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180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docx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试卷

语文

一: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

(2)兵戈既未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羌村三首》)

(3)轮台九月风夜吼,_____________。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5)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望月有感》)

(6)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9)常怀感恩,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爱才之情,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之义。

(用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诗句填空)

【答案】

(1).

(1)对影成三人

(2).

(2)儿童尽东征(3).(3)一川碎石大如斗(4).(4)小荷才露尖尖角(5).(5)一夜乡心五处同(6).(6)地利不如人和(7).(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8).(8)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9)(9).报君黄金台上意,(10).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

患,携。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一xiè(_____)千里 断bì(_____)残垣

袅袅烟云(_____)引颈受戮(______)

【答案】

(1).泻

(2).壁(3).niǎo(4).jǐ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

壁。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创始人,与弟子们热心救世,力阻诸侯战争。

B.《孔乙己》选自《呐喊》,通过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讲述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C.《威尼斯商人》是德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的人物夏洛克是著名的吝啬鬼。

D.《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学会驯养、繁殖山羊来获得肉、奶和奶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C项表述不正确,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着人类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日前,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正在热播。

A.9家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一一亮相。

B.该节目的宣传口号为“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C.节目通过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新颖性的设计为观众展出“国宝”,并为每件文物设置了专门的“国宝守护人”。

D.“守护人”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的故事,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魅力。

4.在方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内容。

承古人创造开时代生面

5.材料中ABCD四个句子中标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AB.BC.CD.D

【答案】4.抄写正确,符合字体,得体美观5.B

【解析】

4.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注意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5.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

B项使用错误,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学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起了一个倡议。

根据要求,完善下面这份倡议书。

(甲):

石刻文字凝固着博大的文化乐章,山水画卷诉说着厚重的艺术积淀,古代瓷器煅烧着绚烂的物质文明……一切尽在南京博物院。

欣赏文物,承接文明薪火。

让我们一起投身到“走进南博,亲近国宝”的活动中来。

学生会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利用节假日,和亲人朋友走进南京博物院,欣赏文物之美。

二、搜集某件文物的相关资料,了解该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历史。

三、(乙)。

   

xxx学校学生会

2018年1月25日

6.在甲处补写倡议书称呼。

7.在乙处拟写第三条倡议,为学生会将要举办的主题演讲活动做准备。

【答案】6.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符合要求的称呼均可)

7.示例:

利用搜集的资料创作“南博国宝故事”,准备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国宝故事”演讲。

【解析】

6.本题考查倡议书的书写。

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

倡议书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正文内容包括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可以补写为:

亲爱的同学们。

7.本题考查补写倡议书内容。

倡议书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保证倡议书的格式正确,结合题目中的描述,明确倡议的背景或内容,即可作答。

本题要结合主题演讲活动,做好国宝故事的搜集。

二: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①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②,论功还欲请长缨③。

【注释】①笳:

代指号角。

②投笔吏:

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后投笔从戎被封定远侯。

③请长缨:

终军求汉武帝赐他长绳,俘虏南越王时用。

缨:

绳子。

8.《望蓟门》紧扣“___”字,描写诗人在边地的见闻;尾联表达了作者___的情感。

9.结合诗歌的前两联,分析“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8.

(1).“望”或“惊”

(2).渴望杀敌报国

9.

(1)诗人听见汉家军营里喧闹的号角声和战鼓声感到震惊。

(2)诗人看见边塞下雪的范围之广之深感到震惊;(3)诗人看见在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模模糊糊,只有高高的旗帜迎风飘扬感到震惊。

(4)诗人因积雪之冷而感到震惊

【解析】

8.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做好本题需要对平时所学的诗歌内容了如指掌,能够对诗歌的重点词进行赏析,对诗歌的思想情感能够把握清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心情。

9.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从“燕台一望客心惊”下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即可。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市南子见鲁侯

市南子见鲁侯,鲁侯有忧色。

市南子曰:

“君有忧色,何也?

”鲁侯曰:

“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

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

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市南子曰:

“君之除患之术浅矣!

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①犹肯疏②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③也。

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④之患,何罪之有哉?

其皮为之灾也。

今鲁国非君之皮邪?

吾愿君剖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

(选自《庄子·山木》有删改)

【注释】①隐约:

困穷。

②肯疏:

犹豫不进的样子。

③定:

小心谨慎。

④罔罗机辟:

捕野兽的机关。

10.请用“/”为文中划线处断句(标示两处)。

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

1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市南子见鲁侯胡不见我于王

B.居然不免于患故患有所不辟也

C.犹肯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环而攻之而不胜

D.而游于无人之野辍耕之垄上

12.翻译下列语句。

①市南子曰:

“君有忧色,何也?

②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何罪之有哉?

13.道家门徒市南子用丰狐文豹的皮毛来喻指_____,指出贪图权位必然引起争端,建议鲁侯______来躲避祸患(用自己的话概括填空);如果换作孟子,他给鲁侯的治国建议则会是_____(填一个四字短语)。

【答案】10.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

11.B

12.①市南子说:

“您脸上有忧愁的神色,为什么呢?

②这样尚且(还是)不能免除捕兽机关的祸患,它们有什么罪过呢?

13.

(1).鲁国

(2).抛弃国家权位(去掉欲望,清除私心)(3).实施仁政(勤政爱民或励精图治等皆可)

【解析】选自:

《庄子》作者:

庄子年代:

战国

译文: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

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可根据句意断句,句意为:

敬鬼尊贤,身体力行,未曾片刻背离。

1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和实词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都是“祸患”。

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

A:

拜见/引见。

C:

表承接/表转折。

D:

的/到,往。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

忧色:

忧愁的神色。

点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注意句子要简练,词语的使用要符合原文意思。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巴萨尼奥啊,亲爱的鲍西娅!

这信里所写的,是自有纸墨以来最悲惨的字句。

当我初次向您倾吐我的爱慕的时候,就坦白地告诉您,我的高贵的家世是我仅有的财产。

现在,我不但欠了我的一个好朋友许多钱,还连累他为了我的缘故,欠了他仇家的钱。

这一封信,小姐,那信纸就像是我朋友的身体,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处血淋淋的创伤。

萨莱尼奥他的船一艘也没有逃过礁石的的撞击。

而且即使他现在有钱还那犹太人,那犹太人也不肯收。

那犹太人还向两个同族的人谈起,说他宁可取安东尼奥身上的肉,不愿收比他的欠款多几倍的钱。

要是法律和威权不能阻止这豺狼,那么安东尼奥恐怕难逃一死了。

鲍西娅他欠那犹太人多少钱?

巴萨尼奥他为了我的缘故,向他借了三千块钱。

鲍西娅你可以立即带偿还这笔小小借款的二十倍的钱去;债务清了以后,就带你的忠心的朋友到这儿来。

可是先让我听听你朋友的信。

巴萨尼奥“巴萨尼奥挚友见字如面:

吾船只悉数遇难,债主逼迫,家业无存。

犹太人之约,业已逾期;履行罚责,断无生望。

足下此前欠吾债务,一切勾销,惟盼及吾未死之前,来相临视。

若足下新婚情浓,不忍分别,则亦不复强求,此信置之可也。

(节选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第三幕)

【材料二】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自下马来,叫沙僧在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

“猴头!

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

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

“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

”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

“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

“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

”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

“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

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唐僧道:

“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节选自吴承恩《西游记》)

【材料三】

原非蜀人/川娃儿我却做过八年/在抗战的年代/当太阳旗遮暗了中原的太阳/夷烧弹闪闪炸亮了重庆/我挖过地瓜,捉过青蛙和萤火/一场骤雨过后,拣不完满地银杏的白果,向温柔的桐油灯光/烤出香熟的哔哔剥剥/夏夜的黄葛树下,一把小蒲扇/轻轻摇撼满天的星斗/嘉陵江依旧/东去滚滚,回声隐隐/犹如四声沉稳的川话/四十年后仍流在我齿唇/四十年后每一次听雨/滂沱落在屋后的寿山/那一片声浪仍像在巴①山

(节选自余光中《蜀人赠扇记》)

【注释】①巴:

泛指四川。

14.结合材料一分析安东尼奥具有哪些富有魅力的品质。

15.材料二中,孙悟空拜别师傅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僧在五行山解救孙悟空后,二人遇到六个强盗打劫,唐僧恼恨悟空杀死强盗。

B.孙悟空识破女妖怪幻化成一家三口凡人,三打白骨精,遭唐僧埋怨他滥杀无辜。

C.孙悟空在五庄观偷吃仙果并推倒仙树,致使唐僧遭仙童辱骂,唐僧埋怨悟空。

D.青牛怪用法宝套走孙悟空的金箍棒,孙悟空不得已告辞师父去天上搬救兵。

16.材料三诗歌中加点的“流”字能否改成“留”字?

陈述理由。

17.古人云: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感恩的内涵,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14.示例:

①仁厚,安东尼奥不顾自己陷入欠债风波,反而安慰巴萨尼奥不必放在心上,一心一意进行他的好事;②热心,愿意帮助朋友,因为帮助朋友才卷入风波(其他符合语段意思的答案亦可,说出两点即可)。

15.B

16.不能。

“流”字一方面生动地写出了嘉陵江滚滚东去的气势(动态美),一方面形象地说明了“我”说四川话的流利。

“留”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意近即可)

17.材料一中感恩朋友,巴萨尼奥和鲍西娅得到安东尼奥的帮助才缔结良缘,想方设法为他脱离厄运;

材料二中感恩师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孙悟空念及师傅情分,拜别师傅,流泪离开;

材料三中感恩故土(故国\四川),余光中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在四川避难,度过了美好快乐的时光,时隔四十年仍念念不忘。

【解析】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安东尼奥仁厚、热心,结合具体事例来写即可。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B项正确,要结合原著主要故事情节来辨别分析。

16.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流”字既写嘉陵江,又说明了“我”说四川话的流利。

17.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分别加以概括即可。

材料一中感恩朋友,材料二中感恩师傅,材料三中感恩故土。

(四)阅读散文,完成小题。

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

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

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

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

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

五台山的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便长着一簇高高的白杨。

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

远远望去,就像盛开的莲花。

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圣洁美丽。

春天或夏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白杨树的每一根枝杈都沐浴着阳光,每一片叶子都碧翠油润,每一棵树都毫不懈怠地送给人们清荫。

深秋,白杨树经历秋风的萧瑟,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

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道道山谷,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昂首相送。

脚下的金子哗哗地随风飘舞,或者厚厚地铺在地上。

空中飞舞如蝴蝶般的叶子,像一路歌声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睛空,心中万里无云。

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打捞起自身的灵性,我有新的发现。

人类的铺张,是放纵欲望;大自然的铺张却是施与众生。

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消融,看世界的眼光视角就会不一样。

我仰望着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芬芳的心香在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

忽然之间,我心生一种激情,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五台山这样的高天静地淋漓地挥洒出来!

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奔向高高的大台。

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游人如织的景象,这里是清冷的。

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之上的大台。

一个人,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走在路上,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默默地走。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

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

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肢体匍匐在大地,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

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不可窥测的神圣。

人们只是静默地看他,大声喘息似乎都怕惊扰了什么,举手投足都怕亵渎了什么。

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摒却尘嚣,让自己的心沉淀,寻找到自己。

这样的时刻,身外的事物是美的,自身是美的。

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

看到了自己,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

五台山,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

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让人张眼看天地大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

因而,我才重新看到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弯的白杨。

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

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尼采说: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是啊,人,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

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

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7年6月,有删改)

18.根据文章,完成关于五台山白杨树形象的填空。

树根:

密密生长,紧紧相连

树冠:

(1)___________

枝叶:

(2)___________

(3)___:

金色纯净,随风飘舞

19.第二段写豫中平原、黄河古道的白杨有何作用?

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突出白杨树“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的特点。

B.衬托五台山白杨具有“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的大美。

C.为了说明这两处白杨也有“隐藏在事物深处的大美”。

D.为作者的“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这句话提供依据。

20.第七段中画线句中两个“铺张”的含义有何不同?

21.结合文章,理解“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的原因。

【答案】18.

(1).树冠:

散开疏放,圣洁美丽

(2).枝叶:

沐浴阳光,碧翠繁茂(3).落叶(秋叶)19.C

20.第一个“铺张”指人类习惯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浪费资源;第二个“铺张”指大自然无私呈现出壮观美好的景象(意近即可)。

21.示例:

①欣赏到白杨树的圣洁美丽;②感受到壮丽大自然的无私奉献;③在静谧的氛围中沉下心来重新认识自己(打开心来);④张眼看天地大美,感受世道人心的良善;⑤学会俯下身来,做一个谦卑的人。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注意要和给出的例句句式一致。

19.本题用选择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扩大了覆盖面,为阅卷的公正客观提供方便。

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

另外,选择题我们还应通过分析、比较、斟酌、排除的形式去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

C项理解的全面正确。

20.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第一个“铺张”指人类浪费资源,第二个“铺张”指大自然的美景。

点睛: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的能力。

所谓“文中”二字告诉考生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2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归纳能力。

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

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从欣赏白杨树到学会谦卑待人。

三:

22.作文

(1)根据要求修改文章片段

①第一次听《二泉映月》时,我对这曲子嗤之以鼻:

既无《蓝色多瑙河》的优美圆润,也无《小夜曲》的深沉典雅,然后不如流行歌曲的旋律明快。

很快,我就把它忘到脑后了。

②知晓了作者阿炳的生平,再静心听,我有了新的感受。

二胡声起,弓弦似锉刀,深深浅浅,锉痛内心。

引子的音调低沉,仿佛一声痛苦的轻叹。

之后,第一曲段旋律如微波回旋,恰似作者沉思往事。

第二曲段进入高音区,作者情绪变得昂扬,好像听到他回忆往事的无限感慨。

第三曲段,旋律在高音区流动,柔中带刚。

在叙述一生坎坷的经历。

第四曲段调子更高昂,作者情绪更激愤,但没有绝望,仿佛能听到作者对命运的呐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自此,我常听这曲子。

打动我的,不仅是幽婉动人的旋律,更是旋律中表达出的对命运的顽抗和对光明的希望。

第①段画线句中的关联词“____”应该改为“_____”。

修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使之与上文更连贯:

____;第③段画线句中的词语“_____”使用不准确。

(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农夫家门口。

农夫给他一个馒头、一碗水,饥饿者得救了。

他走进农夫家里,发现农夫家里一贫如洗,感动得热泪盈眶。

以后,他摆脱了困境,常念此事,常助他人。

【答案】

(1).

(1)①“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