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091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docx

儿科护理操作技术

第三篇儿科护理操作技术

第一章新生儿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第一节脐部护理

【目的】

保持脐部清洁,防止脐部感染。

【评估】

脐带有无红肿、有无渗血、渗液、异常气味。

【用物准备】

吉尔碘、棉签。

【操作程序与方法】(表1—4)

1.备齐用物,核对、解释,确认新生儿,向母亲进行解释取得合作。

2.暴露脐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脐带根部。

3.脐轮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者:

用棉签蘸吉尔碘溶液轻轻擦净脐带残端和脐轮。

4.一般情况不宜包裹,保持干燥使其易于脱落。

5.发现异常,遵医嘱给予处理。

6.脐带脱落后应继续用75%酒精或吉尔碘消毒脐窝处直至分泌物消失。

7.清理用物,记录脐部情况。

【出生时的脐带护理】

1.用2.5%碘酒消毒脐带根部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以脐轮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周消毒,直径5cm。

以脐轮为中心向上消毒脐带,长度约为5cm。

2.再用75%酒精脱碘两遍,脱碘的范围超过碘酒消毒的范围,注意要将碘脱干净,以免损伤新生儿皮肤。

3.在距脐根部1cm处用止血钳夹住,并在止血钳上方剪断脐带,将气门芯或脐带夹套在或夹在距脐带根部0.5cm处。

4.用2.5%碘酒消毒脐带断端,注意药液不可触及新生儿皮肤以免灼伤。

5.以无菌纱布覆盖。

【沐浴后的脐部护理】

1.新生儿沐浴前,检查脐部。

每天沐浴后,用消毒干棉签蘸干脐窝里的水及分泌物,再以棉签蘸吉尔碘消毒脐带残端、脐轮和脐窝。

2.保持脐带干燥,不要用纱布包扎脐带。

尿布的上端勿遮挡脐部,避免尿粪污染脐部。

3.可穿单衣,轻轻盖住脐部。

5.脐带脱落后的护理:

继续用吉尔碘消毒脐部直到分泌物消失。

【脐部出血的护理】

1.新生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如结扎线松动或脱落造成脐部出血,立即重新结扎止血。

如脐带过短结扎有困难,可用肠线8字缝合法止血。

2.脐带干燥脱落时出血,局部敷酒精纱布即可。

【注意事项】

1.观察脐部有无异常分泌物,有无出血、渗血、红肿等异常情况。

保持脐部干燥,如有潮湿应及时更换。

2.勤换尿布,尿布的折叠勿盖住脐部,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尿布潮湿或污染时,应随时给予护理。

每日进行脐部护理一次。

3.如脐部红肿或分泌物有臭味,提示脐部感染,及时报告医师,做分泌物培养或涂片。

4.脐带脱落前,勿试图将其剥脱,结扎线如有脱落应当重新结扎。

5.操作中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暖。

图1—4脐部护理操作标准

项目

总分

操作要点

考核要点

评分等级

A

B

C

仪表

5

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

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

5

3

1

操作前准备

15

1.评估新生儿脐带有无红肿、有无渗血、渗液、异常气味。

2.告知产妇操作方法、目的。

3.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吉尔碘溶液、棉签。

5.环境整洁安静

1.评估患者正确。

2.告知内容正确全面。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15

10

5

操作过程

60

1.备齐用物,核对、解释,确认新生儿,向母亲进行解释取得合作。

2.暴露脐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脐带根部。

3.脐轮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

用棉签蘸吉尔碘溶液轻轻擦净脐带残端和脐轮。

4.一般情况不宜包裹,保持干燥使其易于脱落。

5.发现异常,遵医嘱给予处理。

6.脐带脱落后应继续用吉尔碘消毒脐窝处直至分泌物消失

1.核对正确。

2.技术方法正确。

3.操作程序正确。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告知医师

60

40

20

操作后

20

1.清理用物,记录脐部情况。

2.洗手、签字

1.处理用物正确。

2.洗手、记录、签字顺序正确。

3.记录规范、签名清楚

20

15

10

总分

100

实得分合计

第二节臀部护理

【目的】

保持新生儿臀部清洁,促进新生儿舒适。

【评估】

臀部皮肤情况,大小便情况。

【用物准备】

尿布、小毛巾各一块,盛温水盆一个,婴儿专用湿纸巾,护臀膏。

【正常儿臀部护理】

1.选用柔软吸水性良好、大小适中的尿裤,每次喂奶前排便后及时更换,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2.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或用婴儿护肤湿巾从前向后擦拭干净,并涂护臀膏。

3.保持臀部干燥,尿裤必须兜住整个臀部和外阴,经常查看尿裤有无污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更换。

4.尿裤包兜不可过紧、过松,不宜垫橡胶单或塑料布。

【新生儿轻度红臀的护理】

1.预防措施: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2.不可用肥皂清洁臀部,并轻兜尿裤。

3.季节或室温条件允许时,可仅垫纸尿裤于臀下,使臀部暴露于空气中。

4.患儿臀部暴露在阳光下,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注意保暖。

5.颈灯或红外线灯照射,有加速渗出物吸收和抗炎抑菌作用。

【新生儿中度红臀的护理】

1.备齐用物,向母亲说明目的及操作流程。

2.清洁臀部,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避免用毛巾擦揉,禁用肥皂,洗净后用浴巾蘸干。

3.暴露红臀部位,将患儿横放于床上,将纸尿裤垫于臀下,用尿布遮住男婴会阴部,使患儿侧卧,暴露红臀部位,注意保暖。

4.打开红外线灯的电源,调好灯距(一般距患处30~40cm)。

护士用前壁内侧试温,以温热感为宜,两手扶持患儿保持体位,并随时观察皮肤情况,不得离开,以防意外。

照射时间约20分钟,每日2~3次。

5.照射完毕,将蘸有护臀药膏的棉签在臀部皮肤上轻轻滚动,均匀涂药。

穿好清洁尿布,盖好被褥,整理用物。

6.加强全身营养,结合糜烂程度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敏捷,注意保暖,纸尿裤松紧大小适当。

第三节体温测量法

【目的】

及时准确地了解新生儿的体温变化,防止出现新生儿体温过低或过高。

【用物准备】

体温测量盘(清洁体温计,无菌纱布,记录本、笔)。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

2.检查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3.腋下测量法:

解开衣服,轻轻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汞端放于新生儿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帮助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取出。

4.直肠测温法:

新生儿取仰卧位,取下尿布,护士一手紧握其双足踝部,并提起,固定患儿双足;将肛表汞端涂上液状石蜡,轻轻插入肛门2~3cm,固定肛表,用手掌和手指轻轻地将双臀捏在一起,防止体温计由肛门脱出。

3分钟后取出体温计,用无菌纱布擦净。

擦干净肛门。

5.记录体温。

6.为新生儿包好尿布穿好衣服。

7.将体温计浸泡于消毒液容器中,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注意事项】

1.测温时动作轻柔,防止损伤皮肤黏膜。

2.腋下测量时要擦干腋窝,护理人员要帮助新生儿夹紧上肢,以保证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3.肛温测量时,要润滑体温计汞端,女性婴儿的肛门与阴道口的距离接近,要防止将体温计误插入阴道。

4.选择适宜的测温时间,在哭闹、洗澡、进食后20分钟方可测温。

5.测温过程中要注意保暖。

6.每日测温六次,体温过低,应给予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

体温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

体温过高应检查是否衣着过多、盖被太厚、室温过高。

保持室温恒定

第四节体重测量法

【目的】

每日监测体重,防止新生儿入量不足,体重下降过快。

【评估】

新生儿出生天数,基础体重增长情况。

【用物准备】

婴儿磅秤、新生儿换洗衣服、尿布。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洗手、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2.关好门窗,室温保持在26~28℃.一般在新生儿洗澡前测体重。

3.校对婴儿磅秤。

4.脱去新生儿衣服及尿布,将其轻放在秤盘上,左手悬于婴儿上方,以便保护婴儿安全。

读表,为新生儿穿好衣服,做记录。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注意保护新生儿的安全。

2.注意观察体重的变化,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是2500~4000g,出生后2~4天由于哺乳量不足,皮肤和呼吸水分的蒸发以及胎粪排出,暂时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体重的3%~10%,出生4~5天以后逐渐回升,7~10天后早产儿每天体重增长10-30g.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及时报告医师。

3.每次测量体重前必须先调节婴儿磅秤至零点平衡后方可使用。

测得数值准确,记录及时。

4.若测得体重的数值与前一次所测数值差异较大时,应重新进行测量、核对。

第五节身长测量法

【目的】

监测新生儿身长。

【用物准备】

身长测量板、记录本。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

2.身长测量:

分两次测量,先测量头部至臀部长度,后测量臀部至足跟长度,两者相加。

【注意事项】

1.身长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新生儿应采取仰卧位进行测量身长。

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

测量时应使新生儿双下肢充分伸展,以减少误差。

2.测量时推动滑板的动作要轻快,准确读数并与前次身长数比较。

3.注意安全和保暖。

第六节头围测量法

【目的】

测量新生儿头围。

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用物准备】

软尺、笔、记录本。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

2.新生儿取仰卧位或由一人抱起,测量者站在新生儿前面或右侧,用左手拇指将软尺“0”点定于新生儿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再从头右侧向后经枕后围绕到“0”点,准确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

3.整理用物,记录。

【注意事项】

1.测量时软尺应紧贴小儿皮肤,左右对称。

2.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头围过小为小头畸形,为脑发育不全,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

测量中应注意观察患儿头部、卥门的形状,如小儿哭闹或出现异常呼吸,不要勉强测量。

3.测量方法正确,结果准确,记录及时。

第七节胸围测量法

【目的】

测量胸围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

【用物准备】

软尺、笔、笔记本。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洗手,做好解释工作。

2.测量者立于新生儿前方或右侧,解开患儿衣服,用右手拇指将软尺“0”点固定于被测新生儿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经右侧绕至后背两肩胛骨下角下缘,再经左侧回至“0”点准确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

3.整理:

帮助新生儿穿好衣服,根据需要适当包裹,整理用物,记录。

【注意事项】

1.测量时,注意左右对称,软尺轻轻接触皮肤。

2.如出现异常呼吸或小儿哭闹,不要勉强测量。

胸围是指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约32cm。

胸围大小与肺的发育、胸廓骨骼、肌肉及皮下脂肪的发育密切相关。

3.测量过程中注意新生儿安全,保暖,记录及时。

第八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体内产生抗体,预防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

【评估】

一般情况,孕周,体重,体温情况。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个(内有75%酒精,棉签,1ml注射器,药物,乙肝疫苗接种卡片)。

【操作程序与方法】(表1—5)

1.在治疗室抽取药物,填写乙肝接种卡,严格三查八对。

2.用1ml注射器抽取10μg乙肝疫苗。

3.将治疗车推至母婴同室病房,接种卡与产妇核对无误。

4.暴露新生儿右上臂外侧三角肌,常规消毒皮肤后进行肌内注射。

5.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

2.无论产妇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均注射10μg。

3.体重不足2500g,不足37周的新生儿暂缓注射。

待体重达到2500g再遵医嘱注射。

表1—5乙肝疫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项目

总分

操作要点

考核要点

评分等级

A

B

C

仪表

5

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

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

5

3

1

操作前准备

15

1.评估新生儿一般情况,孕周,体重,体温情况。

2.告知产妇操作方法、目的。

3.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治疗盘一个,内有75%酒精,棉签,1ml注射器,药物,乙肝疫苗接种卡片。

5.环境整洁安静

1.评估患者正确。

2.告知内容正确全面。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15

10

5

操作过程

60

1.在治疗室抽取药物,填写乙肝接种卡,严格三查八对。

2.用1ml注射器抽取10μg乙肝疫苗。

3.将治疗车推至母婴同室病房,接种卡与产妇核对无误。

4.暴露新生儿右上臂外侧三角肌,常规消毒皮肤后进行肌内注射

1.核对正确。

2.技术方法正确。

3.操作程序正确。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告知医师

60

40

20

操作后

20

1.清理用物,记录。

2.洗手,签字

1.处理用物正确。

2.洗手、记录、签字顺序正确。

3.记录规范、签名清楚

20

15

10

总分

100

实得分合计

第九节卡介苗接种

【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产生抗体,预防结核杆菌感染。

【评估】

一般情况,孕周,体重,体温情况。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个(内有75%酒精,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药及溶液,锐器盒,卡介苗接种卡片)。

【操作程序与方法】(表1—6)

1.在治疗室抽取药物,填写卡介苗接种卡,严格三查八对。

2.将卡介苗溶液充分混合,用1ml注射器抽取0.1ml药液。

3.将治疗车推至母婴同室病房,接种卡与产妇核对无误。

4.暴露新生儿左臂三角肌下缘,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药液。

5.将接种后的用物如注射器、安瓿,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放入锐器盒,写上时间,封闭。

棉签放入医用垃圾桶。

【注意事项】

1.卡介苗是活菌苗,应保存在冰箱内(2~8℃),使用前核对卡介苗品名、剂量、批号和有效期,接种前需先振荡菌苗使之均匀,吸入注射器内也应随时摇匀,如发现有不可摇散的颗粒、药瓶有破漏、瓶签不清楚以及菌苗过期等情况都应废弃。

接种时注意记录批号。

2.安瓿打开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否则影响效果。

3.体重不足2500g,不足37周,体温高的新生儿暂缓注射。

待体重达到2500g再遵医嘱注射。

图1—6卡介苗接种技术操作标准

项目

总分

操作要点

考核要点

评分等级

A

B

C

仪表

5

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

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

5

3

1

操作前

准备

15

1.评估新生儿一般情况,孕周,体重,体温情况。

2.告知产妇操作方法、目的。

3.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治疗盘一个,内有75%酒精,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药及溶液,锐器桶,卡介苗接种卡片。

5.环境整洁安静

1.评估患者正确。

2.告知内容正确全面。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15

10

5

操作过程

60

1.在治疗室抽取药物,填写卡介苗接种卡,严格三查八对。

2.将卡介苗溶液充分混合,用1mL注射器抽取0.1mL药液。

3.将治疗车推至母婴同室病房,接种卡与产妇核对无误。

4.暴露新生儿左臂三角肌下缘,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药液。

5.将接种后的用物如注射器、安瓿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放入锐器盒中,写上时间,封闭。

棉签放入医用垃圾桶

1.核对正确。

2.技术方法正确。

3.操作程序正确。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告知医师

60

40

20

操作后

20

1.清理用物,记录。

2.洗手、签字

1.处理用物正确。

2.洗手、记录、签字顺序正确。

3.记录规范、签名清楚

20

10

5

总分

100

实得分合计

第十节新生儿肌内注射法

【目的】

通过肌内注射药物的方法,使药物吸收比皮下注射更迅速,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

【用物准备】

一次性1ml注射器、治疗巾、治疗盘、棉签、注射用药物。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备齐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清楚。

2.部位的选择:

选择新生儿股外侧肌注射,多在大腿中段外侧。

3.充分暴露要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4.左手固定并绷紧皮肤,右手垂直进针于肌内。

5.抽回血,确定在肌肉内,慢推药物。

6.迅速拔出针,用棉签按压。

7.安抚患儿,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操作中,便于固定,最好两人进行。

2.时刻注意保暖,除注射部位外,不应暴露其他部位。

3.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节新生儿皮内注射法

【目的】

对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常规给予皮内注射的方法做皮试。

【用物准备】

皮试液、一次性1mL注射器、治疗盘、棉签。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患儿。

2.选择注射部位:

前臂内侧。

3.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几乎平行进针。

4.当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肤内,推注皮试液0.1mL。

5.局部皮肤变白,隆起后拔出针头。

6.整理用物,记录。

7.注射后观察20分钟看皮试结果。

【观察结果】

1.阴性反应:

皮丘无变化,周围无红肿和红晕,无其他异常表现。

2.阳性反应:

局部皮丘隆起,有红肿和红晕出现,皮丘直径>1cm。

【注意事项】

1.注意进针角度,进针过深影响观察结果。

2.准确记录注射时间,20分钟后观察局部反应结果。

3.各种药物皮试液应新鲜配制,并保证皮试液浓度的准确。

4.注射药物后,应再观察30分钟,以防迟发反应。

第十二节新生儿皮下注射法

【目的】

用于不宜经口给药,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的注射。

如各种疫苗的注射。

【用物准备】

治疗盘、吉尔碘、一次性1ml注射器、棉签、注射用药物。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患儿。

2.选择注射部位:

新生儿多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常规消毒皮肤后,排空注射器内空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30°角进针。

4.固定针栓,回抽,如无回血即缓慢推注药物。

5.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棉签按压。

6.安抚患儿,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严格无菌操作。

3.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第十三节新生儿沐浴法

【目的】

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促进血液循环,使其感到舒适。

【评估】

1.新生儿的日龄、病情等。

2.新生儿皮肤的情况、清洁程度、有无损伤。

3.一般在哺乳后1小时和睡前进行。

4.新生儿体重。

【用物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做好解释工作。

2.用物准备:

大、小毛巾各一条、新生儿襁褓、婴儿专用皂(或婴儿沐浴液)、清洁衣裤、尿布、婴儿爽身粉、5%鞣酸软膏、消毒植物油、生理盐水、根据医嘱备抗生素眼液、棉球、棉签、婴儿磅秤、沐浴装置。

3.环境准备:

温暖、舒适。

调节室温到26~28℃,关闭门窗。

【操作程序与方法】

【沐浴】

1.备齐用物,解释、核对患儿,向母亲解释淋浴的目的,调节水温至38~40℃,可以用手腕试水温。

水温不可过高,防止烫伤。

2.准备好新生儿换洗衣物。

3.护士系上围裙,洗手,先核对患儿床号、姓名,后抱离患儿,解开包被将新生儿置于沐浴台上,检查新生儿腕带,核对床号、姓名、去掉尿布,脱去衣裤,测量体重,同时注意观察新生儿哭声、活力、皮肤颜色、其他情况等。

4.擦洗脱脂:

第一次沐浴的新生儿,用消毒棉签蘸消毒植物油擦去皮肤上的胎脂,注意擦颈、四肢皱褶、腋下、腹股沟、女婴阴唇间隙等处。

胎脂结痂者,不要强行擦洗掉,可涂消毒植物油后次日再洗。

5.擦洗脸部:

将新生儿抱至沐浴池垫架上,清洗眼、耳及面部,面部不宜涂婴儿皂液。

6.洗头、洗身:

用浴水湿润头发及全身,用手将婴儿专用沐浴液搓出泡沫,再抹在新生儿身上,依次洗头、颈、上肢、腋下、躯干、腹股沟、臀部及下肢,用浴水冲净。

冲洗头部时,须用手掩住新生儿耳孔,防止浴水进入耳内,注意洗净皮肤皱褶处,尤其是男婴的阴囊。

7.脐带、臀部护理:

洗毕,将新生儿抱至沐浴台上,用大毛巾擦干全身,必要时根据医嘱双眼滴抗生素眼液;臀部涂上保婴软膏,在护理中注意观察耳、眼、鼻有无异常,如有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拭去。

8.穿衣,兜好尿布,检查腕条字迹是否清晰,核对并别上胸卡,将新生儿抱送到母亲面前,告诉其婴儿情况。

如寒冷时,可放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穿衣整理。

【盆浴】

1.沐浴室26~28℃,水温38~40℃,或以手腕内侧试温觉较暖即可。

2.护士系上围裙、洗净双手,解开包被、检查腕条、核对姓名、床号。

3.脱衣服解尿布,护士以左前臂托住新生儿背部,左手托住其头部,将婴儿下肢夹在左腋下,移至沐浴盆,将头部枕在护士左手腕上,用拇指和中指捏住新生儿双耳,洗净颈、上肢、躯干、下肢,最后洗腹股沟,臀部及外生殖器,注意洗净皮肤皱褶处。

4.将新生儿抱至处置台上,用大毛巾轻轻蘸干全身,脐带用吉尔碘棉签擦拭,在颈下、腋下、腹股沟处撒爽身粉,臀部擦护臀膏,穿好衣服,兜尿布,检查腕条是否脱落,若脱落则补上。

裹好包被放回小床。

操作后处理。

5.整理用物,用消毒液擦拭淋浴台及沐浴池,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动作轻盈,注意保暖、注意水温、室温,减少暴露,防止新生儿受凉。

2.注意新生儿安全,淋浴时不要将水直接淋在新生儿身上,防止水温变化而伤害新生儿,沐浴时护士不可离开新生儿。

3.勿使浴水流入耳、鼻、眼、口腔。

4.集中沐浴时,认真核对新生儿,避免抱错。

第十四节新生儿抚触法

【目的】

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促进体重增长;促进母婴情感交流,增加家人与宝宝的亲情交流;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新生儿应激能力和情商;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完善,提高免疫力;促进睡眠;促进纯母乳喂养率提高。

【评估】

孕周,新生儿体重,吃奶时间。

【用物准备】

布置一间温馨婴儿抚触室,设备(供暖、抚触台、宣传用品、电视、DVD、光盘。

婴儿抚触油)。

【操作要点】

1.做新生儿抚触时应注意室内温度最好在28℃以上,全裸时,应在可调温的操作台上进行,台面温度36~37℃。

2.听一些柔和的轻音乐,使新生儿保持愉快的心情。

3.顺序由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要求动作要到位,抚触要适当用力,过于轻柔的按抚会使新生儿发痒,引起其反感和不适。

整套动作要连贯熟练。

每个部位的动作重复4~6次。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头面部:

两拇指指腹从眉间向侧推。

两拇指从下颌部中央向两侧以上滑行,让上下唇形成微笑状。

一手托头,用另一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抚向脑后,最后示、中指分别在耳后乳突部;换手,同法抚触另半部。

2.胸部:

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方(两侧肋下缘)向对侧上方交叉推进,至两侧肩部,在胸部划一个大的交叉,避开新生儿的乳腺。

3.腹部:

示指、中指依次从新生儿的右下腹至上腹向左下腹移动,呈顺时针方向画半圆,避开新生儿的脐部和膀胱。

4.四肢:

两手交替抓住婴儿的一侧上肢从上臂至手腕轻轻滑行。

然后在滑行的过程中从近段向远端分段挤捏。

对侧及双下肢做法相同。

5.背部:

以脊椎为中分线,双手与脊椎成直角,往相反方向重复移动双手,从背部上端开始移向臀部,最后由头顶沿脊椎摸至骶部。

【注意事项】

1.抚触可以在母亲床旁进行,减少交叉感染,有利于母亲的学习哦。

2.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抚触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的培训,要取得由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资格证书。

3.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可开始皮肤抚触。

4.根据小儿状态决定抚触时间,一般时间为10~15分钟,饥饿时或进食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新生儿抚触。

每天1~2次为佳,建议最好在沐浴后进行。

5.抚触者应洗净双手再把润肤露倒在手中双手揉搓温暖后,再进行抚触。

6.新生儿抚触进行到任何阶段,如出现以下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