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921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docx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

实验一:

树种耐阴性的调查

1.地点:

校内

2.时间:

2011年9月26日12:

00-18:

00

3.人员:

4调查方法:

①.首先我们选择的是十株孤植树,其目的在于降低其他树种、建筑物等对树木生长条件的影响。

②.观察每株树的生长特性,例如:

树形大概是什么样子(例如:

圆锥,近圆锥,伞形,近伞形)枝叶分布如何(例如:

浓密,较浓密,稀疏,较稀疏)生长速度如何(例如:

快,较快,慢,较慢),对于整个树的生长过程来说开花结实的速度(例如:

早,较早,晚,较晚)寿命(例如:

短,较短,长,较长)。

③.使用皮尺测定每株树枝下高的长度,枝下高的定义是指:

最下一轮活枝到地面的高度。

④.使用视距测高器测量树高,先按测高器表示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地面距离(5m,10m,15m,20m),使准星对准树高,待指针静止时扣动扳机,读出数据,加上测量人的高度(眼到地面的距离)。

⑤使用卷尺测量胸径,胸径是指从地面开始算起,到树高1.3米的地方的直径

⑥.计算数据:

冠高比是指树冠长度与树高之比,相对高是指植物株高(单位m)与胸径(单位cm)之比,在计算中,用树高-枝下高=树冠的高度

⑦.综合考虑各观测指标,对10种植物的耐阴性按由强到弱排序

⑧.分析数据,确定植物的类型

5.结果分析:

树种耐阴性调查表

树种

冠形

枝叶

分布

透光系

数(%)

枝下

冠高

相对

生长

速度

开花

结实

寿命

排序

类型

雪松

近圆锥形

浓密

3.16%

1.4

0.90

0.50

较快

较早

较短

11

中性

龙爪槐

伞形

较浓密

4.37%

2

0.53

0.35

7

阳性

合欢

近伞形

稀疏

48.67%

2.2

0.63

0.73

4

阳性

英桐

近伞形

较浓密

16.4%

5.05

0.72

0.44

1

阳性

国槐

伞形

较浓密

20.2%

1.78

0.87

0.42

3

阳性

旱柳

伞形

较稀疏

12.8%

2.2

0.89

0.53

6

阳性

柿树

近圆锥形

稀疏

31.8%

1.1

0.90

0.72

较快

较早

较短

9

中性

五角枫

伞形

较浓密

9.9%

0.76

0.97

0.42

8

阳性

圆柏

圆锥形

浓密

5.7%

1.7

0.93

0.56

较快

较早

较短

10

中性

油松

近伞形

浓密

5.0%

1.9

0.77

0.31

5

阳性

丝棉木

伞形

稀疏

39.8%

1.4

0.96

0.17

2

阳性

1.确定11种树木的类型,以及排序基本符合阳性树种有冠形多为伞形,枝叶分布较为稀疏,透光系数大,枝下高大,自然整枝强,相对高较小,生长速度较快,开花结实较早,寿命较短等特点,阴性树有冠形多为圆锥形,枝叶分布较为浓密,透光系数小,枝下高小,自然整枝弱,相对高较大,生长速度较慢,开花结实较晚,寿命较长等特点。

2.实验会有部分数据产生误差,分析数据误差的原因在于:

树种选择都在校内,生境基本上相似,但是由于每个树种都只选择了一个代表,所以会出现一些误差,例如该树未进入成年,有虫害,生活条件不适应等等。

测量当天为阴天,且测量树种的数据是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完成,故对透光系数的数值有部分影响。

3.确定植物类型的意义:

由于植物耐阴性的差异,不同植物物种长期适应特定的光照条件,从而产生不同的耐阴性类型,耐阴性弱的阳生植物与耐阴性强的阴生植物在形态、生长、生境及生理等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可根据这些差异鉴别不同植物耐阴性程度,以便在园林植物群落配置中选择应用

 

实验二:

树种遮荫效果测定

1.地点:

校内

2.时间:

2011年9月26日12:

00-18:

00

3.人员:

4调查方法:

①.首先我们选择的是十株孤植树,要降低其他树种、建筑物等对其生长条件的影响。

②.用皮尺测量每株树木的生长特性,包括:

冠幅,冠长,树高,枝下高。

③.使用数字照度计测定每株树木阴影中心部位1.5米高处的光照强度和温度,记下数值后迅速测定附近全光照下的光照强度和温度。

测量时探头要分别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数值,最后取平均数。

使用照度计和记录照度计测量数值时需要注意量程。

④.使用视距测高器测量树高,先按测高器表示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地面距离,使准星对准树高,待指针静止时扣动扳机,读出数据,加上测量人的高度(眼到地面的距离)。

⑤.测定每株树木阴影面积,可直接按阴影在地面的形状测定。

⑥.计算数据:

遮光率=(全光照下光强-树荫中心光强)/全光照下光强

降温率=(全光照下温度-树荫中心温度)/全光照下温度

荫质=遮光率*降温率

遮荫效果=荫质*遮荫面积

5.结果分析

树种遮荫效果观测表

树种

冠幅(m)

冠长

(cm)

树高

(m)

枝下高(m)

树荫中心

全光照下

遮光率(%)

降温率(%)

荫质

(%)

遮荫面积(m2)

遮荫效果

光强(lx)

温度(℃)

光强(lx)

温度(℃)

雪松

9.5

12.65

14.05

1.4

863

25.7

27300

27.3

96.8

5.9

5.71

70.88

4.05

龙爪槐

5.3

2.25

4.25

2.0

988

26.2

22600

27.0

95.6

3.0

2.87

22.06

0.63

合欢

7.7

5.35

8.55

2.2

1056

26.7

21700

26.7

51.3

0

0

46.57

0

英桐

13.1

13.1

18.15

5.05

2960

26.7

18000

27.4

83.6

2.56

2.14

134.78

2.88

国槐

11.1

11.77

13.55

1.78

2350

26.1

11630

27.1

79.8

3.7

3.03

30.80

0.93

旱柳

13.0

17.35

19.55

2.2

2760

26.5

21600

27.2

87.2

2.6

2.27

132.73

3.01

柿树

4.8

10.45

11.55

1.1

6880

26.7

21600

27.2

68.1

1.8

1.23

18.10

0.22

五角枫

8.9

11.69

12.05

0.76

1930

26.5

19500

27.2

90.1

2.6

2.34

62.21

1.46

圆柏

3.7

9.45

10.15

1.7

1150

24.7

20200

25.8

94.3

4.3

4.05

10.75

0.44

油松

6.3

6.25

8.15

1.9

1380

27.1

15300

27.6

95

1.8

1.71

31.17

0.53

丝棉木

7.0

9.05

9.45

1.4

6760

27.6

17000

27.6

60.2

0

0

38.48

0

1.从观测得出的结果可以分析出,同一树种在相同条件下基本满足以下关于冠幅、冠长、树高、枝下高与遮荫效果的关系,冠幅越小,遮荫效果越好;枝下高越小,遮荫效果越好;冠长+枝下高=树高

2.结合观测结果,可分析出遮荫效果与树种生长特性的关系,如,在相同的生境下,阳生树种的遮荫效果一般不如阴生树种,原因在于,阳生树种的阳生叶对阳光的需求大于阴生树种的阴生叶,而在一个树冠中,树叶相互重叠并彼此遮荫,从树冠表面到树冠内部光强度逐渐递减,因此,阳生树种的枝叶分布比较稀疏,透光度大。

3.在相同的生境下,阳生树种的枝下高一般比阴生树种的枝下高大,因为阳生树种中阳生叶对阳光的需求量大,故生长在下层的枝叶会因为阳光不够而死亡,故阳生树种的枝下高大,自然整枝能力强。

4.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树下的温度一般会低于全光照的条件下的温度,分析其原因在于树冠能遮挡阳光,减少阳光的直接辐射,树叶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

而不同的的树种的降温效果差异较大,这与树冠大小,枝叶密度有关,且基本符合树冠越大,枝叶越密,温度越低的规律

5.实验会有部分数据产生误差,分析数据误差的原因在于:

树种选择都在校内,生境基本上相似,但是由于每个树种都只选择了一个代表,所以会出现一些误差,例如该树未进入成年,有虫害,生活条件不适应等等。

测量当天为阴天,且测量树种的数据是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完成,故对透光系数的数值有部分影响。

 

实验三:

小气候因子观测

1.地点:

校内

2.时间:

2011年9月26日12:

00-18:

00,2011年9月27日7:

00—13:

00

3.人员:

4调查方法:

①.我们组选择的是动物医院的南侧,由于建筑物及地面铺装等影响,局部地段的气候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不同走向及狭窄度的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不同朝向,均导致这些地段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明显不同。

②.分别在不同的时段使用数字照度计测量全光照条件下的光照强度,测量时探头要分别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数值,最后取平均数。

使用照度计和记录照度计测量数值时需要注意量程。

③.使用通风干湿表,用玻璃滴管取干净的水湿润湿球表球部纱布,夏季应超过15min,读取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空气温度),查表得到空气相对湿度。

④.使用数字温度计,传感器头部接触地表,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待显示屏数值基本稳定,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字,即为地表温度。

⑤.使用地温测量仪,将传感头的顶端插入被测部位,一定要将传感头全部插入土中,等到数值基本稳定后即为被测处的温度。

5.结果分析:

观测时间

26日

12:

00

26日

14:

00

26日

16:

00

26日

18:

00

27日

07:

00

27日

09:

00

27日

11:

00

27日

13:

00

光照强度

37200

24550

9700

643.2

3602

17100

38870

36420

空气温度

23.2

25.2

26.4

25.0

19.0

23.0

24.0

26.0

湿球温度

22.2

23.2

22.4

23.0

15.0

19.0

21.0

24.0

相对湿度

92%

84%

84%

77%

69%

69%

77%

85%

地表温度

29.4℃

27.6℃

24.2℃

25.0℃

15.5℃

18.4℃

25.6℃

31.0℃

-5cm温度

24.5℃

26.5℃

23.5℃

21.5℃

18.5℃

19.8℃

23.5℃

26.0℃

-10cm温度

22.0℃

24.0℃

23.0℃

21.6℃

19.0℃

19.5℃

21.3℃

25.4℃

-15cm温度

21.5℃

23.0℃

22.6℃

22.0℃

19.5℃

19.3℃

20.3℃

21.7℃

-20cm温度

19.5℃

20.5℃

21.0℃

20.0℃

19.6℃

19.5℃

19.6℃

20.2℃

 

表3-1

表3-2

1.根据表3-1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天中,在每天的11点到13点,光照强度达到最大值,从每日的7点开始,光照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从下午13点开始,光照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根据表3-2可以得出结论,从早上7点开始,空气温度逐渐上升,一直到下午16点,空气温度逐渐下降。

 

表3-3

3.根据表3-3可以得出结论,越靠近地表,温度越高。

在一天里地表温度变化最为明显,而地下-20cm的温度变化很微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内,每天的气温变化基本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每天在13点左右,各个断层的温度基本上都达到最高点,而早上7点则达到最低点。

4.根据表3-4、表3-5、表3-6、表3-10、表3-11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午11、12点、下午13、14点、16点的时候,地表温度达到比-5cm,-10cm,-15cm都要高。

5.根据表3-7可以得出结论,在下午18点以后,地表温度开始降低,但是-5cm,-10cm,-15cm的地方变化很小,从图中可以看到,此时-15cm的温度反而要高于-10cm,-5cm。

6.根据表3-8可以得出结论,地表温度此时最低,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地表温度的变化速率最大,而-20cm的地方变化速率最小。

 

表3-4

表3-5

 

表3-6

表3-7

 

表3-8

表3-9

 

表3-10

表3-11

 

实验一: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调查

1.地点:

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

2.时间:

2011年9月28日9:

00—14:

00

3.人员:

4调查方法:

①.首先在一片森林群落中确定一块10m*10m的正方形样地,用四根标杆确定范围,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统计调查。

②.多度是指调查样地上某物种个体数目,是不同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个相对指标,乔木的多度一般采用的是直接清点法,灌木则是在大样地中再圈取小样地(在大样地中选取5个2m*2m的地方即称为小样地)再进行记名计数的方法。

而群落中的草本则多采用在小样地中目测估计的方法确定样地上的个体多少。

而相对多度则是样地内某一物种的多度占全部物种密度之和的百分比。

③.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也可称为郁闭度。

乔木层的投影盖度的调查方法为样线法(在大样地中拉取对角线,有阴影的地方比总长度即为盖度),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投影盖度常以目测法估计。

而相对盖度则是样地内某一物种的盖度占全部物种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④.胸高断面积是指乔木层在树木胸高1.3米处的断面积,使用卷尺测量胸径,计算胸高断面积,灌木层、草本层则无此数据。

把乔木的胸高断面积比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显著度,而相对显著度则是样地内某一物种的显著度占全部物种显著度之和的百分比。

同样灌木层、草本层也无此数据。

⑤.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在大样地中选取9块1m*1m的小样地,记录物种出现的频率。

群落中或样地内某一种的频度占所有物种频度之和的百分比,称为相对频度。

⑥.高度是测量植物体的一个指标,使用视距测高器测量树高,先按测高器表示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地面距离(5m,10m,15m,20m),使准星对准树高,待指针静止时扣动扳机,读出数据,加上测量人的高度(眼到地面的距离)。

⑦.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乔木层的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相对频度)/3,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3。

5.结果分析:

种类

多度

盖度(郁闭度)

胸高断面积

显著度

频度

高度

重要值

1

2

3

4

5

平均

相对多度

1

2

3

4

5

平均

相对盖度

1

2

3

4

5

平均

显著度

相对显著度

频度

相对频度

元宝枫

65

84%

0.62

75%

30.27

30%

16%

6/9

4/5

7.48

60%

侧柏

9

12%

0.14

17%

155.0

155%

83%

2/9

1/5

10.4

38%

构树

2

3%

0.07

8%

1.77

1%

0.5%

2/9

1/5

8.63

8%

 

木层

荆条

0

0

1

0

0

0.2

10%

0

0

0.6

0

0

0.12

0.6%

 

 

0

0

2.3

3%

构树苗

0

1

0

0

3

0.8

40%

0

0.8

0

0

0.9

0.34

1.7%

2/9

1/3

1.45

25%

杨树苗

0

1

1

0

0

0.4

20%

0

0.2

0.3

0

0

0.1

0.5%

1/9

1/6

0.52

12%

元宝枫苗

0

0

0

1

1

0.4

20%

0

0

0

0.2

0.2

0.08

0.4%

2/9

1/3

1.26

18%

国槐苗

0

0

0

1

0

0.2

10%

0

0

0

0.1

0

0.02

0.1%

1/9

1/6

0.96

9%

总和

0

2

2

2

4

 

草本层

益母草

0

4

0

2

1

1.4

0.4%

0

0.7

0

0

0.6

0.26

31%

 

 

5/9

5/59

0.68

13%

山苦荬

143

24

127

129

53

95.2

27.6%

0.7

0.3

0.6

0.6

0.4

0.52

63%

8/9

8/59

0.32

35%

蛇莓

0

0

21

23

39

16.6

4.8%

0

0

0.2

0.2

0.3

0.1

12%

6/9

6/59

0.47

9%

椑草

176

22

94

16

46

70.8

20.6%

0.5

0.1

0.3

0.1

0.2

0.24

29%

8/9

8/59

0.26

21%

白茅

0

0

0

12

0

2.4

0.7%

0

0

0

0.1

0

0.02

2%

4/9

4/59

0.27

3%

升马唐

0

28

45

24

65

32.4

9.4%

0

0.2

0.3

0.2

0.4

0.22

27%

7/9

7/59

0.54

16%

未知

0

83

0

45

0

25.6

7.4%

0

0.7

0

0.4

0

0.22

27%

6/9

6/59

0.76

14%

未知

330

0

23

18

137

101.6

29.5%

0.9

0

0.3

0.1

0.5

0.36

43%

7/9

7/59

0.36

28%

未知

0

68

0

34

30

26.4

7.7%

0

0.6

0

0.3

0.3

0.24

29%

8/9

8/59

0.18

17%

实验二:

森林土壤调查

1.地点:

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

2.时间:

2011年9月28日9:

00—14:

00

3.人员:

4调查方法:

①.森林土壤环境特点调查重点采用对照方法进行土壤环境和土壤剖面现场调查,地形(相对高差在10m以下,可分为平坦,较平坦,起伏),海拔高度是将海拔仪带到该高处表盘显示的数字,坡向是指所在的地方对面山坡的朝向,坡度使用测高器即可测定,坡位按照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麓划分。

②.选定一个地方进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地剖面的设定位置选定后,即可开始挖掘。

通常挖成1.5m-2m,宽0.8m-1m,深度以达到母质、母岩或地下水面。

土坑的观察面上方不要踩踏和堆土,以保持植被和枯落物的完整。

③.质地是指不同大小矿质颗粒的相对含量,即土壤的沙黏性。

观察时可用放大镜或者土壤加水湿润后,用手测法来鉴别,土壤的质地分为黏土(无沙粒)、重壤土(看不到沙粒)、中壤土(除粉沙外有少量沙粒15%-20%)、轻壤土(小沙粒很多20%-30%)、沙壤土(沙粒约占50%)、沙土(只有沙粒)

④.湿度是通过对土壤剖面各层湿度的鉴别,可以了解该土壤毛管水活动的情况以及土壤的保水、渗水性能。

湿度可分为干(无湿的感觉)、稍润(微有湿的感觉)、润(有明显湿的感觉)、潮(能成团成条)、湿(粘手,可成型,但易变型)

⑤.紧实度可分为极紧实(用很大力也不易把小刀插入剖面,划痕时,痕迹明显但很细),紧实(用较大力才能将刀插入剖面1-3cm,划痕时,痕迹粗糙。

划痕的边缘不齐),适中(稍用力就可将刀插入剖面中1-3cm,划痕时,痕迹宽而匀),疏松(用较小的力,就可将刀插入剖面中5cm以上,但土壤尚不容易脱落),松散(用较小的力很容易将小刀插入,且土壤随小刀经过之处,随即散落)几个等级,用于判断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状况。

⑥.了解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层次园林植物根系分布状况,了解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及根系生长与植株生长势之间的相关性。

清除壕沟靠根系一侧的土壤,不要损害根系,分层统计不同粗度和总根系的条数,记录数据。

5.结果分析:

森林土壤调查记录表

指标

特征

备注

地形特征:

地形

平坦,偶有浅丘孤山

海拔高度

未知,每班只有一个海拔表

坡向

西南方向

坡度

27度

坡位

中下坡

土壤特征:

分层图示

层次

枯落物层(A0)

腐殖质层(A1)

淋溶层(A2)

淀积层(B)

母质层(C)

厚度(cm)

0~0.5

0.5~2

2~21.5

22~43

挖土深度未达到母质层

石砾含量(%)

0

0

2

5

颜色

黑色

黑褐色

褐色

棕色

质地

很软

较硬(黏土)

硬(壤土)

湿度

很润

紧实度

松散

疏松

适中

紧实

根系特征

层次

<20cm

20~40cm

40~60cm

60~80cm

根系条数

18

24

10(估)

未知,下挖深度未到达

根量

较多

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