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195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统计和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教案

第九单元  统计

《统计》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

螺洋小学 郑萍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对于统计的应用,也并非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部分精通统计理论并掌握了统计技术的统计学家或其他科学家的事。

其实寻常百姓,虽则不懂统计知识,甚或连统计一词都没听说过,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在有意无意,确确实实地应用着统计。

比如:

大妈买菜,先逛遍整个菜场,了解质量和价格(收集数据),货(价)比三家(分析数据),再决定买哪家的菜。

又如一年级学生可能对“统计”这个词是陌生的,但学生在生活中已多次经历过举手、无记名投票等形式选班干部、优秀生,或调整各种的喜好等等。

所以,本册在最后一单元安排的《统计》,重在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关键是要初步理解统计的必要性。

一、教材理解。

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传统上比较注重统计图表等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教材有关统计的内容在中高年级才出现,而新编实验教材在低年级就单独高单元进行编排,说明这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有较大提高,这是这次数学课程教材改革比较大的变化之一,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注意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

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让学生统计校园内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同学们周日喜欢做什么事情,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等。

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二、学习与思考。

(一)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

1、“统计”在《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还分学段在相关内容中对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的总目标是:

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标准》在第一学段对统计图的学习只要求学生掌握象形统计图和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单元教学目标的把握。

首先,要避免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目标,忽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的倾向。

教师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到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其次,教师心中要有“大目标”,对于“统计”在《标准》中每个不同学段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拔高,不降低要求。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观察、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应该是主要的教学策略。

 

教学第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将数据记录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并能根据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统计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统计过程中认真、仔细、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观看投球比赛。

(3个学生一起投球)

师:

比赛结束了,谁投进的球最多呢?

生:

看不清楚或忘记了。

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投进的球最多?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于学生想的方法给予充分肯定。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三个学生的姓名,师生合作,当谁投进一球,就在谁的名字上面贴一个篮球图。

(强调篮球对齐,便于比较)。

师生统计好以后师可以提问:

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

师小结:

……像刚才这样的记录过程就叫做“统计”。

二、经历统计过程,感悟方法。

(教学例1)

教学例1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有没有学习过有关统计的习题,怎样做这样的题目。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好笔和纸,引导学生观察:

这幅图中有什么?

你们能把每种花的数量统计出来吗?

然后让学生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上涂色,并把结果填在括号里:

让学生独立回答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接着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

你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

每个小格代表多少?

怎样查找统计图中的数据?

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有条件的学校可到花坛上进行现场统计各种花的数量,或者统计各种树的数量。

三、再次尝试,体验成功。

(教学例2)

教学例2可以创设情境:

六一节用气球布置教室,你们最喜欢哪一种颜色的气球,哪种颜色的气球多买一些呢?

现在请同学们做一件事:

调查一下,每个人最喜欢什么颜色?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大家把调查的数据收集上来以后,让大家说一说都用什么方法统计。

如果有人说出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就可以让用不同方法的同学在黑板进行统计,下面的同学分小组整理数据;如果没有人能够想出用画“正”字的方法,可以提示学生看看例2的图,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学生整理完数据后,让大家讨论:

在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中,哪一种最简便?

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

你最喜欢什么方法?

然后让每个小组在方格上涂色表示每种颜色的数量,并回答一些问题。

 

教学练习十七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面对统计的任务,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把结果表示在统计图表中,并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再次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动与伙伴友好、有效地合作;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树立从统计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明确学习任务。

二、创设情境,确定统计任务。

我们班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及理由,

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选全班同学中生日最集中的月份。

问题:

哪一个月生日的同学最多呢?

三、经历统计,巩固方法。

(1)明确方法。

(2)学生统计,填写图表。

(3)成果汇报,交流反思。

(4)读图表,提出并解决问题,获取信息。

四、独立学习2、3,练后反馈。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2、4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一些问题。

最后的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渗透了排列思想。

 

        总复习单元的简要分析与教学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自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六部分:

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元、角、分,几时几分,位置与图形,统计。

本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

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教学理念。

1、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进行有序整理和有效复习,

使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经验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并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发展。

2、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出课堂。

3、尊重个别差异,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

把学生间的差异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个体发展和整体提高。

4、学习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能激发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去探究发现;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能力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建议。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

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既要全面复习,又要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位置”、“认识时间”、“图形”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第一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进一步认识数位表,理解数位和位数的概念。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按要求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估计物体的个数。

(3)会正确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交流,感受到数数和估计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简便的方法;体会到数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精神;形成初步的评价能力与反思意识。

二、教学流程

(一)知识整理

1、在纸上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并读一读。

教师选择一数写在黑板上,

提出要求:

从这些数中,找出有共同特点的数,并说明特征。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交流,教师随机引导。

(1)引导学生复习数位表、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复习读数。

(3)复习位数,比较位数和数位的区别及联

系。

三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位,两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位,一位数只有个位。

请学生写出规定数位的数,同学互相检查。

  (4)请学生比较数的大小。

找出最大的数明确:

位数越多的数越大。

把所有的两位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复习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和注意点。

  (5)明确:

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数位越高,表示的数越大。

(二)基本练习(课本上1~4题)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补充

(三)综合提高

用5,2,3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可以组几个?

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很快写出所有的两位数?

把写出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四)猜数游戏

1、教师写一个数,信息提示,学生猜。

2、学生写数并提示,教师猜。

3、同学之间互相猜。

第二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进行比较、互相交流算法,感受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同时通过复习,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更熟练地选择合适的算法。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到计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在探索规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流程

(一)口算分类,归纳整理

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计算第98页的第5题。

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练一练:

练习第十八第4题。

(二)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

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

图中的素材比较丰富,除了蝴蝶和蜻蜓外,还有不同颜色的小花。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三)基础练习

1、练习十八第11题,看谁算得都对。

2、练习十八第7、12、14题,练习后反馈。

 

       第三课时 元、角、分  几时几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能正确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互化及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看钟面的方法,会正确认识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活动,培养一定的数感及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爱护人民币,节约金钱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建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参加夏令营活动。

1、夏令营活动时间安排,复习几时几分的认识。

2、购买门票。

全班同学买门票共需88元,可以怎样付钱?

(方法多样,在讨论方法时,指名操作,进一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选择活动项目,简单计算。

蹦蹦床   海洋球   坐火车   碰碰车

3元    2元5角   5元    1元5角

学校给每位同学发10元钱,玩两个项目,你怎样选?

需要多少钱?

还剩多少钱?

反馈交流时,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简单计算。

(总复习第8题并适当补充)

2、写时间。

(总复习第9题)

(三)综合学习

1、说一说,过2小时大约是几时?

(练习十八第15题)

2、我有50元钱,可以买哪玩具?

(打“√”)这些玩具一共要多少钱?

水枪     遥控车    飞机     小船 

22元     30元     20元    8元

 (  )   (  )   (  )   (  )

 

第四课时 位置与图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进一步有关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并能用这些词来表示人或物所处的位置;能看懂或会用符号表示位置。

(2)能正确辨认不同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在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或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辨认各物体的形状及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示人或物的位置,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流程

(一)创设“看电影”情境——找座位

1、每人手中有一张电影票,电影票设计如下图:

 

2、探索符号表示的意义,理解位置的概念。

(1)提问:

你们应坐在哪个位置?

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2)互相交流,明确符号的意义。

总结符号表示的位置的方法:

横的箭头上的数表示从左往右第几个位置;竖的箭头表示从前往后数第几排。

(3)设计:

坐在你左边、右边、前面、后面同学的电影票。

(二)创设“做客”情境——找家

第100页第10题是本学期所学有关位置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综合复习。

题目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

(三)练习

有关图形的练习书上很少,需要根据班级实际适当补充。

 

第五课时  统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统计过程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能正确把结果表示在统计图、表中,并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统计学生投沙包比赛的成绩,体会到在收集、整理数据过程中,要力求体现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活动中体验统计过程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充分感受到学习和运用统计的重要性。

二、教学流程

(一)夹弹子比赛,经历统计过程

1、游戏引入。

  

(1)分组活动,提出问题:

哪个小组得冠军呢?

(2)各组统计好本组颗数,组长记录。

(3)各组汇报活动结果。

2、根据数据制统计图。

(1)独立完成,发现问题:

统计表的格子不够,怎么办?

(2)教师巡视、参与、及时了解学生信息。

(3)组织学生交流方法:

画格子、以1格表示2等方法。

(第二种方法只需了解)

(二)基础练习 

统计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

(1)学生人手一张不同年份的年历,观察记录天数。

(2)在统计图和表中填上相应的天数。

(3)反馈比较,发现疑问:

为什么有的2月是28天,有的是29天?

(可以先请学生尝试回答,然后教师作出简单的说明:

闰年和平年之分。

这一点只让学生有点了解。

(4)看图或表,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如,31天的有7个月,它们是: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有4个月,它们是:

4月,6月,9月,11月。

(三)综合学习

统计20以内得数分别是11,12,13,14,15,16,17,18的进位加法算式。

1、布置任务,学生合作活动。

(分工写出相关的算式)

2、小组交流,沟通方法。

突出两点:

(1)每组算式是否穷尽。

(2)是否有序排列。

3、观察各组算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1)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得数相等。

(2)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几,得数也会增加或减少几。

4、把统计的结果填入表格。

 

查漏补缺、知识梳理、综合运用、提高发展是复习课的功能。

如果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加活动,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就能很好地达到复习课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