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77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重点与难点: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2.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

4.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关于科学发展观

课时:

12

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一种兼有全球普适性和局部适应性的理论。

一方面,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观点和个别言论则不具备全球普适性性,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再适用。

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普遍的东西,总是要经由特殊的东西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理论无法通过它提出的仅具局部适应性的主张在中国得以实现,而必须通过适应中国国情的主张得以实现。

(2)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推动力,但是马克思没有说过在现阶段的中国应该如何发展生产力。

(3)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推动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源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

中国儒学中的积极“入世”观点与马克思的哲学必须改造世界的观点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提出

(1)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

毛泽东指出: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2)在毛泽东之前的一些非正式提法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早在1919年,李大钊在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提出:

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精良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920年,他又说过:

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李大钊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李大钊

在1922年把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的精神归纳为两条:

第一,“实际研究的精神”;第二,“实际活动的精神”。

他说:

“我很希望青年诸君能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

”(《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7页)——陈独秀

1926年,蔡和森指出: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

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

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本精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

”(《中共党史报告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蔡和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可以从三个角度,或叫三个层次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讲的;

二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讲的;

三是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讲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不过,文字的表述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普遍真理”与“基本原理”的不同;二是“具体实际”与“具体实践”的区别。

就第一种情况说,在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话语中,比较多地采用“普遍真理”这个提法,而在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话语中,比较多地采用“基本原理”的提法。

不过,把“普遍真理”改为“基本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目前的教材考虑问题的重点在“基本原理”上,从而把“普遍真理”定位在“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包括着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二个层面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重要观点和重要结论,或者叫基本观点和基本结论。

第三个层面就是经典作家在他们特点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和所制定的行动纲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列宁和很多后继者丰富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基本上是属于后者。

由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中国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列宁主义来实现的,因而我们党在正规场合和正式文件中提自己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时,一般提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具体实际除了包括“实践”而外,还有国情中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毛泽东曾经试图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途径,其中包括他在《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等,但是都没有系统地展开。

在《论新阶段》中,他主要强调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在原本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同义语。

1937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告全党同志书》中就说:

“中国革命的复杂性与变化多端性,要求我党同志学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细心的分析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提出适当的主张,策略与口号,慎重的正确的解决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列宁史大林主义的原则必须使之具体化,成为具体行动的指南针。

”(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202页)

由毛泽东在1943年5月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的一段话讲得比较展开,比较全面:

毛泽东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强调的也是“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658页)

“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这段话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分解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这样三个方面,三个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它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2.四大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向西方学习迷梦的破产。

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直接导致中国先进分子做出非西方选择,而转而走俄国的新道路

2.历史需要: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中国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3.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另外,更重要的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工农阶级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由于处于极端苦难中,又有强烈的革命需要。

4.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

5.实践平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等特点的认识最深刻。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初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论》(1940)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5.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发展

《论十大关系》(1956)等著作,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艰辛的探索。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历史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现实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形成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上来,以及进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从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

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

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全面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概括为12条基本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轮廓。

(3)从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讲话,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四大。

中共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

指出这一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4)从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及其以后:

邓小平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并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进新修改后的党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邓小平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并科学揭示了这个对象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邓小平理论中的各个观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已被或正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共十四大指出:

“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有九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

(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4)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

(8)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

(9)关于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战略构想推进祖国统一问题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我国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

国外学者、政治家、观察家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也给予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提出的背景

世界形势:

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国内形势:

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党内形势:

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

两大历史性课题: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发展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第一次提出。

2001年7月,全面阐述: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2年11月,进一步阐述: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

2004年,写入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立社会性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改革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思想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这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来的。

科学的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界新阶段我国现代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

1.科学发展观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赖以形成的思想源泉。

2.科学发展观是在我们党审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科学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我们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必须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辩证关系,走既有较快发展速度,又有较高素质的发展路子,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要致力于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三农问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要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讲率先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工业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了世界性的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危机。

于是人们开始探讨发展的新道路和理论。

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坚持改革开放

努力实现宏观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在新的阶段,必须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篇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6、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