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074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docx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

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要求

1.1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垃圾产生量进行确定,本指引主要针对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和建设作出要求。

1.1.1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设置要求

(1)镇(街)城区内的小型转运站宜每2~3平方公里设置一座。

(2)距离镇(街)城区5公里以下的农村区域,纳入城区转运站的服务范围;距离镇(街)城区5公里以上的农村区域,宜在农村区域选址设置小型转运站,服务区域为2~5公里范围以内的周边农村。

(3)应根据服务镇域的大小、行政村/自然村的分布情况和生活垃圾产生量,确定小型转运站设置的数量及规模。

(4)小型转运站用地面积必须满足《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所规定IV及V类型的要求,参见表1.1.1。

 

表1.1.1转运站建设规模分类(吨/日)

类型

设计转运量

(吨/日)

用地面积

(平方米)

与相邻建筑间隔(米)

绿化带隔离带宽度(米)

小型

50-150

1000-4000

≥10

≥5

<50

≤1000

≥8

≥3

1.1.2小型转运站选址

(1)小型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县(市)域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或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

(2)小型转运站应设置在农村区域范围内交通运输方便、市政条件较好并对居民影响较小的地区,不应设置在平交路口、大型集市圩镇出入口等繁华地段。

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

(3)小型转运站不得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1.2小型转运站工艺设备选择

1.2.1小型转运站的工艺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密闭作业、环保性好、无二次污染;

(2)转运效率高,转运成本低;

(3)操作及维护简便,适合农村长期使用。

1.2.2推荐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采用地埋式压缩工艺,该工艺可不建设站房建筑,可降低建设成本。

1.3小型转运站建设要求

1.3.1小型转运站的建设应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和《广东省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技术指引》等文件相关要求。

1.3.2总体布局要求

(1)小型转运站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情况,做到经济合理。

应按区域布置,作业区宜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站前区布置应与镇(街)道路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2)小型转运站内道路应综合考虑转运规模、运输方式、运输车辆及周边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其站后转运路线和站前收集路线宜分开,做到线路清晰明确。

(3)小型转运站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布置。

(4)兼有其它功能(如停车场、修理厂、分选车间等设施)的转运站,应以转运设施与设备为中心进行布置,各项辅助设施应根据使用功能、生产流程、地形及安全因素等合理布局。

1.3.3主体设施布置要求

(1)转运车间及卸、装料工位宜布置在场区内远离邻近建筑物的一侧。

(2)转运车间内卸、装料工位应满足车辆回车要求。

1.3.4配套设施建设要求

(1)建设规模为Ⅳ类的转运站转运单元数不应小于2,以保持转运作业的连续性与事故状态下或出现突发事件的转运能力。

(2)小型转运站机械设备及配套车辆的工作能力应按日有效运行时间和高峰期生活垃圾量综合考虑,并应与转运站及转运单元的设计规模(吨/日)相匹配,保证转运站可靠的转运能力并留有调整余地。

1.3.5小型转运站建筑设计应在实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尽量从简,应与周围居民住房、公共建筑物以及环境相协调。

具体实例图详见图1.3.5。

1.3.6转运站应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排水设计。

转运车间应设置收集和处理转运作业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渗沥液和场地冲洗等生产污水的积污坑,坑内污水可就近接入站区周边的市政污水管网。

如无排放条件则需考虑采用吸污车运送至污水处理厂,积污坑的容积必须满足两次以上运送间隔期收集、储存污水的需要。

1.3.7转运站通风、除臭、通讯、噪声和消防的标准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1.3.8转运站内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

1.3.9转运站工艺、机械、建筑结构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和施工验收,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等有关规定。

图1.3.5-1转运站建设实例图

单站带公厕(固定压缩式转运站)

双站(固定压缩式转运站)

图1.3.5-2转运站建设实例图

三站(固定压缩式转运站)

双站(固定无压缩式转运站)

图1.3.5-3转运站建设实例图

地埋式压缩转运站(单站带公厕模式)

地埋式压缩转运站(室外模式)

图1.3.5-4转运站建设实例图

活动式压缩站

活动式压缩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