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乐山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山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乐山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21名同学,大多数同学数学基础比较扎实,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少数学生能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收获。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
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本册内容的课时及课时划分:
(一)小数乘法(15课时左右)
1、小数乘整数………………………………………3课时左右
2、小数乘小数………………………………………4课时左右
3、积的近似数………………………………………3课时左右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二)位置(5课时左右)
(3)小数除法(15课时左右)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课时左右
2、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左右
3、商的近似数……………………………………3课时左右
4、循环小数……………………………………………2课时左右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4)可能性(5课时左右)
(五)简易方程(20课时左右)
1、用字母表示数…………………………………4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3课时左右
3、等式的性质……………………………………2课时左右
4、解方程………………………………………………4课时左右
5、实际问题与方程………………………………5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2课时左右
(六)多边形的面积(12课时左右)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左右
2、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左右
3、梯形的面积……………………………………3课时左右
4、组合图形的面积…………………………………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2课时左右
(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观察物体、鸡兔同笼)(9课时左右)
植树问题……………………………………5课时左右
观察物体……………………………………2课时左右
鸡兔同笼……………………………………3课时左右
(八)总复习(10课时左右)
七、本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授课内容
第1周
小数乘法
第2周
小数乘法
第3周
小数乘法
第4周
位置
第5周
小数除法
第6周
小数除法
第7周
小数除法
第8周
可能性
第9周
简易方程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
简易方程
第12周
简易方程
第13周
简易方程
第14周
多边形的面积
第15周
多边形的面积
第16周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17周
数学广角(观察物体、鸡兔同笼)
第18周
总复习
第19周
总复习
第20周
期末考试
永登县河桥镇乐山学校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审批:
周次1
课题
小数乘法
主备
张鸿
辅备
实施教师
张鸿
授课时间
2015.08.25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因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其依据。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
5、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6、使学生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7、经历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
8、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即: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过程与
方法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情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问题呈现形式。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利用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情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问题呈现形式。
4、学会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5、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知识的类推,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4、在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5、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6、对学生进行爱国,保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因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其依据。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因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其依据。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即: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预习要求
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求近似数的方法、运算定律等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实践应用
教具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5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设计
一、引入尝试:
1、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2、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了解每种风筝的价格。
3、教师整理并提出问题
板书:
燕子的风筝3.5元一个,买3个要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尝试计算。
师:
买3个燕子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2)展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分析评价。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
连加。
3.5元+3.5元+3.5元=10.5元。
方法二:
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3=9元
0.5元×3=1.5元
9元+1.5元=10.5元
遇到这种想法时教师要询问0.5×3怎么算的?
让学生讲清思路2个0.5元是1元,再加上一个0.5元就是1.5元。
明确在这种想法中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方法三:
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5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的思路,学生可能会说出:
我把3.5扩大到它的10倍,是35,35乘3得105,再缩小到它的
,就是10.5
(3)组织大家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把用元作单位改成用角作单位,可以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就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了,最后再把积缩小相应的倍数就可以求出得数了。
2、出示“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2、学习例2。
师:
出示0.72×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试着计算结果。
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竖式的计算过程并说算理
生1:
我们可以把0.72看作72个0.01来做,最后求出有多少个0.01,就知道是多少了。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72
积缩小到它的
×5×5
3.60360
把3.60末尾的0去掉,就是3.6.
④重点说一说
360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向左移动两位呢?
因为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根据四年级学的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扩大相同的倍数,那么要想保证积的大小不变,就要把积缩小到它的
⑤同学们比较一下,因数的小数位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相同)
⑥同桌相互讨论,小数乘整数怎样去做?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追问学生: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法需要处理小数点)
2、“做一做”第2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3题。
四、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小数乘整数,更重要的的是大家都能够运用旧知识来探究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后面还会帮到我们的。
(学生收集信息,汇报交流得到的信息)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学生讨论讨论哪种方法简单
独立完成做一做,点名学生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学生说说算理
学生讨论交流并明确: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学生谈收获)
作业
练习一1、3、4题
板书设计
3.5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72
积缩小到它的
×5×5
3.603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设计
一、情景激趣
1、开火车说说小黑板上的小数是怎样变化而来的。
2、点名学生说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点名学生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将下面几点板书到黑板上: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二、出示练习题(小黑板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订正。
。
3、点名学困生上黑板板书。
三、点拨指导答疑解惑。
1、质疑讨论(学生先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再根据教学重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生间解答。
)
2、评价答疑(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讲解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
)
四、巩固练习。
(出示小黑板)
五、总结延伸。
1.师生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①自主总结。
②教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然后教师总结。
2.拓展延伸。
开火车说出小数是怎么变化得来的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同桌交流,上黑板板书,看看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疑惑及时解决。
防止学生出现前面类似的错误
学生总结、交流、补充
作业
练习一2、5
板书设计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体会因数变化与积的关系。
2、通过练习,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因数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设计
一、回顾旧知
1、师: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你还记得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吗?
2、学生回顾,汇报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二、基础练习
1、出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
注意强调小数点的位置。
2、出示练习。
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表格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可能说出:
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到的原来的n倍。
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我们就跟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来完成下面的题。
3、出示:
(1)两个因数的积是9.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是多少?
(2)两个因数的积是5.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积是多少?
4、学生思考后汇报。
5、师小结:
(1)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不变(m
0)
(2)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n倍。
6、学生练习:
(1)两个因数的积是36.8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积是多少?
(2)两个因数的积是5.2,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积是多少?
7、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三、拓展提高
1、出示:
甲、乙两数的和是312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学生组内讨论,然后汇报想法。
3、思路分析:
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甲数变为原来的10倍,此时正好等于乙数,说明乙数是甲数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甲数的11倍
甲数:
3214÷(10+1)=284
乙数:
284×10=2840
四、课堂练习
1、
(1)直接写出得数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2)用竖式计算
4.6×6= 8.9×7= 15.6×103= 0.18×15= 0.025×14= 3.06×36=
3、根据下面的算式直接写出得数
※125×13=1625
12.5×13=0.125×13=
1.25×13=0.0125×13=
※36×48=1728
360×48=3.6×48=
0.36×48=3.6×480=
作业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2、一种日记本的单价是2.38元,买15个要付多少元钱?
50元应找回多少?
3、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吨。
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
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点名学生交流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出:
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到的原来的n倍。
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出:
1)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不变(m
0)
(2)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n倍。
学生自由练习,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练习,达到知识的巩固
板书设计
1)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不变(m
0)
(2)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n倍。
……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因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其依据。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3情境图:
观图,获取数学信息
2、读题,理解题意。
求给这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可以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每平方米要用的油漆0.9千克,用乘法求出结果。
二、学习新知
1、求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
学生列出算式0.8×2.4,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理由:
玻璃是长方形的,要算出玻璃的面积也就是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长乘宽就可以了。
)
2、探究2.4×0.8的计算方法,尝试自主计算。
师: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
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来计算吗?
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
●2.4米=24分米0.8米=8分米
24×8=192(平方分米)192÷100=1.92(平方米)
●
2.424
×0.8×8
1.92192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把2.4变成24,把0.8变成8,两个因数怎样变化了?
它们的积如何变化?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学生说一说2.4×0.8的计算算理。
)
5、请仔细观察第二种方法中的竖式,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
积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
(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
6、解决问题
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
2.4×0.8=1.92(㎡)
7、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1)分析题意并列式。
根据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是1.92㎡,每平方米要用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