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317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

简答题

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

答:

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答: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的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

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4、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有什么差异?

答:

学习内容

心理机制或途径

接受性学习

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

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发现性学习

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

顺应学会是知识的发现者

5、探究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一、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

二、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三、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

四、重视合作学习

五、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7、怎样理解“自我反思”?

答、“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

答:

①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②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③“四因素”过程论。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

④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⑤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⑥学习是学生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对过程。

⑦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知识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9、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超越是什么?

答: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0、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观主要是什么?

答: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11、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基本特征?

答:

主动性特征、独立性特征、独特性特征、体验性特征、问题性特征。

12、现代教学理论的十大特点?

答:

(1)强调发展突出能力

(2)教学信息多项传递

(3)学科知识强调结构(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5)教会学习授以方法(6)课内课外相互促进

(7)因材施教培养个性(8)教学手段现代技术

(9)讲究效果提高效率(10)运用三论探索规律

(注:

三论是指: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13、为什么说“教师的心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

心情具有扩散性特点,教师的喜怒哀乐常常会扩散给课堂上听讲的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出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

反之,如果心情忧郁寡欢,智力活动减弱,创造思维压抑,对课堂信息的接受也显迟钝,在这种状况下达不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甚差。

14、什么是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包括哪几种能力?

答: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包括:

洞察力、思维力、反应力、判断力、应变力。

15、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答:

从狭义上来说(从其起源说)教育上的行动研究应该指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面对身边的实际情况或出现的种种问题,寻找问题或提出假设,进行各种研究,或者对自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应用、反思,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改变某种落后的现状。

从广义上说,凡是通过教育实践(教育行动)而研究教育实践上出现的现象或问题,都属于”行动研究“,既包括教育教学实践者(主要指教师)对教育实践(教育行动)的研究,也包括其他实践者和专业研究者共同参与的对教育实践的研究

“行动研究“的四个基本环节:

计划、行动(实施)、考察(观察)、反思。

16、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7、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答: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19、确定语言训练重点的依据及训练方式?

答:

依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

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材的要求和单元训练重点

方式:

朗读、默写、背诵

创造语言转换的机会进行复述。

语言的比较训练

凭借直观形象进行训练

在迁移中加强训练

20、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常见三种模式?

答:

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次序阅读。

抓住情感线索进行教学

从设疑入手

21、讲解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说明的方法叙述描写的方法论述的方法

 

填空:

1、以读为本的具体要求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指导、读有训练

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4、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6、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7、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8、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9、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11、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15、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1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17、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18、备课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性、整体性、针对性、训练性、新颖性。

19、提问的具体要求:

文道统一富有层次、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实际、紧扣中心层层深入、语言简明面向全体。

20、《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各年级应达到的目标。

21、《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22、《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应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文字。

2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24、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25、精读的评价重点要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26、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分析

一、以你最初系的一篇课文为例,先对这篇课文作简要分析(题材、结构、语言、教材地位),再写出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最后写出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作者围绕一个“春”字,抓住春天的景物特征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朱自清先生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既讲究修辞,又注重语言节奏,既讲究词语准确,又注意叠词的运用。

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人们发现美的眼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都堪称是典范,因此《春》作为第三单元第一篇是有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2、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3、有感情朗读课文,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

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练习题

二、结合教学实际交要谈谈你对其中一个理念的理解与体会

课改以来,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因为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

学生应具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作品和人物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探究、学习。

课堂上教师少说学生多提问、多说想法,注重预习的指导和质疑的训练,教师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以赏识鼓励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从而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