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696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6 大小:19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6页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1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docx

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6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第一课

《沁园春雪》——毛泽东

安排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

2、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意,感知词中的形象和意境

3、掌握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熟读和背诵这首词的基础上,感知全文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质疑。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革命家伟大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重点

把握词上下片的安排,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字词的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

教法选择

自学在先,教学在后,当堂训练(启发式教育)

学法引导

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课堂组织

形式

1、四人小组讨论

2、四大组课堂比赛

媒体应用

录音机等

资源利用

教科书、工具书、参考书等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雪景的有几篇?

这些篇章各是如何描写的?

有何特点?

如:

《湖心亭看雪》等(温故知新,通过比较让学生对雪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伟人毛泽东的咏雪名篇《沁园春·雪》。

现在请同学们马上熟悉全文,在最短时间内会背诵本文。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毛泽东率红军赴河北抗日前线时所写的。

二、重点字词的理解

1、妖娆:

指雪后阳光照耀下那种娇艳的美景。

2、风骚:

代指文学才华。

3、红装素裹:

美人的象征,作者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

4、一代天骄:

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人。

三、自读要求

1、背诵。

2、找出本词的过渡句,谈谈作者的如何写景抒情的?

3、本词的语言运用有何特点?

(小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四、教师指导、抽查

1、背诵分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然后记分评比。

抽查完后,听录音,跟着齐读,有感情地读。

2、明确:

过渡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写景与议论之间的过渡)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北国风光至分外妖娆)下片(江山如此多娇至结束)。

分析:

上片:

写景。

先总写全雪景,后分写看到的细致景象。

景色颇为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体现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襟。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长城内外千里

“望”大河上下万里

山舞银蛇化静为动(丰富的想像)

原驰蜡象

下片:

抒情。

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措辞极有分寸,并不一概否定。

“惜”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也表现词人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3、明确:

本首词不达意语言非常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1)、动词运用细致到位:

如,望、看、封、飘、舞、驰。

(2)、形容词极富形象:

如,滔滔、莽莽。

(3)、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4)、短句多,节奏鲜明。

五、比较阅读课后练习三

与《减字木兰花》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两首词的内容、情景和情感的异同。

明确:

前者借景抒怀,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家领袖的豪情壮志;

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工家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前者的写景议论;后者则是写景后叙事。

六、学生质疑

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解决。

七、课堂练习

同学们互相抽查背诵。

八、作业

1、中下学生继续背诵,中上同学预习下一课;]

2、完成新学案;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长城内外千里

“望”大河上下万里

山舞银蛇化静为动(丰富的想像)

原驰蜡象

“惜”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也表现词人自

信和伟大的抱负。

中心:

本首词借景抒怀,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家领袖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第二课

《雨说》——郑愁予

安排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朗读全诗,把握好诗的节奏。

2、体会这首诗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雨”的象征意味。

3、理解全诗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地诵读中体会全诗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采用引导、启发及讨论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这首诗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雨”的象征意味。

教法选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法引导

自主、合作、探讨相结合

课堂组织

形式

4人小组讨论,4大组积分赛。

媒体应用

录音机

资源利用

课外材料、教科书、工具书、教参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雨说》

——郑愁予

课前预习

1、熟读成诵,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

一、导入

以前给同学们介绍过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诗人郑愁予的《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请同学们再读,细细思考诗中“雨”具有什么样的灵性?

郑愁予,现代诗人,49年随父亲至台湾,是台湾著名的诗人,其《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在整个台湾广为传诵。

《雨说》写于文化大革命后,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这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

二、听录音机朗读,检查重点生字词

1、田圃():

菜圃;

2、喑哑():

喉咙干涩发不出声音;

3、洗礼:

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4、襁褓: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三、出示自学的要求

1、概括九节诗的内容;

2、说说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3、谈谈这首诗有什么语言特色?

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

1、明确:

(1)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7)(8)雨要孩子们勇敢地笑。

(2)雨怀着爱心,轻轻地来。

(9)雨交代它最终的归缩。

(3)雨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雨告诉孩子,它是来亲近他们的。

(5)雨孩子们跟着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诉孩子们它是笑着长大的。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2、明确:

本诗采用拟人的手法。

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用权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因为是写给儿童的,所以采用拟人手法,使全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

3、明确:

(1)引用一些中国古典诗的语句。

(引典),如“蓑衣”、“斗笠”等。

(2)运用一些适合儿童读者的口语。

如,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3)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如,“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五、课堂训练

检查课后练习

1、明确:

(1)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年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

2、明确:

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要勇敢地笑”表明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希望。

如,“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等的笑。

3、思想感情明确: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大事屋“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

六、作业

1、背诵全首诗。

2、写一篇小散文《雨的自述》。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板书设计

《雨说》

——郑愁予

(1)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2)雨怀着爱心,轻轻地来。

(3)雨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雨告诉孩子,它是来亲近他们的。

(5)雨孩子们跟着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诉孩子们它是笑着长大的。

(7)(8)雨要孩子们勇敢地笑。

(9)雨交代它最终的归缩。

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让“雨”对孩子们深情地倾诉,令人真切地大事屋“雨”的挚爱之心,展现了一位春天使者的形象,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的形象。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第三课

《星星变奏曲》——江河

安排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适当了解“朦胧诗”的产生背景;

2、背诵全诗,积累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的。

4、理解本诗的比喻寓意。

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掌握诗的大意。

采用点拨与讨论法等。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对人性自由的追求。

重点

背诵全诗,积累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的。

教法选择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导为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先学后教)

学法引导

自主、自评、全体协作结合。

课堂组织

形式

4人小组讨论

4大组积分比赛

媒体应用

录音机等

资源利用

工具书、教参、教科书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星星变奏曲》

——江河

课前预习

1、熟读并背诵全诗。

2、查找有关“朦胧诗”的一些内容。

3、完成课后练习,做好提问准备。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听了雨的诉说,这节课我想与大家一起欣赏夜晚的星空。

回顾一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其诗中是如何描写星星的?

星星,对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但你对他又了解多少呢?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江河的《星星变奏曲》。

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以舒婷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它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

二、听录音,熟悉全诗

三、启发学生自学提问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本诗“星星”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诗的主题是什么?

4、从本诗上看,你可以看出朦胧诗具有哪些特点?

5、分析诗中的语言运用?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如何理解。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结问题

分四大组比赛,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归纳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1、明确: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

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变、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

本诗分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材,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

但诗的上一节与下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故为变奏曲。

2、明确: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3、明确: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坚定的希望。

4、明确:

这首诗在朦胧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

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

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5、明确:

(1)此用了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温暖。

(2)“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

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指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

寂寞突出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五、课堂训练

1、自由诵读。

2、仿写“”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组织学生评论。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江河

象征

“星星”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星星、诗、蜜蜂、萤火虫、象征

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夜、冰雪、冻僵的夜晚、象征

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

安排两课时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2、了解外国田园诗的写法及特点。

3、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熟读成诵。

2、启发引导学生的理解诗意,重在如何揣摩?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诗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外国田园诗的写法及特点?

教法选择

情感引导教学及启发式教学

学法引导

自主、合作、探究结合

课堂组织

形式

4人小组讨论,四大组进行比赛。

媒体应用

录音机

资源利用

工具书、教科书、教参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预习布置

1、熟读两首诗,摘抄好的诗句。

2、查找并谈谈你对中国田园诗与外国田园诗的认识。

3、完成课后练习。

第一课时

《蝈蝈与蛐蛐》

——济慈

一、导入

大自然总是美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你的眼睛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同学们,你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美?

请看英国诗人济慈的田园诗作《蝈蝈与蛐蛐》。

作者:

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少年即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

他留下的墓志铭是: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二、听录音、跟读

读时注意把握诗的节奏,体味诗的韵味。

三、自学要求

1、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2、本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在诗中表现在哪里?

3、本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4、质疑。

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

1、明确:

本诗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音乐”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生机。

2、明确:

如:

“所有的鸟儿……阴凉的树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了盛夏生机勃勃,烘托了夏天“蝈蝈的音乐”的美妙。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又如:

“在寂寞的……一片宁静”“昏昏欲睡”等表现了严冬寂寞与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出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

3、明确: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开头点明主旨,接着又分别描写“蝈蝈的乐音”和“蛐蛐的歌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诗中虽然只介绍到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4、学生质疑,针对诗中不理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诗。

3、预习下一首诗。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第二十一课

《陈涉世家》——司马迁

安排两课时

知识与能力

一、疏通文意,认识我国古代农民起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

二、体会本文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一、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

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的二人小组试泽全文,流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

二、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

三、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

四、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观与正义感。

重点

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认识我国古代农民起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

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本文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法选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法引导

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课堂组织

形式

采用分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媒体应用

资源利用

工具书、教科书、有关《史记》的参考书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第一课时

一、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方法:

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①。

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

作者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

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课《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卡片(或投影、小黑板)检查卜列字的读音掌握的情况。

闾(lǚ)左谪戌(zhéshù)当行(háng)度已失期(duó)

以数谏(shuòjiàn)罾(zēng)间(jiàn)祠(cí)

陈胜王(wàng)忿恚(huì)笞(chī)毋(wù)

宁(nìng)有种乎蕲(qí)谯(qiáo)会(huì)计事长吏(lì)

以应(yìng)陈涉

2.试译课文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说明]学生分小组疏通大意,教师多给一些时间。

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一些学生的疑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

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三、划分段落

本文按事件发展过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部分(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部分(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四、重点字、词解释

怅:

失望屯:

停驻次:

编次亡:

逃亡谏:

古代下对上直言劝戒书:

写(乃丹书帛曰);字(得鱼腹中书)旦曰:

明天恚:

恼怒下:

攻下,攻取循;攻取(土地)度:

估计为:

做(若为佣耕);担任(为屯长);是(项燕为楚将);替(为天下唱);筑(为坛而盟)佐:

协助若:

你或:

有人怜:

爱怜固:

本来,原本以为然:

认为对,认为有道理比:

等到会:

适逢,恰巧遇到往往:

到处并:

一共借:

即使第:

仅宁:

难道

五、课堂作业

自译全文,不会的做好记号,举手发问。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温习课文。

1、请学生读出句中停顿,并说说句意。

(l)发间左?

戍渔阳900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绚蕲以东

2、读下边三组句中A、B两句,注意读出语气(略去句后的标点)。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等死,死国可乎

A嗟乎,燕雀安知鸿韵之志哉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A.此教我先威众耳

B.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听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要求:

听读时,想每句话的大意,想上节课有问题的语句现在明白了没有;准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

具体方法: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说明]让同学之间互解疑难,既使之产生兴趣,又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二人小组,讨论课后练习二,填空。

(l)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

(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③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

(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

“大楚兴,陈胜王。

”)

(4)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

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集体讨论填室内容。

[说明]能将上面每个空填准,对课文内容就有了基本理解,教师不需要在这方面作过多讲解。

集体讨论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阅读指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了解古今词义的不同。

教师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写上如下样子: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涉水时(年轻)

亦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