并纳入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之一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

三是必须凝心聚力抓落实,形成发展“大合唱”。

市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

坚持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代替,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注重调查研究,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

全市上下围绕发展大局,一盘棋、一个调、一股劲,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大合唱”。

四是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和谐益阳”。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前提。

我们始终坚持在全部工作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操作层面上把稳定放在首位,高度重视维稳工作。

严格落实维稳责任制,加强领导信访接待,主动化解矛盾,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不断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关注弱势群体,解决群众的特殊困难,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了社会大局基本稳定。

以上这些成绩和经验是全市上下努力的结果,是“十二五”时期我市的发展基础。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缺少重大项目支撑;二是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三是产业结构不优,缺少支柱产业的支撑;四是进出口规模偏小,产品单一。

这将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发展背景

“十二五”发展整体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市作为内陆欠发达城市,目前处于加快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十二五”时期益阳面临的发展机遇

宏观环境总体趋好。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国际贸易和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基本稳定。

预计未来五年,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趋好,世界经济平稳走向有助于降低我国经济由偏快转热的风险,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中央将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非常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国家政策支撑有力。

“十二五”时期,中央关于经济刺激措施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延续,并将维持一定的强度,特别是国家扶持“三农”、支持中西部地区力度将更大,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对益阳发展有利。

产业转移加快。

随着东部发达地区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内迁已成大势所趋。

在湖南省范围内大的产业转移肯定在今后有一个由东向中、西部转移或者扩展、辐射的过程,而长沙、益阳、常德这一区域作为湖南经济新兴增长带,特别是益阳作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迎来新的发展期。

区域合作加速推进。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动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建设,这一决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前瞻性。

打造“3+5”城市群,加快一体化,将带来财富、人才、产业等资源的整合,无论是对长株潭,还是对周边5市,都是多赢的结果。

益阳地理区位优于岳阳、衡阳、常德、娄底等四市,长沙先导区往西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益阳与长沙的对接和融合必将走在兄弟市州的前列,容易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十二五”时期益阳的阶段性特征

2010年我市人均GDP将达到16000元,预计在“十二五”前两年,人均GDP将近30000元,全市总体处于走向成熟的经济成长阶段,初步判断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

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达到一定规模,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益阳区位、环境、资源等潜在优势正逐渐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全市上下在后发赶超战略的指引下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

根据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要求,“十二五”时期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针对益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差距和薄弱环节,要进一步把赶超发展目标落脚到若干人均指标和民生指标上,要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为益阳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处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

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产业结构呈现高技术化趋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孕育催生新的增长点。

城乡统筹发展纵深推进,城市文明加速向农村普及,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明显加快,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功能将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必须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能快则快,想方设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是处于重大基础设施完善期。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及辅助通道网络建设进入高峰期,桥梁、港口和码头的规划建设加强,道路交通网络化布局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内外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交通条件将得到根本性改善。

四是处于社会管理方式转型期。

为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善治理念,注重社会管理的上下互动,提高社会活力。

重点是从以往过于强调政府管制,转向法治和善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程序,推动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三)“十二五”时期益阳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是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益阳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总体实力在全省排名靠后的格局并未改变,离后发赶超目标还有差距。

在益阳加快发展的同时,其他市州也在加快发展,区域发展出现了一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态势,益阳所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还在加大。

益阳必须正视这一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力推进科学跨越、赶超发展。

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增强。

“十二五”时期,益阳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园区建设还是发展优势产业都对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

在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增大的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还存在重发展速度轻发展效益、重发展数量轻发展质量、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扩大再生产、重资源开发轻保护,加上节约资源的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节能新工艺和新技术,“三高一低”发展影响难以消除。

因此,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绿色生态,是“十二五”时期益阳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是经济结构不优。

工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三次产业层次偏低,现代农业发展远远不够;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以传统行业为主,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科技的行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不强。

调整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益阳“十二五”时期的主攻方向。

四是体制机制相对滞后。

由于益阳是中部欠发达地区,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发展环境不优、服务效率不高等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城乡二无结构、投融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突破。

因此,勇于突破科学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制约,仍然是“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的动力所在。

五是社会矛盾凸显。

随着经济成份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差距、社会治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凸显,直接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统筹兼顾不同社会利益阶层、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总而言之,国内外及我市发展环境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分显示我市发展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树立信心,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后发赶超。

三、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总体思路,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科学发展成效的第一标准,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选择,全面实施工业强市、绿色发展、东接东进、开放带动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在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改善民生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优美、祥和安定、人民幸福的新益阳而努力奋斗。

(二)发展战略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结合益阳实际,“十二五”时期要全面实施以下“五大战略”:

——工业强市战略。

益阳发展滞后主要是工业发展滞后,益阳后发赶超主要是工业赶超。

必须始终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

要整合优势资源,建设重大项目,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以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益阳的后发赶超。

要坚持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工农良性互动、城乡和谐共进。

——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发展是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发展模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要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文明,坚定不移地走具有益阳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实现永续发展。

——东接东进战略。

益阳后发赶超最大的优势是紧靠长沙,最大的机遇是对接长沙。

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把对接和融入长沙作为谋划益阳发展的战略基点来考虑,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等方面主动加强与长沙的对接,力求在对接融合中争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要突出空间对接,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向东发展步伐,全面推进高新区东部新区和鱼形山“一带两区”建设。

——开放带动战略。

强化开放理念,全方位扩大开放,最大限度地汇聚市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为我所用,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益阳发展的第一选择,注重“引资”与“引智”并举,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核心竞争力。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内外资联动,提高经济外向度。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开放开发,构建更科学、更开放、更具活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新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活力。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尊重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自觉主动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地走注重产业支撑、注重集约精细、注重生态宜居的具有益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突出城乡协同发展、一体发展,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形成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按照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和建设绿色益阳的要求,根据“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十二五”发展目标是:

加快推进富民强市,着力建设实力益阳、绿色益阳、开放益阳和和谐益阳。

——实力益阳实现新跨越。

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290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1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达到14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达到580亿元。

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

48:

37。

全市城镇化率超过50%。

经济增长方式有较大转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绿色益阳取得新成效。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54%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环保、生态、绿色完全凸显,基本建成宜居山水生态旅游城市。

——开放益阳达到新水平。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致力招大引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努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项目,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现全市招商引资总量目标年均增长20%以上,进出口贸易增长达到15%。

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优化开放益阳新形象。

——和谐益阳呈现新局面。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7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人民生活比较殷实;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旧城和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和城乡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普遍提高。

四、发展任务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后发赶超步伐

基本方向:

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立足于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园区为主载体,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

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重点任务:

1、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突出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矿冶、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纺织、建材等重点产业,抓住国家实施产业振兴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桃花江核电站等重大项目,加大技改投入,打造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构建具有益阳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

通过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将益阳打造成为以下产业基地:

能源产业基地。

支持桃花江核电站建设,确保到“十二五”末核电站二台机组并网发电。

加快资水支流和大中水库小水电开发,积极推进金塘冲水电站开工建设。

开发漉湖、舵杆洲等风力发展资源。

同时,要加强智能电网规划建设。

到2015年,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建成全省核电、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等综合电力资源产业基地,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长30%。

装备制造业基地。

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的机遇,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带动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争取发展整车制造项目,做大做强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沅江工程机械产业园,争取落实三一重工益阳工业园项目,发展壮大东部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加快发展造船产业,重点发展玻璃钢及复合材料游艇制造业和工程船舶及钢制船舶制造业的,做大做强以太阳鸟游艇为龙头的玻璃钢船舶制造业,做好中海船舶沅江基地,发展南县、资阳、赫山造船基地。

鼓励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提升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做大新滨湖机械、富强农机、德力农机等。

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平均增长30%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打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重点扩张高新区会龙电子信息产业园、赫山区龙岭电子工业园和资阳区长春电子工业园等电子工业园区,到2015年,园区产区规模300亿元以上;进一步壮大光伏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和消费类电子整机业等电子产业集群;拓展太阳能多晶硅、新型电阻电容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生产基地;全力扶持东部新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资阳区信息化试验区等项目建设。

到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40%。

食品加工业基地。

以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突出抓好绿色食品、特色食品、功能食品和放心食品四大工程,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初步建立起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体系。

重点发展面条、粮油、水产品、畜禽加工、果品、葛品、蔬菜加工、酿酒、茶叶、饮料加工等十大子产业。

到2015年,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能力有较大提升,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年均增长35%,建成全省最大的挂面、水产品、茶业、大米等四大加工基地。

矿产冶金产业基地。

贯彻落实《湖南省地质勘查规划(2005—2015年)》和《益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有序开发、科学发展矿业经济;严格准入条件,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开展锑、钨、钒、石煤等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要针对目前益阳几种主要优势矿产的可供程度不断下降的情况,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力度,以金、钒、煤等为重点矿种,极开展新一轮地质找矿工程。

着力抓好安化县高明、赫山区沧水铺等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小区,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引导有色金属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及产业中高端伸展,促进产业从低端集群向中高端集群转化,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009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要以此为契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尽快形成支柱产业。

同时,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传统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

2、加大园区建设力度。

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思路,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重点推进益阳高新区东部新区建设,将其建设成为长益常工业走廊绿色发展先导示范区、产转移重点承接地、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益阳对接长沙的桥头堡。

理顺区县(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以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支持区县(市)工业园和重点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提升各类园区的承载功能。

到2015年,力争将益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并打造成为产值过千亿元级园区,将龙岭工业园、长春工业园、沅江经济开发区和桃花江创业园等4个园区打造成100亿元级园区,五年累计新增工业项目入园率达到80%以上。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路径,推进产学研结合。

加快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孵化器建设,加强高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实施名牌和标准化战略,培育一批国、省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努力形成支撑益阳工业发展的品牌体系。

到十二五末,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规模工业企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率提高到75%。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基本方向: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