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681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docx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市第二医院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措施分值50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一、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3分

检查手术医师资质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的有关资料且资料完整,无违规案例。

1、医院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1)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手术医师。

(2)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与其资格、能力相符。

(3)手术医师知晓率100%。

2、手术医师资格运行良好,无越级手术或XX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

3、有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的制度、流程及明确的报告审批手术目录。

 

考核要点一项不符合扣1分。

二、住院患者有适宜的诊疗计划

3分

1、住院病历按规要求在24小时完成,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医疗计划应在8小时完成。

上级医师据病情随时调整。

3、为每位患者制定的诊疗计划或案应具体、可行并在病历中做好记录。

4、手术案完善,术前准备充分。

5、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并落实。

6、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后可下达手术医嘱。

 

一份病历无诊疗计划扣0.5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三、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5分

1、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2、按《病历书写规》要求,检查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等制度执行情况。

会诊及时性:

一般会诊24小时完成。

院急会诊到位时间≤5分钟。

3、临床用血管理:

临床输血指征掌握情况、执行审批制度的落实,有无输血知情同意书。

成分血占临床用血总量(不含血浆)的比例达到95%以上。

术前应向患者、近亲属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

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业绩考核。

4、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价,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

1、一份病历不达到考核要点要求扣1分。

2、三级查房等制度落实执行一项不符扣1分。

3、临床用血管理一项不符合扣1分。

四、加强运行病历监控与管理

2分

1、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按《市第二医院运行病例质量评价表》要求检查评分。

甲级病历≥90%、无丙级病历。

2、参加手术医师在术后即时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手术及病程记录完整。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0.5分

发现一份丙级病历全扣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五、格执行大中型手术前讨论制度及患者病情评估

3分

1、有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综合评估。

2、有术前讨论制度。

(1)患者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围,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

(2)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式、手术风险与利弊。

(3)手术风险评估及术前准备。

3、有术前讨论明确的时限,术前讨论规、记录完整,术前讨论质量持续改进成效记录。

4、有岗位人员培训记录。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0.5分

六、围术期病人的管理措施到位

2分

⑴术前准备:

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病人准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等,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查对无误。

⑵术中管理:

手术安全核查100%。

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及时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

⑶术后处置:

术后观察及时,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预防措施科学。

⑷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离体组织100%做病理检查。

临床术前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80%。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0.5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七、麻醉安全管理

2分

1、检查麻醉工作程序是否规,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2、麻醉复是否实施全程观察,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有关规定执行。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0.5分

八、在患者术前履行知情同意

3分

1、有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1)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知情同意结果记录于病历之中。

(2)术前应向患者或近亲属充分说明手术指证、手术风险与利弊、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法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式的依据。

2、对术前履行知情同意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并记录。

3、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或家属签署。

4、临床科室手术医师有相关教育与培训。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扣0.5分

九、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流程

2分

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

2、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统一的标记。

3、对标记法、标记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4、患者在送达术前准备或手术室前,要标记手术部位。

考核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十、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

2分

1、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

2、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把“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在授权的重要依据。

4、临床手术医师有培训计划。

考核要点一项不符合扣0.5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十一、术后诊断、术后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医疗服务计划

3分

1、对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有明确的规定和流程。

2、手术室有具体措施保障规定与程序的执行。

3、对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有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其结果有记录。

4、有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

(1)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2)患者属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案。

5、术后有医疗、护理、转送等多部门协调服务计划容完整、统一,有连续性。

6、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7、对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扣0.5分

十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分

现场考核并检查有关资料

1、新技术、项目报告制度:

检查开展新技术、项目报告制度及安全性、风险评估、效果评价等有关资料。

2、早会及交班制度执行情况:

参加病区的早会及交班,查看交班制度及记录资料。

3、通过科室管理记录及相关病历记录、各种讨论记录等了解核心制度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4、根据病历检查《诊疗常规》执行情况,通过操作考核了解《技术操作规》掌握情况。

5、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并有其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0.5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十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2分

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2、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并正确记录。

3、手术安全核查项目要填写完整。

4、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的流程,实施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分级等容,并正确记录。

考核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十四、医务人员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及知情同意和告知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5分

1、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2、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3、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说明容要有记录,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4、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要求。

5、医务人员掌握告知技巧,采用患者易懂的式进行医患沟通。

6、对实施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或输血、使用血液制品、贵重药品、耗材等时要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7、有开具医嘱相关制度与规。

8、医务人员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有明确的澄清流程。

9、有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10、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可执行。

11、下达口头医嘱应及时补记。

 

 

1、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0.5分

2、医嘱书写不规扣1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十五、临床危机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4分

1、有临床危机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包括重要的检查结果等报告围。

2、接获非书面危机值报告者应规、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

3、医生接获临床危机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

4、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并正确执行。

5、有危机值报告和接收处置规。

6、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机值,检查科室能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机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提示。

7、根据临床需要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机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及“危机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评价。

8、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和工作流程。

考核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十六、落实患者住院、转诊、转科服务管理的工作制度与流程,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

6分

1、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并有相应的服务流程。

2、有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并告知患者原因和处理案。

3、有对员工进行服务流程培训的相关制度并执行,当服务流程变更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

4、转诊或转科流程明确,实施患者评估,履行知情同意,做好相关准备,选择适宜时机。

5、有病情和病历等资料交接制度并落实,保障诊疗的连续性。

6、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转诊、转科理由以及不适宜的转诊、转科可能导致的后果。

,获取患者或近亲属的知情同意。

7、相关人员要知晓上述制度和流程。

考核一项达不到要求扣1分,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扣1分

市第二医院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措施分值30分

考核容

分值

检查法要点

判定结果

一、急诊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

3分

1、现场检查急诊专业设置、人员配备。

医护人员数及技能与功能任务是否匹配,查阅岗前培训及考核记录,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可上岗。

2、专业人员配备:

急诊科固定医护人员均经ICU专业培训、人员配备合理。

3、无毕业三年以下医护人员独立执业。

急诊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有记录。

考核要点一项不符扣1分

二、急诊科的管理与工作制度职责

5分

重点查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主任查房与死亡讨论制度等的落实情况,抢救室的工作规、工作制度、流程。

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诊断与抢救程序。

有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1、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

每月一次科质控的会议。

2、有完整的急诊工作制度、规流程、人员职责。

3、有院前急救与院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4、医院急诊护士与“120”急救人员、病房间有格的交接班制度、规患者转接及工作记录。

5、有多部门、多科室的协调机制,职责分工和服务时限明确,保障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