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463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docx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

个园导游词5篇大全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个园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个园导游词1

  各位游客: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个园就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

个园的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为国内国林惟一孤例。

个园的植物以竹为主,与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种奇峰异石,像玲政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笋等。

竹与石组合在一起,形成园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

游客们,现在我们可看到在个园的人口处,造园者就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组竹石小景,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这座园林以竹、石为中心的主题。

  个园就在黄家邸宅的后面,从住宅中间的小夹弄进入,往左一转,可以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

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叠放了参差的松布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国门正中的"个园"匾额。

那在微风中摇曳的新算又象征着春日山林,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墙一衬,立于园门两边,很有"春山是开篇"的意味。

不知游客们是否领略到了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感觉。

这就是个国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个园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在个园景区规划时,园主人按照主要游览路线顺时针方向布置了春、夏、秋、冬四处假山石景,立意新颖,用材精细,配景融洽,结构严密。

在这些以假山为主题的风景序列中,时令特征是创作的命题,春山是启示部,夏山是展开部,秋山是高潮,冬山是尾声,就像音乐的创作或写*那样,有着严密的章法。

  个园的假山概括了所谓"春山谈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

园内还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古建筑。

四季假山在这些楼台亭阁的映衬下,加之古树名木点缀其间,更显古朴典雅、幽深雄奇。

有人说景石四标准:

"皱、瘦、透、漏",似乎已成定论,这不过是一般的叠石技巧,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构成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足见构园者的不同殊俗;更可贵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截然分开,而是浑然天成。

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

但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构成美的和谐。

  个园导游词3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

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

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

在船厅正厅两旁柱上有对滥联:

“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游客们,当您看了这幅祖联后,你或许已忘却这是一个陆上园林,仿佛漫步在湖滨,坐在脑内荡桨。

我们不得不赞叹构园者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能使“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

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约60余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小亭,过小亭可登串楼。

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的大好河山图。

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贴壁假山就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通思。

这就是东园。

请自由参观和拍照。

  个园导游词4

  个园的营造离不开一位传奇人物,即个园园主、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

黄至筠祖籍浙江杭州,他凭着卓著的经商才能,积聚起万贯家财,被嘉庆皇帝钦赐“盐运使司盐运使”,曾两次进京为皇帝祝寿,入圆明园听戏。

可以说,黄至筠与晚清著名徽商胡雪岩一样同为“红顶商人”,都是钦赐正二品顶戴。

园主人在位40余年,建造个园就花了20年时间,耗银600万两,相当于江苏省一年的赋税。

  为什么黄家的园子不叫黄园?

偏叫“个园”。

“个园”得名缘于园主人生性好竹子;而竹叶三片形似中国汉字“个”字;中国汉字“竹”字一半亦为“个”。

清代大才子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我们可以想象,繁茂的竹林在月光的映照下,地上仿佛出现了成千的“个”字。

这一奇思妙想,可以看成是“个园”名称的形象化图解。

  “竹”历来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个园的“万竹园”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

现有竹60余种,近2万竿,不乏稀有品种,如龟甲竹、方竹等。

这是黄金间碧玉,此竹色彩美丽,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是黄金间碧玉;竹秆碧绿色,节间是黄色条纹者即碧玉间黄金,为优良的观赏竹种。

这是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围着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

我们抬头看看,墙的匾额上有“竹西佳处”四字,“竹西”取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后来人们就以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了。

在这里把竹西两字回归本来的意思就是:

此处竹景最佳。

  走过竹径是一条由桂花树枝叶交错形成的林荫小径。

这里种的是银桂,“银桂”谐音“迎接贵宾”,因此又称“迎宾道”。

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后,此时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说法。

每到花开的时候,这条小径都浮动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

  走到尽头,请大家看一下地面上鹅卵石砖片瓷片铺设的图案,在图案中我们看到的有:

铜钱两枚、花瓶一只、方天画戟三支——寓意:

“连中双元,平升三级”。

大家经过之时可以踩一踩、踏一踏,好运连连。

  我们眼前看见的这座小楼叫“丛书楼”,楼分山下两层,上面是给园主人儿子读书、藏书的地方。

丛书楼匾额原本属于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大盐商马氏兄弟,就在个园对面的街南书屋,马氏败落后,个园主人购得马宅,其后又将街南书屋中一些厅堂匾额、楹联移入个园之中。

马氏兄弟虽为盐商,但勤敏好学、广交朋友,是典型的儒商。

“二马”时期的丛书楼曾以藏书十余万卷名噪一时。

乾隆年间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时,马家进献书籍776种,为全国各地私人进献之最。

  大家看到楼在眼前却找不到上楼的楼梯,我们一起进屋看看,那么楼梯到底在哪呢?

先留个悬念给大家,游园快结束时我为大家揭示谜底。

楼前有一小小院落,植梧桐一株,主干已斜出屋檐,颇有些“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意味。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南部住宅部分。

依照坐北朝南、前宅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

住宅分别以“禄、福、寿”为主题,由东、中、西三条轴线组成,每条轴线分为前、中、后三进,由两条火巷分隔。

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

“九宫格布局”。

  “民以食为天”我们首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内设大锅灶、置食盒、酒坛、条凳等厨房用具,黄家大灶为五眼灶,从大到小一字排开,各有各的用途,借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户人家厨子下人为准备美味佳肴的繁忙场景。

灶台边沿悬挂隔板,起到了隔离油污,颇有现代围裙的用途。

大灶旁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小灶,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小灶”,同样是五眼灶,用来煲汤再好不过了。

  个园主人的饮食很讲究,据说吃的鸡蛋,是专门用人参、白术等名贵的中药材喂大的鸡生的,每个蛋的成本价要“一两纹银”。

当时一石大米的售价才一两多“纹银”,园主人每天早上要吃“两枚”鸡蛋,相当于普通百姓大半年口粮的费用。

厨师每天早上还要为主人蒸出十几种点心来招待客人,荤素营养搭配,南北风味俱全。

淮扬菜之所以能把中国普通的菜肴发扬到极致,扬州众多的盐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在我们所到达的就是黄家的餐厅了,餐厅的横梁上采用的是金丝楠木,所以又称楠木厅,楠木千年不朽,万年不腐。

采用如此粗大的楠木作为大梁完全是主人家丰厚家资的真实写照。

我们再来看看正前方条案上摆放的物件,东边是一只花瓶,西边是座插镜,东瓶西镜,我们这里取其谐音“平平静静”的意思。

中间这张圆桌是由两个半圆的桌子拼起来的,当时男主人不在家,桌子两边分开靠墙摆放,男主人在家拼成圆形,寓意“团团圆圆”。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

“清美”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

  我们来看抱柱上的这幅楹联: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

”“裕后”的意思是造福后辈。

此副楹联说:

传家没有别的方法不是耕种就是读书;造福后辈,最好的打算就是勤劳和俭朴。

表达了主人对治家、传家的深切体会。

“耕读传家”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一种以劝人勤于耕种和善于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传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走到天井中我们来看一下门上的图案是一只只梅花鹿,檐口瓦头滴水上也是梅花鹿图案,以鹿寓禄,指高官厚禄的意思,此路住宅点出了“禄”字主题。

  天井是住宅中的采光通风口,黄家房屋高大,四面的房屋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狭窄而高深的空间。

天井四周的屋檐向内披下来,天落之水会全部流淌到天井里来,这叫四水归堂。

所谓“四水”是指四面屋顶的排水,“归堂”是指排水的方向朝向天井,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路前进为正厅,中进和后进为住宅,称之为前厅后寝。

此住宅格局是三间两厢,装修很规整。

檐口瓦头滴水及门窗阁扇,皆为倒挂蝙蝠寓意“福到”。

天井里这两个大缸不是为了养金鱼,它们是消防用具,称为“门海”。

门海即门前的“大海”,门前有了“大海”,砖木结构的房屋就不怕火灾了。

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关于风水学的。

古建筑非常讲究风水,水在风水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古风水学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临水而居就有财运。

  汉学堂是大宅门主厅,是黄家正式的礼仪接待场所,此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柏木架构、柏木轩梁,是扬州最大的一座柏木厅。

其大陀梁宽60公分,厚40公分,扁作,古朴雄浑。

地面的柱础(石磉)上圆下方,屋顶的矮脑(童柱)古朴简单,整个构架造型简练,全无清代的繁复多变,当为明代遗构。

  汉学堂的楹联文字,所彰显的不是高踞盐商总商之位40年之久的黄氏家族的权势与财富,而是一个地道书香门第才有的文化形象。

  中堂为郑板桥旧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

意思是:

读到一本好书可以叫人废寝忘食,栽种几根新竹看上去就像儿孙一样讨喜。

此联原为板桥的自画像,以生动风趣的笔触,传神刻画了一介书生甘苦自尝的简单生活和不同流俗的精神追求。

被用来挂在汉学堂内便有了更多的含义,为黄氏耕读传家、好学重教的文化内涵注入了鲜活成分。

  厅堂是一个家庭的脸面,堂名以汉学标榜,高古的建筑格调和渊雅的文风相映成趣,彰显出古朴雄浑的台阁气象。

不以富贵骄人,反觉书香袭人。

  太师壁两边是木刻落地罩阁,走进罩阁可见两个扇面拓片,一是工笔花鸟,一是仿宋人小品有人物山水,作者均为黄至筠。

  现在大家看到一个三间两厢的院落,是为中路中进。

这里是黄至筠次子黄奭夫妇的居所。

中堂是《四时读书歌》,配以篆书对联: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

用竹林的露珠磨墨,专心圈点着唐诗,细品着梅花之清香,静心研读着《晋书》。

竹露、梅花,让寒窗苦读多了份静逸与从容。

用漫研竹露、细嚼梅花来形容读书,有滋有味。

  个园导游词5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园主黄至筠为两淮商总五十余年,家资累积巨万。

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

植竹以品种丰富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

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山,南北称奇,名闻遐迩。

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达微著,余光遗响,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

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之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

  个园名称中这个“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习惯中,“个”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

一个人,一个苹果。

其实呢,“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

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

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

另外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与园合一,意味深长园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

分而独立成章,各奏华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

人与竹与石浑然一体,宾主难分。

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园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风情万种生态竹

  进入北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游个园,第一要观竹。

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由竹而来。

其实竹在扬州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里就写到扬州人“有地唯载竹,无家不养鹅”。

“竹”历来也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比如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1997年,个园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种竹观赏区”,逐渐恢复当初有竹“百种万竿”的历史原貌。

目前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

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竿。

设土山竹林,品种观赏,映碧水榭,竹西佳处等区域。

  在个园观竹,既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也是一门深奥有趣的学问。

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

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

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

分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

园内现有60余种,从观赏角度可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

观秆类中,又有形与色的分别。

像龟甲竹、方竹、螺节竹;佛肚竹、罗汉竹、辣韭矢竹、高节竹等是欣赏其秆形的不同寻常;而紫竹、黄皮刚竹、黄槽刚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斑竹、茶秆竹、紫蒲头石竹等则是欣赏秆色。

观叶类中,有宽叶形的箬竹、狭长叶形的大明竹、和叶面有各种色彩条纹的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等。

此外,晏竹、芽竹、苦竹、红竹、唐竹、鹅毛竹、平竹、斑苦竹等等散生品种,也可在园内找到身影。

  龟甲竹

  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变异品种,属自然生长的变异竹子,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

是珍稀观赏竹种。

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

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

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慈孝竹

  这一品种称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紧靠老竹,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

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斑竹

  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斑竹了。

因为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

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博物志》记载: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姐妹俩同时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

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部满了斑点。

人们把它叫做斑竹。

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

斑竹是著名观赏竹。

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

不过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泪”所代表的忠贞的爱情,总是令人无限向往的。

  碧玉间黄金

  黄金间碧玉:

是园内最多的竹子。

此竹色彩美丽,叶片披针形,为优良的观赏竹种。

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是黄金间碧玉;竹秆碧绿色,节间是黄色条纹者即碧玉间黄金。

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竹西佳处(竹径)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

进入竹生态区,即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小路穿越其间,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光漏月。

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

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到了宋代词人姜夔这里,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后来人们便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

“竹西佳处”在这里回归了字面的本来意义,显然是在提示人们:

此处竹景最佳。

仔细琢磨回味,你会恍然大悟,其实,真正的竹西佳处,都在这条竹林小径上呢。

走过竹径是一条由桂花树枝叶交错形成的林荫小径。

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后,前后可持续20天左右,不过盛花期也就一个星期的样子,此时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说法。

每到花开的时候,满园都浮动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

这时,你若是来游园就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甜蜜的幽香。

微风拂过的时候,细碎的桂花便如雨一般纷纷扬扬,落满你的发稍和衣襟。

你现在看到的小楼是“丛书楼”。

从名字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

桂花向来和旧时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密切相连。

黄至筠在园中植桂花、置书楼当然是希望子孙后辈才华出众,仕途通达。

楼下有楹联: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冠盖豪门盐商第

  过丛书楼向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园主黄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

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

大门对面是座豪华大八字磨砖砖雕照壁。

陈从周先生在《园林丛话》中说;“华丽的照壁,贴水磨面砖,雕刻花纹,正中嵌‘福’字,像个园大门上的,制作精美。

”清人金雪舫曾说个园是:

“门庭旋马集名流”。

传说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为主题,纵向排列,五路豪宅次第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

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东路建筑:

(禄)

  现在随我进入东路建筑,东路住宅前后三进,檐口瓦头滴水及门窗阁扇,皆以鹿喻禄。

厨房

  “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这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房屋,格局为三间两相,从屋脊到檐口有梁七架,排山有中柱(立帖式),是非常典型的扬州民居单元形式之一。

由于原厨房早已废弃,为了让人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传统厨房布局作恢复性陈设布置。

内设大锅灶,置食盒、酒坛、条凳等厨房用具,立于其中可去细细揣摩当初厨子、仆从来往穿梭,细作羹汤,精制佳肴的场景。

清代盐商对美味的追逐达到极至。

民间传说黄至筠每天的早餐是:

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

而其子黄小园则常备十几种点心和十几种粥在早晨待客。

由此也可略见黄家财力的雄厚和生活的奢侈。

关于黄至筠饮食的精制讲究,至今还有两则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逸事.

  一两纹银一只蛋

  有一天,黄至筠空闲无事,随手翻看记事薄,看到“卵二枚”下面注着“每枚纹银一两”,非常诧异说:

“就算现在鸡蛋价格昂贵,可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阿”。

立刻叫人把厨子喊来,斥责他弄虚作假。

谁知那厨子说:

“我每天送来的鸡蛋,不是市面上的鸡蛋能比的,每个一两银子的价钱是很便宜的了,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个人来吧,请你好好品尝分辨一下”。

说完就请辞走了。

黄至筠重选了一个人来代替他,鸡蛋的价格是下来了,可是味道却大不如从前。

一连换了好几个厨子,都是这样。

最后只好又要原来的厨子来做,结果第二天鸡蛋的味道又和从前一样了。

黄至筠大惑不解,就问那厨子:

“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鸡蛋的味道如此鲜美呢?

”厨子说:

“我的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所以才有这样的美味的,你差个人到我家里看看,就知道了。

”黄至筠派人去看,果然如他所说,自此再不提换厨子的事了。

  担挑肉炖黄山笋

  黄至筠爱竹成性,他不仅自己的名字里有竹,在家园里植竹,以竹意题园名,而且还有一个与竹有关的奢好:

喜欢吃竹笋。

当然,个园里的竹皆为观赏竹,笋子是不宜吃的,即便吃,也有限。

所以黄至筠最爱吃黄山笋,还要趁着刚挖出土的新鲜劲儿吃。

但黄山离扬州路途遥远,如何能够吃到新鲜出土的鲜笋子呢?

这在寻常人家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嘛,可对富甲一方的大盐商来说,就不一样了,他完全不必作苏东坡等穷文人的痛苦选择。

这不,早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在黄山采到竹笋后立刻洗净切好,和肉一起放到锅里焖上。

然后让脚夫挑着火炉向扬州赶,等人到了扬州,竹笋和肉也煨好了。

一盘竹笋肉竟然如此费周折,期间花费的银两就不用说了。

  楠木厅:

  刚才你看到的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餐厅了。

这是三间两披廊的格局,构造堪为考究。

此厅梁柱取材为楠木,称楠木厅。

构架圆作、抬梁式,用料肥硕。

梁两端略作“卷杀”刻弧线,前后施轩,厅堂装修前置木雕阁扇,后置屏门。

两次间是木雕落地罩,周围墙壁置合墙板,厅内直柱粗挺,柱下白矾石柱磉“天圆地方”,线脚简洁,造型洗练。

厅内中间是三个大理石镶面的圆形大桌和圆形矮凳。

纵观此厅堂,规整宽敞,庸容大度。

屏门悬宋人山水及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撰楹联,“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

立柱楹联是:

“家余风月四时乐:

大羹有味是读书”。

此厅架构圆柱、圆梁、圆椽,厅内设圆桌、圆凳,楹联抱柱又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很显然这里是个宴请聚会的场所,“圆”是取团圆、团聚之意。

  清美堂: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

“清美”是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

厅前三面置廊拱卫,厅堂构架造型特征为抬梁式,形制虽简朴,但做工较考究。

加之厅堂低于南首门外地坪60公分,更见历史久远,可推为明代遗构。

,梁两端下口带园势曲线,匠人称之“剥思”亦称“拔亥”。

条端处垫木木雕如意云式,此垫木称之“水浪机”。

前后施轩,因状如船蓬,南方一般称之为船蓬轩,北方则称为卷蓬。

厅堂明间后步架置屏门,两次间置木雕落地罩。

此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

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

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