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752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docx

南京公益组织摘要

1.爱心之旅:

爱心之旅是一个纯民间自发的南京民间公益组织。

成立6年来,一直无偿地坚持做帮助和资助农村贫困儿童的工作,同时一直致力进行中国(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推广和传播。

6年多来,已经有300多名志愿者加入组织,长期捐助贫困儿童300多人,社会公益活动参与人次上万,被市民称为南京坊间最火的网络化民间公益组织。

 “爱心之旅”的志愿者们在论坛上注册,用的大都是网名,不需要登记单位、职业,甚至性别,他们聚在一起的目的只有一个:

参与一次次爱心之旅。

“爱心之旅”有一个品牌活动——爱心大巴,就是定期组织市民和他们的孩子们坐大巴车,去不同的农村小学,和农村儿童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资助贫困儿童。

这个活动,从第一次45座的大巴坐不满,到现在组团消息一经发布,有时当天就已经报满人员了。

除了爱心慈善,“爱心之旅”还组织了很多次文化和环境保护活动,比如,建立关注南京水源河道的市民爱心小组——“绿水小组”;联合南京爱德基金会设立“蒲公英计划”和“同阅读共分享”,对10多所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支教,在学习知识、心里疏导、兴趣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邀请全国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王一梅等老师来到宁燕小学等7所民工子弟小学,跟孩子们共阅读同分享,并向孩子赠书数千册……

2.绿石:

绿石是一家专注于环境保护宣教,并实践生态保育工作的民间环保组织,于2000年9月在南京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地区性青年环境保护组织之一。

   现阶段绿石的远景(VISION):

让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所有人在环境保护方面都能行动起来;使命(MISSION):

推动南京以及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环保组织开展环保活动;目标(GOALS):

发挥青年区域性组织的作用,做优秀的区域性、支持性的环保组织;策略(STRATEGY):

以环保NGO专业化运作为切入点,以项目开展合作为纽带,逐步实现区域性组织的作用。

   绿石的前身是为南京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组建的交流合作平台。

2001年绿石建成了网站,设有绿石资源共享、社团培养、环保文库、绿石论坛等板块,切实有助于南京高校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之间分享工作经验、展开协作项目,极大促进了南京市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体性发展。

2002年,绿石在南京建立办公室;2005年,在(GGF)资助下,绿石设立固定办公室。

2006年6月,绿石聘任了第一任专职项目官员,在加强学生组织传承性的同时,亦开始尝试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环保项目运作。

截至08年3月,绿石已发展成为由专职项目官员(2名)、实习生(2名)以及南京高校学生环保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其环保项目范围也从指导资助学生社团、举办绿石军校对学生环保骨干进行培训,扩大到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长江南京段水环境调查、节能环保的社区宣传等领域。

   几年间,绿石作为一民间环保组织自觉摸索一条在当前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适合草根组织的发展路线,从稚嫩逐渐趋于专业化。

在这一成长过程中,绿石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享誉全球的“”。

获奖之一的绿石合作平台项目推动了南京市多家高校环境保护协会的成立,而由绿石开创的地区合作平台模式也为国内NGO广泛借鉴。

另一获奖项目即《》中国版编译项目,是受托于国际河流网络,由绿石组织编译人员在其原版手册基础上修改并替换为中国的本土案例,它为中国河流保护者编译出了一本与自身环境相谐的河流和集水区保护指南。

   本着“立足本地,做好本地区域环保工作”的宗旨,绿石开展的“”项目、“”项目、长江南京段水环境项目、“&黑地图”项目等一方面推动了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针对中国政府消减免费塑料购物袋使用的政策,绿石正在开展相应“”项目的实施。

联系方式

联络问询,欢迎电邮至或致电办公室(周一至周五8:

30—17:

30),或请拜访办公室:

南京市莫愁路403-6号502室。

3.南京基督教青年会:

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简称YMCA),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简称YWCA),分别成立于1912年和1919年。

孙中山先生曾首捐3000银圆作南京YMCA开办费。

南京YMCA,YWCA是国际性的、基督教性质的社会服务团体,其宗旨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尔识真理,真理释尔"为会训,面向青年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促进德、智、体、群全面发展,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建立和谐美好社会。

南京YMCA,YWCA现在中山路229号会所合署办公,共同开展各项事工活动,围绕社会需要开办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会员和义工服务活动,为社区服务,为妇女儿童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

本会现有青年会文化培训学校、职业培训中心、新友之家(中青年联谊活动、婚介)、老朋友联谊会、心理健康咨询讲座、合唱团、志愿者俱乐部。

青年会服务活动多年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

4.南京天下公:

南京天下公是非营利公益机构,致力于社会公民教育,开展残障、肝炎、艾滋病等领域的反歧视公益活动。

机构发起人于方强为北京益仁平中心前任总协调人,有着6年NGO从业经验。

曾任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台湾龙应台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协助了“高考移民集体诉讼”案、“先育后婚”案、“廊坊政审门”、“抑郁症就业歧视第一案”、“艾滋病就业歧视第一案”等影响性诉讼。

5.博爱安养庇护中心:

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简称博爱中心)创办于2004年7月,是首家市级残疾人庇护安养机构,也是南京市专为残障人士服务的大型的(NPO)。

中心的用意是把焦点放在残障人士的能力上,而非着眼于他们先天的缺憾。

所扮演的角色是按残障人士的能力,协助他们尽展潜能。

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残障服务模式,填补对残障人的教育、康复、训练、服务等领域在我国某些方面的空白。

2005年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和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

2006年成为南京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2007年成为江苏省残疾人庇护安养示范机构.

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以技能训练、康复训练、生活自理、社会交流等项目服务于智障为主的残疾人士,满足他们及家庭的需求,拓展智障人士与社会融合的途经。

中心的业务主要分为两方面。

首先,是对残疾人士的培训,具体又分为生活自理项目,艺术调整项目,手工制作项目以及社会实践项目;其次,是真正让接受培训过的残疾人士自食其力,让他们参与一些简单的产品生产环节,给他们相应的报酬。

生活自理项目是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的基础项目。

进入博爱中心的学员,平均年龄在20 岁左右,大多已是成年人。

这些学员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低,及本省单独无法完成完整的资历食物。

而今后面对成年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是必备技能。

安养庇护中心的老师们耐心的为智障孩子们提供生活自理培训,为下一步教育打好基础。

 

艺术调整项目是为有艺术天赋的许愿量身定做的。

艺术调整项目让学员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美术尝试;让学员在简单,轻松的氛围下分享快乐;培养,发挥学员独特的兴趣爱好。

南京安养庇护中心的很多学员的绘画,音乐兴趣都非常浓烈,这使得艺术调整项目在调节学员心理健康,促进学员康复成长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为学员提供自我劳动获得报酬提供一定的技能基础。

 

是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的一个重点项目。

手工制作简单,但是从事的人却相对少之又少,因为很少有人会把此项作为一种事业而仅仅是一种临时的,短暂的爱好。

手工制作需要持久的细心,耐心。

博爱中心的孩子普遍对手工制作有较好的专注力。

这位博爱中心提供相应的培训奠定了基础。

学员无论从耐心,信心的培养还是未来职业的考虑,手工制作项目的选择都是一种比较理智而且优化的解决方案。

 

社会实践项目是最终帮助智障孩子们心灵的一项培训。

进入博爱安养庇护中心之前,这些孩子们因为身体或智力或精神的残疾大多比较避世,性格比较内向,不愿参与社交,不愿与人交流。

但是,也正是因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孩子的症状处于逐渐加深的状况,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作为一个机构,能够整合社会上志愿者,爱心人士的资源,给学员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实践项目。

 

南京安养庇护中心第二种业务得以实现的基础平台,就是“安养庇护工厂”。

2008 年3 月在政府、媒体的关注支持下南京乳之宝携手南京博爱庇护中心建立博爱庇护工场,搭建一个爱心家园,让智障学员自由成长。

南京博爱庇护工场在南京麒麟门正式成立。

该工场是在省、市、区有关政府部门大力关心、支持下,由乳之宝公司在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援建的爱心工程。

实现将部分经过博爱中心康复、技能等训练的残障青年在工场人员对他们实地指导下,参与名片制作和印刷等一线作业,并能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

本项目时企业实体与残疾人服务机构合作,由双方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新的模式。

为残障人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相应项目服务;使项目的拓展促进社会对残障人的接受和认同;同时促进残疾人 

事业自身发展和能力建设。

填补了对残障人的教育、训练、服务等领域在我省、市的空白,这是一项具有十分深远意义的工作,我国的残疾事业将会展现更新的面貌。

这是乳之宝公司博爱工程爱心的延续和聚焦,开创了国内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合作的福利事业之先河。

这也是南京安养庇护中心里程碑式的一笔。

 

该项目依托博爱中心的教育、康复与职业训练等服务,注重培养与发挥学员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针对性的为其创造工作机会,让这些智障人士勇敢地“走出去 ”,加入到公益事业。

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帮助智障人士真正得到心灵的飞跃。

  

6.萤火虫助残站:

萤火虫助残站是2007年3月2日成立,并于2008年11月正式注册为NGO组织。

是由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参加的民间团体,机构积极吸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整合资源,联合社会各界力量。

精神帮助为主,物质帮助为辅。

萤火虫的工作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让每一个残障人平等共享公共资源”是萤火虫的美好愿景。

以“赋能予人,助人自立”为使命,减少资源需求人群,增加资源供给人群。

运作放大爱心捐款,将弱者从源头上减少。

秉承“健残互助、平等关爱”的理念。

萤火虫成立近4年来,工作得到了组织部、市、区团委、残联等部门的认可,得到媒体的关注,被各类媒体报道56次。

萤火虫累计活动120多次,活动参与人数达到上万人次。

服务范围延伸到六合、高淳、江浦、安徽。

带动高校和企业走进公益,为南京市志愿者奉献爱心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也是高校和企业的爱心挂牌基地。

【愿景】让每一个残障人平等共享社会公共资源。

【使命】赋能予人、助人自立。

【价值观】健残互助、平等关爱。

【精神】博爱、感恩、利他。

主要项目

2009年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残疾人居家托养

2010年成立残疾人交友中心

2011年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

主要荣誉

2007年荣膺“南京道德模范先进集体”、“南京市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

2010年“全省助残扶残先进集体”

2011年“南京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

主要资助方

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

建邺区民政局

秦淮区残疾人联合会

南京海外国旅*南京金鹰旅行社

主要合作伙伴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3号邮编:

210024

联系方式:

7微力量公益组织:

由一群立志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发起,本着服务社会、帮扶弱势群体的目的,孜孜以求。

我们的宗旨是:

汇微为众、量力而行、递爱金陵(BetterYouth、BetterWorld)。

我们的联系方式:

南京微力量西祠版号:

南京微力量QQ群号:

8

8海勒之家:

使命/宗旨:

协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家庭和孩子,藉着适切的教育规划和服务提供,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支持、保障特殊儿童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主要项目或活动:

2011年4月—2012年4月,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升州路服务网点试点;

2012年4月—至今,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服务网点建设推进。

      

主要成就或奖项:

2012年2月,获BC(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南都社会企业自我突破奖

2012年3月,获江苏省妇联社会工作方案征集实践类优秀奖

主要资助者:

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南都基金会

主要合作伙伴:

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南都基金会

南京特教学院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机构的独特性:

中心立足于特殊儿童家庭的需求,培训发展专业师资,开展个别化康复教育训练,通过服务网点的网络化推进,从家庭个体、学校、社区等层面给予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促进家庭健康发展。

...................................................................................

成立时间:

2010年

注册状况:

民非(办理中)

活动领域:

儿童 教育

项目地区:

南京市

员工人数:

3  

2012年度预算:

RMB 20万

大陆以外的其它国家或地区:

None

通信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升州路265号二楼

邮编:

210004

负责人:

陈进

联系方式:

+86 

邮箱:

9凤凰托养:

凤凰托养中心是鼓楼区为精障、智障、孤残人士服务的非盈利福利性机构,共有学员27名,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社区韦书记倡议老党员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为托养中心的精障、智障、孤残人士进行捐款,党员们纷纷响应,慷慨解囊,在捐款箱前排起了长队,少的十元二十元,多则一百元。

社区的工作人员将此笔善款为精障、智障、孤残人士购买月饼,并将召集党总支的部分成员去看望他们。

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进一步呼吁党员带头关爱残疾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活动受到了党员的高度认可,党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与托养中心建立长效机制,举全体党员之力“为孤残人士献一份爱心”。

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宣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鼓励更多人们能够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不断为社会奉献。

10南京义工联:

南京义工网积极建立南京地区公益信息共享及义工交流平台,整合公益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传递爱心,服务社会。

南京义工网工作重心包括:

环境保护;助学成长;关爱老,病、残、障人士;血液、干细胞及其他捐献。

并将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陆续开展社区义工,专业义工等其他组织形式的公益服务。

南京义工网将团结社会上各类现有力量,及积极建设自有力量开展以上工作。

2、南京义工网网址:

      

 

南京义工网论坛:

 

南京义工网的QQ群:

  

群一:

(已满)

群二:

(已满)

群三:

(已满)

群四:

(已满)

群五:

9295238

义工互动,谈天说地,问题探讨。

一切都可以在群中进行。

4、南京义工网目前正在开展及计划开展的项目:

(1)社会。

主要是针对贫困学校开展的捐助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2)快乐成长计划之儿童。

让福利院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3)爱心义教。

针对南京本地贫困学生,开展义务家教。

(4) 。

关注环境,与自然一同和谐在这地球上共存。

(5)血液捐献。

包括无偿献血,骨髓捐献,成分血捐献。

与自己无害,给他人一份希望。

(6)松柏关爱。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帮助老人。

11华侨慈恩托养:

南京市鼓楼区华侨慈恩托养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份,位于华侨路豆菜桥4号,由华侨路街道免费提供地方,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运作。

服务对象为16—60岁的智障以及轻度精障人士,主要是为他们提供康复教育及临时住宿服务,使他们能在体能、智能、心理、社交、个人自理、社区自理、家居自理、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潜能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和社区生活能力,有助他们融入社区。

提供周末临时托养,让家长有喘息的机会;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养育孩子的自信心和维权意识;组织家长联谊活动,相互帮助,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中心的实践策略是美好人生工程,口号是“美好人生你我他”。

中心标志–众人携手构成一个爱心的标志,中山陵博爱坊背景表示我们的服务范围,包括南京的弱势群体,特别是智障人士和他们的家人,是我们的使命目标。

服务标语是同心协力显爱心,携手同行创新生。

中心发展到现在已有15名固定学员,学员每天的安排都以课程表的形式贴出来给大家看,早上8:

45—9:

05做健脑操,上午是集中上大课的时间,有美术课、常识课、音乐课、数学课、居家训练、礼仪教育、英语、手语、写字、朗诵。

下午是分组,按照学员的兴趣爱好分,手工小组分串珠、编织、剪纸;个训分素描、舞蹈、声乐、书法、朗诵。

每天下午3:

30—4:

30是康乐活动时间,学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运动,有乒乓球、保龄球、投篮、羽毛球、手抓球、磁力飞镖,跳绳、沙包、下棋、跳舞毯等,学员在老师和义工的指导下做自己喜欢的活动。

中心有特教教师2名,来自香港的专业义工2名,教师们通过参加一些专业培训以及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逐渐增加了与学员们沟通的技巧,对学员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后为每位学员制订了个别化训练计划。

我们希望在中心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美的环境,美的人员,美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