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880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28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工程科技东里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

前  言

一、概述

东里煤矿位于襄垣县城西南5km,地域属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管辖,隶属襄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原崔家庄煤矿东里矿井)襄垣县古韩镇华能焦化有限公司。

东里煤矿井田系东里村安全煤柱的一部分,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井田范围内,是沁水煤田长治勘探区的一部分,井田面积0.775km2,开采3号煤层,该煤层平均厚度6.39m,倾角一般小于15°,煤层结构简单,顶底板岩性良好,地质构造简单,属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相邻五阳煤矿资料,与本井田相邻采区瓦斯涌出量为6.5m3/t。

井田内3号煤层能利用储量6690kt,实际可采储量4716kt。

3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热值—特高发热值瘦煤(SM),主要用作炼焦配煤,动力及民用煤,主供焦化厂。

焦煤和配焦煤是煤炭市场紧缺煤种,目前市场缺口很大,供不应求,即使在前几年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也一直是卖方市场。

随着我国化工、冶金工业对此煤种需求量的日益增大,本矿3号煤层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将会进一步体现出来,其市场潜力巨大。

鉴于东里井田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襄垣县政府决定并征得潞安煤业(集团)公司同意,将五阳煤矿井田内的东里村搬迁建矿,最大限度地开发有限的优质煤炭资源。

2005年12月1日,襄五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东里煤矿初步设计。

二、编制依据

1.襄五煤业有限公司(原崔家庄煤矿东里矿井)关于委托我公司编制东里煤矿初步设计的“委托书”。

2.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便字(2004)第14号文《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请示的意见书》。

3.襄垣县人民政府襄政函(2004)第10号文《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的建议函》。

4.潞安煤业(集团)公司潞矿办字(2004)第108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的请示》。

5.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潞矿五办字(2004)第27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建议函>的请示。

6.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14队编制的《山西省襄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里煤矿3号煤层地质报告》。

7.《襄垣县古韩镇东里村移村办矿创建小康村协议》;

8.《关于襄五煤业公司占地意向的协议》。

9.《东里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矿井设计改革的力度,在保证矿井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减少行政福利设施。

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切合实际,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矿井建设初期投资和缩短建井工期,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把该矿井建设成安全可靠、工程量少、投资低、工期短、见效快、煤炭资源回收率高、效益好、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型煤矿。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

1.东里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0kt/a,属于新建矿井。

矿井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投产的移交方式。

2.立井开拓布置主立井和副立井两个井筒,主立井装备一对3.0t箕斗,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兼做回风井和安全出口;副立井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回风大巷兼辅助运输。

3.贯彻了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的原则,井下巷道除井底车场外均沿煤层布置,矿井移交生产时,煤巷占67.9%。

开采过程基本不作岩巷。

4.全井田只布置一个采区、一个普掘工作面,一个综掘工作面,初期移交的回采工作面布置在井田西部边界。

生产系统简单。

5.选用综采放顶煤开采,生产集中、产量较大,利于稳产、超产,材料消耗少,适应性强,效率高。

6.井筒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边界附近,安全煤柱与五阳矿大巷部分煤柱重叠,占压本井田少,矿井资源回收率高。

7、地面建筑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同体联合建筑。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井田开拓方式:

立井;

2.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

全井田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389.5m;

3.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总工程量为4217.2m,其中煤巷2862m,岩巷1355.2m;煤巷占67.9%,岩巷32.1%。

总掘进体积为70109.58m3,其中硐室体积4827m3。

万吨掘进率为140.57m/万吨。

4.矿井工业场地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

2976.4m2,总体积:

17410.4m3。

胶带输送机走廊长度150.0m;

5.矿井工业场地行政福利建筑(含单身宿舍)总面积1900.8m2,总体积6833.3m3;

6.矿井总占地面积5.63ha(不含预留场地),其中工业场地占地面积4.43ha,排矸场地征用地1.20ha;

7.矿井原煤全员效率5.48t/工;

8.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421人;

9.矿井建设总工期19.3个月,其中施工准备期2个月,建井工期17.3个月;

10.矿井共迁居民136户。

11.矿井建设总投资9303.00万元,吨煤投资为310.10元;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1.建设单位应在主立井、副立井位置施工井筒检查孔,以便为井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请建设单位尽快与有关单位签定供电电源、共用煤柱等协议。

3.本井田面积甚小,为延长开采年限,建议矿方尽早考虑扩区开发方案,及早办理有关手续。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东里煤矿位于襄垣县城西南5km,地界属襄垣县古韩镇管辖,矿区边界为不规律多边形。

其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0′07″—113°00′58″,北纬36°28′37″—36°29′14″。

井田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矿井田范围内。

拟选的工业场地位于古韩镇现东里村的南部。

北距襄垣县城5km,距长治45km,距太原215km。

太焦铁路从井田东北部穿过,太焦线北接石太、同浦线,南接陇海线,距襄垣县车站2.5km,距五阳车站3.5km,在襄垣县和五阳煤矿设有车站。

各乡村之间均有公路与周围的208国道、榆黄公路、长韩公路、长临公路相连,区内交通四通八达。

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地处太行山西麓,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类型。

井田内地面平均标高为876m,相对高差不超过20m。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区内主要河流是浊漳河西源,该河从本井田北部自西向东流过,属海河水系漳河流域,其支流有淤泥河,与南漳河在五阳井田汇合后至襄垣城东与浊漳河北源汇合流出。

浊漳河为常年流水性河流,但流量变化较大,洪水期流量大,干旱期流量较小。

位于井田西侧的淤泥河只在雨季有水流,平时干涸无水。

三、气象及地震情况

井田属东亚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

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气候温和适中。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多风、春旱频繁;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

年内常有干旱、霜冻、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据襄垣县气象站观测统计,气温-29.1℃—38.1℃,平均9.5℃;年降水量433.2—814.3mm,平均532.8mm;蒸发量为1515—1914.7mm;平均1768.1mm。

最大冻土深度0.82m。

据“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裂度为6度区。

四、矿区工农业生产概况及煤炭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处于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贫脊,又受干旱影响,农业生产产量较低。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小麦、棉花、蚕桑和一些油料作物。

矿区工业主要有采矿、炼铁、电力、石料、小型机械制造、农机修配和丝织等。

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深,除五阳矿外,邻近尚无小窑开采。

五、水源、电源情况

根据供电协议,矿井10kV回路电源一路拟引自110KV襄垣站,另一6kV路引自35KV王桥站,在矿井工业广场建10/6kV变电所。

当其中任一回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用电。

当地农业及民用水源主要用浅井取第四系及基岩风化带水,一般含水较为丰富,单位涌水量1.38~13.94L/sm,水重碳酸硫酸盐-钾+钠型水质,矿化度小于0.5-1g/L,可作为矿井供水水源。

矿井开采后,井下水通过处理,可作为矿井生产供水水源。

经计算第四系及基岩风化带水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生活用水。

六、四邻矿井开采情况

东里煤矿井田系东里村安全煤柱的一部分,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井田范围内,井田四界外均为五阳煤矿所属采区。

在井田的东南方向是五阳煤矿的主皮带巷,邻近采区工作面均已采完;西南方向为七四轨道暗斜井和皮带暗斜井,其相应采区也已采完;井田西北方向边界是以断层来划分的,未开采;井田东北方向以河流为界划分边界,也未开采。

七、征地及迁村情况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便字(2004)第14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请示的意见书》、襄垣县人民政府襄政函(2004)第10号文件《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的建议函》、潞安煤业(集团)公司潞矿办字(2004)第108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的请示》、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潞矿五办字(2004)第27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建议函>的请示》。

本矿井属批准的移村办矿建小康新模式矿井,目前,襄垣县襄五煤业有限公司与古韩镇东里村村委会已签订《关于襄五煤业公司占地意向的协议》和《襄垣县古韩镇东里村撤村办矿创建小康村协议》。

目前,征地及迁村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

第二节 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一)区域地层

山西省东南部地层分布自东往西,由老到新。

主要有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

现概述如下:

1.震旦系(Z):

主要分布于本区的东北隅及西南角,东侧由北往南断续出露于沟谷中。

由较厚的碎屑岩沉积建造和巨厚的中厚的中偏碱、偏基的火山岩建造组成。

厚度从几米到数km。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寒武系(E):

沿沁水盆地呈弧形带状分布。

为一套由砾岩、砂岩、灰岩、泥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等组成的浅海相碎屑和碳酸盐岩沉积地层。

底部有一层含砾砂岩。

地层厚一般为377~570m。

与下伏震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3.奥陶系(O):

分布于本区的东部、南部及西北角。

为一套灰岩、泥灰岩和含燧石白云岩组成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一般厚476~700m。

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

分下统和中统,二者间呈中行不整合接触(怀远运动)。

(1)下奥陶统(O1):

为一套白云岩沉积。

底部有一层不足一米的黄绿色页岩和白云质页岩;中、下部为厚层粗晶白云岩;上部含燧石。

厚64~209m,一般厚130m。

(2)中奥陶统(O2):

下马家沟组(O2X):

底部为浅灰、黄绿色钙质泥岩;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中、下部为中层石灰岩夹泥灰岩。

厚37~213m,一般为120m。

上马家沟组(O2S):

下部为泥灰角砾状泥灰岩;中、上部为灰黑色中厚层状豹皮状灰岩;顶部为白云质灰岩。

厚170~308m,一般厚230m。

峰峰组(O2f):

下部为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泥灰岩中含石膏;上部为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

厚0~176m,一般厚120m。

4.石炭系(C):

主要出露于沁水盆地东缘及南缘。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铁岩系组成,为本区煤、铝、铁形成的重要地质时期。

厚32~177m。

下统缺失。

与下伏中奥陶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中统本溪组(C2b):

为杂色铁铝岩,灰白、灰色粘土岩、灰岩。

底部有山西式铁矿。

全组厚0~35m,一般厚20m。

(2)上统太原组(C3t):

以灰白、灰色薄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3~7层灰岩、5~20层煤。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底部一般有一层灰白色石英砂岩(K1)。

厚82~142m,一般厚90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5.二迭系(P):

主要分布于沁水坳陷中。

由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厚266~422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分两统四组。

(1)下统山西组(P1S):

底部为灰色细、中粒砂岩(K7);下部为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线;中部以灰色泥岩夹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砂岩、粉砂岩为主,有可采煤层1~2层,其赋存于中、下部的3号煤层在全区普遍发育,层位稳定;上部为黄绿色、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