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085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

1、读碑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北京吗?

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吗?

(如有,就请同学简要说说;如果没有,老师就直入话题)今天,我们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一起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用心听,并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陌生的词语。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1)认读生字:

绎沁翩蚀耕储铭缔

(2)认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络绎不绝沁入浮想联翩剥蚀耕作储满铭刻缔造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由于本文用了很多的篇幅,写作者在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可能有同学以为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而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在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启示下,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

教学时作以下处理:

(1)让不同意见的双方在争论中明辨主题:

(2)如果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老师就从记叙方式上明确,到南泥湾读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内容是记叙中的插叙,插叙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

(3)引导学生看课文的首尾段,特别是首段中这句话: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结构,理清作者心路历程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讲“我”没有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二部分(第6——13自然段):

“我”震撼、感悟于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

“我”终于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个人随笔

1、读碑

络绎不绝沁入

浮想联翩剥蚀

耕作储满

铭刻缔造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1、读碑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第1——5自然段(感悟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的次数数不清,碑文都牢记在心,可为什么还说自己没有读懂呢?

(1)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课文第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表明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非常仔细、认真?

(3)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用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的圆柱,为何让“我”怦然心动?

2、学习第6——13自然段

作者对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牢记在心,看纪念碑的次数多得数不清,可去了一趟南泥湾,见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后,为什么说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又读不懂了呢?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8——12自然段反复朗读,然后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到文中寻找答案,老师相机指导。

3、学习第14——16自然段,如何理解“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学生自读课文,探究质疑

1、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语言的情味和作者的情感,同时要读出悲壮、激昂、深沉、肃穆的感情来。

2、在学生质疑时凡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都予以肯定。

三、拓展与延伸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观看电影《大决战》、《长征》、《甲午风云》、《血战台儿庄》、《虎门销烟》等。

四、归纳总结

“丰碑”决不仅仅是一个高大的建筑,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一段历史的凝固,是一种英雄的崇拜。

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是“丰碑”,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丰碑”,一个崇高的精神品质也可以是“丰碑”。

 

个人随笔

1、读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悲壮、雄伟

九龙泉烈士纪念碑震撼、感悟

课题

2、刘邓大军渡黄河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2、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刘伯承、邓小平图片资料,提问:

谁认识这两个人?

能讲一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2、简介刘伯承、邓小平。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记生字新词。

2、认读生字、词语。

(1)指名读。

演示课件出示:

敏捷、离弦之箭、精心部署、筹划、伪装

(2)小老师教授5个生字的音形义。

(3)查字典,交流词语的意思。

敏捷:

(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精心部署:

特别用心安排或布置。

筹划:

想办法,定计划。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按课文记叙的顺序分段,集体订正。

第一部分:

(第1-5自然段)刘邓率军准备渡河。

第二部分:

(第6-10自然段)插叙刘邓部署的作战计划。

第三部分:

(第11-12自然段)刘邓大军渡黄河的经过及影响。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小组交流讨论,班内汇报。

 

个人随笔

2、刘邓大军渡黄河

离弦之箭、精心部署

敏捷、筹划、伪装

课题

2、刘邓大军渡黄河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3、一、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4、

1、说说课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文中插叙了刘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部署。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解了插叙的记叙方法。

本学期第一课也运用了这种记叙方法。

回忆插叙在两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在刘邓大军渡黄河这件事中插叙一段呢?

刘邓大军能取得渡黄河的胜利关键是刘邓两位首长精心部署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战术的奏效。

插叙这段就是具体向我们讲述刘邓是怎么精心部署这个作战计划的,更能突出刘邓的决策英明。

二、品读课文,揣摩人物品格

学习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读好人物的语言。

2、品读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高大。

(1)(邓小平)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

“敌人怕我们渡黄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

等他们叫来轰炸机群,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天灯”是指敌人投下的照明弹。

“谈笑风生”是形容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表达了革命者对敌人的蔑视及对战争必胜的信念。

(2)“是啊!

”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

”说完,他俩相视而笑。

这句话说明刘伯承、邓小平对自己精心问罪的计划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学习第三部分:

1、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读?

为什么?

2、毛遂自荐朗读,读后评议。

3、随录音磁带练读。

4、你学懂了什么?

集体交流。

5、把第一段和第三段连起来读。

了解这两段的关系。

学习第二部分:

1、刘邓大军渡黄河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2、课文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指什么?

3、自由读,找出最能突出刘邓决策英明的地方,小组交流。

三、回味全文,总结章法。

个人随笔

2、刘邓大军渡黄河

明修栈道

精心部署

暗度陈仓

课题

3、风雪重围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东北抗联艰苦抗战的事迹,学习杨靖宇将军崇高的革命意志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5、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东北抗联的故事吗?

知道融国魂、党魂、军魂、民族魂为一体的“钢铁将军”是谁吗?

2、请同学们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杨靖宇将军的资料。

杨靖宇(1905-1940):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东北大地,杨靖宇将军率领部队,纵横驰骋,勇猛战斗于白山黑水之间,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创造也许多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东北抗日联军先后歼敌18万余人,牵制日本60万关东军不能入关,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杨靖宇”的名字,在当时成了抗日的一面旗帜,东北人民的希望,令敌人闻风丧胆,被日伪当局视为伪“满洲国”的心腹大患。

1939年冬,日寇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的疯狂围攻。

次年春天,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叛徒出卖,杨靖宇将军不幸被敌人重重包围,在6天末进一粒米的情况下,只身一人与近300名日伪军血战一个多小时,壮烈牺牲。

3、今天,我们就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杨靖宇将军。

了解1940年2月杨靖宇率领小分队在风雪重围中下敌人周旋,最后壮烈殉国的英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句。

(出示“围剿、拉网战术、突围、周旋、寡不敌众、壮烈殉国”等词语,相机理解)

2、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简介1939年冬抗联的战斗形势。

第二段(第2-13自然段):

具体写了杨靖宇带领小分队怎样跟敌人周旋,直至壮烈牺牲。

第三段(第14-15自然段):

写杨靖宇牺牲后,日本指挥官都佩服他是条好汉,人们永远怀念他。

 

个人随笔

3、风雪重围

围剿拉网战术突围

周旋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3、风雪重围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东北抗联艰苦抗战的事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的词句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课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用“——”画出来反复朗读,细细品味。

2、交流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相机理解重点句子。

学生汇报,老师适时点拨指导。

(1)杨靖宇见传令兵手里拿着一件旧皮袄,马上严肃地问:

“哪里来的?

是不是违犯了纪律?

杨靖宇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的?

你有什么感受呢?

气候恶劣:

1940年的冬季,在东北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头顶风雪,脚踩三尺深的积雪。

条件艰苦:

好几天没吃一点食物,司令员衣服单薄。

形势危急:

日本兵像一群饿狼,在林子里紧紧追赶,杨靖宇身边只有几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还严肃地批评传令兵,说明他治军严明;当他了解情况后,便将旧皮袄给了一个伤病员,体现了他爱兵如子。

(2)“同志们,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多活一个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

”杨靖宇坚定地说。

杨靖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你又在什么感受?

情况十分危急,敌人采取“拉网”战术,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同志们不愿分散突围。

杨靖宇“坚定”地说这句话表现他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尽一切努力为革命保存力量。

(3)杨靖宇和战士们分手前,又严肃地叮嘱:

“大家要记住,宁死不投降敌人,不泄露党的秘密!

杨靖宇为什么要叮嘱大家?

说明杨靖宇忠于革命,为了革命,宁死不屈。

(4)后来,日寇把杨靖宇的腹部剖开,他的肠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花,没有一粒粮食。

日军指挥官咬牙切齿地说:

“算他是中国的一条好汉!

你觉得该怎样来朗读这些句子?

你有什么感想?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个人随笔

3、风雪重围

多活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关坚定

宁死不……不叮嘱

只有……没有

(顽强不屈壮烈殉国)

课题

4、礁盘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会写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2、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借题导入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引疑助读——找出介绍礁盘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其恶劣的环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1)将课文读流利、读准确,读准生字,并画出较难的生字、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和同桌尝试理解。

(3)思考,读完本文之后你了解到什么。

2、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朗读后自由交流、讨论。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读准字音:

驮蔬熬缺罐身秧筷构

字形多胞胎:

驮-狱-伏蔬-疏秧-殃-怏

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赤道一愣纳闷凝视珊瑚礁

(2)师生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3)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事情。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介绍礁岛艰苦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将军来到礁岛,惊奇地发现战士们蔬种了许多小白菜。

第三部分(第11-25自然段):

将军把战士们特意烹的小白菜倒通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享用。

第四部分(第26自然段):

将军离开礁岛。

四、学习第一段,理解感悟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第一部分的两个句子分别说什么?

“小岛其实是个礁盘”可以换成“礁盘其实是个小岛”吗?

为什么?

“就驮着”的“就”是什么意思?

说明什么?

3、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课文写出了小岛的什么特点?

 

个人随笔

4、礁盘

赤道一愣纳闷

凝视珊瑚礁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4、礁盘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驻守边关,保卫边疆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品读课文,探究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二部分,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礁岛的气温高,用“——”画出相关语句。

“也就是”说明什么?

(2)礁盘相当窄,用“……”画出相关语句。

(3)探究将军“一愣”的原因。

“竟”是什么意思?

课文哪一部分对“竟”做了说明?

(4)探究将军纳闷的原因。

在植物无法生长的礁岛上,竟有好几种北方菜在这里成活了。

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现出将军神情变化的词句。

(2)当将军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小白菜时,为什么脸色马上变了?

(3)将军为什么重重地放下筷子?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大家的?

哼!

”“走,去看看大家吃什么!

(4)从将军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5)带着对战士们关心的感情朗读将军所说的这句话。

(6)“凝视”是什么意思?

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为什么说它是一幅中国地图?

(7)引导学生感受鼻子一酸的感觉。

(8)师生评议,体会将军的心情。

(9)当将军把蔬菜倒进汤里,准备和战士们一起享用时,战士们怎么做?

用“——”画出描写战士们的句子。

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部分

那绿色的“地图”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体会升华

 

个人随笔

4、礁盘

没水——没树——没草

(绿色菜地)

将军——凝视——军礼

课题

5、那桥、那河、那船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九百岁的周庄”这句话吗?

苏州和杭州的景色非常美丽,可以和人们心目中的天堂相比。

那么,有谁知道周庄吗?

2、学生简单交流。

3、周庄镇位于江苏省昆山境内,是个具有九百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有人说: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川之美。

”因此,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它四面环水,环境幽静,建筑古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周庄那如诗如画、幽谧迷人的水乡风光。

学生带着感情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课题看,课文主要从哪些地方来描写周庄美丽的风光呢?

1、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字并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理解新词。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随机纠正读音,再齐读。

认读新词,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重点融解以下词语:

日暮时分: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坚韧:

坚固而有韧性。

雕琢:

雕刻、打磨或过分地修饰。

缝隙:

本课指桥上裂开的或露出的窄长的口子、空处。

踱着:

慢慢地走着。

剜出:

用刀挖出。

打烊:

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

(3)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记忆字形,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写好以下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周庄的哪些美景?

你最喜欢哪里?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再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三、教师总结

 

个人随笔

5、那桥,那河,那船

坚韧雕琢踱着

剜出打烊缝隙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5、那桥,那河,那船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赏析周庄的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初步体会解了周庄的美景。

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

3、根据学生提问整理出问题,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1)读第1自然段,思考并体会:

作者来到周庄,看到夜色中的子周庄怎样?

谁能美美地读出来。

(2)读第2自然段,思考:

周庄的桥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桥否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

边读边勾画出描绘贴切给人以美确感的比喻句、拟人句。

让学生反复诵读,抓住“静静地、无言地经受着小雨的润刷”、“使它像一个黑黝黝的兽脊”、“桥,弯着它的脊背,跨过小河”等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桥的古朴、沉稳和坚韧。

(3)周庄的桥与日月相伴,与流水媲美,与人家相亲,与小街相连,它成就了周庄的美,让我们摇阗小船接着到河上去游览吧!

4、精读第3、4自然段。

(1)作者在写周庄的河时,描绘了哪些相关的景物?

为什么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河,才养育了这个古镇”?

(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感受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等画画。

(3)引导朗读:

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5、精读第5-8自然段。

(1)欣赏了周庄白天的美景,那么夜晚的周庄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学生听课文录音,美美地想象周庄夜晚的景色。

(3)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周庄夜晚很美的句子。

(4)交流、汇报:

为什么说“周庄的白天是属于游人的,那么夜呢,便属于这桥,这水,这屋子”?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三、总结全课

1、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

 

个人随笔

5、那桥,那河,那船

桥古老坚韧

河亲近甜美

(古朴美自然美和谐美)

船悠闲灵动

夜色安谧静美

课题

6、搭石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提出自学要求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记住生字的音、形、义。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2、检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1)读一读。

指读生字词,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然后开火车,取齐读。

(2)找一找。

给生字找形近字,帮助记忆。

如:

汛-迅魄-魂挽-晚讥-机

惰-隋锤-捶碍-得协-胁

(3)写一写。

先出示“魄、挽、锤、协、德”等字,引导学生观员察,提醒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练写,同桌交换检查、评议。

(4)默读课文,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汛期、惊心动魄、回挽裤、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美德、理所当然”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

什么是搭石?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个人随笔

6、搭石

汛-迅魄-魂讥-机惰-隋

锤-捶碍-得协-胁挽-晚

分课时电子教案

课题

6、搭石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文中受到感染、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体会,口味搭石

1、课件出示搭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