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019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项三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专项三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

1.(2019·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题·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00年前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世间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老病死,西方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他只是断言“西方终将没落”,施本格勒抛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每个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不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更优越的地位”,这种较为平等、多元的历史观被他喻为“历史领域的哥白尼发现”。

唯一的问题是,在施本格勒写书时看上去早已“没落”成为定局的中华文明,居然奇迹般重新振兴,而且隐然已有再度如日中天之势。

在施本格勒看来,所有文明都有生老病死,概莫能外,但中华文明已经持续了五千年,这一点毕竞是所有其他文明都未曾做到的,面对这一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著名学者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指出:

在价值观念上,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

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

……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以及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协商与妥协艺术,是把历史上依次崛起的、最初是反体制的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宪政对立面的独裁政治的出现,则根源于一些人坚持其天启信仰,拒绝向对立学说、观点做任何妥协,并设法将其信仰强加于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2019·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对文化的阐释,历来众说纷纭,但文化主要有下表中的三个特性。

——摘编自刘明翰《人类文明之火:

世界文化史话》

阅读材料,提出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要求:

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或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

5.(2019·云南曲靖一中高考适应月考四·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银行发布的GDP排名中,美国的GDP总量以18.5691万亿美元居首,中国则以11.1991万亿美元位居第2位。

日本(4.9394万亿美元)、德国(3.4668万亿美元)、英国(2.6189万亿美元)、法国(2.4655万亿美元)、印度(2.2635万亿美元)、意大利(185万亿美元)、巴西(1.7962万亿美元)?

和加拿大(1.5298万亿美元)位居前十。

——韩国《亚洲经济》2016年8月9日报道

材料二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19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

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已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2.0时代”“3.0时代”之中任挑一个观点加以论证。

(12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6.(2019·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

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

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深化方式。

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

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7.(2019·广东深圳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表3

 

1500—1799年

1800—1899年

1900—1939年

国家

重大事

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重大事

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重大事

件次数

占世界百分比(%)

英国

75

25

130

22.15

95

13.97

法国

72

24

100

17.07

35

5.15

德国

42

14

173

29.47

130

19.12

意大利

24

8

10

1.70

10

1.47

中国

13

4.33

2

0.34

5

1.18

俄国(苏联)

6

2

29

4.94

40

5.88

美国

2

0.66

55

9.37

211

31.03

日本

 

 

 

 

7

1.03

世界总计

300

100

587

100

680

100

——摘编自李京文主编《国际技术经济比较——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表3为近现代不同时期各国科技发展简况表。

根据表中信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解释。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2019·山东烟台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

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

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

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

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

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

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科举取中所“遗漏”的情况。

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

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2分)

9.(2019·湖北武汉高三五月模拟·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

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

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

2019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陕西临潼下刘村

秦始皇陵西刑徒墓

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江西遂川

铁戟2件

铁剑1把

铁匕首1件

铁矛1件、铁镞1件

铁铤铜镞2件

铁铤铜镞80件

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751件,其中兵器1904件。

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

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实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10.(2019·湖南衡阳三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般的基本规律。

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

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

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评析汤因比关于“挑战与应战”的观点。

(要求:

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论述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1.(2019·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二·41)(12分)阅渎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市场’’发展史。

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既反映了某国资本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叉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唐骑龙《浅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影响及启示》

解渎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知识简要说明。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2.(2019·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的消费。

……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三观点提炼论证类

1.

【考点】文明交流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文明的衰落、复兴等,并根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中国文明复兴的原因、西方文明衰落的隐患等,其次,根据论题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如从中国文明复兴的原因:

自我更新、吸收外来成果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提取材料信息,提出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

?

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政治模式与文化现象,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示例:

观点:

文明的再造与复兴,取央于其自我更新活力和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

(3分)

论证:

历史证明,东西方文明的复兴都是文明再造的结果。

一种文明能否通过再造而复兴,取决于其自我更新活力和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能力西方文明在中世纪后半期复兴、在近代崛起并在世界占据干导性地位,是彻底摆脱了欧洲古典文明束缚后诞生的新文明。

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激烈碰撞过程中,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全面再造的结果。

阿拉伯文明则有近东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融中再造并崛起,对中世纪前半期世界文明的发展发挥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崛起,也是文明再造的过程。

1840年全今,中华文明亦一直处于打破旧束缚、持续再造的过程中。

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

?

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

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稈.既包含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戎分的禁锢和束缚;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营养,又须汲取外来文化的活力。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力度继续中华文明的再造,从东西方文明的兴衰规律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言之有理即可,9分)

(此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

【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制度创新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提炼观点,据材料“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可知需要从政治制度、社会变迁、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论题,结合所学中国或世界近现代知识进行分析,以辛亥革命为例,实行民主共和制,开启中国近代化,从辛亥革命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

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

制度变迁促进中国近代化。

(3分)

论述: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促进政治民主化;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情,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工业化;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理性化;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社会习俗日趋近代化。

(9分)

示例二:

观点:

新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英国国家全面发展。

(3分)

论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议会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促进了英国政治的民主化;随着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地位的壮大,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使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随着新制度的确立,国人的思想得到的进一步的解放,民主思想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这新制度的确立,摆脱了封建束缚。

(9分)

评分说明:

观点提炼3分,从中外国家新制度的确立引起社会的发展来举例说明均可。

论述9分,要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符合第一等要求每方面各记3分。

其他答案依等次递减记分。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3.

【考点】制度创新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这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

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必须要妥协,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论题明确,紧扣论题,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观点:

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必须要妥协。

(3分)

论述: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经过反复较量,双方达成了妥协,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3分)1787年,美国的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北方与南方等不同的政治势力达成妥协,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共和派和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达成妥协,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3分)

综合上述历史史实可知,多元主义意味着多种利益诉求、政治主张的碰撞与交融,在多元社会环境中,妥协是推动现实政治进步的必要条件。

(3分)

4.

【考点】传统文化主题;文明交流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得出某一方面的观点——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文化、中西文化有别、不同阶级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也可以得出综合性的观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阶级有着不同的文化。

之后可以就自己擅长的史实进行史论结合地论证。

例如中国的文化我们可以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董仲舒融合儒道法阴阳家思想,到宋明理学融合佛道思想使得儒学哲学化,到近代中国儒学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有所式微,哪怕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遭到动摇,但新文化运动者用现代文化思维重新解构儒家思想,让儒家思想以新形式呈现出来,现代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统治思想,今天中国仍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是其核心。

我们可以知晓儒家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地位,但也有继承也有发展,足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等。

【答案】评分说明:

一等:

(12—9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等:

(8—5分)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分)

①有观点,运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楚。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5.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国卷41题

【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论证题,根据材料一、二提炼出一个观点,如:

在“1.0时代”,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是国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限,资本海外扩张的主力是国家(政府或王室);在“2.0“时代,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企业,这一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企业资本雄厚,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在“3.0”时代,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和互联网,第三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深化,个人互联网时代到来,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

观点:

在“1.0时代”,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是国家。

(2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限,资本海外扩张的主力是国家(政府或王室)。

(2分)

史实论证:

①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西、葡王室的支持下,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区的孤立状态被打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分)②16~18世纪,英、法、荷三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组建有政府背景的殖民公司,争夺海上霸权,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

(4分)

示例二:

观点:

在“2.0“时代,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企业。

(2分)这一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企业资本雄厚,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手。

(2分)

史实论证: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机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工业资产阶级向世界各地输出商品,拓展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分)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列强对外扩张,瓜分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分)

示例三:

观点:

在“3.0”时代,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和互联网。

(2分)第三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深化,个人互联网时代到来。

(2分)

史实论证:

世界的主题变成了和平与发展;世界的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感;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分歧淡化;中国提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互联网出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8分)

6.

【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制度创新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提炼观点,据材料“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可知需要从政治制度、社会变迁、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论题,结合所学中国或世界近现代知识进行分析,以辛亥革命为例,实行民主共和制,开启中国近代化,从辛亥革命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

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

制度变迁促进中国近代化。

(3分)

论述: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促进政治民主化;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情,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工业化;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理性化;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社会习俗日趋近代化。

(9分)

示例二:

观点:

新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英国国家全面发展。

(3分)

论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议会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促进了英国政治的民主化;随着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地位的壮大,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使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随着新制度的确立,国人的思想得到的进一步的解放,民主思想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这新制度的确立,摆脱了封建束缚。

(9分)

评分说明:

观点提炼3分,从中外国家新制度的确立引起社会的发展来举例说明均可。

论述9分,要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符合第一等要求每方面各记3分。

其他答案依等次递减记分。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7.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提炼观点,根据表格可知在不同历史时期,各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从纵向来看,1500—1939年英国、法国、意大利和中国科技发展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德国、俄国(苏联)、美国和日本科技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横向来看,1500—1799年英法所占比例较高,1800—1899年英德所占比例较高,1900—1939年英德美所占比例较高。

因此可选取其中两个或几个国家,从纵向对比科技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可从横向上,选取一个阶段的两个国家,说明科技发展对其经济、世界地位的影响;还可以从整体上说明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等等。

其次进行解释,主要围绕影响科技发展的原因、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观点。

【答案】示例一:

中英的科技发展程度说明,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4分)

解释:

材料显示,英国在1500—1799年间,科技重大事件75次,占世界25%,遥遥领先,中国在确立推动了科技发展,科学家辈出,科学创新领先于世界,科技革命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的工业中心并巩固了其世界霸主地位;中国封建制度阻碍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缺乏一个有力的社会环境,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趋于劣势,为落后挨打埋下了隐患。

(8分)

示例二:

科技发展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4分)

解释:

英国在1500—1799年间,科技重大事件75次,占世界25%,遥遥领先;科技发展为其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工业的中心并巩固了其世界霸主地位;在1800—1899年和1900—1939年两个时间段,德国、美国科技重大事件迅速增加,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迅速发展,先后出现英德竞争、美国挑战英国霸权的历史现象,最终导致欧洲衰落及世界政治中心的转移。

(8分)

8.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中古跨朝代非选择题;人才选拔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史实立足的是中国古代史,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据材料“隋创唐兴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