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607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docx

高三政治时知识点规范特训25

限时·规范·特训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6·洛阳统考]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是(  )

①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 ④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自然界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的,人应顺应、尊重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④正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是承认自然界和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强调意识反映物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②排除。

2.[2015·上海青浦一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存在于意识之外

B.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世界

C.意识能穷尽物质世界的奥秘

D.认识物质世界要经历一个过程

答案 C

解析 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存在于意识之外,A正确,排除;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世界,B正确,排除;世界上有尚未认识之物,说明认识物质世界要经历一个过程,D正确,排除;意识穷尽物质世界的奥秘,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错误,当选。

3.[2016·苏北四市期中]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它就是位于太阳系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

9月,美国宇航局又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科学家发现“另一个地球”,并发现火星表面有液态水,都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正确;太阳系外行星和地球相似,火星表面也有水,都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②正确;③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4.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斯特凡·凯勒在银河系中发现年龄为136亿岁的最古老恒星,这颗恒星于宇宙诞生后数百万年形成。

凯勒说,他由铁元素含量判定恒星年龄:

含量越少,年龄越大。

宇宙诞生初始,只有氢、氦和少量锂元素,其他元素都在恒星中形成。

上述材料印证了(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认识物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③物质是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具有绝对性、有条件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这颗恒星于宇宙诞生后数百万年形成”“宇宙诞生初始,只有氢、氦和少量锂元素,其他元素都在恒星中形成”,都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①符合题意。

“在银河系中发现年龄为136亿岁的最古老恒星”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他由铁元素含量判定恒星年龄:

含量越少,年龄越大”说明人们能够认识物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②符合题意。

③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④否认了运动的无条件性,均应舍去。

5.当前和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是时下关于中国经济的最大关注点。

2015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7%,实现了政府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

下列对2015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可能相衔接——坚持了唯物辩证法 ②与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与近几年经济增速下行趋势相一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④与经济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辩证法与唯物论相关知识的认识。

GDP增长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这坚持了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GDP增长与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能正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②错误;这与近几年经济下行趋势相一致,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性,③错误;GDP的增长与经济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说明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规律办事,④正确。

6.[2015·南通二模]“心之官则思”,孟子的这一观点(  )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C.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答案 C

解析 题中观点强调“心”是意识运动的器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而不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C正确,D排除;题中观点属于唯物主义,A、B排除。

7.[2016·盐城期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这一调整体现了(  )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我国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持了相对静止,但对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体现了绝对运动,①正确;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体现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关系,②排除;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认识决定实践,③错误。

8.[2016·泰州姜堰期中]下列选项中与“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答案 B

解析 题中观点强调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B蕴含哲理与此一致,当选;A强调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排除;C体现的是矛盾,D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都不符合题意。

9.[2016·山西四校联考]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选项与诗中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

A.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答案 D

解析 题中观点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蕴含哲理与此一致,当选;A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体现的是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体现的是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都不符合题意。

10.[2016·肇庆检测]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

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

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源于人们对大数据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的产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说明对大数据的认识,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多机会推动社会发展,③正确;大数据作为一种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并且利用,④正确;并不是对规律认识多少,就能有效利用多少,①错误;对大数据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不能成为人们利用大数据的根源,②错误。

11.[2016·广东四校联考]黑枸杞是草原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却成了外地淘金者的摇钱树。

2015年8月,超过5000人的各地抢摘者,洗劫了草原上超过20万公顷的草场,草原生态遭到了肆意破坏。

这启示我们(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②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改造自然必然会破坏自然 ④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草原生态遭到了肆意破坏,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太绝对了;④与题干不符。

12.[2016·河南八市质检]据机构研究,我国购房主力人口将于2015年达到峰值,并将从2018年开始趋势性下降,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

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房地产的发展与人口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作为规律,支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体现了规律的普遍性,①正确。

题干只是客观地反映了房地产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不反映人与规律之间的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

购房主力人口趋势性下降对房地产的影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正确。

13.[2016·北京海淀期中]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五天):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坏户;三候水始涸”。

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三候”现象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认识和观察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求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于秋分后阴气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小动物也开始蛰居、水洼也开始干涸,这说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②正确;“三候”现象的发生是自然规律的外在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正确;“三候”现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而非人为事物的联系,①错误;认识和观察事物应以承认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③错误。

14.“相对时空观”认为:

当物质运动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时间会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变慢。

根据相对论理论推算,当飞船以99.9%光速运动时,飞船内的人过了五天,而地球上则过了一年,如果人类能造出这样的飞船,人类就能够穿越未来。

这表明(  )

A.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规律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C.人们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D.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 A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A正确,C错误;B、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15.杨树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它产生的杨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严重时使一些人出现了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症状。

某市向专家们征求意见,专家们认为成熟的杨树开花吐絮是一种正常的生长规律,但可以通过冬季给杨树“注射药剂”来抑制杨絮,缓解这一现象,最终该市采纳了这一建议,成功解决了这一“扰民”难题。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应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②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专家们根据杨树生长规律提出合理化建议,成功解决杨树扰民难题,体现了利用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①正确;杨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