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854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docx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研报告

附件附图

一、城市生活垃圾接收协议

二、平度市财政局资金许诺证明

3、土地部门意见

4、计划审查意见

五、环保审查意见

六、供电证明

7、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八、区域位置图

九、现状图

10、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平度市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址

平度市田庄镇市棉花原种场西北部份,804省道以南。

3、建设单位

平度市环卫园林管理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刘晖

通信地址:

平度市人民路东端126号

邮政编码:

262700

联系电话:

8

4、建设单位概况

平度市环卫园林管理服务中心是平度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环卫设施的计划、设计,环卫业务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

中心下设的作业机构(环卫园林所)与各街道办事处及工业园区负责组织辖区居委会、居民小区的街道打扫保洁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并分片负责市区主次干道的打扫与保洁,生活垃圾和粪便的清运。

五、报告编制单位:

(填写盖章单位资质及名称)

二、编制目的

本项目的建设以垃圾搜集转运为手腕,以达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搜集、转运、处置为目的,旨在营造平度市舒适的生活、经济、进展环境。

本报告主要为研究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项目的建设提供依据及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预测,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

一、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肯定工程项目;

二、肯定工程建设规模;

3、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

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五、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六、作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营的工作依据。

三、编制依据

一、项目两边签定的工程咨询委托书和合同书

二、《山东省会市生活垃圾处置进展计划》

3、《平度市“十一五”计划》

4、《城市计划法》、《平度市城市进展整体计划》

五、《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1996]第99号公告2001年修改)

六、《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7、《城市整体计划审查工作规则》

八、《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计划规范》

九、《平度市城市整体计划(2004-2020年)》

10、依据参考标准及规范:

⑴《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⑵《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⑶《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⑷《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⑸《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及其测量方式》GB12348~12349-90

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十一五”计划》

1二、有关部委颁发的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

13、、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四、研究结论

1、建设规模

按照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成份与垃圾产生量及转变趋势,提高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进展,提高垃圾的处置能力和效率,结合国内外垃圾转运站建设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平度市的自然条件,肯定建设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1处,项目设计垃圾日处置能力为366吨,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1441平方米;硬化面积为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540平方米,同时建引桥一座,管涵桥一座;垃圾处置工艺采取竖直式垃圾紧缩处置技术对垃圾进行搜集、紧缩,后送至平度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厂进行无害化处置。

二、建设内容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⑴垃圾紧缩车间1座,建筑面积1090平方米;

⑵办公室衡宇一座,建筑面积323平方米;

⑶转达室,建筑面积2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1441平方米。

3、建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平度市城区东部,804省道以南,该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通信等条件便捷,符合该项目的建设选址要求及平度市城市计划和进展目标,适宜项目的建设。

4、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计划为半年,项目计划于2009年1月底前完成项目的前期预备工作,2009年2月份动工建设,估计到2009年7月全数完成并完工验收。

五、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成后需工作人员24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4人,操作及后勤人员20人。

六、投资估算

本该工程投资总投资估算为15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164万元,设备购买及安装费955万元,其他费用554万元,预备费12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万元。

7、资金筹措

建设资金由平度市财政出资解决。

八、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其效益主要体此刻垃圾搜集和运输进程中费用的节约,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置进程中的能耗,使平度市城区内生活垃圾取得及时处置,提高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平度市经济可持续进展济进展提供靠得住的保障。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设计规模

1

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366

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441

劳动定员

24

建设期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00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470

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0

资金筹措

1

平度市财政配套

万元

1500

成本测算

1

年总成本

万元/年

295

2

单位垃圾收集压缩处理成本

元/吨

40

3

平度市垃圾填埋场收费

元/吨

4

单位垃圾综合处理成本

元/吨

第二章基础资料

一、平度市概况

平度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隶属青岛市辖区,是一座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坐标为东经119°31′—120°19′,北纬36°28′—37°02′,南濒黄河,北接渤海,距青岛市区100千米、烟台市区190千米、潍纺市区78千米,是胶东半岛连接内陆腹地的咽喉。

东西最大横距6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5千米,总面积3166平方千米,其中市内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常驻人口万人。

平度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进展和城市的地域性交通枢纽功能的增强,平度市已经成为吸引投资的黄金区域。

二、自然条件

平度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沛,热量丰硕,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天;年日照小时;年均气温12℃。

一般年份夏无盛暑、冬无酷寒,热害和严峻冻害的机率极少;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干燥度在之间,空气湿润,气候温和。

三、环境卫生状况

一、管理体制

平度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区负责制。

平度市环卫园林管理服务中心是平度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环卫设施的计划、设计,环卫业务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检查。

中心下设的作业机构(环卫园林所)与各街道办事处及工业园区负责组织辖区居委会、居民小区的街道打扫保洁和生活垃圾的集中,并分片负责市区主次干道的打扫与保洁,生活垃圾和粪便的清运。

2、垃圾产生量

(1)现状

平度市目前市区总环卫服务人口万人,垃圾日产生量290吨。

(2)预测

随着平度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迅猛进展,环卫服务人口范围也慢慢扩大,依照《平度市城市整体计划(2004-2020年)》,计划城市人口规模40万人,按%的增加率预测平度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具体预测值见表2-1。

表2-1平度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表

年份

2006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垃圾产生量(吨)

290吨

480吨

634吨

第三章平度市垃圾处置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随着经济的进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大量的物质消费丰硕了生活,伴随而来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多和垃圾成份的多样性。

2006年平度市人口为万人,产生垃圾量为290万吨,依照%的垃圾增加量预测,到2009年垃圾产生量为吨左右。

二、城市垃圾组成特征

按照平度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其城市生活垃圾物理成份见表2-2。

表2-2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成份表

成分

有机物

无机物

废品类

植物类

动物类

砖瓦

其他

塑料

纸类

织物

金属

玻璃

含量(%)

48

2

10

35

2

1

1

50

5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置现状。

目前,世界上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有三种:

①卫生填埋;②高温堆肥;③焚烧。

无论哪一种方式,垃圾处置实现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或是减少它对环境和人的危害,维持生态平衡。

选择垃圾处置的方式要按照城市的自然条件及垃圾成份等因素决定。

按照目前平度市的经济水平,平度市生活垃圾成份和针对平度市环境的保护目标,平度市已建成的垃圾处置厂采用填埋的处置方案是适合平度市的情形的。

目前,平度市的垃圾实行混合搜集,集中清运,统一处置。

垃圾收运方式有两种,如下示意:

1、方式一,所占比例10%

居民投放物业公司或居委会

 

二、方式二,所占比例90%

单位、居民投放

 

 

第四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提出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进展,青岛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并通过实施了《青岛市环境卫生专业计划(2004-2020)》,将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进展计划。

转运站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

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作为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结尾处置系统的结合点,在很多城市的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里起到枢纽作用。

垃圾经转运站不仅实现了垃圾封锁化、大运量的运输,提高了远程运输的经济性,而且显著改善了垃圾运输的环保性,减少了远程运输的车流量。

随着这些重要作用日趋显现,最近几年来,转运站在我国愈来愈多的城市取得了应用,转运站已逐渐成为城市最重要的环卫设施之一。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作为城市的重要方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平度市垃圾转运站的建设符合国家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及国家政策。

项目的建设和利用,对于改变平度市垃圾处置现状、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置率、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的建设符合平度市市情: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目前建城区面积平方千米,常驻人口万,生活垃圾日产量为290吨左右,依照山东省中小城市生活垃圾量平均年增加率计算,到2010年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将达到吨。

目前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场已建成并投入利用,可是该处置场服务半径过大,同时布局不够合理,商业街道、城市主要干道、人口密集区布点偏少,建筑面积不足、建设水平不能完全知足国家规范,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环境卫生,制约经济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转运站的建设已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城市环境卫生行业是当前和此后一个时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是改善城市形象、人民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从来对城市垃圾处置十分重视,为实现城市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国务院公布了《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市整体计划审查工作规则》,使我国城市垃圾处置现垃圾处置“三化”的最大化。

最近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组织编制“十一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计划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05]666号),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城市垃圾处置设施进行详细计划,做到城市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按照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类第23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工程”。

山东省针对城市垃圾处置现状,也出台了《山东省会市生活垃圾处置进展计划》,该计划对2003年至2010年期间山东省会市生活垃圾如何处置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依照计划将慢慢成立起处置有序、配置合理、技术靠得住、环保达标、管理高效、国内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

为确保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的高处置率,此后山东省各城市将慢慢取消现有的露天式、半袒露式、敞开式等不密封垃圾收运公共设施,取缔社会上的垃圾拾荒人员,消除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推行密闭式或紧缩式垃圾收运设施。

平度市为贯彻有关城市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置情形进行了专项检查,按如实际情形,对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提出:

要加速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将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至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厂进行无害化处置。

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站工程是贯彻国家鼓励进展的项目,符合山东省和平度市地域进展计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而增进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

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强环保治理,改善地域环境

目前平度市城区大部份生活垃圾搜集转运方式为居民投入垃圾桶以后,由垃圾收运人员进行搜集,然后通过运输车辆直接运至垃圾处置场。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垃圾的收运,其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了能源、资金的浪费,同时因运输进程中处置方式的简单化,容易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

新建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转运和处置进程完全依照《城市垃圾处置技术标准与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进行,所有垃圾采取紧缩密封转运,实行定点清倒、分层压实、每日覆盖,并设置防爆排气、渗沥液导流和处置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置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使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有利于减轻对平度市的环境污染,改善本地环境。

3、有利于增强地域基础设施,增进经济的进展

城市生活垃圾“三化”处置站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飞快进展,城区内生活垃圾的“三化”处置,成为影响经济进展的重要因素。

由第三章平度市垃圾收运处置方式数据可知,通过垃圾转运站进行垃圾的搜集转运数量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目前,随着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垃圾进行分类搜集处置势在必行。

垃圾转运站作为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结尾处置系统的结合点,其作用愈来愈明显,成立区域性的、适当规模的垃圾中转站是十分必要的。

平度市环卫园林管理服务中心按照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要求,运用现代化垃圾处置工艺,实施城市生活垃圾“三化”处置,将会大大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外来项目的引进。

同时降低市政建设的重复投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进本地经济的进展。

4、技术可行

随着经济的进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高度集中、人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垃圾处置和处置的矛盾日趋突出,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世界性的一大环境问题。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垃圾问题的日趋突出,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垃圾处置和处置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必然的成功经验。

所以平度市垃圾转运站的建设技术有靠得住的保障。

五、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平度市经济迅速进展,实力不断增强。

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物力保障。

整体上来讲,平度市城区生活垃圾实施“三化”处置是依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性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成立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将有效改善本地投资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平度市经济社会的协调进展。

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六、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进垃圾处置的产业化进展

依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推动城市污水、垃圾处置产业化进展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开展城市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将为改革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垃圾处置收费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实现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运营管理格局,不断推动垃圾处置的产业化进展。

第五章转运站规模的肯定

一、平度市垃圾量测算

⑴城市规模

平度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隶属青岛市辖区,是一座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城区建成面积平方千米,常驻人口万人。

依照《平度市城市整体计划(2004-2020年)》,2020年平度市城市人口将达到40万人。

⑵垃圾产生量

2006年生活垃圾日产量为290吨左右;按%的增加速度测算,到2010年生活垃圾日产量为吨左右;到2020年将达到634吨。

二、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的肯定

按照平度市城区垃圾产生量和《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有关转运站设计规模计算公式,肯定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为日处置垃圾366吨,依照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标准和要求,采取生活垃圾紧缩处置技术对垃圾进行搜集、紧缩,送至平度市生活垃处置厂进行无害化处置、填埋。

三、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状况

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位于田庄镇市棉花原种场西北部份,804省道以南600米。

占地面积1111亩。

下设办公室、设施科、业务科、污水处置站等运行管理机构,共有员工40名,配备各类机械设备16台,日处置生活垃圾700吨,服务年限20年。

整个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600亩,已建设完成。

垃圾处置采用卫生填埋(日本福冈技术)等综合处置工艺,填埋场采用五层防渗,最底层为30cm厚粘土;中间为“两布一膜”,布为600g/cm2长丝无纺布,膜为2mm厚的HDPE防渗膜;最顶层为50cm的粘土保护层。

填埋场底部及中间部位均铺设渗滤液搜集管网,搜集的滤液通过底层搜集主管排至容量为8万m3的调节池中,然后经脱氮、气浮、厌氧、好氧、混凝沉淀、过滤等一系列生化处置后达标排放。

平度市垃圾搜集方式主要为:

将垃圾打扫搜集后运至城区内的各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将垃圾紧缩后通过垃圾紧缩车运至垃圾处置厂进行处置。

目前处置厂平均日处置生活垃圾550吨,年实际处置生活垃圾约20万吨,年产生和处置污水约5万吨,平均每一年实际运行费用为:

处置每吨垃圾元,每吨污水16-20元。

平度市目前垃圾产生量为120吨,到2010年为200吨,平度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完全有能力消纳平度市城市垃圾。

第六章转运站转运方案比选

一、城市垃圾中转站的类型

目前,国内外垃圾转运站的形式,按照站内垃圾处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处置效果,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直接转运式垃圾搜集后由小型搜集车运到中转站直接将垃圾卸入车箱容积大约为60~80m、半拖挂式的大型垃圾运输车由牵引车拖带进行运输;运输途中,用蓬布覆盖敞顶集装箱,避免垃圾飞扬。

该形式中转站的主要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几乎没有专用中转垃圾处置设备,投资少,运营管理费低,但中转进程中,对垃圾未作减容、紧缩处置.致使站内垃圾运输车的车箱(集装箱)容积根大,无法承担大运量的垃圾运输,且未能实现封锁化中转作业

第二类,推入装箱式:

此类形式又可分两种:

一种是不带固定装箱机的中转站小型垃圾搜集车将垃圾搜集后运到其中转站,经料斗直接卸入带有紧缩装置的、由4O英尺的标准集装箱改装的半挂车内。

垃圾从集装箱的进料口进入箱内,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垃圾受挤压,被紧缩推料机构从集装箱前部移向后部由于此种形式中转站内的垃圾搜集车卸料处一般不设置垃圾贮存槽,在搜集车进站顶峰期,易造成搜集车排队等候卸车,给站内管理调度带来困难,同时带紧缩推料装置的集装箱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另一种是带固定装箱机的中转站垃圾搜集后由小型搜集车运到中转站在卸料平台上将垃圾卸入垃圾槽槽内垃圾经装箱机推入与装箱机对接的大型运输车的车箱(集装箱)内。

随着箱内垃圾量的增加,装箱机的紧缩机构对箱内垃圾形成紧缩,从而提高箱内垃圾的密实度达到垃圾的减容、减量,实现封锁、满载、大运量运行。

此种形式中转站的特点是:

较好地实现了封锁、紧缩的工艺;设备工作靠得住,配置合理,生产效率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站内管理体制成熟、有效,因此己被世界各地普遍应用

第三类,压实装箱式小型搜集车将垃圾卸入中转站内的垃圾槽内。

槽内垃圾再进入垃圾压实机的紧缩腔内。

垃圾在紧缩腔内被紧缩(减容并压实)成形(块)紧缩比例可选3:

1。

最后送出紧缩腔,装入大型垃圾箱,由运输车运往处置厂(场)。

压实成块的垃圾经捆扎后,还可实现临时性堆码处置和贮运。

该形式中转站的特点是:

垃圾压实减容.方便装箱贮运,可是设备结构复杂、造价高,运营费高:

对混合垃圾的适应性差;且垃圾最终处置时,仍需将成形的垃圾块打坏而显得不台理。

二、平度市垃圾中转站类型的选择

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平度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形式宣采用推入装箱式。

理由一是:

箱内垃圾有较高的密实度,对所转运垃圾组成的适应性强;二是:

实现了全封锁化操作;三是:

设备投资、运行费适中四是:

站内中转设备之间的接口匹配要求简单,便于管理和保护;五是:

两种推入装箱式的中转站工艺,设备配置、管理作业方式均较完善,在国内外已取得普遍应用。

六是:

直接转运式工艺简单,不足的地方是设备简陋,不能实现紧缩要求,垃圾的紧缩效率低,不符合平度市垃圾转运站工程建设的大体要求。

带固定装箱机的推入装箱式中转站,按装箱方式,又可分为水平装箱式和竖直装箱式两种。

两种方式对比如下:

两种推入装箱方式工艺技术和对环境的影响比较表

项目

中转站形式

水平式推入装箱

竖直式推入装箱

装箱技术条件

有日照,没有电时也能中转垃圾

停电时不能中转垃圾

倾倒垃圾方式

单面倾倒

三面倾倒

压头最大压力

压力较小,一般≤39T

压力大,可达到120T

压缩密度

每立方米≤,压缩密度低

每立方米≥,压缩密度高

压缩比例

1:

设计有超大功率压缩设备,提高了垃圾填压比例1:

4

能耗状况

150~193KW功率较大,用电量大

30KW,功率较小,用电量小

容器与压实器的接口结构

集装箱与装箱机的出料口之间必须有定位锁定机构。

换箱解除锁定时,垃圾会从接口处掉落,渗沥水也会流出,造成2次污染

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结合结构。

压实器回位时,垃圾会回弹,但掉出容器的几率很小

对环境的影响

噪音、异味较大

无噪音,无异味

每站需配备工作人员

3-4人

1-2人

分类收集垃圾的适应性

不易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容易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垃圾的暴露面积、时间和异味处理

垃圾在站内暴露时间较长,面积大,恶臭严重,治理较难

垃圾在站内暴露时间短,面积小,产生的臭味较易处理

垃圾渗沥水的收集和处理

垃圾渗沥水会从箱体的焊缝处滴漏和进料口溢出,站内必须有收集处理措施

产生的渗沥水沉积在箱体底部,有密封结构保证其不会溢出,直至运至处理厂处理

由上可见,竖直装箱方式在工艺技术及避免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肯定平度市垃圾转运站采用竖直推入装箱。

第七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一、场址选择

1.场址选择原则

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和平度市城市进展整体计划,能够总结为在以下前提下进行转运站的选址:

⑴符合平度市城市整体计划、区域环境计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计划等专业计划要求;

⑵符合本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的要求;

⑶交通方便,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