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963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docx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

会计职业判断的道德影响分析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

所谓判断,就是要给具有不确定的事项寻找一个合适的结论。

任何事物只要具有不确定性,就需要人们为之做出判断。

如在各行各业中,体现出来的职业判断。

职业判断就是判断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职业判断会因事项所涉及的具体职业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如医学执业判断、法律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等。

职业判断所具有的共性就是,依据自身行业的特点,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本行业的不确定事项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因此,会计职业判断,就是在会计这个特定的行业,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的经济事项的情况下,运用会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会计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等会计标准,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特点,通过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该不确定的事项作出合理的推定和判别。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准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与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趋同,标志着我国原则导向型会计的逐步建立。

原则导向型的会计标准愈加简练精确,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这就给予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应用和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范围不断加大,存在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意义

会计核算时一个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辅助企业的运营管理,向相关者提供企业会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作为一种提供信息的经济活动,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性,关系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和谐稳定。

由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准则制定机构人员的有限理性及准则手机信息的高昂成本等,使得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完整和某种程度的含糊性,因此,会计准则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不完全契约关系是一种必然结果,这时候,就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要求。

会计的过程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行为始终,如在会计的确认阶段,会计人员首先判断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完整性,确定会计要素,以便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在会计计量阶段,要判断会计要素类别,确定适合的计量属性,准确计量会计要素价值;在会计记录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对各项会计要素按其性质分类,以便准确进行登记;在会计报告阶段,判断适合的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选择说明披露信息,便于使用者正确、快速获取信息。

这一系列的会计行为,都需要会计人员高水平的职业判断作为支持。

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和选择的空间,判断是否合理准确将直接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质量和效率,也必然影响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获利,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

因此,高素质的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准则的执行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财务成果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优化经济后果,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是建立在会计专业基础上的一种判断,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约束下的主观意识的体现,是依据外部环境做出的选择。

因此,从外部的约束环境到内部的意识体现,构成了一系列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因素

主题因素即指会计人员自身的影响因素。

认识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内在追求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从会计人员主体角度又可将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层次:

1、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要专门的学习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专业知识。

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保障判断的合理准确。

2、会计人员的自我需要和职业道德

需求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内在驱动力,作为会计人员,包括经济利益、职业地位等追求在内的一些因素,成为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在因素。

会计是为管理当局服务,这就使会计人员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往往屈服于管理当局的意愿,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事项。

这就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

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成为影响会计职业判断最基本的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是规范会计人员行为最原始的手段。

会计人员只有具备了优秀的职业道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面对利益诱惑时部位所动,排除利益的感染,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

(2)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主要是会计人员面对的经济事项所名具有的某些能影响到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规范程度等方面。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程度越大,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越大,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越高。

(3)环境因素

主要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所处的环境,如会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技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等,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依据。

3、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政策中的应用

会计政策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其中,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会计原则;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具有的特点之一就是选择性。

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中做出指定或具体选择。

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在符合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要求下,可以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会计政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

而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就是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

如存货成本的计量。

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会计准则规定4种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比较特殊,在此不予考虑。

在其余三种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下,即使相同的数量、金额,若采用不同的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下面以某公司具体业务说明:

某公司A种存货库存300公斤,单价50元,于某月10日、19日、25日分别购入同种存货900公斤、600公斤、200公斤,单价分别为60元、70元、80元,于该月11日、21日分别发出存货800公斤。

现分别采用先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来计算该公司当月A种存货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1)先进先出法:

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日期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

期初余额

300

50

15000

10

购入

900

60

54000

300

900

50

60

15000

54000

11

发出

300

500

50

60

15000

30000

400

60

24000

19

购入

600

70

42000

400

600

60

70

24000

42000

21

发出

400

400

60

70

24000

28000

200

70

14000

25

购入

200

80

16000

200

200

70

80

14000

16000

31

本月发生额及月末余额

1700

112000

1600

97000

200

200

70

80

14000

16000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15000+30000+24000+28000=97000(元)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14000+16000=30000(元)

(2)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每次收入存货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成本,除以每次收入存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例如以上述数据为例,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用计算存货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第一批收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15000+54000)/(300+900)=57.50(元/公斤)

第一批发货的存货成本=57.50*800=46000(元)

此时结存存货成本=400*57.50=23000(元)

第二批收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23000+42000)/(400+600)=65(元/公斤)

第二批发货的存货成本=800*65=52000(元)

此时结存存货成本=200*65=13000(元)

第三批收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13000+16000)/(200+200)=72.50(元/公斤)

月末存货成本=400*72.50=29000(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46000+52000=98000(元)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起初存货数量和本月全部收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月初存货成本加上本月全部收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以此种计价方法来计算,该公司A种存货平均单位成本=(15000+54000+42000+16000)/(300+900+600+200)=63.50(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1600*63.50=101600(元)

月末存货成本=400*63.50=25400(元)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即使在购入、发出相同数量的存货时,对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和月末库存存货成本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存货是资产负债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存货成本能否准确的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通过其他会计科目的勾稽关系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表等。

由此来说,企业选择何种存货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确定该会计政策选择时,通过对企业存货的特点,企业经营方式特点的分析,加之自身的职业判断,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方法,这是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实务中具体应用的最突出的体现。

初次之外,还有很多会计政策的选择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借款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还有合并财务报表是所采用的合并政策的选择等。

这些会计政策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决定企业日后的发展方向。

在选择使用的会计政策时,需要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会计人员在选择确定一项会计政策时,并不是单纯的从一些选项中随意挑选,而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分析研究那些政策才是适合企业的,该政策的选择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等,专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就是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病做出选择的过程,对企业的存续和发展至关重要。

(2)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估计中的应用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所进行的。

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总是力求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由于某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进行会计估计。

会计估计的过程,也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表现。

例如,企业坏账、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参与价值、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确定等。

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应当以当时的情况和经验、最近可靠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但是,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和可获得的信息总在不断地变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改变,会计估计也应当根据最新的信息进行改变,所做的估计才最接近事实,由此提供的会计信息才最可靠。

如果会计人员不对该变化做出及时的判断,仍旧采用旧的基础进行会计估计,对企业经营的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某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84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净残值为4000元,自2004年1月起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2008年1月,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做出修正,修改后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净残值为2000元。

会计人员对环境变化做出职业判断后,决定对上述会计估计进行变更处理:

①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不计算累积影响数②变更月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按新股及使用寿命提折旧,则有:

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00元,已提折旧4年,共计40000元,则2007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44000元。

改变估计使用寿命后,从第5年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44000-20000)/(6-4)=21000(元),2年提完折旧。

若不改变估计使用寿命,仍旧按照每年10000元计提折旧,还需要4年才能提完折旧。

由此,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到利润表,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除此之外,像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要求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计提比例;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会计人员合理的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合理的确定可收回金额;或有负债的估计,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可能发生的概率来确定最佳估计数等等。

这些不确定事项,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每一项判断,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

(3)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判断失去中立。

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它的工作是通过职业判断对各种经济业务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它要求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独立于各个利益相关者。

然而实际情况确是,很多会计人员由于利益的驱动,或是其他方面的威胁诱惑,经常做出违背客观事实的判断。

许多会计人员往往看领导的态度办事,以集团利益为上进行财务运作,进行虚假的利润规划和盈余管理,职业判断毫无原则可循,于是就出现了错误的会计判断,导致在某一特定时期偏袒某一利益相关者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

如著名的“银广厦”造假事件,就是利用职业判断满足上市公司的利益而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我国实行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一体化的体制,更成为会计职业判断失去中立的催化剂,是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事项时,应企业少纳税的要求而首先考虑怎么样才能少纳税,千方百计的通过合理避税甚至是冒偷税漏税的危险而做出有利于企业的职业判断。

在这样的错误思维方式的驱动下,会计职业判断自然失去中立。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淡薄。

在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之前,会计规范是采取制度的形式,对经济事项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处理标准,会计人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照章办事”机械的处理事务,养成一种惯性,会计处理逐渐僵化。

再加上会计行业从业门槛较低,就业面广,我国虽然会计从业人员很多,但是出现了学历低、业务不精的局面,许多人员并不能在新的事物出现时,做出合理的判断。

这是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事件经验的结果。

3、会计职业道德缺失。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工作当中应该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它不像会计的法律法规一样具有强制性,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完全出自于会计从业人员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它从会计行业活动的各个角度出发,填补了法律法规未能涉及到的方面,包括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判断的前提。

会计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执业过程中排除利益干扰,据实公正的做出职业判断。

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除了不能抵挡诱惑、以不正当的手段谋求自身的利益之外,具体表现在工作态度等方面。

懒惰、拖沓等不良工作作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不能将会计信息及时有效的记录、反映,收到的现金不督促出纳人员及时入账,记账凭证未能及时处理,不按时登记账簿,财务报表不及时等等,这些懒散的行为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及时、不完整,不能很好的为管理者所用,失去会计工作应有的价值。

会计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会计理论往往会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不但要学好以往的理论知识,更要坚持会计的后续教育,不断追求进步。

然而很多会计工作者固步自封,不重视会计知识的后续教育,满足于现状不能发展会计理论,这些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四、增强会计职业判断和规避道德风险的对策

综上所述,现在的会计职业判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现问题之后,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增强会计职业判断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全面的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是会计实践的基础,而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又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前提。

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不仅依赖其合理的知识结构,更需要有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就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

因此,从根本上说,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就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理论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通过不断地实践练习,提高自身面对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

首先,完善理论知识,在校期间的所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会计理论的完善要建立在一种长远的教育机制,系统、全面的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不仅要加深会计纵向知识的学习,具备适应会计工作各个阶段的知识要求,包括核算、控制、考核、分析、预测与决策等专业方面的知识,更要加强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横向知识,如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法律、审计等。

其次,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更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来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不断地通过实践练习,养成分析、判断、综合、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才能培养出会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的能力。

2、完善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主观行为,但它必须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法规限定了会计人员的运用职业判断的程度。

在法制建设上,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更要明确对滥用职业判断违规操作的具体处罚措施,相关立法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等进行有效地协调沟通,尽可能缩小不同法规政策之间的矛盾,防止会计人员借职业判断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判断,谋求利益,促使会计人员自觉自律,真实公允的反应会计信息。

3、优化会计环境,避免道德风险

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判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影响会计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文化教育环境因素,科技管理环境因素等。

因此要优化会计环境,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

优化经济环境,包括优化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与经济紧密相关的市场,确保其稳定发展,营造一个持续稳定的会计环境。

优化文化教育环境,主要是指要从会计从业人员后续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面净化环境,本文将在后面进行具体阐述。

优化科技管理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确保会计工作能环环相扣,环环制约,自身就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再配合外部审计体系的监督,从里到外杜绝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出现。

同时要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更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财务软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尽可能的减少会计人员在核算等方面的错误。

完善税务监控系统,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优化会计环境,营造公允、诚信的判断氛围,是保障会计职业判断准确合理的有效保证。

(2)如何规避道德风险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道德风险因素。

因此,如何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就成为提高职业判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如何规避道德风险。

1、健全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企业内部控制来看,会计部门依附于企业存在,并不能具备其应有的独立性,会计信息往往被企业需求所左右;从外部监管体统来看,由于多种监管机构同时存在,彼此不能有效地沟通,甚至一些监管部门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更不能对会计工作作出有效监督。

因此,应当从两方面来健全会计的监管机制。

首先,强化内部控制系统。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企业经济和财务活动的监督。

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控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的管理在每一环节的人员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技能相互协调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减少舞弊的可能性。

其次,要加强外部监管的力度。

完善外部会计监管体系,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督为主导,社会监督为主要手段的全面合理的监管体系。

强化政府外部监督,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

加强外部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减少因审计失当带来的风险。

2、完善会计准则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体系,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新准则的实施还是存在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

首先,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已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有一个基本的内涵和一致的,清晰的框架,对经济事项和计量加以引导,灵活性大大加强。

其次,以原则性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更注重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把具体交易交给最了解业务的会计从业人员,贴合实际。

同时,关于对会计准则本身道德风险发生及围绕具体规则进行交易策划而发生的财务操纵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

当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这还需要我们构建以原则导向为基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加以适当补充规则性准则,在不断理论和实践中慢慢摸索出完善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的最佳途径。

3.加大奖惩力度

当前,由于我国的会计人员诚信约束和奖惩机制的不够完善。

导致对倾向于企业经营目标有利的会计核算方法,做假账等不正常现象变成正常现象。

很多会计因此迷失方向。

对于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敢于向不正之风说不的会计人员实施奖励,对自觉遵守财经纪律、财务处理规范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赏、表彰,具体可以采用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晋升工资等,树立行业楷模,从而影响带动整个会计从业人群素质的提升。

相应的,对于漠视法律法规的会计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从法律法规角度去规范,使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从工作作风问题上升为违法行为,让人们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的思想,从而提升会计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