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10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2021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共4课时).doc

2021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全部教案

1.《蜡烛的变化》教案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一课。

本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蜡烛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两大类(不提专业名词)。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做一支蜡烛。

本环节让学生亲手做一支蜡烛,在感受制作快乐的同时,认识到蜡烛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第二部分,先做蜡烛燃烧实验,通过观察干燥的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和白瓷碗底部的变化,认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

再通过对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比较,认识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如条件允许,可以再做纸片燃烧实验,让学生加深认识)。

第三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判断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属于哪一类,加深对物质两类变化的理解,同时意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诸如水、空气、土壤、动

植物、天体等物质变化的具体事实,对蜡烛液、固态的变化以及点燃后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认知,但仅限于感性认知,对燃烧后产生的物质缺乏关注,缺少深层次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

1.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变化的不同。

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科学态度:

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列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PPT课件。

学生材料:

蜡块、烛芯、模具、三夹板、小刀;酒精灯、火柴、纸杯;小铁勺、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湿抹布、记录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对“蜡烛”产生兴趣。

1.同学们,今年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

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奇怪的地方。

(播放视频: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2.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那些栩栩如生的名人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

蜡)不错,那些人物主要是用蜡制作的。

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也是用蜡制作的?

(生:

蜡烛。

4.今天,我们就用蜡来尝试做蜡烛,一起研究蜡烛的变化。

(板书:

蜡烛的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巧用切合主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探究对象“蜡”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伊始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

]

二、制作蜡烛,认知到没有新物质产生。

1.蜡烛的构成很简单,由蜡和烛芯构成。

(手拿蜡块)用这块蜡,怎么做一个小蜡烛呢?

生:

把蜡块熔化......追问:

做这根小蜡烛需要把整块蜡都熔化吗?

(生:

切一点)

生:

切碎

2.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可以先准备蜡屑。

切大约三分之一的蜡块就可以了。

3.接下来究竟如何制作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

(播放视频)

4.你能简单说说制作蜡烛的步骤吗?

(学生交流,相机PPT出示步骤)

(1)切碎蜡块;

(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

(3)把蜡油倒入模具,插入烛芯;

(4)等待蜡油凝固。

注意事项:

别划伤、别烫伤。

5.除此以外,老师还有一些要求(PPT出示)

(1)分工明确;

(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

(提示:

仔细观察每一点变化,如蜡块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填在《制作蜡烛的发现》记录表上。

听明白了吗?

那就开始吧。

6.学生按要求分组制作蜡烛,教师巡视,随时关注操作步骤和活动安全。

先看看整个班级情况,接着到个别小组指导,提醒完成后把工具及时放回原位。

7.汇报交流发现,点评学生的发现。

(1)蜡烛有个小洞:

你观察的真细致。

这个小洞是由于蜡油表面得张力引起的,就和我们曾经学过的水的张力是一样的。

(2)烛芯插入后会冒泡泡:

你观察的真仔细,连这个都被你发现了。

冒泡泡是由于烛芯表面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熔化导致的。

(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

那有谁观察到蜡是怎样慢慢熔化的呢?

凝固呢?

你观察得真全面,真了不起!

(4)白-透明-白,你还注意到了这个,真细致。

(5)冒白烟、冒气。

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体小颗粒

师:

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

哪些特征没有发生变化?

你的证据是什么?

(如颜色没变、气味没变、能变回去等)

生:

切蜡块时,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加热蜡屑时,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把蜡油倒在模子里,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

(相机板书:

蜡块→蜡油→蜡烛)

8.小结:

蜡块在加热后熔化成了蜡油,蜡油冷却后又凝固成了蜡烛,蜡的形状、大小、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它的特性没有改变,蜡还是蜡。

[设计意图:

制作蜡烛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学生没有做蜡烛的经验,巧用提前录制的蜡烛制作视频,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再用课件出示主要步骤及要求,进一步明确制作蜡烛的方法、过程与注意事项,保证了学生制作蜡烛的成功率,也为下一个下一步点燃蜡烛环节奠定基础。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蜡烛成型的整个过程,认识到整个过程并没有新物质产生。

]

三、燃烧蜡烛,发现有新物质产生。

1.剥去模具,把蜡烛插回橡皮泥里,邻近小组间相互展示你们制作的蜡烛。

[设计意图:

学生剥模具的时间有长有短,他们相互分享“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动手实验的热情,为点燃蜡烛做好充分准备。

]

2.谈话:

老师刚才观察了一下,你们的蜡烛真不错。

你们想点燃它们吗?

点燃前老师有一些要求,出示要求:

(1)分工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