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790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docx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提法。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建设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不同的内涵:

1、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起初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得到土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

“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强调,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合作化运动之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之后,国家号召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为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由于左的路线方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人民公社的吃大锅饭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而走向滑落。

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国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难、劳动情绪低落。

总的来看,1958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农村是在徘徊、波动中缓慢发展的。

2、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

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废除了自1958年就开始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国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此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体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废止计划经济时期“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模式,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新农村,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上的转变。

但是,这一轮的农村建设在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困难,突出问题是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一开始是短时期卖难,如1984年的“卖粮难”、1985年的“卖棉难”、1986-1987年的“卖烟难”“卖蚕茧难”、1995-1996年的“卖油难”等,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经常出现的是多种农产品同时卖难等等;而卖难过后往往又出现“买难”,如:

1986-1988年的粮食紧张,1988-1989年的“烟叶大战”、1990-1992年的“棉花大战”等,这一阶段农业的特点是: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结束了农产品长期供应短缺的历史;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开始受市场需求的制约,之后在经历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小高潮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再次陷入困境。

但是,农村建设的步伐没有因此停滞下来,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各地普遍开展了小康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内涵开始与农村奔小康联系在一起。

3、十六大至今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从而为全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赋予了新的内涵。

之后几年,国家统计局会同一些单位研究制定了农村全面小康标准。

各地对实现全面小康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索,为崭新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作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它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在此基础上,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并具体规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或主要标准,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对“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总的要求,指出了需要把握的原则,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了具体安排。

其中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号文件”中的两个亮点。

同以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相比,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以下显著特点,“新”在个方面:

(1)新的指导方针,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突破了“就三农论三农”的传统思路,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定位。

(2)新的思路和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思路来解决农村问题,――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系统思路。

这个思路的要点是:

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强调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而且长远谋划,提出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期保障体制和机制;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村和农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新思路调出了“靠市场经济本身,实现城乡的自动平衡”的就思路,强调在市场化和城市化以外想办法,立足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目标,强调除了依靠农村的自身发展,主要是要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来改善农村发展的社会条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待农村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由政府主导,这主要是由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必然涉及到一些体制方面的改革,如何改革,政府的主导作用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目前我国财政实力逐步增强,也为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公共品的开支奠定了有力基础。

政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撑,主要体现在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上。

近年来,全国一些省市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作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突破口。

打破二元结构,致2007.4.9河北、辽宁、江苏、山东、重庆、四川、广西等12个省市相继取消农业户口和费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3)新的背景和起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起点更高,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

新在农村建设有一个全新的环境和背景,亦即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反之,如果继续挖农业、忽视农业,就会使农业萎缩、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

(4)新的目标。

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新就新在它勾画了未来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农村将出现全面综合改革的新趋势,总目标指向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是促进农民的发展,要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给农民创造一个平等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农民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大大提高。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同侧面。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并带动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下降为12%,人口的城乡分布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已不足总人口的5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镇化,因为没有城镇化,农民就不能离土离乡;农民不能离土离乡,土地就不能集中使用;土地不能集中使用,就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就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同样,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拉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今天,党和政府依然十分重视城镇化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但是,目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将有大量人口继续留在农村。

按专家测算,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如果城镇化率为60%,那还有40%的人口在农村,共有6亿人;即使只剩30%的人口在农村,也有4.5亿人,超过除印度以外任何国家的总人口,(美国人口3亿,俄罗斯1.4亿),这么多人的民生与发展问题不是小问题。

而且,目前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中的农民工,他们的大多数在就业、住宅、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实际上他们还没有真正融入城镇,这也说明,我国的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难以单纯靠城镇化这一条路来解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并行不悖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工“出得来,回得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在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让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等,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停下城市建设,不是让农民留在农村。

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

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和新农村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步推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第一、加强国民经济基础的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建国初期,为了打破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军事威胁,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必须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因而,在高度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对农产品实行统派购政策,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积累。

据有关专家测算,从1950年到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拿走了5100亿元。

农业农村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到极致,是农业农村抚育了工业和城市。

结果,农村严重贫血,自身的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改革开放后,政府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缩小了价格剪刀差,农民的收入一度较快增长,但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属于弱质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自发地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经济,导致农村资源的大量流失,有经济学家概括为“四大资源的流失――资金、人才、土地、美女”,这从根本损伤了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循环机制,农村有凋敝的危险,2006年之前的农村,留守的是613899部队,一片荒凉景象。

农业农村的落后,成为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瓶颈(瓶颈原理),很简单的道理,农民生产没有积极性,农业投入不足,中国这么多人口的粮食、食品安全就得不到保证,国民经济的安全平稳发展就失去基础性的支撑,现在的猪肉、粮食涨价、蔬菜瓜果农药残存量超标等问题就是一种警示,特别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这几年有比较明显的恢复,增幅是比较明显的,但即使是这样,粮食总产量对于国内的需求来说还不能满足,还要继续增加进口,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加工工业(从棉麻加工到食品加工到烟酒生产,直到生物乙醇的生产)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农业生产能力上不去,这些加工业就会成为“无米之炊”。

更重要的是,农村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基本方针的实现,就是扩大内需的方针,第一堂课我们讲到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我们主要分析了住房医疗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问题,这是消费结构方面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收入结构方面的原因:

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低、购买能力不高,使得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农村市场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其他绝大多数行业都需要农村提供市场,彩电、冰箱、空调、手机、日化用品、农用机械等等,没有农民的消费,就不可能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更快富裕起来,他们如果有了足够的购买力,中国的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重新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使农村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加强国民经济的这个基础性产业。

第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正确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不单是经济现代化,更不单是城市现代化。

也就是说,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三农”现代化,决定我国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57%的农村人口占驻近90%的国土面积。

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全国也还有4.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依然是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超过除印度以外任何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国中国。

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会成为空话。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城乡差距很大,社会上有些人说,我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城市是绿洲,农村是荒漠。

应该说,城市实现现代化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关键是农村,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步伐。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能否维护好农民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

我国自秦至清的2132年间,历史上先后出现过62个王朝,其中有36个王朝的寿命不到40年。

而有些国家的王朝长达1700年。

为什么中国改朝换代如此频繁?

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农民税负太重,贫富悬殊太大。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社会的基础就不稳。

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个道理:

什么时候农民利益保护得好,农民的积极性就高,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就快,社会大局就稳定;什么时候忽视了农民利益,农民的积极性就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慢,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增多。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中青少年农民工犯罪问题比较突出,据社会学家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这些农民工找工作不顺利,又不愿回到看不到希望的农村,没有归宿感。

如果把农村建设好,让农民出的去又回得来,就会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印度总理瓦杰帕依的下台,对我们也是有警示意义的。

瓦杰帕依领导的人民党在执政两届八年的时间里采取了十分有效的措施,使印度的GDP增长保持在7%到9.2%之间,平均在8%以上,这在印度历史上是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印度人民党有这样的政绩却在大选中败给了国大党,为什么呢?

据调查统计发现,近年来,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印度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在改革中得到好处,生活富足起来;另外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农民没有得到实惠。

现在我国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的宗旨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这种发展差距,要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作为公民能够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建设成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

第四、国外农村建设经验教训的有益启示。

教训是:

印度、巴西的贫民窟现象。

这是指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农村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没有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导致大量无地农民涌入城市,而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造成大量贫困人群集中居住在城市及周围,成为“4L”de边缘群体--landless/jobless/homeles/hopeless,结果印度的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巴西的繁荣也昙花一现(巴西工业化进程始于20世纪初,到六七十年代,创造了了连续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10.1%的经济奇迹,当时巴西的铁矿石储量和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是世界第三糖果出产国、第六大产钢国、第九大汽车出产大国,还是世界十大旅游创汇国之一,然而,巴西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巴西经济出现了连续20多年的停滞和徘徊,至今还没有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现象,酿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即“有增长无发展”)。

成功经验是:

韩国的“新村运动”。

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工业迅猛发展,城乡差别日益突出。

为扭转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局面,韩国政府于1970年发起“新村运动”,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建造供水设施、架桥、盖村活动室等。

第二阶段,开展以增加收入为主的全面发展,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

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

到1997年,作为韩国农村贫穷标志的草房顶全部更换为彩钢或瓦顶,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

0.84,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可能性:

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力度的财政能力。

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工业和城市具备了反哺“三农”的能力,我国政府也有这个决心和行动。

另外,我国浙江、江西等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先行一步,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浙江省2003年6月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整治村庄环境;江西省赣州市于2004年9月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新农村建设方法,被誉为“赣州模式”,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新农村建设使赣州的大小村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家乡时,很多人竟然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

由于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发展了农业生产,赣州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响应,全国有20多个省市共计5000多人次曾到赣州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参观考察和学习。

“赣州模式”为其他地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益借鉴。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辖18个县市区,总人口840万,农业人口670万,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江西最大的农业市。

在这样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业所占比重偏大的地区,能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步成效,那么,其他地区也一定有可能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农村旧貌换新颜。

另外,江苏华西村的工业强村、浙江横店的文化兴村、河南南街村的集体致富,还有苏南常熟的康博村(波司登)、常州的新华村(常恒电器与农业观光旅游)、高淳的武家嘴村(金陵首富)等等。

都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任务、原则、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是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

●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的要求、内容)

1、生产发展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

如何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呢?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导向,一方面,明确地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建设、把农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另一方面,从目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情况看,有利的因素不少,但不利的方面也很多。

特别是在农业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在有些方面还没有扭转恶化趋势的情况下,农业要想进一步发展,难度会越来越大,要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农业增长方式,走现代农业之路。

怎样建设现代农业?

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抓好五个大的方面(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农业从传统农业进一步推向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一是加强农业的设施和装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

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

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通过应用先进的测试仪器设备,建成完备的土壤肥料测试系统,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加大耕地培肥措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施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水利用率、改良土壤、防止土壤退化等主导措施,实现农用土壤肥力的精培和水、肥调控的精准,提升耕地土壤基础地力,增强耕地持续高产稳产能力。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

实施西北地区百万户太阳灶建设工程。

加快饮水工程建设,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

对于涉农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引进的加工生产设备,允许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是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

首先,要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

今后,我国将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着力支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

其次,要积极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

近年来,我国超级稻的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面积的试验田单产水平已达到每亩800公斤以上,但是全国平均水稻单产水平近10年来却始终在420公斤左右徘徊。

所以,农业科技只有进村入户,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专家指出,提高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关键是要发挥两个纽带作用,一是重点加强县级推广部门的建设,让他们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示范农户等;二是建立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向上联系上级技术推广部门,向下对当地农民实行现场指导。

今后将重点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

第三,要积极构建高覆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农业要素配置的引导和媒介作用,今后的重点是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工程。

“金农”工程是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

日前,湖南省率先启动了“金农工程”,建设项目总体目标是,加强全省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并完善适合全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增强全省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建立适用于全省农村的大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