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79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品德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品德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品德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品德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4.docx

《品德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4.docx

品德4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文明古国的遐想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选取了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如金字塔、木乃伊、历法和文字进行简要介绍。

这些成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历法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发达的主要表现,表明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

“寻访文明古国——古巴比伦”是一个课堂探究活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古埃及文明的相关资料,同时还要了解这些文明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

2、师生课前搜集与古巴比伦文明相关的资料,如书籍、图片等。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出示图片导入:

同学们能说说这些图片上是什么吗?

2、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不错,看来同学们在课前是做了准备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板书: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文明古国的遐想

二、问题设计

1、出示自学思考题:

(1)学生说说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2)读教科书第74、75、76、77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a、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有哪些?

你能做简单的介绍吗?

b、填表格:

古埃及与古中国的辉煌成就。

文字

历法

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代表性建筑

其他

古埃及

古中国

c、交流你搜集的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2、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74、75、76、77页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先自主读书学习,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

全体讨论、交流: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反馈作业

1、填空。

(1)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和()是埃及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3)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

2、问答。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是在学习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大河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探讨文明古国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探讨文明古国的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教学准备

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可以用教科书上的图代替)。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四大文明古国。

看看四大文明古国跟河流有什么关系?

2、教师板书: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文明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二、问题设计

1、出示自学思考题:

读教科书第78页内容,看“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古代文明古国都分布在哪里?

(2)他们诞生的自然条件具有哪些相似之处?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78页内容,看“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完成学习目标。

(2)、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a先自主读书学习,后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

3、教师过渡语:

大家对四大文明古国有了全面的认识。

那么,人类早期文明为什么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呢?

4、教师小结。

四、反馈作业

问答。

(1)列举四大文明古国诞生的母亲河。

(2)人类早期文明为什么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呢?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2、全体交流,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3、全体讨论、交流:

人类早期文明为什么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呢?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爱琴海的回声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从文学、科学、思想、政治和体育等方面选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例,介绍了古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反映了古希腊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学习目标

知道古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2、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古希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养成主动进行合作分享和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及书籍资料。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古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2、教师板书:

10、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爱琴海的回声

二、问题设计

1、出示自学思考题:

读教科书第79、80、81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每个小组合作交流伊索寓言、追求科学的声音、坚持真理的声音、公民的声音、运动员的声音。

说说学后的收获。

2、自学并做好笔记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79、80、81页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a、先自主读书学习,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

3、教师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4、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5、教师出示达标题。

四、反馈作业

1、填空。

(1)《伊索寓言》里面有许多精彩的寓言,它们借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是希腊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3)在古希腊,人们崇尚体育运动。

他们每()年进行一次奥林匹亚赛会。

(4)奥林匹克的口号是()()()。

2、请写一则《伊索寓言》故事,并说明它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1、与历史名人对话——走近金色大厅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介绍了维也纳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随后介绍了约翰·施特劳斯痴心创作的《蓝色多瑙河》,贝多芬不向命运低头创作《第五交响曲》,肖邦热爱祖国,用音乐为祖国战斗的故事。

学习目标

知道音乐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重点、难点

知道音乐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准备录音机以及教材中提到的关于音乐家及相关作品的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播放音乐导入。

学生感受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板书:

11、与历史名人对话——走近金色大厅

二、问题设计

出示自学思考题:

读教科书第82、83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教科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音乐家?

(2)他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你从他们的创作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82、83页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2、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1)先自主读书学习,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

3、教师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四、反馈作业

填空。

(1)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是(),世界艺术之都是()

(2)()贝多芬写出了《第五交响曲》,()写出了《革命练习曲》,()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2、全体交流。

3、小组讨论:

通过音乐家的生活历程,,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1、与历史名人对话——徜徉在卢浮宫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介绍了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艺术精品。

随后有介绍了卢浮宫的镇宫三宝和米勒为农民创作的故事。

最后通过一篇美文,详细介绍了卢浮宫的艺术魅力。

学习目标

知道绘画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重点、难点

知道绘画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介绍卢浮宫的图片以及卢浮宫收藏的艺术珍品图片等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出师图片导入。

学生看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板书:

11、与历史名人对话——徜徉在卢浮宫

二、问题设计

出示自学思考题:

(1)读教科书第84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卢浮宫“三宝”分别是什么?

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2)说说米勒及他创作的作品?

(3)你从这些艺术作品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84页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同学们交流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美文欣赏”,看看卢浮宫的整体印象。

3、教师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师出示达标题。

四、反馈作业

填空。

卢浮宫的“三宝”是什么?

(2)米勒是()国19世纪的杰出画家,()是他的杰作。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2、全体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1、与历史名人对话——我喜欢的世界文学名著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介绍了学生最喜欢和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成长的故事,然后组织一个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

学习目标

知道文化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重点、难点

知道文化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安徒生童话故事集等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和音像资料。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讲《丑小鸭》的故事导入,让学生猜猜这部作品的作家是谁?

学生听故事,说说自己的看法。

2、教师板书:

11、与历史名人对话——我喜欢的世界文学名著

二、问题设计

出示自学思考题:

读教科书第86、87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你读过安徒生的哪些童话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第86、87页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四、反馈作业

你喜欢哪些世界文学名著?

选其中一部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话你喜欢的理由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2、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3、全体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2、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科技为人类造福

课时

1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介绍了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三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便利。

学习目标

知道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三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便利。

重点、难点

知道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三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便利。

初步形成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导入:

说说我们用的电灯发生了哪些?

2、教师板书:

12、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科技为人类造福

二、我会自学

1、出示自学思考题:

读教科书第88、89、90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2)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什么便利?

2、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3、活动要求

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展示提升

2、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四、反馈测评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师出示达标题:

说说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什么便利?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2、全体交流,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3、全体讨论、交流: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什么便利?

板书设计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2、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科学给我们一双慧眼

课时

1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介绍了科学可以破除迷信,人们应该崇尚科学。

接着讲述了科学促进人类的创造力增强,认知范围扩大,只有科学才能促进人们认识自然的奥妙。

学习目标

知道科学可以破除迷信,人们应该崇尚科学。

只有科学才能促进人们认识自然的奥妙。

重点、难点

知道科学可以破除迷信,人们应该崇尚科学。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水与毛笔,准备表演用水写字的游戏。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教师游戏导入:

用水写字的游戏。

2、教师小结、板书:

12、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科学给我们一双慧眼

二、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读教科书第91、92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来解释?

(2)哪些未解自然之谜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科学?

2、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展示提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四、反馈作业

1、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2、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3、教师出示达标题。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2、全体交流,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3、全体讨论、交流:

哪些未解自然之谜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科学?

板书设计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2、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科技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课时

1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首先讲述了诺贝尔、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科学成果的认识,说明了任何科技成果都包含着利与弊的双重影响。

接着讲述了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复杂影响。

最后讲述了农药的广泛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任何科技成果都包含着利与弊的双重影响。

2、知道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复杂影响。

3、知道农药的广泛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

知道任何科技成果、克隆技术、农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战争影响的文字资料等。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收集的战争资料,引导学生说说看后的想法。

2、教师总结、板书:

科技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学生读教科书第93、94、95页内容,思考:

(1)任何科技成果都包含着哪些对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影响?

(2)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复杂影响是什么?

(3)农药的广泛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2、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展示提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四、反馈作业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出示达标题。

1、填空。

(1)诺贝尔发明了()。

(2)爱因斯坦发明了()。

2、科学家是不是应该放弃类似的研究和发明呢?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2、全体交流,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3、全体讨论、交流:

科技成果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板书设计

 

冷集镇小学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马鸣鸣执教人

学习内容

12、回眸、展望科技发展历程——我的科学梦

课时

1课时

课型

自学+交流+展示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从“我知道的科学家”讲起,让学生讲述自己敬佩的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可贵的科学品质和人格。

接着以小学生孙珊发明的“四能枕”的故事,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积极动手实践,在探索科学奥妙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家可贵的科学品质和人格。

2、树立从小好好学习,积极动手实践,在探索科学奥妙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实现自己的理想。

重点、难点

知道科学家可贵的科学品质和人格,树立从小好好学习,积极动手实践,在探索科学奥妙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一、情境创设

1、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准备了哪些科学家的故事,我们现在来展示一下。

2、教师总结:

同学收集的不少,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最后一课“我的科学梦”。

板书:

我的科学梦

二、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学生读教科书第96、97页内容,思考:

(1)你从教科书所列举的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和精神?

(2)你从孙珊发明的“四能枕”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

活动要求:

(1)、学生围绕思考题开始自学,并做好自学笔记。

(2)、教师参与各小组交流,帮助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展示提升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成果。

四、反馈作业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出示达标题

(1)你从教科书所列举的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和精神?

(2)你从孙珊发明的“四能枕”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知识要点

操作技巧

1、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完成学习目标。

2、全体交流,把学习成果展示在各小组小黑板上。

3、全体讨论、交流:

你从教科书所列举的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和精神?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