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136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docx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讲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汪云生教授主讲1941年《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主义

1943年王稼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第一次公开使用毛泽东思想概念

专门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文件:

1.1945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体系,即毛泽东思想。

(但仅有毛泽东思想定义,无具体内容)

2.1945刘少奇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全面阐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

践之统一的思想即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可概括为9个方面(了解)。

3.1981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核心问题:

论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定义,基本内容,基本评价,活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三句话,均来自81年的《决议》)

1.毛思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及发展

①毛思完全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独立于马列之外的另外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立场、方法、理论均来自马列主义)

②毛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38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2.毛思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1982,十二大修改党章时加入"建设",81年《决议》中并未有)

3.毛思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思主要是毛同志的思想(不能说就是毛个人的思想)

邓小平、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创造最多,贡献最大,水平最高"--主要体现在毛的著作当中。

②毛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留意:

辨析题,多选题。

如:

毛思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毛思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先导(√)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条件

(一)形成的时代条件

1.20世纪前中期(1900-1949),时代主要特征:

战争与革命

"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在中国传播,无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会是什么样的?

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的指导下发生的,毛思是对十月革命的总结形成的。

2.20世纪后半期 时代特点:

和平与和平

(二)思想理论渊源

毛思为什么诞生,即来源问题,国内外争论最多,国外学者认为毛思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结(×

1.主源:

马列主义

为什么马列主义会和中国实际逐渐地结合?

因为中国人民追求马列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鸦片战争后即开始学习西方,毛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学西方做出了总结:

①林则徐(最早)"师夷长技以制夷"低层次地学习西方

②康梁、孙中山

同:

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中国的封建制度、由资阶掌握国家政权(国体同)

异:

A.政体(君主立宪、民主共和)B.学习方向(日英、美)C.方式、方法(改良、革命)

③1915年,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④共产党的诞生,学习苏联--全新方式

题1.毛泽东思想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到:

1921年以前,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代表人物(ABDE)

A.洪秀全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E.孙中山

题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辨析)

不全面:

因为之前,已知马恩,《万国公报》中提到,戴季陶等人也有提到过,但并不代表其信仰马恩,有批判、赶时髦之意,而真正宣传马恩、学习马恩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题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传播/会与中国实际结合/中国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历史必然?

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被历史史实证明了的,其中有些虽然已经过时,但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如唯物史论、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社会主义学说…

②马克思主义专门为无产阶级创立的学说。

中国是否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条件

A.阶级条件

B.思想条件

③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了比较、论证、选择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

1919,胡适"实用主义":

多谈问题,少谈主义

   李大钊"只有布尔什维克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20,"假社会主义"(吉尔特社会主义)

1921,中国化"无政府主义"

经过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念。

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全民化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理性选择,不是一时感情冲动,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处于主流地位

 

2.次要来源: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

3.其他:

阶级条件、实践条件(基础)

(选择)毛思诞生的主要条件:

三、毛思发展的历史进程(选、辩、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萌芽--)形成--〉成熟,掌握基本历史过程,毛思形成时间、代表作品、内容等)

①萌芽:

毛思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时间:

党的创建及国民革命初期(1921-1927)

最主要:

反映革命的阶级关系

A.革命对象:

"敌与友"的问题:

革谁的命,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

胡绳认为,"孙中山未找准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未发动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

"

1921,中共一大,由共产国际起草第一纲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最高纲领

1922,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纲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在重申最高纲领时)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评价:

破天荒第一次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问题,中共初步认识到中国国情,有一定水平。

毛重申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于1948年正式把官僚资产阶级当作革命对象,"三座大山"

B.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确定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资产阶级领导"

有人认为"革命由资阶进行,胜利是无阶"(×

无阶对革命的领导权是在斗争条件下取得的

1925,中共四大的突出贡献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及工农联盟问题"(96辨析)

C.同盟军(即"领导谁"

a.农民阶级:

贫农(中农)

b.小资产阶级,民资

明确"中国资产阶级"的概念(辨析)--按文献

(1)大资产阶级:

买办、官僚资阶--反动、均是革命对象

(2)中资产阶级:

即民族资产阶级--由私人投资合股的企业成员组成,与官方无实质性关系,是近代资阶的发展方向,受到各方面的压制。

毛认为:

中产阶级友两面性

(3)小资产阶级不是资阶范畴。

狭义:

指农民阶级当中的自耕农;广义:

农阶均是小资阶,还包括城市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广大青年学生。

--因为小资阶均是劳动者,并不剥削别人,所以"中国资产阶级"概念中并不包括小资产阶级。

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即与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但联合中需要斗争吗?

1921-1927,中共的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也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萌芽的表现

D.代表性作品

标志: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b.《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1927

 

②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基本)形成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道路部分,即最有中国特色部分的基本形成)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

A.时代背景:

毛思是在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基本形成时间(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

C.代表性作品(多选) 2001年大纲未列具体篇目,只列出毛观点

1928-30四篇: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把握①论述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条件问题(理由)②在毛著作中,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的斗争》论述根据地建设及工农武装斗争的具体措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中心:

党的工作中心应以乡村为中心--批判城市中心论。

但中央认为"毛试图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很危险的"

《反对本本主义》1930.5 第一次提出中共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从认识论的高度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③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土地革命后期、抗战时期:

一系列政治会议,35-45抗战胜利

A.条件

a.主观条件:

毛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b.35年以前,中共经历了两次胜利(北伐、土地革命战争),两次失败(国民革命、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总结,走向成熟

c.抗战的伟大实践(八年) 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相交织,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d.延安整风后(五年),全党理论水平有提高

召开六届七中全会、七大

B.表现在哪些方面

a.哲学思想:

实践论、矛盾论(非最主要)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最主要)

c.代表作品: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概括了中国革命的两大特点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综合理论论述)

《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侧重于对革命建设及未来社会的构想

C.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策略思想

 

④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思的继续发展

A.总结的军事思想 "十大军事原则"

B.49年,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国家政权)

4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最典型:

毛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理论,即"三大改造"问题

56年后,针对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第一次提出《论十大关系》--走自己的道路

毛矛盾理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

(主要把握《论十大关系》及中共八大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思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宏观上)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②是在反对党内、国内、外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③是毛个人智慧与党的集体智慧相得益彰的结果

④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总括)

(一)由中国特色的一系列理论

81年《决议》中的六个方面与七大刘少奇概括的有所不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归为三大法宝中的武装斗争)

4.政策与策略

5.思想政治与文化工作

6.党建

(二)毛思的科学体系最终围绕解决两个中心问题有一理论政策,但未有宏观上的全局性的指导思想

五、毛泽东思想的总体评价(论、材、选)

(一)毛思的历史地位

1.中共七大确立毛思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

2.1957,中共八大,未提毛思为指导思想,因为党内民主风气浓重,反对个人崇拜,且斯大林反感是主要原因。

3.中共九大,因为与苏联矛盾、斗争,所以一直提毛思为指导思想至十五大。

(二)81年《决议》正确评价毛思与毛

毛思仍是党的指导思想

但要把毛晚年的个人错误思想与毛思相区别--创举

(全面论述毛思的六个基本内容与活灵魂均来自81年的《决议》)

(三)综合评价毛思的历史作用(地位)

在毛思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三项伟大成就:

1.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毛思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毛思确立的重要制度至今未变(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3.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6-76,翻了严重错误),但仍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先导。

所以说邓论形成是在毛思的指导下

4.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支柱

5.毛思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恢复、继续、坚持毛思,即科学地对待毛思

2.纠正毛个人晚年错误思想、理论

3.坚持及发展毛思(毛思本身就是开放和发展的)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近代中国社会及中国革命(革命发生的原因及背景)

毛“认清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的一个基本依据”

中国国情有别于苏、欧,所以,不能教条搬抄马列主义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1840-1949):

半殖半封(畸形的)

半殖:

中外关系上(政治上、经济上)

半封:

资本主义不发达(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健全(政)

2.主要矛盾(也畸形)

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江泽民“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A.第一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反帝-49年完成);人民解放(反封-57年三大改造完成)

B.第二大历史任务: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列宁“革命均是在主客观条件具备下发生的”

中国为什么发生革命?

列宁“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均无法生活下去导致革命”

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两大矛盾相互交织,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表

客观原因:

矛盾激化的产物,导致改良—〉革命

主观原因:

新兴资阶、无产阶级的诞生及成长

3.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政治、经济、思想条件

只有一次革命,但分为两个阶段,“革命”是严格政治学意义上的“革命”,而不是现今引申意义上的“革命”,如:

科技革命化

“革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暴力

②以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如英法革命、美独立战争、苏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非革命”

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社会制度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戊戌变法:

和平改良

(1)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合乎历史要求)

历史证明:

旧民主主义的道路行不通,客观上需要新的领导阶级

(2)转变需要具备的条件

根本条件:

A.经济条件: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资的产生发展

B.政治条件(阶级条件):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C.思想文化条件:

1915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3)标志:

五四运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阶级路线)

1948年,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辨析题:

“帝国主义侵略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肯定的一面: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一定的发展。

大量倾销价廉物美的商品,破坏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但严格界定:

以上只是客观上的作用

②从时间上看,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鸦片战争才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70年代后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发展”是绝对发展,又说成“不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始终占不到主导地位

2.革命动力≠革命性质

2000理辨析题:

“既然无产阶级是革命动力,所以中国的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

①革命动力是由革命对象所决定的

②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③小资阶是无阶可靠的同盟军

④民资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所以要对其进行改造

3.革命的领导阶级

(1)新民主主义主义革命为什么由无阶领导?

①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中无阶在民主革命中的独立性问题

②因为资阶的软弱性,承担不了责任,客观上要求无阶领导

③无阶优点:

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其他阶级未有的优点

(2)中国的无产阶级与世界其他无产阶级的共同点

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组织性、纪律性强,大公无私,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3)但中国的无产阶级诞生在半殖半封中国,具有自身优点:

①人数不多,但非常集中,形成强大力量

②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极强

③工人阶级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4.革命的性质及前途

五四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但共产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是在同国民党人的挑战中,毛才研究论述了这一命题

1939《中国革命及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1)新民主主义是新式的、特殊的资阶民主革命

旧民主与新民主相比较:

同:

革命对象、革命任务

异:

A.根本区别:

领导阶级(资阶领导、无阶领导)

B.指导思想(资阶民主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C.时代背景(资阶革命范畴、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阶革命的范畴)

D.革命前途(建立资阶专政共和国、中共成立是以确定走一条资本主义的道路)

辨析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前途是非资本主义的”

(2)党内三种观点:

A.毛“两步走学说”,追求社会主义学说

第一步:

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二步: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

B.陈独秀“二次革命”

毛强调“两步走”之间的联系:

新是社的必要准备,社是新的必然发展趋势——密不可分

陈将“两步走”一刀两断,否定一切的根本原因是认为:

资阶民主革命由资阶领导,无阶仅作为参加者,最终建立资阶共和国(否定自己),而无阶只能在遥远的将来,随资本主义发展、工阶成长,才能单独领导,推翻资阶统治,建立无阶专政的社会主义

C.王明“一次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加区别,认为反帝反封反资,最后建议无阶专政的社会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发包(中共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最早来自《<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革命的三个主要经验及相互关系

1.统一战线(政治联盟)革命时期的,为设计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

(1)宏观:

无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与其他阶级派别结成的政治联盟,属于策略问题,服从于战略,为战略服务(权术)

(2)无产阶级及其它阶级的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

A.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区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原则,不是中共发明的)

B.中国革命对象的力量太强大了。

(3)各时期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不同(目的)

A.第一次国共合作:

为打倒北洋军阀

B.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小资联盟:

反对大地主、大资阶

C.抗战时期:

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

反蒋

(4)中国结成统一战线的可能性(革命对象均是反帝反封)

(5)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

A.无阶和劳动人民(农阶、小资)的统一战线——即工农联盟,是最主要、最基本的

B.无阶和非劳动人民(剥削阶级:

民资、中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是次要的、但必不可少的

(6)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材料/论述)(尤其与资阶建立统一战线)

A.核心:

必须坚持无阶的领导权

“与魔鬼结成联盟,问题是谁领导谁”

有人认为:

“无阶是政治上领导”,所以干脆不提领导权,而是强调独立性——中共三大

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上也是争取领导权

独立性是实现领导权的先决条件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当中,无阶丧失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最终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

无阶实现领导权的条件:

a.无阶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做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b.要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同时加强政治教育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与资阶结盟时要坚持既联合又斗争

但区分资阶与民阶的联合方式与斗争形式不同

a.与民阶:

斗争其软弱性,结合其革命性,政治上联合为主体,和平斗争为手段,因为民资始终未掌握军队与国家政权

b.与大地主、大资阶:

与英美派,联合抗日;与反动倾向、投降倾向作斗争(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

D.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依靠

E.(策略问题)政策执行中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

(7)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不同内容及特点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

A.中共一大,不主张建立统一战线——不符合国情

B.中共二大,民主联合阵线的决定,“平等合作”

1922,杭州西湖会议,接受不平等合作,陈、李一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全党思想并未统一

C.中共三大,基本统一了全党思想,做出了国共合作的决议

二七惨案的教训——必要性

1922,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处于绝望之中”——可能性

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强调了政、思、组上的独立性

D.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也是国共合作顺利进行的原因,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分界线

②1927-37,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A.范围狭小,对象少,只有民资;1927-1935,中共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B.1935,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12,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策略必要性、可能性——抗日反蒋

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称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政治上,提出由工农共和国—〉人民共和国(包括民族资阶)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

初步形成: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正式形成:

1937.9.22,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文件;9.23,蒋介石庐山谈话,承认共产党“在野党”的身份。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

A.更广泛、复杂

B.两个政权、两个军队

C.没有共同纲领、共同组织形式

④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核心:

反蒋、反对大地主、大资阶)

毛“表面上看对象,范围小了,但更加巩固,更加强大”,因为:

A.共产党本身的力量强大了

B.农民阶级衷心拥护共产党

C.中间党派反蒋拥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是统一战线的结果。

注意各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变化

2.武装斗争

(1)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优点之一

A.特点:

与欧洲资阶革命、苏十月革命在时间上相比,其有合法的、和平的准备时间,而后突然宣布革命;但中国革命从21年至49年,28年时间内由25年以上进行武装斗争

B.优点:

长期的武装斗争,使中国革命中没有改良主义的基础;使中国革命少有投降、变节的行为

C.实质是以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2)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

B.中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性,“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C.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由中国社会性质决定

D.历史经验的总结

(3)武装斗争本质上是农民斗争

A.革命性质决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所以应发展、武装农民

B.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C.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主要是游击战,没有农民是打不了的

D.农村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战略基地

(4)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A.核心原则: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执行三大任务:

打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生产

(5)加强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遵循三大原则(选)

A.官兵一致(从三湾改编开始)

B.军民一致

C.瓦解敌军、宽待俘虏

(6)人民军队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7)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长期处于劣势的背景下,尤其要注意讲战略战术,包括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战略上要持久作战,战术上要速战速决

C.战略上防守,战术上进攻

D.战略上内线作战,战术上外线作战

(8)毛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最核心的是:

A.集中优势兵力

B.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3.党的建设

党是两个武器的领导者,如何实现领导?

只有靠自身建设

(1)党建与党的领导完全不同

党建是关键,关系到武装斗争的成败,因为共产党处于农村环境,被小农包围

党员的主要成员是农民,如何能保证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不改变?

毛建党思想的核心:

从思想上建党,不强调组织上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无产阶级水平,实质是改造农民,改造小资阶

(2)党建的困难

A.小资阶的影响

a.思想上带有主观性,非左即右

b.政治倾向上带有动摇性(狂热性)

c.组织上个人主义、宗派主义

B.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C.党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