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961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docx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科《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案

编号

7

课题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间

2017.3.31

使用

时间

编写人

审.核

流程

具体内容

学习

目标

1.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引导学生鉴赏第11则选文。

1.有关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

3.吾日三省吾身;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6.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2.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 ) 悌(  ) 笃( ) 吾语()女

3.解释下列常见实词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贤贤易色(      )(      )(      )

居!

吾语女(  )()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      )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生而知之者(      )

慎而无礼则葸(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

事君能致其身(      )(      )(      )

4.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

贼:

其蔽也贼(  )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几落贼手死( )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

是天下之大贼也()

趋:

鲤趋而过庭( )(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就:

就有道而正焉(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

闻:

子亦有异闻乎?

()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偷: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楚有善为偷者(  )

  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 )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好知不好学()

今也则亡() 出则弟()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生而知之者,上也()    b君子笃于亲()

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陈亢问于伯鱼日()  e敏于事而慎于言()

7.根据第4、5则选文。

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译文4:

孔子说:

“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

“没有啊。

孔子道:

“坐下!

我告诉你:

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译文5:

孔子说:

“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

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答:

 

8.根据第6则选文。

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

  译文:

子夏说:

“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

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答:

 

9.根据第7则选文。

这则选文凸显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教育思想?

  译文:

孔子说:

“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答:

 

10.根据第11则选文。

孔子拿典籍教育后进的落脚点是什么?

先秦儒家之教与学有何启发意义?

  译文:

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

“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

“没有啊。

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

夫子说:

‘你学《诗》了吗?

’我回答:

‘没有啊。

’夫子说:

‘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指话说得不漂亮、没有依循)。

’我退回便学《诗》。

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

夫子说:

‘你学《礼》了吗?

’我回答:

‘没有啊。

’夫子说:

‘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

’我退回便学《礼》。

就听说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

听说了学习《诗》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答:

 

方法:

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答:

 

2、讨论:

孔子所说的“好学”有哪些内涵?

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

 

3、培养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

根据第三、四、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

 

典题检测

一、阅读《论语》中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为政以德》)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

为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

回答问题。

①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勇检讨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孔子这段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

(2)这段议论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说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层喻义

 

第七课导学案答案

  2.给下列生字正音

葸(xǐ ) 悌( tì ) 笃( dǔ)

4.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

  贼:

其蔽也贼( 害 )       趋:

鲤趋而过庭(快走 )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趋向,奔向)

  几落贼手死( 敌人)

  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刺客) 就:

就有道而正焉( 接近,靠近 )

  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 )

  闻:

子亦有异闻乎?

(名词,教导)    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即使 )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动词,听说)

  偷: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刻薄,不厚道 )

  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苟且,得过且过 )

  楚有善为偷者( 偷窃 )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 好知不好学(“知”通“智”)

  今也则亡(“亡”通“无” )   出则弟(“弟”通“悌”)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b君子笃于亲(介宾短语后置句)

  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判断句)

  d陈亢问于伯鱼日(介宾短语后置句)     e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句)

7.试译第4、5则选文。

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从一般意义上说,“仁”“知”“信”“直”“勇”“刚”是值得肯定的六种德行。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端。

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其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

8.试译第6则选文。

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

    答: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

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视之为人生两大要求。

古人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

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

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跟现在所说的学大不相同。

9.试译第7则选文。

这则选文凸显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

这则选文记载的是孔子的语录。

这可以说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的是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的是要做什么。

孔子说能够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本点的教育思想。

10.试译第11则选文。

孔子拿典籍教育后进的落脚点是什么?

先秦儒家之教与学有何启发意义?

   答:

《诗》就是《诗三百》,经过孔子等人的阐释和传授,先秦时候它就已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了。

孔子非常看重《礼》,视之为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的根本。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拿《诗》《礼》等典籍教育后进,落脚点显然是在立身处世方面。

  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家之教与学,都侧重于道德完善方面的内容,跟今天有所不同。

比起现今的教育来,那时候的教育当然有其局限性,然而现今的教育似乎也有一定的偏弊,就是相对忽视培育善德的意义,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效果。

而要纠正这种偏弊,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其启发意义主要就是:

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合作探究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答:

一味喜欢仁义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

  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和“农夫与蛇”中的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2.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启发意义主要就是:

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3.培养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

根据第三、四、六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

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两者谈不上谁先谁后。

然而现在所谓“好学”,内涵已完全不同。

惟其如此,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

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

三、典题

1、不一样。

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1)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无中生有的。

(2)解答本题要理解“乐取于人以为善”的含义,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我,去做善行,为社会和他人做有意义的事情。

在表述是要表达简明扼要,文从句顺。

误区警示:

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

考生失误往往是理解和认识上的差距,语言表述也不容忽视。

答案:

(1)D

(2)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意思对即可)

3、孔子说:

“冉求,周任说:

有能力你就站到那个位置,不能就不要去。

国家危机不能解救,国家即将颠覆不能扶持,并且你说的话也不对,凶猛的野兽从笼子里出来,美玉被毁于匣中,是谁的过错?

”孔子批判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比喻在其位没有尽到责任属于借喻的手法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在这个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

季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这层比喻义,有力地揭讨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

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

出现“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看管人和保管人。

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

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