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041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docx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

③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

“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

(《<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

(《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

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

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

[知识要点]

对初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

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

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

如“祖父”、“形容”等。

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

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

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兵(武器,军事)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存(思念、爱抚)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多(称赞)伐(功业,自夸)访(咨询)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讽(背诵,委婉劝告)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封)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购(悬赏捉拿)河(专指黄河)恨(遗憾)集(栖止)几(希望)假(借给,借助,宽容)江(专指长江)揭(高举)就(靠近,完成)窃(表自谦)穷(困窘,竭尽)劝(勉励)却(退,推辞,回头)去(离开,相距)让(礼让,责备)稍(渐渐)少(稍微)身(自身)是(这)适(前往)树(种植,培养)速(招来,邀请)汤(热水,开水)涕(眼泪)偷(得过且过)臭(气味)厌(满足,吃饱)再(两次,第二次)造(到……去,成就)贼(祸害,残害)遮(拦住)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处分(处置,安排)从容(语言得体)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大块(自然界)地方(土地的纵横)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放心(散失了的志意)非常(意外情况)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逢迎(迎接)感激(感动奋发)光景(光阴)故事(往昔的事,旧例)横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交通(勾结,彼此相通)结束(整装,装束)经济(治理国家)舅姑(公公与婆婆)具体(具备形体)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可怜(可爱,可惜)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美人(妃嫔)莫非(没有……不是)南面(登上帝王之位)便宜(因利乘便)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妻子(妻子和儿女)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秋天(秋季的天空)青春(春天)人民(百姓)三尺(指剑,指法律条文)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身体(亲自实行)首领(头和脖子)书记(主管文书的官员)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提纲(抓住纲领)同志(志向情趣相同)突出(突然出现)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文章(法律条文,文彩)无赖(无所依恃,无聊)无论(不要说)无日(没多少日子)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消息(消失和生长)行李(外交使者)形容(形体和容貌)学者(学习的人)颜色(容貌)野人(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一再(一次和两次)以为(把……看作,使……成为)殷勤(诚挚而恳切)因为(因此作……)影响(影子和声响)鱼肉(残害与欺凌)于是(在这……)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称)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政治(政事)指示(指出来让看)智力(智慧和力量)中国(泛指中原地区)祖父(祖辈和父辈)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

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

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

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

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

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

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

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

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假字读音意义例句

亡——无WU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er相当于“罢了”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xian显露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yue愉快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tang用热火焐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zuo坐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zhi价钱,代价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返fan回来寒暑易节,始

文言重点字词

1.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

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

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

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

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

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

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

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

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

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

19.道:

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

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度:

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

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

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方:

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

fēn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奉: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否:

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33.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富: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

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顾:

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冠: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光: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过: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好:

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号:

háo1、大叫,呼啸。

(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ào,别号。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3、hào,国号。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4、hào,号召。

(号令召三老……)

50.还:

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患:

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惠:

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或: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极:

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寂:

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56.加:

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间:

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

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

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角:

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借:

1、借(每假借于人)2、依靠(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尽:

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就: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64.居:

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65.举:

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具:

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

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绝:

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开:

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70.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苦:

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72.乐:

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类:

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利:

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