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82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内容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风沙、海岸)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学业质量水平

合格考(水平1-2)

1.运用景观图像,识别常见的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类型。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描述常见风沙地貌的景观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等级考(水平3-4)

1.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

(综合思维)

2.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风沙地貌及风沙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防治风沙的主要措施。

(人地协调观)

一、风沙地貌

1.概念: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

2.分布

3.主要类型

类型

成因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

风蚀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

风蚀柱

突起的孤立岩石,呈柱状

风蚀蘑菇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

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风积地貌

当风速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携带的沙粒降落地面

固定沙丘

沙丘上生长植物

流动沙丘

新月形沙丘:

状如新月,有陡坡(迎风坡)和缓坡(背风坡)

[填图] 在风沙地貌示意图中填写风沙地貌名称。

提示 (自左向右)风蚀蘑菇 雅丹 新月形沙丘

[微思考] 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成因上的异同点。

提示 相同点:

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作用有关,都为风沙地貌。

不同点:

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二、海岸地貌

类型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

侵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

海蚀崖: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海蚀平台:

向海倾斜的平台

堆积地貌

海滩(砾滩、沙滩、泥滩)

海滩:

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沙坝、沙嘴、潟湖等

沙坝:

伸入海中的长条形沙垄

[填图] 在海岸地貌示意图中填写地貌名称。

提示 (上部自左向右)海蚀穴 海蚀拱桥 海蚀柱 (下部自上而下)海滩 海蚀崖 海蚀平台

[微思考] 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柱在形成上有何关联?

提示 在海浪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的海蚀穴。

海蚀穴被蚀穿后相互贯通,形成海蚀拱桥。

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蚀柱。

三、冰川地貌(补充)

拓知识

风蚀壁龛

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拓知识

灌丛沙丘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拓知识

潟湖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辨差别

槽形河谷和U形冰蚀谷

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谷中分布着阶地(台地)与河漫滩。

冰川在山谷中刨蚀(磨蚀)谷底,形成平直宽阔,两壁陡立的U形谷,常有磨光面及冰川擦痕。

探究点一 风沙地貌

情境探究

[情境]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下图)。

[探究]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鸣沙山属于哪种地貌类型?

它是如何形成的?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月牙泉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数千年不干涸,有“天下沙漠第一泉”的美誉。

推测月牙泉的形成原因。

提示 

(1)沙丘(风沙地貌)。

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

(2)月牙泉地势低洼,地下水溢出汇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水的补给,因而不会枯竭。

素养凝练

1.雅丹的形成条件

(1)岩性条件:

雅丹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都能发育,具有河湖相的沉积岩更有利于雅丹的发育。

(2)动力条件:

主要为强劲的风力,雅丹的沟槽和垄脊走向与盛行风向平行。

(3)环境条件:

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植被稀少的平坦地区,风蚀作用强。

2.沙丘的形成条件

(1)沙源条件:

沙子供应量的多少关系着沙丘发育的规模。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丘都较低矮,内部的沙丘都较高大,这与地表细沙、中沙的多少有关。

(2)动力条件:

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移动方向。

(3)环境条件:

山岭可以阻挡风沙运动,沙子易在其迎风坡堆积,形成巨大的沙丘。

水分、植被条件愈好,愈不利于沙丘的发育。

3.沙丘移动的机制

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力吹动下,不断向上滚动,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一层一层地向前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

4.根据风沙地貌判风向的方法

(1)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所以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3)根据雅丹地貌垄脊的走向判断风向

垄脊的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迎风坡一侧因受风力侵蚀明显,坡度较陡。

如下图:

素养应用

例1:

(经典高考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

(1)~

(2)题。

(1)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B.洪积平原

C.三角洲D.河漫滩

(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

(1)题,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洪积平原分布于山前,河流上游;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

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

故选D。

(2)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

答案 

(1)D 

(2)C

探究点二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情境探究

[情境]台湾省四面环海,优美的海岸景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位于新北市万里区的野柳地质公园为台湾北部著名的地质公国。

万里区为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的烛台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

再加上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多元地貌,让野柳成为集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

[探究]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判断野柳地质公园各类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2)(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狭长的海岬在海浪作用下会形成哪些海岸地貌?

提示 

(1)风化、风力侵蚀、海浪侵蚀。

(2)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穴、海滩、沙嘴、水下沙坝等。

素养凝练

1.侵蚀地貌

2.堆积地貌

素养应用

例2: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完成

(1)~

(2)题。

(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冰川侵蚀B.风化和风蚀

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

(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沙滩B.岩礁

C.岩洞D.巨岩

解析 第

(1)题,岩洞是受到海浪的侵蚀而形成,所以A正确。

(2)题,海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岩洞、岩礁、巨岩都受到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 

(1)C 

(2)A

湘教版P60“活动”

海岸地貌示意

中图版P36“活动”

观察认识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是由于冰川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冰斗、角峰和刃脊是较常见的冰川地貌。

在冰川作用的山地中,冰斗的分布最普遍,而且很明显,一般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

冰斗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外形如围椅状。

角峰是金字塔形的尖峰。

山峰周围有三个以上冰斗相背发展,为凹形陡坡,峰顶则突出成尖角。

刃脊是刀刃状的山脊,刃脊位于冰川或冰斗之间,由于峰脊参差不齐,形如据齿,又称“锯形脊”。

鲁教版P67-68“正文”

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敦煌西北部有一个“魔鬼城”,其地貌形态多种多样:

有的似古城,街道,井然有序;有的如飞禽走兽,姿态栩栩如生;有的如航行船队,看上去气势磅礴。

有的形似城堡,并且在夜晚刮大风时会发出各种尖厉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所以被人们称为“魔鬼城”。

知识微网

核心要点

1.风蚀蘑菇:

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雅丹: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新月形沙丘:

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4.海蚀崖: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5.海滩:

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1.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其地貌类型为(  )

A.流水地貌B.风力地貌

C.山岳地貌D.海岸地貌

解析 图中显示的是沙丘和沙漠,主要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答案 B

下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读图完成2~3题。

2.该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海水侵蚀D.冰川侵蚀

3.下列地貌景观成因与图示景观相同的是(  )

A.离岸堤B.石芽群

C.风蚀柱D.海蚀崖

解析 第2题,“南天一柱”位于南海海岸,是海浪侵蚀而成的海蚀柱,故选C。

第3题,离岸堤是海水堆积地貌,A错;石芽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形态的一种,B错;风蚀柱是风力侵蚀而成的,C错;海蚀崖和海蚀柱都是海浪侵蚀而成的,D对。

答案 2.C 3.D

下图是珠峰大本营照片。

读图完成4~5题。

4.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B.冰川堆积

C.机械风化D.冰川侵蚀

5.下列冰川地貌中不会出现在珠峰附近的是(  )

A.峡湾B.角峰

C.冰斗D.刃脊

解析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珠峰大本营附近的碎屑物是由于冰川融化,携带的物质堆积而成的,故选B。

第5题,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出现在高山上,故选A。

答案 4.B 5.A

6.(2020·辽宁丹东高一上学期期末)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

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地为雅丹地貌,其景观特征________(选择填空)。

a.沟槽与垄脊相间构成

b.垄槽排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c.地势平坦,地表多松散物质

d.土墩形态各异

(2)丙地图示地貌形态称为____________;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

(3)我国乙地区是世界上____________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简述其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

(1)题,雅丹地貌的成因是风力侵蚀,因此垄槽排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b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到沟槽与垄脊相间构成,a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到,雅丹地貌地势有起伏,且地表松散物质较少,c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到土墩形态各异,d正确。

(2)题,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海南岛,且位于海边,是海蚀柱,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

第(3)题,乙地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因此喀斯特地貌典型。

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应该从两方面讲,有利和不利。

有利:

喀斯特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研究(如研究喀斯特地貌;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从图中可以看到,喀斯特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可利用地势较低的地方,发展农业生产。

不利:

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地表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岩石裸露,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低,地表缺水,不利于农业生产,最终导致经济落后。

答案 

(1)a、b、d

(2)海蚀柱 海浪侵蚀

(3)喀斯特 有利:

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经济效益;面积较大的洼地,底部较平坦,可发展“坝子农业”;进行科学研究(如研究喀斯特地貌;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选址)。

不利:

地表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土壤肥力低,地表缺水,不利于农业生产;造成经济落后。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

(2019·福建省1月合格考)下图是某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小组拍摄的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貌名称是(  )

A.沙丘B.洪积扇

C.三角洲D.冲积平原

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是沙漠中的沙丘,故选A。

第2题,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故选C。

答案 1.A 2.C

读海蚀崖的形成过程图,完成3~4题。

3.四幅图中,海蚀地貌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a—海蚀拱桥B.b—海蚀崖

C.c—海蚀平台D.d—海蚀穴

4.按其形成过程的先后,四幅图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D.①④②③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a是海蚀穴,b是海蚀柱,c是海蚀平台,d是海蚀拱桥,故选C。

第4题,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对应图①;海蚀穴被蚀穿后相互贯通,形成海蚀拱桥,对应图④;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蚀柱,对应图③;海蚀柱被海浪侵蚀,出现垮塌,对应图②。

故选B。

答案 3.C 4.B

(2020·山东烟台高一上学期期末)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岩层有明显的分层,其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D.流水沉积

6.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的岩层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且平顶山状雅丹有明显的分层,可判断该岩石为沉积岩,故选D。

第6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选B。

答案 5.D 6.B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8.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流水沉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7题,读图,结合图例,图中包括沙丘和三角洲地貌,没有海蚀崖和风蚀蘑菇,故选C。

第8题,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在该地区冰川作用,波浪侵蚀和图中三角洲、沙丘地貌没有关系,故选A。

答案 7.C 8.A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

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

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

据此完成9~10题。

9.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

10.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解析 第9题,终碛沉积物是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

第10题,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的。

答案 9.C 10.D

二、综合题

11.(2020·山东济南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台山雄踞于太行山脉南端。

其海拔1381米的顶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溶洞;但在山脚下,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

既有壮观的峡谷又有奇特的溶洞,峡谷和溶洞发育于同一座山上,这种地貌被科学家们称为云台地貌。

从山脚到山顶,云台山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特点,是云台地貌与众不同的特点。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片(见下图)。

(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________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形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

(2)材料二中的B、C图片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地貌,B图片所属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哪些?

(3)说明A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或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冰川地貌的判断及喀斯特地貌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等知识点。

(1)题,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笋、石钟乳等形态。

(2)题,材料二中的B图片是风蚀地貌,C图片属于冰川(冰蚀)地貌,B图片所属地貌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

第(3)题,说明A图所属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对土壤侵蚀作用强,导致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地表裂隙多,多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

答案 

(1)喀斯特(岩溶) 云贵高原 流水溶蚀 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笋、石钟乳(任答两种即可)

(2)风蚀(风沙、雅丹)地貌 冰川(冰蚀) 风力侵蚀 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任答3点即可)。

(3)土壤:

土层薄,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水资源:

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

12.(2020·江苏扬州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观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新学期开展交流活动。

下图为其中四位同学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研学回来说道:

“这次我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

”你认为该同学拍摄的是________图,该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该同学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向其他同学介绍该地貌景观特征。

(2)乙同学的研学活动是在海南省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丙同学拍摄的图③表现出的地貌景观特点是____________,与该地貌形成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丁同学将四幅景观照片进行地貌分类,说说他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解析 第

(1)题,材料信息显示,该中学研学旅行安排在暑假,甲同学研学回来说道:

“这次我冒着高达40℃的高温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

”,该同学极有可能在大陆性很强的沙漠地区,该同学拍摄的是应是①图,根据图片中该地貌的形态判断,该地貌为沙丘。

该同学可以从坡度、形态、颗粒物状况等角度向其他同学介绍该地貌景观特征。

(2)题,乙同学的研学活动是在海南省三亚进行的,三亚为海滨城市,海浪作用显著,岩石呈浑圆状,多海蚀柱等海岸地貌,有著名的天涯海角景观,天涯海角游览区主要有“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等景点。

由此判断,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②图。

第(3)题,丙同学拍摄的图③景观,图中显示该地貌景观特点是沟谷地貌发育较多,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由于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因此与该地貌形成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黄土疏松)、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或植被破坏严重)、水文(地表径流多、流速快)等。

第(4)题,丁同学将四幅景观照片进行地貌分类,分类应从外力作用的主体和外力作用的类型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外力作用的主体分类,①为风力作用地貌,②为海浪作用地貌,③和④为流水地貌;按外力作用的类型分类,①和④为沉积地貌,②和③为侵蚀地貌。

答案 

(1)① 沙丘 坡度 形态 颗粒物状况等(任答2点)

(2)② 三亚地处沿海,海浪作用显著,岩石呈浑圆状。

(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气候 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任答1点)

(4)按外力作用的主体分类:

流水、风力和海浪地貌(或者按外力作用的类型分类: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等级考——小试牛刀

鄱阳湖地区的沙岭沙山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解析 第1题,鄱阳湖位于湿润地区,沙山的沙源是赣江携带沉积而成的。

沙山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一系列沙垄(脊),初步判断该地应该多西南风或东北风。

鄱阳湖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但由于沙山北部赣江河道呈东北—西南走向,河道狭管效应导致该地多东北风。

第2题,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在凸岸堆积形成沙山,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在沙山上形成垄槽相间地形。

选项B正确。

答案 1.D 2.B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下图示意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

据此完成3~4题。

3.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4.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近现代以来,丙海岸一直向海洋推进,说明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

第4题,乙处海岸线从公元4世纪以前至12世纪向海洋推进,以堆积作用为主;12世纪到现代,海岸线后退,以侵蚀作用为主。

答案 3.C 4.C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解析 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

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

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