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9013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边坡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边坡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边坡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边坡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监测方案.docx

《边坡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监测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边坡监测方案.docx

边坡监测方案

重庆鲁能.领秀城5#地块一期二标段总包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

南通市德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  月日

一、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

鲁能领秀城5#地块一期二标段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城区鲁能领秀城园区。

由5#-9#楼五栋21-22层高层、25#楼11层办公楼和幼儿园组成。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开槽资料,基坑开挖将产生4.0-13.0m高的基坑边坡,并将在幼儿园西侧产生高约5-6m的环境边坡。

场地周边的道路除幼儿园西侧高于地坪标高外,其余基本与场地地坪标高一致。

二、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简介

1.工程地质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成果,线路区地层由上覆的淤泥(Q4l),人工填土(Q4ml)、坡残积(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组成。

(1)第四系全新统湖积淤泥(Q4l)

主要分布于西南角及南部的渔塘中,成分为含有机物的粉质粘土组成,灰黑色,流塑-软塑状,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高,具臭味,欠固结,厚度0.2~1.5m。

(2)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分布于于勘察场区北部和东部地段,其余地段呈零星分布,主要为机械抛填的强-中风化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硬杂物含量约占60%左右,未经压实,堆积时间约4年,结构松散,稍湿,粒径20-500mm不等,最大块径1800mm,欠固结,厚度0.2~29.4m(据钻孔资料)。

(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

紫褐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可塑状,无摇震反应,上部植物根系较发育,局部包含1-30mm不等的碎块石,碎块石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块体强风化。

手可搓φ2-3mm,长4-7cm细土条,切口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主要分布于原始地形表面,其厚度0.2m-7.2m不等。

(4)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

泥岩(J2s-Ms),紫红色、暗红色,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层岩质极软,厚度为0.30-9.70m,风化裂隙发育,结合很差,岩芯呈块状、碎块状,岩石质量极差。

中风化层岩质软,岩芯较完整,呈柱状,岩芯节长12-80cm,岩石质量较好、岩体较完整,孔内岩芯多见砂岩斑块,局部见构造裂隙,与岩芯轴夹角为58°-65°,裂面平整,结合很差,泥质充填。

广泛分布于勘察区的除西南角、西侧以外的地段,大部分钻孔未揭穿,部分与砂岩呈互层状,局部与砂岩呈现相变关系。

砂岩(J2s-Ss),灰色,泥质胶结,其主要矿物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强风化层岩质极软,厚度一般为0.3-7.0m,风化裂隙发育,结合很差,岩芯一般呈块状、粉末状,岩石质量极差。

中风化层岩质极软,多含泥质较重,局部含有泥质条带,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10-70cm,岩石质量较好,岩体较完整,局部见构造裂隙,与岩芯轴夹角为58°-65°,裂面平整,结合很差,泥质充填。

本次勘察在ZY1、ZY14、ZY27、ZY40、ZY48、ZY259、ZY291、ZY292、ZYZY293孔中见少量粉砂岩,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段呈粉末状,岩石质量极差。

中风化段岩芯多呈微不短柱状,与灰色砂岩呈相变关系。

据钻孔揭露,垂向分布深度1.4-11.0m。

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2.水文地质

该区以距北部约10.0km的长江水面做为排泄基准面,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岩层面、裂隙等结构面径流,以泉的方式排泄,形成一个规模不大但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2.1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该地区丰富的降水,为地下水提供了丰裕的补给来源,剥蚀丘陵区相对较缓的地形为大气降水的入渗提供了下渗机会,松散填土、基岩裂隙、砂岩孔隙为地下水提供了一定的储存空间,因此具备地下水形成的条件。

但以泥岩和残坡积的粉质粘土组成的隔水层广泛分布,阻隔了地表水的下渗,为地下水形成的不利因素,因此区内地下水规模较为有限。

2.2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一般来讲,地下水大规模的赋存需要地层具有足够的贮存空间,但该区地层均不具备这种条件,一方面是大规模分布的泥岩和广泛分布的粉质粘土为隔水层,不具备赋存条件;另一方面基岩的裂隙不发育且多已充填,赋存空间有限,也难形成有规模的地下水层。

只南部、西南部及西侧冲沟内的砂岩和填方区深部存在有地下水。

由此,勘察区地下水仅赋存并分布于南部、西南部及西侧冲沟内的砂岩中和填土区深部地段,根据填土成分及均匀性条件分析,有存在小规模上部滞水的可能性。

2.3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由上可知,该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中北部填方区的深部,富水性弱,水位埋深13.10~21.89m,据当地及周边工程经验单孔涌水量小于5m3/d;

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勘察场区南部、西南部及西侧冲沟内的砂岩中,勘察期间实测单泉流量Q=0.08L/s,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除以上位置内的钻孔外,其余地段钻孔中未见到该地下水。

通过ZY53孔作简易抽水试验,上部粉质粘土为隔水层,下部砂岩为含水层,含水层厚度取粉质粘土底板至钻孔深度之间距离为20.45m,计算得场内地下水涌水量Q=18.00m3/d,单位涌水量q=0.034L/s.m,渗透系数K=0.17m/d,影响半径R=22.40m,其试验成果详见下表4.1。

分布于填土区深部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因埋藏深,含水层薄且规模较小,属上层滞水,考虑其只影响桩孔施工,因此没有针对其做专门的抽水试验。

根据地区经验与周边类似工程经验,素填土渗透系数K=0.3m/d,影响半径R=30m。

2.4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松散类孔隙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沿已被填埋的原冲沟底部向下游(东北方向)径流;基岩裂隙水少量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主要接受地表水(主要为渔塘内水)和西侧山体基岩裂隙水补给。

地下水沿基岩面、层面等结构面径流,部分在坡脚较低位置以泉的形式排泄,部分沿填土充填的深部冲沟下向西北方向径流。

2.5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地下水动态特征。

据水质分析结果,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低矿化的HCO3-Ca型水。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动态受季节性降雨影响较大,且受地形、补给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松散类孔隙水水位年变幅约为2.0-5.0m,基岩裂隙水水位年变幅约为1.0-2.0m。

三、监测的依据

1)本工程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

2)各标段勘察报告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07)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四、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具体工作量见下表:

工作量表

序号

项目

数量

备注

1

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

8点

按实际情况可增加 

2

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8点

按实际情况可增加 

 

根据基坑开挖的深度、支护结构的特点、所处的周边环境的要求,基坑开挖监测项目设置以下几项:

1、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沿冠梁每隔15.0~20.0m设置一个水平位移观测点,监测随着基坑开挖的不断加深和地下室施工进行,监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变化发展情况。

监测标志的布设采用嵌入测钉法布设(如图),在布点处用铁锤将专用测钉直接砸入冠梁中,圆帽的下边缘与地面齐平,保证稳定。

如埋设不便,则用红漆标记。

详细点位、编号见《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布点平面图》。

五、监测方法简介

1、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观测

施测时采用受现场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小,施测较容易,精度较高的极坐标法进行观测。

仪器架设测站点,固定后视方向,测量出测站至各测点的角度与距离,并进行现场数据记录,回到内业,使用自编Excel程序进行观测数据处理,计算出各测点的坐标值,将每次测得的坐标值进行差值计算,从而求取每次的点位位移量。

六、基坑监测工期及频率

1.监测工期

自基坑开挖时算起,至地下室施工至±0.000后一个月结束现场监测工作。

2.检测频率

(1)在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0m时,每隔2天对所有监测项目监测一次。

如出现渗漏水等现象,及时与甲方协商观测事宜。

(2)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0m时,每隔1天对所有监测项目监测一次。

如出现异常情况或险情,则每天监测一次,甚至一天24小时连续监测,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

(3)基坑开挖到底部及基础底板施工期间,每天监测一次,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

(4)基础底板浇注完毕,则每隔2天监测一次。

(5)基坑回填时,每3天观测一次。

预计观测周期为4个月,观测次数为70-80次。

 

注:

以上监测频率随现场施工进度会有一定调整。

ﻫ七、监测报警值

监测报警值表

监测项目

速率(mm/d)

累计值(mm)

支护本身沉降、位移监测

±2

±40

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见监测报警值表)时,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加强监测措施。

八、使用仪器和设备

 

序号

施工机械

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

生产厂家

设备参数

1

全站仪

南方362R

1套

中国

±(2mm+2ppm×2)

2

RTK

中海达V8Star

1套

中国

±(2.5mm+1×10-6D)

 

3

办公电脑

联想

1套

中国

 

4

打印机

惠普

1套

美国

 

ﻫ九、质量保证措施

1.在“鲁能领秀城4#地北区”工程中严格遵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确保质量。

2.派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和性能的测试人员进场,并严格按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进场前做好仪器设备的标定工作,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初始值的测试不得少于三次。

基坑开挖施工前提供以下资料给各有关单位:

1)监测项目各测试点的平面布置图

2)各监测项目所采用的各测试仪器的型号、规格及各测试仪器和元件的标定资料;

3)各监测项目的初始数据。

4.监测人员接甲方通知二天内进场,并服从工程总进度需要。

5.监测人员必须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测试完毕后应签字备查。

6.监测数据应及时校核,如有异常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ﻫ十、数据处理及成果提交

所有监测项目,均应在施工前取得经三次以上观测的初值。

在施工期间,监测人员提供下述中间成果:

1、基坑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报表

所有成果均应采用计算机处理打印,并定期(按施工阶段)提供各监测项目特征点的曲线图。

整个监测工作结束之后整理绘制各类特征点变化曲线图,并在二周内提交完整的技术报告书。

ﻫ十一、文明施工与安全

1.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

3.技术负责人为兼职安全干部,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负责项目组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全组人员安全作业、文明施工和自我保护的宣传教育。

4.监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基坑边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进入工地现场作业严禁穿拖鞋。

5.施工现场作业结束后做到落手清,严格执行总包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规定。

ﻫ十二、建议与说明

在施工期间,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现场测点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业主应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随时保证监测点设施完好,使监测不受施工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