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605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docx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

数学说课稿初中6篇

数学说课稿初中篇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该节课是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该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们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

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

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们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们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

  设问:

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

学生们会指出:

相交线。

从而引出了课题:

相交线。

让学生们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们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

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

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们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

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

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们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

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

然后让学生们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

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

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

为了让学生们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们操做。

  

(2)让学生们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们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们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

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

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们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

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引导学生们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们在黑板上板演。

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我适当增加些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们都得于提高,对于趣味题和拓展题,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寻找规律,让他们进一步感觉“知识________于实践”,同时学生们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该节课的收获。

  将该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们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数学说课稿初中篇2

  一、教材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要求学生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理解和掌握性质的特点,熟练运用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纯的模仿与记忆的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形成正迁移。

  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的重要基础,在__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理解同知识技能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

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

  1。

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

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三),情感价值

  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手段:

为了使性质的推导过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分析

  1。

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探索性质的过程,因此,在性质的推导过程,采用让学生尝试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性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对于推导出的性质及其语言叙述,则可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理解记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

而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学法指导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及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记忆和强化训练的学法掌握本节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运用多媒体投影引例,引导学生观察由问题而得到式子特点:

105×107=

  二。

探索交流发现新知

  

(一),提出新任务:

  思考:

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n,an分别叫做什么

  问题:

1。

25表示什么

  2。

10×10×10×10×10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思考:

1式子103×102的意义是什么

  2这个式子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3。

a3×a2=

  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思考: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各题左右两边,底数,指数有什么关系

  103×102=10()23×22=2()a3×a2=a()

  

(二),提高任务难度: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猜想:

am·an=(当m,n都是正整数)

  (三),提出挑战:

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

  (四),提出更高挑战:

要求学生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

  然后要求学生按步骤独立思考和探索:

  1。

比一比:

识记运算性质

  2。

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用这个办法能否持久你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猜想:

am·an=(当m,n都是正整数)

  对运算性质的剖析条件:

  ①乘法

  ②同底数幂

  结果:

  ①底数不变

  ②指数相加(目的是为了化解难点)

  3。

再识记。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性质的特点和语言叙述,有目的地提取记忆。

  4。

提问:

"你认为这个性质的应用,应特别注意什么"

  (五),应用练习促进深化

  1。

计算:

(1)107×104;

(2)(—x)2·(—x)5。

  2。

计算:

(1)23×24×25

(2)y·y2·y3

  你能回答开始提出问题吗105×107等于多少呢

  练习设计:

  巩固练习:

  1计算:

(抢答)

  2计算:

  3。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变式训练:

填空:

  思考题:

  1。

计算:

  2。

填空:

  五、提炼小结完善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

  六、布置作业延伸学习

数学说课稿初中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数轴》。

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有理数”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

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的重点:

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2)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的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教材的处理

  1)通过观察温度计及师生互动表示课本第10页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

  2)通过讲解数轴的概念,概括出数轴三要素,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数轴。

  3)通过练习,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有理数,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

  4)通过课本第11页的归纳,使学生深化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

  1)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理解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2.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数轴的概念。

  2)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解决问题

  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________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结构和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有方法就要有手段进行依托,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的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的问题情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为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强调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才能改变学生原来的那种“学而无思,思而无疑,有疑不问”的旧学习方式。

  要达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学生的工具:

直尺或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温度计,并填空:

  ℃℃℃

  师生行为:

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并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并填空,为学习数轴概念做好铺垫。

  2)课本第10页问题: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师生行为:

老师发问:

“请同学们思考:

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方向、距离)?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图形。

老师巡堂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请最先做好的两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

考虑东西方向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描述。

  3)再次观察课本图1.2-1、温度计,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师生行为: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学生容易发现正数、0和负数都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

  活动2学习数轴的概念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师生行为:

老师讲解数轴的概念,说明画数轴说要满足的条件,并提醒学生数轴的三要素;学生观察、理解。

  设计意图:

初步认识数轴的概念及其所需要的条件。

  活动3数轴概念的应用

  1)讨论下列数轴画得对错?

并思考你认为画数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①师生行为: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老师进行总结,并概括数轴

  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反思,使学生认识数轴的三要素。

  2)画数轴

  画数轴的步骤:

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师生行为:

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互相交流,老师巡堂并参与交流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画数轴,交流和反思,使学生真正掌握数轴的概念。

  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

0.5+2-0.3

  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解:

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

  师生行为:

观看课件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自己所画的数轴上完成,再由老师演示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活动4数轴概念的深化

  填空:

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归纳: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师生行为:

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

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活动5巩固数轴的概念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

  2)强化练习

(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师生行为:

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

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五、教学评价设计

  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联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价值取向。

我相信,有了快乐,数学课堂将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初中篇4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

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同学们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

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

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使同学们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

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同学们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

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

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

教法学法设计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同学们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

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y=kx+b,k≠0;y=kx,k≠0;y=k/x,k≠0)

  3.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是什么?

函数是什么?

常量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二)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电脑演示)

  例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cm?

)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

s=πr?

(r>0)

  例2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

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问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考虑利息税)?

  解:

y=100(1+x)?

  =100(x?

+2x+1)

  =100x?

+200x+100(0

  教师提问:

以上两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同学们列出关系式,启发同学们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

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

二次函数即y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y=ax2+bx+c中自变量是x,它的取值范围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