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60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水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降水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降水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降水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降水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降水方案.docx

《降水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水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降水方案.docx

降水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概述

拟建苏州市***学院综合办公楼位于苏州市***学院内。

拟建建筑为地上10层,地下一层的框架办公用房,占地面积约1650m2,采用框架结构。

场原为学校综合楼,原有一条河从场地内穿过,现已整平,总体地势较平,标高为2.69~3.06米。

本工程±0.000=3.50m(相对于黄海标高),地面标高取为2.90m(黄海),相对于±0.000为-0.60m,根据设计资料,地下车库底板面标高-3.90m,地下室底板厚500mm,考虑混凝土垫层厚100mm,则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为3.90m;基坑周边桩顶标高为-5.30m(黄海),考虑桩端进入承台100mm,混凝土垫层暂按100mm考虑,则基坑承台处开挖深度为4.90m;局部电梯井桩顶标高为-5.85m。

根据周围环境和开挖深度,本基坑为三级基坑,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0取0.9。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根据苏州开普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苏州***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编号:

06006,基坑开挖涉及的土层主为第四系地层,属长江三角洲冲冲积平原前缘的地层,自上而下为:

1层杂填土:

杂色,松散,湿。

主要由炭渣和建筑垃圾组成,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50~3.10米,层底标高-0.20~2.25米。

2层粘土:

灰褐色,硬~可塑,饱和,含有铁锰结核,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场区局部缺失,层厚0.40~2.40米,层底标高-1.60~1.35米。

3层粉质粘土:

灰黄色,饱和,可塑状,含铁锰斑块,具有光泽,摇震反应慢,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遍布,层厚1.00~3.50米,层底标高-2.80~-0.48米。

4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呈层状分布,见云母星点,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

层厚3.70~5.50米,层底标高-7.31~-6.35米。

5层粉砂夹粉土:

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碎片。

场区普遍分布,层厚9.10~11.70米,层底标高-18.344~-16.41米。

2、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浅层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

(1)层杂填土中及粘性土裂隙中,微承压水赋存地5层粉砂夹粉土中,富水性中等。

稳定水位标高为1.84~2.26米。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表

土层名称

重度γ

(KN/m3)

固结快剪

渗透系数

透水性

Ck

(kpa)

Φk

(°)

垂直

KH

水平

KV

1

杂填土

(18.0)

(8)

(10)

2

粘土

19.5

38.5

10.4

4.55E-07

4.65-07

3

粉质粘土

19.0

31.0

9.3

2.08E-06

2.01E-06

4

粉土夹粉质粘土

18.5

20.1

13.0

(5.0E-05)

(5.0E-05)

5

粉砂夹粉土

18.7

(5.0)

(25)

(2.0E-04)

(2.0E-03)

二、降水施工方案编写依据

2.1苏州***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苏州***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编号:

06006。

2.2上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平面图》

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第三章土质评价及选用

根据工勘报告提供的资料4层粉土夹粉质粘土透水性较差;5层粉砂夹粉土透水性较好,渗透系数K为3.0m/d(勘察提供指标为2.0E-03,根据苏州地区降水经验作适当调整)。

根据我公司分析及苏州地区施工经验,本工程第4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层应考虑为微承压水含水层(勘察资料说明仅第5层粉砂夹粉土为微承压水含水层),且承台底距距4层粉土较近,局部坑底位于第4层粉土夹粉质粘土层。

基坑开挖时根据勘察资料,未进行降水施工,在基坑大面积开挖至基础板底后,进行局部挖深处开挖时,基坑内出现管涌冒砂现象,根据现场情况,拟采用管井及轻型井点结合的方式进行降水,消除坑底产生的管涌冒砂现象,避免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

浅部地表水仍采用明沟集排水方法。

第四章井点设计

1、轻型井点设计

对电梯井局部挖深部位地下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四周封闭潜水-承压非完整井。

在电梯井周边基底上布设一级井点管降水,井点管布好后,降水。

降水范围平面形状为长方形,长141.28m,宽47.2m。

基坑开挖深度大面积为4.2米,局部达5.60米。

地下水位埋深0.50,基坑开挖边线按轴线外1.5米考虑。

1)井管埋沉深度

H≥H1+h+IL=1.95+1.0+1/10*4.0=3.35m,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取H=6.0米

H1=5.85-3.9=1.95m

h=1.0m

L=8.0/2=4.0m

I=1/10

H1:

井点管埋设面至坑底面的距离

h:

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坑中心底面的距离

I:

地下水降落坡度

L:

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2)井点系统引用半径x0

3)抽水影响半径R

S:

水位降低值,S=2.45m

S’:

井管中水位降低值s’=4.6m

d:

滤管直径

K:

土壤渗透系数,为3.0m/d

H0=1.87*(s’+I)=1.87*(4.6+1.0)=10.47m

H0为有效深度,因局部粉砂层埋较深,故取H0=11.00m

l:

滤管长度,为1.00m

4)基坑总涌水量

5)单根井点极限涌水量

d:

滤水管直径,为0.048m

6)井点管根数及间距

井点管根数:

取39根

井点管间距:

D=48÷(39-1)=1.26m,取1.2m.

6.0m长井点管总根数39根。

1组JSJ-60型水射泵。

2、管井井点设计

根据基坑挖深为5.45m,要求水位降至坑底下1.0m,设计采用管井与轻型井点抽降结合方法,土层渗透系数根据经验取3.0m/d。

1)计算参数的选择

地下水位埋深按0.8m考虑

水位降深S=5.45m-0.8m+1.0m=5.65m.

地下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H=15.2m,渗透系数取K=3.0m/d。

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h=9.55米

基坑呈规则长方形,长为23m,宽16m故基坑假想半径

r0=0.29(a+b)=11.3,取r0=12m

降水漏斗影响半径

R=10.2s

=10.2

=99.8m,取R=100m

2)基坑涌水量

根据本工程支护结构及土层情况,按潜水-承压非完整井计算

3)单井出水量

单井出水量计算:

式中:

l――过滤器淹没段长度。

取5.0m

k――取3.0m/d

4)降水井数量

n=1.1Q/q=1.1×609.25/276.9=2.42口

根据苏州地区施工经验场地范围内布设3口管井,井深9m,滤管长6米,滤管在透水层长度为5.0米。

第五章井点施工

5.1平面图、剖面图(附)

5.2轻型井点施工工艺

1)钻孔:

钻孔一般采用冲孔,射水方法进行。

钻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0.5m,以利沉砂。

及时用干净粗砂将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填实,然后冲洗井点(用自来水或空压机)直至清水。

也可用射水法或套管法钻孔。

套管法是用水冲法将直径为200~300mm的套管沉至要求的深度,再在孔底填一层砂砾石,插入井点管,将粗砂填入套管与井点管之间,拔出套管。

射水法是利用0.4~1.0N/mm2的高压水在井点管下断冲刷土层,将井点管沉至要求的深度后,在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填入粗砂。

后用粘土将井管口下1.4m范围填压结实。

2)连接:

用连接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和水泵连接,形成完整系统。

抽水时,应先开真空泵抽出管路中的空气,使之形成真空,这时地下水和土中的空气在真空的吸力作用下被吸入集水箱,空气经真空泵排出,当集水管存了相当多水时,再开动离心泵抽水。

3)使用注意事项:

降水系统接通以后,试抽水,若无漏水、漏气和淤塞等现象,即可正式使用;应控制真空度。

在系统中装真空表,一般真空不低于55.3~66.7kpa。

管路井点有漏气时,能造成真空度达不到要求。

为保证连续抽水,应配置双套电源;待地下进水泵池进水后,才可拆除井点,并将井点孔及沟槽回填。

5.3管井降水施工

5.3.1管井施工工艺流程

5.3.2施工准备

(1)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开工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2)水、电齐备,场地平整后,人员、材料、设备进场。

(3)连接水、电,安装调试设备。

(4)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成井施工设备和施工顺序。

5.3.3放井位:

(1)按设计要求和井位平面图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300mm,井位遇有地下障碍物需进行破碎,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应与设计人员协商。

(2)定井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井位应设置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定位完毕请监理组织验收。

5.3.4挖泥浆池:

根据场地条件在红线内距降水井3m处适当位置挖泥浆池,每2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

废浆应及时外运并作妥善处理,保持现场环境卫生。

5.3.5挖探坑:

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直径800mm,深1.0~1.5m,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侵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

5.3.6成孔:

管井采用反循环钻进工艺成孔,地层自然造浆护壁。

根据第一口井成孔情况,确定局部钻进到透水地层时,是否采用膨润土护壁成孔。

孔径不小于600mm,钻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正偏差≯200mm。

5.3.7换浆:

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置换泥浆,并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1.15~1.25g/cm3。

5.3.8吊放井管:

井管采用波纹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栓8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绑扎井管管身,固定井管。

底端井管作为沉砂管,以上3.0m井管外包一层80目尼龙网,作为过滤管段。

在粉土、粉细砂地段也应缠一层80目尼龙网,避免堵塞井壁。

为防止上下管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泥砂或异物进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300mm,井口加盖。

5.3.9填滤料:

(1)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

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

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5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2)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

5.3.10洗井

(1)成井后,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6次。

(2)洗井应在成井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3)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5.3.11水泵安装:

(1)潜水泵用钢丝绳吊放,泵的端部至井底距离不小于0.5m。

(2)安装并接通电源,每井附近设置电闸箱,预埋电缆,做到单井单控电源,并安装时间水位继电自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5.3.12抽降:

(1)联网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水泵、井管维修应逐一进行。

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起动水泵。

(2)抽水开始后,应做抽水试验,检验单井出水量、出砂量及含水层渗透系数。

当出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

5.3.13水位观测:

(1)为了控制了解在抽水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同时为土方开挖提供可靠的依据,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早晚7点观测2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水位观测精度±2cm,并绘制地下水水位降深曲线。

(2)在不利于地下水的渗流影响降水质量的情况下。

在施工过程中,在槽体的两侧设置降水边沟,边沟上口0.4m,下口0.3m,沟中填满碎石滤料。

沿槽体纵向每50m设置一口集水井,边沟中的地下水流至集水井后,用水泵抽出,经沉淀池后排入现况雨水沟。

5.4设备及人员

1)6m井管共39根,滤头1.00m,φ48;

2)集水总管50m,φ50;

3)射水泵JSJ-60型,1组。

4)抽水及冲井人数为8人;

因工勘提及微承压水头较高,现渗透系数按3.0m/d算。

5.5安全施工措施

1)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成立专门的安全文明管理小组。

2)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施工认可签证制,责任落实到人。

3)工程开工,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卡,长期考评制度。

4)本工程安全目标:

无重大人身,设备事故。

5.6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文明施工按苏州政府颁发的文明施工管理要求,落实内部奖惩条例实施。

2)工程部指派专职监督员,检查落实文明施工的措施和要求,不野蛮施工,不污染环境。

3)挂牌施工,接受政府和人民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