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498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最新 实用 总结 报告.docx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最新实用总结报告

市爱国卫生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XX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按照年初确定的思路,以开展“服务效能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投资项目快速审批机制,切实巩固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全年中心本部累计受理各类审批等事项96328件,办结95776件;其中,承诺件受理50537件,办结49985件,承诺件提前办结累计达49603件,提前办结率达99.24%;承诺件平均承诺天数10.70天,平均办理天数1.95天,平均提前天数8.75天。

窗口的审批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9.99%。

一、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提效率

(一)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

根据《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浙政发〔2013〕19号)的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具有审批性质的日常管理服务事项再一次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规范。

在各部门按照清理要求自查的基础上,对3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单位)的384项行政许可事项、80项非行政许可事项、82项服务类事项“名称和审批依据”的合法性进行了审查和清理,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74项,取消110项,新增52项;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61项,取消19项,新增37项(包括具有审批性质的日常管理服务事项转为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8项)。

对宁波下放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确定承接审批事项147项。

同时,对前置事项尤其是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再次进行清理,共计减少审批前置条件15个,取消非法定前置审批事项11项。

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着力提高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事项“一审一核”比例,积极推进“承改即”(承诺件改为即办件),现已有城管、招商、卫生、经信、烟草、国土、药监、安监、农业、财税等10个部门的31项事项(子项)转为即办件。

(二)完善集中审批制度。

2013年,按照审批要求,对37个“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施单位进行了督查,成立现场督查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对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情况和进中心的审批事项集中办理、人员到位、授权到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单位限期整改落实。

通过督查,目前市行政服务中心部门进驻率达到91.67%,事项进驻率达到98.59%,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事项的窗口直接签批率从原有的64.3%提高到90.02%。

(三)着力开展涉及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会同市监察局对在慈社会中介机构的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初步掌握我市168家涉审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出台《XX市中介机构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实施意见》、《XX市中介机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社会满意度测评方案》。

同时,把全市所有中介机构按28大类,在基本执业规范、服务质量、行业自律等方面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公开通报测评结果,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各行业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依据,在2015年10月底前的所有政府性投资项目预选、差异化监管中加以运用。

(四)削减多头重复环节提高效率。

为营造优质高效的创业投资环境,进一步削减多头重复环节,积极推行工商注册登记审批“多证联办”,企业在申请设立登记时,可同步向联办窗口提交办理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印鉴信息管理等所需材料,即可一次性领取营业执照、企业印章、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

实施“多证联办”,化“串联”为“并联”,企业只要跑2趟,向1个窗口提交资料,就可以在5日内一次性取得所有证照,改变了过去由各部门窗口多头受理、资料重复提交、申请人在窗口之间来回跑的现状。

据统计2013年已累计办理183件。

二、切实做好投资服务工作,创新方式优服务

(一)继续推进重大投资项目的快速审批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XX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速度的实施意见》,细化施工图联审方法,出台《建设工程报建施工图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在XX市率先试行施工图联审,将以往由各相关部门审查施工图的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实行统一窗口受理、各部门同步审核、设计单位同步修改、审查结果同步出具的“一统一,三同步”模式。

同时,建立施工图联合审查电子群,将审查意见与修改内容在电子群上进行实时传输,方便部门与企业、设计单位间的沟通。

目前,已对长河镇大牌头村农民公寓项目、掌起镇阳光托养中心等9个项目试行施工图联审,项目平均图审用时8天,与原来相比压缩了50%以上。

(二)全面实施投资项目代办服务。

秉承着“提供优质高效审批服务,打造一流便捷宜业环境”的服务宗旨,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高效合法”原则,对辖区内符合产业导向和城市规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商品房开发项目)提供代办服务。

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四换”工程促转型、加快供地促投资、“个转企”等中心工作,拓展“工业技改立项”、“土地报批立项”、“个转企多证联办”三项代办业务。

全年累计承接代办项目75个,涉及投资额达到41亿,其中代办完成47个,已办结代办项目审批时间平均提速50%左右。

(三)完善行政审批效率考核。

为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提速,满足群众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要求,在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削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环节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对各窗口部门的行政审批效率考核,按照上一年度各窗口部门实际平均办理时间,对标杆时间进行了适当调整。

自行政审批效率考核实施以来,各窗口立足本职,自加压力,简化办事程序,尽力缩短办理时间,积极赶超标杆时间,办事效率不断提升。

据统计,2013年,各窗口承诺件实际平均办理天数为1.95天,比去年同期又缩短0.29天,再次提速12.95%。

其中发改、经信、财税、国土、环保、城管、交运、水利、文广、卫生、统计、安监、质监等窗口的实际办理天数比承诺天数压缩90%以上。

(四)切实服务我市经济发展。

各窗口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013年,工商窗口利用登记注册职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服务经济发展,全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6662家,其中内资企业3857户,个体工商户1269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6家,外商投资企业36家;国土窗口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办事效率,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全年共计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00亩,编制上报16个批次和6个单独选址项目,涉及地块227个,建设项目用地预审128宗,供地95宗,办理土地登记发证17741宗,帮助企业融资255.27亿元,协助法院做好土地查封、解冻工作,共查封2772宗,解封697宗;发改窗口审批各类投资项目439个,其中审批事项327个,有效投资70.8亿元,核准事项37个,有效投资111.6亿元,备案事项37个,有效投资120.5亿元,出具核准咨询登记表38个;经信窗口全年新批技改项目326个,其中核准事项10个,备案事项316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2.36亿元;招商窗口全年新批全市(含杭州湾新区)外商投资项目55个,合同利用外资8.69亿美元,同比增长32.53%,完成宁波下达评价指标的103.48%;实际利用外资4.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98%,完成宁波下达评价指标的108.5%。

三、全面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审批提效能

(一)巩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

全面抓好33个审批职能部门经常发生的370个事项437个子项的行政审批标准和文化娱乐业、中型餐馆、洗浴业等六个试点行业联合审批标准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使审批程序更加科学,办理更加便捷。

逐步完善“上林英才”、新兴产业集群区区域联审标准,制定了工商注册登记“多证联办”、施工图联审等联合审批标准。

同时,把审批服务标准固化到网上审批系统,使审批更加简捷、便利。

(二)持续深化“osm”现场精细化管理。

编制现场管理标准化手册,增强现场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落实点检制度和日常巡查制度,利用监控设备,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开展osm回头看活动,深化现场管理。

依托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完善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等机制,强化对审批权力运作过程的集中监管与实时监控,对违反法定时限和法定程序的审批行为,及时开展调查,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不定期向窗口部门通报窗口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办件量及工作人员出勤考核等具体情况,使部门负责人及时掌握窗口动态,有针对性地对窗口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形成中心与窗口部门的良性互动,促使行政审批管理规范有序,文档实用简洁,场所整洁美化,服务文明高效。

(三)推进市级分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创建省文明市任务的统一部署,着力推进市级分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一是开展现场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确定龙山、观海卫、周巷、古塘、宗汉等五个镇(街道)为试点单位,组织召开现场管理服务标准化系统导入动员会,成立推进领导小组,设立联络员,进行现场评估、理论培训、业务指导。

组织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要求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

二是加大行政审批信息化投入。

在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暨电子监察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网上审批系统覆盖范围,推动网上审批系统向观海卫、龙山、周巷等三个片区中心镇分中心延伸。

目前,龙山分中心、周巷分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已建成并运行。

(四)切实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民生促和谐

(一)进一步规范平台运作,巩固热线整合成果。

切实抓好日常热线受理工作,落实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考核有力,政策问答数据库得到实时更新。

进一步强化协作联动,促进业务磨合,建立健全一站式服务和24小时回复制、联络员制度、联动情况效能公布制度及舆情专报制等相关制度,规范平台的运作。

一年来,市81890共受理各类案件211955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办结率达100%。

其中,生活咨询类95087件,政策咨询类108341件,举报投诉类8527件。

(二)深化公共信息服务,提高平台服务效率。

定期维护更新政策问答数据库,确保公共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权威性。

注重收集社会舆情与群众反映和关注的热点,拓展公共信息资源需求,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便捷的服务。

巩固和深化镇(街道)81890分中心建设,理顺内部运作程序,提升公共信息服务的效率,指导镇(街道)81890分中心对加盟企业的拓展和管理,规范加盟企业的运行,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

(三)推进81890服务网站建设,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

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以原81890官方网站为基础,整合相关政策法规信息资源、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服务信息资源,借鉴各类官方网站,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各部门横向联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纵深互通,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站。

目前,该项工作的分析调研已完成,并形成了初步方案。

(五)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和文化建设,提升素质强队伍

(一)切实加强党建工作。

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着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水平。

组织全体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采取开辟学习专栏、交流学习心得、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开设道德讲堂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水平。

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监督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积极开展“设党员服务岗、亮党员身份”、党员示范岗争创、微型党课比赛等一系列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省巾帼文明岗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做贡献的积极性。

各窗口切实开展工作日午休服务和节假日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

据统计,全年各窗口在午休时间累计接待群众2948人次,其中办件2394件,接受咨询554件;节假日预约办理74件。

各窗口还实施了站立迎送服务,即当服务对象来访时,窗口工作人员从座位上站起来,面带微笑地询问来办理什么业务,办理结束后,站立目送服务对象离开;当宾客莅临时礼貌站立。

站立迎送服务拉近了与服务对象和宾客的距离,服务水平和窗口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3年,旅游窗口被授予宁波巾帼文明岗称号,烟草窗口被授予宁波敬老文明号称号,药监窗口被评为药监系统宁波五星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农业窗口、招商窗口被评为XX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

(三)全面推进中心文化建设。

开展窗口服务礼仪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沟通技巧,完善服务礼仪及工间操视频制作,分区块逐步推行窗口人员工间操活动。

发挥摄影、乒乓球、棋牌、游泳等俱乐部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营造中心文化氛围,增强工作人员的归属感与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进取意识,提高中心的凝聚力。

20xx年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担当有为、实干为民”主基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年活动”的决策部署,以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为牵引,把改革创新贯穿于财税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财税职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依法治税,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正确把握“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的民生支出改革思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全力推动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2014年财税工作目标是:

实现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4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0%,其中地方级72.5亿元,增长3.7%;中央级56.9亿元,增长6.7%。

加上杭州湾新区和庵东镇,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84.3亿元,增长12.0%。

我市地税收入按照2013年收入计划增长5%,共计征收收入93.0亿元,较2013年实绩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63.7亿元(含契税和耕地占用税),较2013年实绩增长7.6%,社会保险费收入22.1亿元,较2013年实绩增长9.9%,地方基金费收入7.2亿元,较2013年实绩增长2.2%。

2014年我市公共财政支出70.3亿元,增长5.2%,全力保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和社会事务支出,实现全市公共财政收支平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收入组织工作,力争在增加地方财力上有更大成效。

1、依法抓好收入组织。

科学把握收入形势,确保收入组织原则落实,强化收入目标管理,既要努力实现收入阶段性和年度预期目标,又要坚决避免收“过头税”。

深入研究宏观经济走势和各项政策变化对税收的影响,不断提高税收分析能力,加强经济政策、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及时确定组织收入的工作重点,查找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增强收入组织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重点研究“营改增”后财力增长应对举措,因势利导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实现重点税源分析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根据我市实际,重点开展外地开票、后续税源、税种间关联度、落后产能淘汰等专项税收调研分析;切实履行社保基金征缴职能,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进一步完善应用税收风险监控平台,提高税收预警监控分析。

2、抓实税收征管基础。

推进宁波财税智能管理系统二、三期主体功能试点应用及优化完善,重点推广应用“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和“征管基础数据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征管数据监控,切实提高征管数据质量。

有效运行评估稽查建议落实反馈机制,深化评估稽查成果在征管环节的转化和利用。

全面推广上线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三方共管合力,提升个体税收征管绩效。

进一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按照国税总局2014年全面使用新税收票证的要求,制定实施《XX市税收票证管理办法》。

根据“金三”工程要求,升级改造财税专网,确保网络通道高速安全可靠,提升网络整体支撑能力。

3、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以税收风险监控平台为抓手,深化落实各行业各税种管理,市局选择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实施监控,各分局根据辖区经济特色、征管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控,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监控、风险识别推送,有效提升税收管理绩效、强化案源统一管理、防范税收风险、打击偷税行为;同时强化所得税预警体制建设,抓好所得税征管。

密切关注营改增政策动向,做好纳入试点的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等“营改增”企业的统计、预测,及“营改增”后的征管系统修改、征收措施调整等各项后续管理工作。

强化房土两税、城建税、印花税、水利基金、残保金等税费比对,有效运用房地产建筑业项目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认真落实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制度,切实履行审查职能,防止税款流失;进一步抓好企业股权转让、土地增值税清算等税收征管工作。

进一步规范社保申报征缴流程,积极配合做好社保费征缴扩面工作。

4、扎实推进纳税评估。

按照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更新评估理念,积极探索纳税评估从以实地检查为主的“稽查式评估”向以案头分析测算为主的“监控式评估”转型。

完善纳税评估选案机制,认真抓好《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试行)》落实,注重纳税评估质量提升,加强评估监督力度、极力避免工作面上差错,力促纳税评估操作规范性提高;以强化征管建议应用为抓手,季度征管建议、行业征管建议实现常态化,努力提高征管建议质量,创新开展“十佳”征管建议评选,提炼有价值的征管建议,进一步提高以评促管实效;继续完善行业纳税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或修订行业纳税评估标准。

全年评估案件930户以上,补缴税费4800万元以上。

5、巩固拓展税务稽查。

坚持“以查促管”核心理念,着力提升稽查质量,不断加大税务稽查规范税收秩序的力度。

着力推进稽查科学化,依托税收风险监控平台,加强纳税指标监控。

认真落实税收专项整治要求,切实打击发票违法行为,加大涉税举报查处力度,严肃查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着力提高案卷质量,实施稽查案卷质量等级管理制度。

规范案件查结回访工作,制定《XX市地方税务稽查案件回访暂行办法》。

全年初定完成重点检查案件280件以上,各类检查查补税费及罚款3000万元以上,其中上半年考核要求须达到40%以上。

6、推进法治财税建设。

深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税收执法督察水平。

推开层级督察,着力强化基层分局内审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推动分局内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完善专项督察,制定年度税收执法督察计划,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科室主体作用,拓展网络督察方式的应用,处理好强化督察力度与减轻基层负担的关系;试行联动督察,结合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探索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疑点信息倒查制,提高执法督察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加强执法督察人才库建设,组织开展督察内审工作专项培训,实施执法督察内审项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深化落实欠税追缴法制工作规程,切实加大典型欠税案强制执行追缴力度,强化司法协作追缴欠税工作的刚性,扎实做好欠税公告和典型案例宣传,努力营造良好征纳环境。

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为,重点关注处罚程序不到位、应罚未罚和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情况,全面推进分局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纳入全市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工作。

7、积极优化纳税服务。

着力推进“两个办税服务厅”建设,在继续优化实体大厅办税程序流程的同时,拓宽办税渠道加快构建与实体大厅同质化的网上办税服务厅,积极引导纳税人从上门办理涉税事项向网上办理转变。

推行智能档案管理,实现征管档案的标准化归档和多渠道利用,建立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档案管理运行新模式,切实减轻纳税人涉税资料报送负担。

继续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开展税收宣传和纳税服务,注重实效性和长效性,切实抓好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的持续提高;创新利用“纳税人视窗”等多种有效载体,实现征纳双方更加便捷、通畅和及时的互动。

二、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力争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上有更大成效。

1、全力支持创新驱动战略。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决定,以产业转型发展为抓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完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根据《XX市优化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市2014-2016年产业政策扶持方向和重点,配套制定若干产业扶持政策、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制度。

切实强化创新驱动,着力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努力打造创新型平台;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积极吸纳、培养、用好、留住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2、合理优化财税扶持资金结构。

清醒认识当前财政收支平衡困难的实际,以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原则,优化整合产业扶持资金,2014年各产业扶持政策资金统筹6100万元,专项用于创新驱动、村级保障。

推进财税优惠政策清理规范,密切关注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对拟出台政策的把关,梳理已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对企业和个人的减免或补贴政策,为下步清理工作夯实基础。

结合我市规模企业较少、中小微企业众多的实际,积极转变财政扶持模式,探索从单体扶持向环境营造、平台支撑、龙头拉动模式转变,切实发挥有限财政扶持资金的最大效益。

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财务监管,完善公交公司、水务集团等所涉相关政策性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严格执行国有企业亏损补助政策,探索开展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核国有企业亏损试点工作。

3、积极落实减负扶持政策培植税源。

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行政事业收费取消、免征政策及惠民补助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居民负担,支持和推动企业发展,努力夯实税源基础。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财税政策资金引导作用,突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开放经济、创新型平台等十大产业,努力实现财税与经济良性互动,切实将产业经济新优势转化为税源新增长点。

三、立足公共财政建设,力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大成效。

1、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保障基金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和社保“五险统征”,及时调整提高各群体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科学使用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

2、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重点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优三年行动计划,努力争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推进科教园区建设,加快慈溪中学、龙山中学迁建和碧海学校扩建。

大力支持文化强市建设,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城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范围,加快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管理人才。

3、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改革。

巩固省级卫生强市创建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落实全市医疗机构政府投入补助政策,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2014年度人均筹资标准从510元提高到850元;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实施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

4、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继续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标准;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抓好土地治理及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

深化村级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财政保障力度,合理调整村级基本支出补助;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扎实做好中心村培育,稳妥推进“农房两改”和外口公寓建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