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第六章讲课教案.docx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史第六章讲课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设计史第六章讲课教案
第三篇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
概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
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杰出人物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914—1918年,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为一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为另一方,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使欧洲许多地区遭到严重破坏。
而美国在战争中变得更强大了,经济实力急剧膨胀,世界财政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到了美国。
就资本主义世界来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917—1923年,这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深刻震撼的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欧洲各国陷于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
(2)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并出现某些高涨。
(3)1929—1939年是资本主义发生严重危机,并酝酿着和走向新的世界战争的时期。
总的来说,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个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充满激烈的震荡和急速变化的时期。
社会历史背景的这些特点明显地表现在这一时期各国的设计活动之中。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民来说,与“现代生活”有关的各种因素都已成现实。
与此同时,现代设计开始产生了重大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已成了两股成熟的力量,它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其特点就是大众市场和大批量消费的迅速扩大。
这种扩大提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并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物质欲望。
另一方面,由于工薪阶层的扩大,造第三篇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概述成了贫富不均。
在1929~193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欧美各国的平民生活异常艰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几年,在荷兰、苏联、法国、德国以及后来的瑞典和意大利出现的设计改革试验进一步发展,汇成了羽翼丰满的现代建筑与设计运动,激进地抛弃了19世纪遗留的历史主义与折衷主义。
这场现代建筑与设计运动,在对待工业的问题上已不再是小心翼翼和犹豫不决,而是紧密地与机械化、标准化和批量生产这些新概念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宣告了一种以理性的分析和功能主义为特征的新设计的诞生。
它不仅力图改革现代社会的物质外观,并且致力于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
现代运动在抽象的概念上接受了新的大众社会,声称是第一个从根本上实现民主原则的设计运动。
但是,这场运动并没有把握住资本主义的经济原则,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需要的并不是一般的产品,而是可消费的商品,也并不想一劳永逸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先锋派的理想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现代设计运动早期激进的试验并不成功,因为它所向往和依托的乌托邦社会并没有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急剧变化。
例如在制造业方面,战前在美国汽车和电器行业发展起来的大批量生产,在1918年之后走向成熟。
20世纪20年代,生产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膨胀,一时间福特等人的梦想似已成现实。
然而,他们没有预料到,那些较为富有的消费者现在需要更富于变化的商品。
这正体现了人类需求层次的递进,即保障生存→使生活更舒适→使生活更有趣。
所以,福特不久就不得不放弃他关于标准化生产的著名理想。
1929年纽约华尔街股票大崩溃之前,许多有关设计的讨论都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消费者。
直到20世纪30年代职业工业设计师在美国土地上出现,这种现象才得以改变,转而关注消费者对于美学和象征性的需求。
在两次大战之间,有许多重要因素推动了设计的发展,而设计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这些因素产生了影响。
零售商业的扩大、佣人数量的减少、家庭主妇作用的变化以及各种省力家用电器的增长都对新一代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尼龙、轻合金、塑料等新材料的出现也同样如此。
设计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批量生产工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市场形式和特点的改变是剌激设计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购买新产品的人数之多是空前的,在美国尤为如此。
城市化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飞跃,随之而来的是20世纪第一个消费高峰。
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所带来的高就业、高工资所形成的。
此外,人们对于真空吸尘器、电冰箱、汽车等象征社会地位的消费品的向往,以及百货商店和其他零售网点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因素。
在美国,变化了的消费模式迫使制造商必须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战争以前,一般的美国家庭满足于拥有一台福特T型小汽车以及起码的家庭用品。
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愿意以稍多的钱去购买更富“消费吸引力”的产品。
例如,率先推出年度换型计划的通用汽车公司在小汽车销售上超过了福特,使他的标准化原则在竞争中成为历史陈迹。
在确定新产品外观和它们的促销方式方面,市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增加销售,广告及包装业等大行其道,制造商对于自己产品的“形象”的关注也越来越大。
在一些新型产业的产品上,市场影响尤为强烈。
对于传统工业,如家具、玻璃、陶瓷和染织业等来说,它们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市场和识别特征。
汽车和其他新产品先前主要是依靠技术上的新奇和实用的特点来促销的。
随着消费的增长,这种状况已不适应市场竞争而发生了改变,汽车就不仅是一件有用的工具,也是新的速度价值和乐观主义华丽的象征。
厨房用品方面,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制造商推销其产品的方式。
大战前的厨房用品的推销主要是基于其省钱、省力的特点。
由于所谓的“佣人缺乏问题”的出现,制造商的反应是根据新近引入工厂的“科学管理”方式,使家务工作系统化。
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雇到好的佣人已非常困难。
省力产品先前只是用作鼓励佣人留任的手段,但在这一年代中家庭主妇要独自担负家务劳动,这些产品就不仅作为佣人的替代,而是作为生活必需品推向了市场。
它们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家庭主妇,因而就必须以各种技巧来表明它们能改善生活质量。
冰箱的设计由一件粗笨的木柜演化成一件精致、完整的金属箱的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
为商品提供一种现代视觉特征的动力来自市场对产品象征意义的需要,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热情,这使得“时尚”的概念进入了实用产品之中,并使得设计师像在先前的时装业中一样,在制造业中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源于汽车工业的年度换型的思想很快就被应用到许多别的产品之上,成为20世纪批量生产的一条准则。
这种趋势从根本上说是与现代主义所喜欢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思想背道而驰的,它意味着一种对于日常生活用品设计的更加灵活的态度。
正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两种现代设计观念,即理想化的和实用主义的设计思想各自平行地发展起来,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并没有冲突。
如果说理想主义在20世纪支配了主要的设计运动,那么实用主义则是生产和实际设计的准绳,即由它来支配着生产和消费。
为了保持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转,消费必须持续不断并无休止地扩大销售,而设计正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动力。
这样,消费者就不只是依据显而易见的产品功能上的优点,还要根据其视觉上的新颖和社会标记来做出购买的决定,而设计师正是将这些“附加价值”注入到商品之中。
妇女在居家环境中作为消费品的主要对象这一状况,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了社会与设计关系的重要因素。
自19世纪中期以来,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她们在家庭和就业两方面都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工作妇女的数目急剧增多,而在欧洲,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妇女就业有所进展,但战后许多妇女又重返家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复出。
一般地说,妇女比先前可以有更多的钱花销在居家生活中,因此,广告商推出了许多以她们为目标的产品,设计趣味也更加女性化。
同时,清洁卫生的标准也提高了,“细菌致病”论使真空吸尘器、洗衣机等产品更加流行起来。
白色也被作为卫生的标志和新的“省力”厨房用品的色彩。
但是,白色在使用上更容易显脏,花费在家务上的时间并不一定减少了,即在很多情况下还正相反。
20世纪在家庭中发生的“工业革命”,与先前发生在工厂中的“工业革命”同样对于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20世纪30年代,“速度”之类的概念成了象征现代生活和对于未来的乐观精神的流行主题,为大萧条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好莱坞影片的逃避现实的手段,于是流线型一类体现“运动”特点的外观设计应运而生,并迅速传播开来。
第六章工业、技术与设计(显示概述)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与设计的关系在某些领域是以批量生产和机械化为中心的,而在另一些领域,手工技艺依然根深蒂固。
一些依托于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的新兴工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大量使用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数量生产出了各种新产品。
而在家具、陶瓷、玻璃、染织一类较为传统的行业中,机械化的程度是有限的,并且多依赖于已有的技术。
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特点,在这两种类型的工业中其机械化的比重也各有千秋。
第六章第一节美国的工业与设计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市场就以其相对的均匀性而著称,并在发展批量生产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专用机床和高度组织化的劳动分工体制等19世纪的创举,加上制造业中巨额投资的传统,使美国能满足新的、日益富足的市场的各种需求。
商品生产的原则是大批量,而不是供给以满足个性要求为基础的产品。
这就意味着必须发展一种高效率的市场营销体系,以保证所有产品都能卖出而不至于过剩。
高投资、大批量生产和大众消费这三位一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模式,并成为20世纪初期美国消费类产品生产厂家的共同准则。
到20世纪20年代,市场的时尚意识逐渐兴起,使得竭力主张“实用型汽车”的福特也开始关注微妙的车型变化,以满足市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不过,福特的车型变化是很小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福特意识到别的公司在汽车外形设计上的竞争,才下决心抛弃生产了近20年的T型车而转产全新的A型车。
1932年福特又推出V8型车,时隔一年,V8又被另一种新型号的V8小汽车所取代,换型速度的加快,这就标志着福特原来的标准化生产理想破灭了。
福特的经历表明,依赖单用途的工装、高度集中化和机械化的生产体系,已不能满足变化了的市场对于生产灵活性的要求。
市场不仅要求产品实用,也要求产品具有美学上的新奇。
美国汽车工业似乎为两个相互矛盾的需求所困扰,一方面,对于廉价的追求需要采用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对于新奇的追求又要求很快地改变型号以保持消费者的兴趣。
正是这种双重压力孕育了所谓的“样式设计”(Styling),即经常性地改变汽车的外部风格以强调美学外观,这样就产生了“走马灯”式的“新”型号,而技术零件的生产则可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方面的追求的影响体现于福特在10年内推出的三种型号的车中。
1927年的A型车(图6-1)与其前身T型车相似,仍采用方形、垂直的机身,车身与车头连接紧凑但略显生硬。
而1933年的V8型车(图6-2)有了较大改观,车体更大,整体性也更好,给人一种更安全的感觉,强调了挡泥板的线条并与踏脚板相连,车头和挡风玻璃的倾角在门和散热片的线条中得到了呼应。
1936年,由福特子公司推出的“和风”型小汽车(图6-3)是一件典型的流线型设计,完全抛弃了直线条,甚至保险杠也是弯曲的。
这种时髦设计给广告代理商的夸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图6-1福特公司1927年的A型车
图6-2福特公司1933年的V8型车
图6-3福特子公司1936年的“和风”型小汽车
福特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通用汽车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制定了一年一度的换型方针,作为竞争的武器,并推出了别克、雪佛莱等各具特色的产品系列,以此与日益多变的美国市场协调同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当然,各种车型的基本结构实际上是通用的,仅在外观和装修细节上彼此不同。
在这种市场导向的设计中,现代主义“多样化的统一”原则让位其反面—“统一中的多样化”。
该公司的这一竞争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它开始取代了福特销售领先的地位。
在20世纪30年代,年度换型方针几乎为美国所有的技术性消费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