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191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表(表4-1.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docx

评价类别

评价子项

序号

评价子项

子项权重

(%)

子项评价内容

子项分值范围

子项实际

得分

备注

1

选址*

3

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服务范围合理

2~3

选址不符合标准要求,服务范围不符实际需求

0~1

2

转运工艺与建设规模*

4

建设规模合理,垃圾转运为封闭式、压缩工艺,技术先进,满足近中期需求,兼顾长远发展

3~4

建设规模不合理,垃圾转运工艺落后.甚至是淘汰工艺

0~2

转运站建设用地、建筑面积绿地率、防护距离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规定;站区布局合理

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工程建设标准值的70%

3~4

3

建设用地

4

用地指标未能满足标准规定;站区布局不合理

0~2

4

主体工程设施

5

主体工程设施齐备,工艺技术合理,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5

主体工程设施不齐备,工艺技术有较大缺陷。

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0~2

A

配套工程设施齐备,符合垃圾转运站建设标准的要求

2~3

5

配套工程设施

3

配套工程设施不符合垃圾转运站建设标准的要求

0~1

30

6

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

2

站内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完善,符合标准,或方便借用周边条件

1~2

若借用站外设施,需考察其容量及便利性

站内无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周边无借用条件

0~1

转运车间作业系统

设备模块化、自动化水平高;具有封闭卸料、压实(压缩)、装箱启运等功能,各接口连接配合好;液压设备连接牢固、工作可靠;配置2个及以上作业单元

3~4

7

4

设备通用化程度低、型号、规格混乱,无填装压实;仅有l个作业单元

0~2

污染控制

污染控制设备、设施配置齐全符合标准要求

,2~3

8

设备与设施配

3

污染控制设备设施配置欠缺,设备、设施利用率低,未达到标准要求

0~1

9

雨污分流

2

具有雨污分流设施和功能

1~2

无雨污分流设施和功能

0

B

10

技术资料及存档

3

转运量、进站车辆、设备运行维修等技术资料档案齐全、规范

、2~3

转运量、进站车辆、设备运行

、0~1

维修等资料不齐全、归档不规范

有称重及自动计量记录,进站物料记录资料完整

3~4

称重

11

计量

4

无称重及自动计量记录,进站物料人工记录资料不完整

0~2

30

作业

12

收集和

4

转运车辆型号规格统一,底盘

3~4

附件4:

表4-1 大、中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

6

评价类别

评价子项

序号

评价子项

子项权重

(%)

子项评价内容

子项分值范围

子项实际

得分

备注

和箱体配套,箱体与压缩或压实

填装设备对接良好,车型及载重

量合理,作业效率高,运输过程

中封闭性好,易于维护;收运车

辆线路顺畅无误,收集、运输车

运输作业

辆排队等待时间较短

箱体与压缩或压实填装设备对接较差,作业效率低下,运输过程中封闭性差,转运车辆车型及载重量均不合要求;收运车辆线路混乱,排队等待现象严重,无

法顺利完成垃圾转运作业

0~2

垃圾卸车、压实(压缩)、装车过程规范,工作效率高,能够有效应对垃圾转运高峰和紧急状况

仅生活垃圾进入

4~5

13

站内转运作业

5

垃圾卸车、装车过程不规范,现场较混乱,无压实(压缩)功能无法应对垃圾转运高峰和紧急状况,垃圾易积压、堵塞;有其他垃

圾混入,未及时处理

0~3

进站垃圾均当日清运完毕,不堆积过夜;消杀(蚊、蝇、鼠等)措施有效,每日作业完毕及时冲

洗站区地面

3~4

14

站区清理消杀

4

缺乏或无消杀措施,站内垃圾堆积过夜,未能每日冲洗站区地

0~2

中控系统管理控制得当、调配有效;有运行作业手册及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手册,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健全,实施到位;

场内标识齐全、规范

4~5

15

运行管理*

5

未设置中控系统;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明确、不健全;标识

不齐全、不规范

0~3

备件充足,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无设备损坏事故.有详细点检、

维修记录

2~3

16

设备维护

3

未能及时有效维护设备,出现设备损坏事故,无点检、维修记

录,影响作业

0~l

17

应急处置*

2

具备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

置设施设备

1~2

无任何应急处置预案或措施

O

C

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

18

通风降尘与除臭

8

通风、降尘、除臭设备连续稳定运行,污染控制效果好;作业

车间有全面的污染控制

6~8

检测因子包括:

降尘、臭气浓度、TSP(总悬浮颗粒物)、

H2S

设备闲置未能运行,未采取通风、降尘除臭措施或有措施但实

际效果差

0~5

19

隔声降噪

3

站区边界按标准设置绿化隔离带;作业区有降噪设备或措施,

控制得当;有权威检测报告

2~3

检测因子包括:

厂界噪声作业区噪声

未设置绿化隔离带;无隔声降

0~1

评价类别

评价子项

序号

评价子项

子项权重

(%)

子项评价内容

子项分值范围

子项实际

得分

备注

30

噪控制措施

20

运输途中二次污染控制

4

转运车辆在运输垃圾过程中无

“跑冒滴漏”现象,无二次污染

3~4

未采取措施,转运车辆在运输垃圾过程中存在“跑冒滴漏”现

0~2

21

污水处理

4

污水处理后出水检测数据达标或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有权威

监测报告或环保部门批文

3~4

检测项目包括:

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悬浮物、总磷、总氮和氨

污水处理后出水检测未达标次数占总检测次数的比例占20%以上,或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

0~2

22

节能减排*

3

有节能减排要求与措施。

垃圾转运作业按垃圾量负荷分班次、时段作业,作业过程中对照明、油泵、冲洗水、机电设备、环保设备等有节约能耗、减少废料排放措施,效果较好.吨垃圾转运

能耗指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2~3

无节约能耗、减少废料排放措

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0~1

23

环境检测*

8

环境检测综合评价达标率

≥90%,有权威部门检测报告

6~8

环境检测项目详见附录A

环境检测综合评价达标率

60%~90%,有权威部门检测报告

3~5

环境检测综合评价达标率

<60%,有权威部门检测报告

0~2

安全制度完善,劳动防护保障全面有效;达到卫生作业条件,

未发生安全、卫生事故

2~3

D

24

劳动安全与

卫生管理

3

未执行安全制度.无必要的劳动防护保障措施;曾发生过安全

卫生事故

、0~1

投诉问题轻微、年度信访现象

2~3

10

25

信息反馈

4

年度信访>3次,投诉严重

0~1

现场感官印象好

3~4

评估专家现场判断

26

主观印象

4

现场感官印象差

0~2

表4-2小型垃圾转运站评价表

评价类别

评价子项

序号

评价子项

子项权重

(%)

子项评价内容

子项分值范围

子项实际

得分

备注

1

选址*

3

选址符合标准要求,服务范围合理

2~3

选址不符合标准要求,服务范围不符实际需求

0~1

2

转运工艺与建设规模*

3

转运工艺适用;建设规模合理,实际转运量误差为±20%以内

2~3

建设规模不合理,垃圾实际转运量误差大于

±40%

0~1

3

建设用地

3

转运站建设用地、建筑面积、绿地率、防护距离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规定;站区布局合理

2~3

用地面积不应低于工程建设标准值的70%

用地指标未能满足标准规定;站区布局不合理

0~1

A

主体工程设施齐备,工艺技术合理,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4

程建

4

主体工程设施

4

主体工程设施不齐备,工艺技术有较大缺陷,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0~2

配套工程设施齐备,符合垃圾转运站建设标准的要求

2~3

25

5

配套工程设施

3

无配套工程设施,或无兼具相关辅助功能的措

0~1

6

转运车间作业系统

5

设备模块化、自动化水平高,互换性好,具有封闭卸料、填装压实(压缩)、装箱启运等功能,各接口连接配合好;液压设备连接牢固、工作可靠;配置2个及以上作业单元

4~5

设备通用化程度低、型号混乱、规格落后;严

重影响垃圾转运;仅有1个作业单元

0~3

污染控制

污染控制设备、设施配置齐全,符合标准要求

3~4

7

设备与设施

4

污染控制设备、设施配置欠缺,设备、设施利用率低,未达到标准要求

0~2

配置

8

收集和运输作业

8

转运车辆型号和载重量满足转运作业要求,密闭运输,车况良好

6~8

转运车辆型号规格混乱,载重量低于功能需求非密闭运输

0~5

垃圾卸车、压实(压缩)、装车过程规范,工作效率高,能够有效应对垃圾转运高峰和紧急状况;仅生活垃圾进入

4~5

B

9

站内转运作业

5

垃圾卸车、装车过程不规范,现场较混乱,无压实(压缩)功能;无法应对垃圾转运高峰和紧急状况,垃圾易积压、堵塞;有其他垃圾混入,未及时处理

0~3

进站垃圾均能做到当日清运完毕,不堆积过夜消杀(蚊、蝇、鼠等)措施有效,每日作业完毕及时冲洗站区地面

10

站区清理消杀

5

4~5

缺乏或无消杀措施,站内垃圾堆积过夜.未能每日冲洗站区地面

0~3

25

专人管理,有运行作业手册及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手册,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健全,实施到位;场内标识齐全、规范

4~5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