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014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docx

书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写字楼和控制中心

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1#写字楼和控制中心项目绿色建筑施工阶段指导书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二○一三年十二月

1总则

1.1基本要求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1.0.3条提出了“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一绿色建筑评价特点的存在,从客观上要求在本工程绿色建筑创建的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施工与验收过程,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贯彻绿色建筑验收要求。

(2)本要求适用于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1#写字楼和控制中心项目创建绿色建筑中的施工与验收阶段。

(3)本要求的内容是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绿色施工导则》等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规范、标准在施工方面要求内容的细化、延伸和补充,并结合了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专项要求。

(4)在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方面,本要求遵照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提出了绿色建筑验收的增项和强化项目。

鉴于绿色建筑工程验收的专项细则还未颁布,本工程绿色建筑竣工验收专项要求将在验收阶段编写的《绿色建筑实施技术项目的检查、检测计划书》做具体针对性说明。

(5)本要求使用期间,还应符合国家、地方的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如颁发了新的规范、标准、规定等,应以新版本为准,本要求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1.2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1.2.1绿色施工

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2.2基本原则

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加强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

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3绿色建筑验收原则

1.3.1绿色建筑验收

是指本工程在创建绿色建筑施工与验收阶段,为严格控制绿色建筑施工质量,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全面搜集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把好监督与测评环节。

1.3.2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创建工程验收方面,遵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绿色施工导则》等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规范、标准在工程验收方面的要求严格执行。

验收中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具体技术内容贯彻执行,搜集并保留对应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施工及验收的相关参与单位应相互监督与协调,按照绿色建筑的创建要求完成测评、调整与备案工作。

本项目创建绿色建筑的验收取证工作,还应符合国家、地方的建筑工程验收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2绿色建筑施工要求

2.1绿色施工总体结构

从项目创建绿色建筑,提高绿色施工质量的角度,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及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本项目的绿色施工结构划分为施工管理与环境保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又分别包含了绿色建筑施工过程各单项的基本指标,其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提出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四部分所包含的施工要求对应,并增加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各方面具体内容又可分为基本要求和重点要求。

图2.1-1绿色施工总体结构

2.2施工管理与环境保护

2.2.1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图2.2-1绿色施工管理组成

◆目的

保证施工阶段不仅严格按照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创建要求进行施工,还应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的方针和技术措施,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减小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创建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1、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以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各分项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规划管理: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绿色施工技术路线和方案,独立成章并切实履行。

✧绿色施工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等资源。

(2)施工场地周边人群、设施的安全保障措施。

(3)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4)节水措施,根据广州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5)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实施管理:

✧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在绿色建筑创建实施中的相关工作。

✧有针对性地进行绿色建筑施工要求的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

✧对照本项目的绿色建筑评估手册与本建议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安排专项负责人,配合绿色建筑测评工作的开展。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

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2.2.2环境保护——扬尘控制

图2.2-2环境保护——扬尘控制

◆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各环节对室外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1、运送过程控制

✧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超量装载运输。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同时必须持有市政管理部门批准运证件。

✧施工现场门口处铺垫草帘子,设置洗车池,对于占有泥土的车辆,用清水冲洗。

车辆外部不准挂有拉运的物质,车轮不准带有泥土上路。

✧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要加强防遗洒的管理,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

混凝土浇筑完后必须在现场清洗干净车辆方可离开。

2、土方作业控制

✧遇有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为了减少现场堆放的回填土过干产生粉尘,除应采取覆盖措施外,还应派专人定时洒水,土的含水率控制在15%~25%即可。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过程控制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建筑清理高层位置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4、拆除过程控制

✧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内清运完毕,并应遵循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

5、其他控制要求

✧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

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如:

绿化、喷浆、隔尘布遮盖、地面硬化或混凝土封盖等。

✧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

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有专人负责。

2.2.3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

图2.2-3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

◆目的

减轻施工场地污水排放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负面影响。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1、生活污水排放控制

✧施工现场食堂、餐厅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经隔油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

隔油池应及时清理,并送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消纳。

✧生活垃圾运出现场前必须覆盖严实,不得出现遗洒。

清运单位必须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废弃物消纳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

✧施工现场可采用环保移动厕所、微生物处理机或可进行酸碱综合处理污水的先进设备及污水处理技术,要定期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理。

✧临时厕所污水不准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可采用小型化粪池及渗透井对厕所污水进行处理。

2、生产污水排放控制

✧生产污水、污油排放应在工程所在区环保局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工程污水经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如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

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大量的施工用水,可在坑内设置临时沉淀池,经过沉淀后继续使用。

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3、其他控制要求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2.2.4环境保护——光污染控制

图2.2-4环境保护——光污染控制

◆目的

减少施工场地对周围区域的光污染。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1、照明光线控制

✧施工现场大型照明灯安装要有俯射角度,要设置挡光板控制照明光的照射角度,应无直射光线射入非施工区。

✧夜间施工使用的照明灯,要采取遮光措施,限制夜间照明光线溢出施工场地以外范围,不对周围住户造成影响。

2、电焊眩光控制

✧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眩光外泄。

2.2.5环境保护——噪音与振动控制

◆目的

减少施工噪声污染。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

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的规定。

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

✧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良好维护,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如发现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在降低噪音的同时保证施工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施工现场最好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除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要求时,施工应尽量安排在6:

00~22:

00时间进行。

2.2.6环境保护——土壤保护

图2.2-5环境保护——土壤保护

◆目的

减少施工活动对施工场地及周边区域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1、地表环境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

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

✧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土壤防毒、防渗漏保护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施工后土壤恢复

✧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

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2.2.7环境保护——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目的

保护地下原有的基础设施,保护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地下文物,守护历史文化财富。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根据施工前调查清楚的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2.3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图2.3-1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体系

2.3.1施工用地布置与设计

◆目的

提高施工临时用地的土地利用率,科学合理分配施工活动空间。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施工现场办公、生活临建设施应有导向牌。

✧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

✧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

✧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

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3.2施工用地保护

◆目的

减少施工过程对施工用地环境的破坏,应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施工场地环境条件,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

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施工场地新建绿化。

2.4节能与能源利用

图2.4-1节能与能源利用体系

2.4.1节能制度建立与指标控制

◆目的

制定和建立针对本工程施工过程的节能制度与措施,明确施工中的节能控制指标。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

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节电措施的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

✧编制施工现场“能源计量网络图”,安装电度计量表,实行用电计量管理。

2.4.2施工用电及照明节能

◆目的

优化施工用电形式,节约电能。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施工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时用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

电脑、打印设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降低电消耗。

2.4.3施工机械设备与机具节能

◆目的

优化施工机械设备与机具的管理及使用,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降低能耗。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施工中,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2.4.4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节能

◆目的

降低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用电能耗。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根据需要在其外窗设遮阳设施。

✧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提高采暖、空调的综合能效比。

2.4.5能源优化

◆目的

根据技术经济条件,适宜增加施工中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优化能源结构。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根据广州的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施工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使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清洁能源,以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

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炊事炉灶等宜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

2.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图2.5-1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体系

2.5.1提高用水效率

◆目的

提高施工中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

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2.5.2非传统水源利用

◆目的

施工中通过合理科学的利用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减少对市政水资源的消耗。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宜采用中水养护,条件符合时宜可收集雨水养护。

✧施工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20%。

2.5.3用水安全

◆目的

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和监测,保证施工过程中用水的安全性。

◆类别

一般要求。

◆要求内容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图2.6-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体系

2.6.1材料节约管理

◆目的

建立材料节约管理制度,降低工程建设的材料消耗。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

其中钢材、混凝土、玻璃材料、装修材料采购控制在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

施工单位需提供材料利用和采购的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每项本地材料的产品信息和重量,全部材料的产品信息和重量,项目和各制造商间的距离,材料采购单据和生产地证明,确保这一材料利用比例实现。

✧施工单位制订专项建筑施工废物管理计划,采取拆毁、废品折价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措施(包括废物统计,提供废物回收、折价处理和再利用的费用等内容),记录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

固废分类处理,并且可再利用、可循环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比例不低于30%。

✧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优化施工工艺,缩短工期。

✧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管理,随时掌握施工用料信息。

✧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施工单位制定节约资源的土建和装修方案,承担和实施土建与装修一体化的设计施工,编写施工的实际工作量清单。

监理方对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进行监督,并出具证明材料。

✧至少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施工单位须确保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材料的比例目标得以实施,并且施工单位需提供材料利用和采购的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每项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建筑材料的产品信息和重量,全部材料的产品信息和重量,材料采购单据和材料构成比例证明。

✧遵照设计确保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并且施工单位需提供可循环材料利用和采购的计算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每项可循环材料的产品信息和重量,全部材料的产品信息和重量,可循环材料采购单据和材料可循环性质证明。

2.6.2围护材料节约

◆目的

优化建筑围护材料的使用,提高材料利用率。

◆类别

重点要求。

◆要求内容

✧对照设计要求,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对照设计要求,门窗采用密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