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455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9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docx

教案08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武汉理工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企业经济学

课程类别

授课时间

课时

适用专业、年级

课次

授课题目

第八章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

教学重点

1.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生产和定价,完全竞争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2.掌握垄断的种类、价格歧视的种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掌握折弯的需求曲线弯曲的原因,及寡头垄断的三种经典模型:

古诺(Cournot)模型,伯川德(Betrand)模型和埃奇沃斯(Edgeworth)模型

2.掌握合谋协议中卡特尔的分类、特征,以及特尔协议的内在不稳定性

教学具体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章第一部分从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和企业开始,然后分析单工厂企业和多工厂企业的垄断,详细分析价格歧视行为。

第二部分分析寡头垄断,通过三个经典的双寡头模型说明企业在决策时相互猜测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分析一些常见的合谋协议,例如卡特尔和价格领导。

8.1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生产和定价

8.1.1完全竞争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是价格接受者,由于信息完全,企业没有必要进行广告活动或对产品进行差异化,也不存在代理问题。

▪企业唯一的可变决策是它的产出水平以及在长期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厂规模。

▪在某一点上,边际成本曲线与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致的。

整个产业的供给是产业中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横向之和。

因此,它的形状取决于单个企业成本曲线的形状和产业中运营的企业数量。

在长期中,市场价格等于最低生产成本,即

▪整个产业的变化会影响每个企业的成本并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某些要素的价格可能上升而其他的可能下降。

▪例如,因为发生堵塞而增加运输时间,或者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损耗可能增加生产成本;而如果扩张由政府提供额外设备或改进的员工培训而支持,则成本可能会降低。

因此,扩张可能导致单位生产成本的提高或降低。

▪如果产业扩张对成本没有影响,产业规模对企业的成本曲线没有影响,该产业成为“固定成本产业”(以相同的价格提供额外的产出)

▪当成本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而增加时,市场被认为属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需求的扩张及随之而来的价格和利润增长吸引新企业进入产业,从而引起资源短缺或其他生产困难,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长期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当产业扩张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联系在一起时,产业属于“生产规模的外部经济”。

长期供给曲线向下倾斜。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理论对组织问题进行了抽象化,但没有认识到人力特征对企业事务的影响,并且它假设知识是完美的,这些都限制了企业经营者对它的兴趣。

但竞争性价格的效率特性被消费者和经济学家广泛赞美。

1、竞争性价格导致企业间产出的最优分配。

每个企业都以相同的边际成本生产。

因此,不可能通过改变现有企业的产量组合来减少总的生产成本。

对于给定的成本结构,总生产处于一个最低的成本水平。

2、资源分配是最优的。

P=MC,价格反映了边际单位的产品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边际成本反映了生产边际单位的产品所需要的资源的价值。

8.1.2垄断

自然垄断:

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MES)与市场相比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单个企业就可以有效地供应市场,这时就出现了“自然垄断”

▪(0

▪即生产任何产量Q的总成本C(Q)小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

在单一产品企业的情况中,当规模经济显著时就会出现自然垄断。

在多产品企业情况下,如果每个产品的平均增量成本递减,并且存在范围经济,那么也会有自然垄断。

和单产品情况相同,单一企业生产比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生产更有效。

▪自然垄断常见于公用事业部门,如交通、电信、污水处理、天然气和电力等。

▪“纯粹垄断”是指其他所有的垄断。

它们通过进入壁垒而保持垄断地位,既有可能是单工厂的企业,也有可能是多工厂企业。

▪垄断企业通常是动态性的,它们的行为随着目标、组织和所有权结构的不同而改变。

1、单工厂和多工厂垄断

▪单工厂垄断

▪这里,P>MC,意味着分配的无效率性和设备的未充分利用。

▪根据市场规模和成本的关系,垄断厂商可以过度使用或者不充分使用其生产设备。

垄断厂商有可能生产成本最少的产出Q*,但这只是偶然情况。

▪即,虽然垄断厂商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调整工厂规模以降低一定产量水平的单位成本,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单工厂的垄断厂商能够有效利用设备。

▪多工厂垄断

生产的有效性在多工厂经营中得到提高。

▪我们假设企业具有U形组织结构,实行中央集权式决策,生产同质产品,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管理者的问题是决定总产出水平并在各工厂之间进行分配。

这里我们分析两工厂企业,对任何数量的工厂都适用。

▪要达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在边际收入等于联合边际成本处进行生产。

▪如果已经决定生产Q,管理者必须保证产量Q在各个工厂的比例分配,使得总成本最小化。

当比例分配使得各个工厂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且等于总的边际收入时,目标就达到了。

▪即MC1=MC2=MR

在短期,每个工厂都可能处于设备使用不足或者过度利用的状态。

然而,在长期,可以通过低成本工厂取代高成本工厂来增加利润。

这样,所有的工厂都采用最优的规模,工厂间的生产成本将趋于一致,生产水平也将趋同。

工厂的数量也将进行调整使得生产的平均成本最小。

▪和单工厂垄断相比,多工厂垄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分配的无效率性(P>MC)仍然存在。

2、垄断势力

如果企业能够使价格保持在边际成本之上,表明企业具有垄断势力。

这种势力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这又取决于替代品的可得性)和企业运营时的竞争压力。

价格弹性和市场竞争性越低,企业就越有能力收取高于成本的价格。

在实践中,测量企业的垄断势力可通过勒纳指数(Lernerindex)进行量化。

如下表示:

▪垄断势力=(P-MC)/P

▪其中0≤(P-MC)/P≤1。

▪在完全竞争中,这个指数为0,表示缺乏垄断势力。

当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程度增大时,指数逐渐趋于1,表明垄断势力越来越大。

▪勒纳指数的缺点在于它表明了企业选择实施的垄断势力而非企业潜在的能够实施的垄断势力。

▪优点在于“它直接反映了垄断带来的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分配无效率性”

8.1.3价格歧视

企业经常采用一系列不同的措施来加强垄断势力,价格歧视就是其中一种。

当相同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并且这种价格差异并不是出于成本差异的原因时,就存在价格歧视。

1、区段定价(blocktariffs)或二级价格歧视(seconddegreepricediscrimination)

区段定价或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消费者购买的前x个单位产品制定一种价格,对接着的y单位产品制定较低的价格,如果购买更多,则价格更低,以此类推。

Hay和Morris(1991)和其他人指出了区段定价的几个含义:

其一,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要设定合适的“区段”在现实中是很困难的,因为关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信息是有限的;其二,区段定价可以从较穷的消费者身上获取所有或者大部分消费者剩余,但却给较富的消费者留下一大部分消费者剩余;其三,消费者对保留支出和所需支出间的差额部分进行最大化的行动是自我选择的。

企业并不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区分。

▪区段定价的福利影响很大,尤其是将其运用于公用事业部门时。

虽然它对福利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区段定价还是在煤气、电力、电话和其他服务业种被普遍采用。

2、三级价格歧视

当企业对不同的市场分割部分收取不同的价格,并且价格差异并非出于成本差异时,存在三级价格歧视。

只有当市场可以有效地被隔离开,并且从低价市场到高价市场的转卖是不可能的时候,这种价格歧视才是可行的。

当分离的市场分割部分有着不同的需求弹性时,价格歧视才是有利可图的。

▪MR1=MR2=MC

▪为了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边际收入必须进行水平加总(∑MR),并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

∑MR和MC的交点确定了最优的总产出水平Q。

该产量在两个市场间的分配(q1和q2)必须保证每个市场的边际收入等于总的边际成本。

▪图8.6的价格p1和p2不相等,因此出现价格歧视。

▪在实际生活中,厂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有助于价格歧视的实施。

▪A,厂家可能试图通过产品差异化的手段来分割市场。

对价格不敏感的市场可以收取远高于产品差异化成本的较高价格。

▪B,像某些连锁店那样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收取统一价格,如果运输成本不同,这种做法也可能意味着价格歧视。

▪C.伴随时间的差异化。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定价可能也造成了价格歧视。

对新产品定价,有些厂商采取“吸脂定价”,其他的则采用“渗透式定价”

8.2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是一个拥有一些互相依赖的企业的市场。

产业中的每个企业都知道自己的行动可能会触发其他企业的竞争性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初始行动的有效性,从而在最初行动时就必须对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测。

决策制定取决于对对手行动的猜测。

▪寡头垄断市场的行为取决于任意一个时点上企业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由于这种可能的反应方式的集合非常大,因此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寡头垄断理论是不可能的。

▪经典模型:

古诺(Cournot)模型,伯川德(Betrand)模型和埃奇沃斯(Edgeworth)模型

8.2.1折弯的需求曲线

PaulSweezy(1939)提出。

目的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同常比其他市场结构的价格更稳定。

企业对竞争对手反应的估计也可能会受到经济形式和产业情况的影响。

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或者产品需求大量扩张时期,企业可能会认为增加价格会导致竞争对手跟随,而价格减少却不会。

这时,企业面临需求曲线为DPd′,折弯是反向的。

价格不再是稳定的,企业倾向于跟随彼此的价格增长。

▪折弯需求最多是一种短期现象,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保持。

例如,Stigler(1947)对美国若干寡头垄断(如汽车、烟草、煤炭、钢铁、炸药和汽油)

数年间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证据表明折弯需求的假设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并不能支持折弯需求曲线的普遍合理性。

不仅没有证据支持折弯需求曲线的普遍合理性,而且在需求或成本条件变化时,价格稳定性的存在也不一定意味着折弯需求曲线的存在。

甚至当折弯的需求曲线不存在时,寡头垄断市场也可能存在价格稳定性,原因如下:

▪1)价格变化的代价是很昂贵的;要改变价格标签,重印目录册,职员必须熟悉新价格,还必须告知消费者。

当面临微小的成本增加或者其他市

▪场变化时,可能保持价格不变是成本有效的,这必须依情况而定。

▪2)价格不稳定增加了不确定性。

寡头垄断企业可能更偏好非价格竞争,如广告、研究和开发支出以及其他推广性活动,可以提高产品差异化,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从而减少企业的相互依赖性和不确定性。

▪3)价格稳定性可能是合作或者限价协议的结果。

一旦达成协议,即使成本或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它也往往会一直执行下去,因为重新谈判是有成本和风险的。

8.2.2古诺模型

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

最简单的形式是假设只有两家企业(双寡头垄断),在同样的成本条件下生产同样的产品。

▪虽然每个企业都意识到另一家企业的存在,但不存在合作或者合谋。

决策的变量是产量,每一家企业都相信对于自己决策的产量变化,竞争对手不作出任何反应。

▪古诺模型可以很容易推广为包含任何数量的企业及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

它的假设:

每个企业都根据竞争对手将保持产量不变的预期来选择自己的产出水平。

企业选择的产出满足以下条件:

给定对手的产出水平,没有哪个企业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产出水平来增加利润。

▪这是一个稳定均衡,其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性价格。

准确的价格水平不仅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