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808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x

国学经典之《大学》

国学经典之《大学》十二句编者:

金涛

【原文】

大学之道

(1),在明明德

(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句意在阐明所有博大的学问,都是为了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正大的德性。

如果从教育上来讲,也体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彰明人的光明正大的德性,通俗来说,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人如何做人。

在我们现代教育专业化的今天,往往忽视了教育的本身是为了做人,因此此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即完美的境界,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

以学习新知识为手段,以彰显光明德性为目的,就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原文】

知止

(1)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2),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3),虑而后能得(4)。

 

【译文】

确定自己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句意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要明白自己应该去往何处,强调了人生志向的重要性。

当然,仅仅有志向还不够,还必须志向坚定,因为志向坚定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任何成大事者,都必有崇高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只有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最终才能实现理想,获得成功。

作为大学生朋友们,大家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终有一天你会实现理想,收获成功。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

(2)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

致知在格物(4)。

【译文】

古代那些想弘扬光明正大品德于天下的人,必须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伦理政治。

其内在的逻辑不是简单的由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到平天下。

而是一个递进蕴含的关系,即要做到齐家必须先修身,要做到治国必须先要修身、齐家。

因此修身贯穿于始终,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

修身,就是修养自身的品性,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有道德的理想人格具体表现在行为节操之中,可行为节操由意念志向所决定,如果意念夹杂着恶念。

就表现在行为节操不符合道德规范。

所以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思,必须要做到意念真诚。

人们常常觉得只要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这样就得出意念决定论,常常忽略了最后两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即做到意念真诚,要做到端正心思已达到修身的目的,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如何获得新知识呢?

必须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修身”不仅仅是“意念”的问题,不仅仅是“心诚”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行动就是不断的研究万事万物,在对万事万物的研究中获得做人的道理。

而只有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并身体力行,修养自己的品性,才能够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事业。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原文】

物格

(1)而后知至,知至

(2)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物格: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

(2)知至:

获得知识。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这段话是对上一段话相对的复述。

上一段话说明要明明德平天下,最终推到人要学习掌握知识,明白事理,修身养性,培养道德情操。

而这段话强调通过学习,修养学问道德,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仁德修养的人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

两段话在说理逻辑上只是修辞手法上的先后而已,都阐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五、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1),一是

(2)皆以修身为本(3)。

【译文】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为本,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如果忘记了此根本,就是舍本逐末,就会做不好任何事情。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六、

【原文】

所谓诚其意

者,毋

自欺也。

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释】

诚其意:

使意念真诚。

毋:

不要。

恶(wu)恶(e)臭(xiu):

厌恶腐臭的气味。

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ao)好(hao)色:

喜爱美丽的女子。

好(hao)色,美女。

(5)谦(qian):

通“谦”,心安理得的样子。

(6)慎其独:

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

即独处。

(8)厌然:

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

遮掩,掩盖。

(10)著:

显示。

(11)中:

指内心。

下面的“外”指外表。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

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

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段话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在于独处时的状态。

君子表里如一,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都非常谨慎,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而小人则不同,私下里放纵自己,还在表面上自吹自捧。

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这就是所说的“慎独”!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忿懥(zhi):

愤怒。

不得其正:

不能够端正心思。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思;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思;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思;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

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段在强调心思端正,即“中正”对于修身的重要性,并罗列了影响心思端正的一些因素,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

旨在强调修身在于内心清明、专心致志。

不要被情绪所左右,更不要心不在焉。

在现实社会中,注重修身的人就必须做到使自己的心志端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正,而要做到中正,是不容易的。

那对我们的心地是个考验。

在生活中,许多东西与事情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以至于做不到中正的境地。

比如我们遭遇愤怒、恐惧、喜好、忧患等等,就会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因为直接,所以有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反映,也可能会产生缺乏理智的可能。

从而失去了中正。

君子是最讲中正的,要做到时时处处端正自己的心态,这样,就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自己所做的判断都不失“正”。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八、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之:

即“于”,对于。

辟:

偏颇,偏向。

②哀矜:

同情,怜悯。

③敖,骄做。

惰:

怠慢。

④硕:

大,肥壮。

【译文】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

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

所以有谚语说:

“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

”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段旨在说明修身对于治理家庭的重要性。

因为人对于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都有偏私之情。

如果人不知道修身之道,立身之本,任情恣意而不能有所节制,有所省察,就会产生偏私执见。

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道德的楷模,是因为在思想上具备一种和平中正、无私无偏的大公精神。

古时家庭人口众多,作为一家之长如果不存亲疏之见,不以好恶而别,都一视同仁,互尊互爱,平等相待,这样就可以化解家庭各种矛盾,治理好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

所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必须不存偏私之心,如果有,就说明自身修身不足。

因此,齐家的关键就是修身,使自己有“中正”之心。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注释】

悌(ti):

指弟弟应该服从哥哥。

慈:

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会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

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段旨在说明治理家庭和治理国家的关系。

古时一般家庭或者家族很大,因此古人常常把治理家庭和治理国家联系在一起。

认为家是国家根本,国是由家构成的,千千万万的家庭构成了国。

虽然家庭之间的具体情况有可能不一样,但是治家的道理确是相通的,虽然家与国大小不同,但是齐家与治国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齐家的秘诀,无非有三:

达孝、行悌、能慈,即子女孝敬父母、兄弟手足之间相互关爱、尊长慈爱幼小。

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达到齐家的目的。

治国也和齐家一个道理,对长辈的孝敬如同对君主的忠诚,对兄长的爱戴如同对长官的服从,对幼小的慈爱如同对下级的关爱,使下级服从。

所以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从治理家庭的过程中学习治理国家的道理。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释】

此:

乃,才。

争民施夺:

争民,与民争利。

施夺,施行劫夺。

悖:

逆。

【译文】

所以君子必先慎乎于德。

有德才有人,有人才有土地,有土地才有财,有财才有日用给养。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

将本当作外,将末当作内,主次颠倒,就是与民争利施行掠夺。

这样一来,财富聚则民心散,财富散则民心聚。

所以,出言悖逆道德的,自己必定会遭到同样悖逆道德的言语;以悖逆道德方式得到的财富,也会以同样方式失去。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此段旨在论述道德对于君子治国的重要性。

为什么德如此重要,因为有了德就会得到人心,得到了人心就会得到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财富,那些财富才能为你所用。

值得注意的是:

用财的方式就是德的很重要的方面,用财无度,不以民的好恶而用财就是失德,就会失民心。

所以德是根本,财是这些根本化生而出的枝叶,即为末。

紧接着,此段文字又利用本末理论来阐述德财的方法论,就显得顺理成章。

有的君主对外对人民要求人家遵循道德规范,而自己却一心想着财富,这叫外本内末,于是就施行与民争利各种措施,到头来,财是聚敛了,民心就丧失了,反之,如果按照同民好恶的道德规范来指导用财,就会尽可能地多考虑人民的利益,虽然这样看上去财富散出去了,但是民心聚合了。

所以,作为治国者,必须懂得德与财乃本与末的道理,不要舍本逐末,倒行逆施。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十一

【原文】

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注释】

疾:

迅速,引申为:

勤快。

舒:

舒缓,引申为:

节俭。

发身:

修身。

【译文】

生财是一门大学问,生财者要多,耗财者要少,经营者要勤快,理财者要节俭,这样做下去财富才会永远充足。

仁德之人,用财富来提高自身修养,不仁之人,不惜做有损自身品德之事来聚集财富。

【评析】

出自《礼记.大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们时常听到的至理名言。

在用财和理财方面,此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经典思路。

在物质还不发达,自然财富日益减少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勤俭节约、有序生产,要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因为,我们不仅仅在浪费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更是在减少下一代以至更多后辈们的生产资料。

财富需要累积,但更要讲求道德。

依靠权力和手段得来的财富是对人类的一种掠夺、侵略。

不惜自身品德来获得财富的人,最终为众人所耻。

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富翁,有仁德且为世人铭记的富翁无不是遵循“仁者以财发身”的道理。

以华人富翁李嘉诚为例,就是用财富提高自身的修养,创立李嘉诚基金会,并说“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正是本着这样的忠义之心,李嘉诚基金会才在推动建立“奉献文化”及培养创意、承担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两大目标上不断奋进,并为社会公益事业支持达100亿港元之多。

所以只有那些乐于为社会贡献的人,才会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才会为人们所铭记。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十二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恶:

厌恶。

毋:

不要。

絜矩(xiéjǔ):

絜,度量;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絜矩:

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译文】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

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评析】

如果你厌恶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其他人。

在社会中应对各种上下、前后、左右等关系时,都应该保持一种视人如己、宽以恕人的博大气度。

儒家“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就是教我们处世待人一定要能够将心比心,以心体心,心心相印,同归至善。

生活中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够放大自我的心量,去包容宽恕他人,爱人如己,是因为自心还存有一己之私念,困缚于自身形气的偏执。

儒家爱人如己的思想告诉我们,君子不以自我一己之心为心,而是以众人之心为心。

所以这段文字,对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金涛)

【参考】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