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管道保温工艺+钢索配管 配线工艺.docx
《制冷管道保温工艺+钢索配管 配线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管道保温工艺+钢索配管 配线工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管道保温工艺+钢索配管配线工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制冷管道保温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空调系统中制冷管道的保温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具有制造厂合格证明或检验报告。
2.1.2保温材料有聚氨脂硬质(软质)泡沫塑料管壳、聚苯乙烯硬质(软质)泡沫塑料管壳、岩棉管壳等。
以上材质应导热系数小,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来自内侧和外侧的水湿或气体渗透,不含有腐蚀性的物质,不燃或不易燃烧,便于施工。
2.1.3保温材料在贮存、运输、现场保管过程中应不受潮湿及机械损伤。
2.1.4手电钻、刀锯、布剪子、克丝钳、改锥、腻子刀、油刷子、抹子、小桶、弯钩等。
2.2作业条件:
2.2.1难燃材料必须对其耐燃性能进行验证,合格后方能使用。
2.2.2管道保温层施工必须在系统压力试验检漏合格,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2.2.3场地应清洁干净,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冬、雨期施工应有防冻防雨雪措施。
2.2.4管道支吊架处的不衬垫缺损或漏装的应补齐。
仪表接管部件等均已安装完毕。
2.2.5应有施工员的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保温前应进行隐检。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隐检→一般按
绝热层
→
防潮层
→
保护层
的顺序施工→检验。
3.2绝热层施工方法
3.2.1直管段立管应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水平管应从一侧或弯头的直管段处顺序进行。
3.2.2硬质绝热层管壳,可采用16号~18号镀锌铁丝双股捆扎,捆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并用粘结材料紧密粘贴在管道上。
管壳之间的缝隙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环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75mm,管壳纵缝应设在管道轴线的左右侧,当绝热层大于80mm时,绝热层应分两层铺设,层间应压缝。
3.2.3半硬质及软质绝热制品的绝热层可采用包装钢带,14~16号镀锌钢丝进行捆扎。
其捆扎间距,对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300mm;对软质不大于200mm。
3.2.4每块绝热制品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
3.2.5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
3.2.6弯头处应采用定型的弯头管壳或用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块,每个弯头应不少于3块,确保管壳与管壁紧密结合,美观平滑。
3.2.7设备管道上的阀门、法兰及其他可拆卸部件保温两侧应留出螺栓长度加25mm的空隙。
阀门、法兰部位则应单独进行保温(图4-39)。
3.2.8遇到三通处应先做主干管,后分支管。
凡穿过建筑物保温管道套管与管子四周间隙应用保温材料填塞紧密。
3.2.9管道上的温度计插座宜高出所设计的保温层厚度。
不保温的管道不要同保温管道敷设在一起,保温管道应与建筑物保持足够的距离。
3.3防潮层施工方法:
3.3.1垂直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应从低点向高点顺序进行,环向搭缝口应朝向低端。
3.3.2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隔热层上,封闭良好,厚度均匀拉紧,无气泡、折皱、裂缝等缺陷。
3.3.3用卷材做防潮层,可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牢固粘贴在隔热层上,开头处应缠2
圈后再呈螺旋形缠绕,搭接宽度直为30~50mm。
3.3.4用油毡纸作防潮层,可用包卷的方式包扎,搭接宽度为50~60mm。
油毡接口应朝下,并用沥青玛帝脂密封,每300mm扎镀锌铅丝或铁箍一道。
3.4保护层施工方法:
保温结构的外表必须设置保护层(护壳),一般采用玻璃丝布、塑料布、油毡包缠或采用金属护壳。
3.4.1用玻璃丝布、塑料布缠裹,垂直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则应从最低点向最高点顺序进行。
开始应缠裹2圈后再呈螺旋状缠裹,搭接宽度应二分之一布宽、起点和终点应用粘接剂粘接或镀锌铁丝捆扎。
应缠裹严密,搭接宽度均匀一致,无松脱、翻边、皱折和鼓包,表面应平整。
3.4.2玻璃丝布刷涂防火涂料或油漆,刷涂前应清除管道上的尘土、油污。
油刷上蘸的涂料不宜太多,以防滴落在地上或其他设备上。
3.4.3金属保护层的材料,宜采用镀锌薄钢板或薄铝合金板。
当采用普通钢板时,其里外表面必须涂敷防锈涂料。
立管应自下而上,水平管应从管道低点向高处顺序进行,使横向搭接缝口朝顺坡方向。
纵向搭接缝应放在管于两侧,缝口朝下。
如采用平搭缝,其搭缝宜30~40mm。
搭缝处用自攻螺丝或拉拔铆钉,扎带紧固,螺钉间距应不大于200mm。
不得有脱壳或凹凸不平现象。
有防潮层的保温不得使用自攻螺丝,以免刺破防潮层。
保护层端头应封闭。
3.5综合性工艺要求:
3.5.1管道穿墙、穿楼板套管处的绝热,应用相近效果的软散材料填实。
3.5.2绝热层采用绝热涂料时,应分层涂抹,厚度均匀,不得有气泡和漏涂,表面固化层应光滑,牢固无缝隙,并且不得影响阀门正常操作。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保温材料的材质、规格及防火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防火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检查合格证,做燃烧试验。
4.1.2阀门、法兰及其他可拆卸部件的两侧必须留出空隙,再以相同的隔热材料填补整齐。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1.3保温层的端部和收头处必须作封闭处理。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基本项目:
4.2.1聚氨酯硬质(软质)泡沫塑料管壳、聚苯乙烯硬质(软质)泡沫塑料管壳应符合以下规定:
粘接应牢固、无断裂,管壳之间的拼缝应均匀整齐,平整一致,横向缝应错开。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2棉毡管壳应符合以下规定:
两个相临管壳的纵缝应错开180°,横向接缝应握紧对严,包扎应牢固、平整。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3防潮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应紧密牢固地粘贴在绝热层卜,搭接缝口朝向低端,搭接宽度应符合规定并应均匀整齐,封闭良好,无裂缝,外形美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4玻璃布、塑料布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松紧适度,搭接宽度均匀,平整美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5薄金属板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搭按顺水流方向,宽度均匀一致,接口平整,固定牢靠,外形美观。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
保温层平整度、绝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42的规定。
保温层平整度、绝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4-42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卷材管壳及涂沫
散材或软质材料
5
10
用1m直尺和
楔形塞尺检查
+0.10δ
-0.05δ
用钢针刺入绝热
层和尺量检查
注:
δ为绝热层厚度。
5成品保护
5.1保温材料应放在干燥处妥善保管,露天堆放应有防潮、防雨、雪措施,防止挤压损伤变形(如矿纤材料)。
5.2施工时要严格遵循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施工原则,以确保施工完的保温层不被损坏。
5.3操作人员在施工中不得脚踏挤压或将工具放在已施工好的绝热层上。
5.4拆移脚手架时不得碰坏保温层由于脚手架或其他因素影响当时不能施工的地方应及时补好,不得遗漏。
5.5当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共同保护好成品,已装好门窗的场所下班后应关窗锁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表4-4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表4-43
序号
常产生的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1
2
3
4
5
镀锌铁丝结头松脱
隔热层严密平整不够
管道穿楼板墙处结露
玻璃布、塑料布结头松脱
防火涂料油漆漏刷
严禁螺旋形缠绕
加强责任心按工艺操作
隔热材料填满填实
粘接绑扎应牢固加强检查
加强责任心经常检查
7质量记录
7.1须检工程检查记录单。
7.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7.3制冷管道保温质量检验评定表。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钢索配管、配线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照明钢索配管、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绝缘导线:
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钢索:
采用钢铰线做为钢索,其截面积应根据实际跨距、荷重及机械强度选择,最小截面不小于10mm2。
且不得有背扣、松股、断股、抽筋等现象。
如采用镀锌圆钢做为钢索,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2.1.3镀锌圆钢吊钩:
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5mm。
2.1.4镀锌圆钢耳环:
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
耳环孔的直径不应小于30mm,接口处应焊死,尾端应弯成燕尾。
2.1.5镀锌铁丝:
应顺直无背扣、扭接等现象,并具有规定的机械拉力。
2.1.6扁钢吊架:
应采用镀锌扁钢,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宽度不应小于20mm,镀锌层无脱落现象。
2.1.7绑线:
应采用与导线线芯同材质的塑料绝缘绑线。
2.1.8塑料护套线:
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9螺旋接线钮:
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10LC安全型压接帽有关要求请见3—8、3.5节有关内容。
2.1.11套管: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12接线端子(接线鼻子):
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13铁制盒:
安装螺丝孔齐全,扣纹清晰,紧固螺丝的直径应为5mm。
盒子不应劈裂、变形、损坏,镀锌层及防腐油漆完整不脱落。
2.1.14塑料明装盒:
适用于塑料管明敷配线工程使用,其材质应均匀无劈裂,盒子无变形、变色等损坏现象。
2.1.15镀锌材料:
花篮螺栓、钢索卡子、心形环、扁钢、圆钢、角钢、机螺丝、螺母、弹簧垫圈、垫圈、抱箍、方铁垫。
2.1.16辅助材料;橡皮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电焊条、焊锡、焊剂、铝卡子、氧气、乙炔、防锈漆、调合漆、砂布等。
材料应没有过期受潮、变质等现象。
2.2主要机具:
2.2.1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粉线袋、桶、刷子。
2.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扁锉、圆锉、半圆锉、套丝板、钻头。
2.2.3砂轮锯、砂轮锯片、套管机、铣刀、电焊机、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气焊工具、压力案子。
2.2.4电烙铁、电炉、锡锅、锡勺、大绳,滑轮、倒链、牙管、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3作业条件:
2.3.1在配合土建结构施工的同时,做好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洞。
2.3.2配合土建装修进行钢索吊装及配管、配线。
3操作工艺
3.2钢索配线的规定及要求:
3.2.1钢索上绝缘导线至地面的距离,在室内时为2.5m。
3.2.2室内的钢索布线用绝缘导线明敷时,应采用瓷(塑料)夹或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固定;用护套线、金属管或硬质塑料管布线时,可直接固定在钢索上。
3.2.3钢索布线所采用的铁线和钢绞线的截面,应根据跨距、荷重和机械强度选择,最小截面不宜小于10mm2。
钢索的固定件应刷防锈漆或采用镀锌件。
钢索的两端应拉紧,当跨距较大时应在中间增加支持点,中间支持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2m。
3.2.4在钢索上吊装金属管或塑料管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4.1钢索上吊装金属管或塑料管支持点的最大间距见表3-29。
支持点间最大间距表3-29
布线类别
支持点间距(mm)
支持点距灯头盒(mm)
金属管
塑料管
1500
1000
200
150
3.2.4.2吊装接线盒和管路的扁钢卡子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吊装接线盒卡子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3.2.5钢索上吊装护套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5.1用铝卡子直敷在钢索上时,其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50mm;卡子距接线盒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3.2.5.2用橡胶或塑料护套线时,接线盒应采用塑料制品。
3.2.6钢索上吊装瓷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6.1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1.5m,屋内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50mm,屋外的线间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2.6.2扁钢吊架的终端应加拉线,其直径应不小于3mm。
3.3预制加工工件:
3.3.1加工预埋铁件:
其尺寸不应小于120×60×6mm;焊在铁件上的锚固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8mm,其尾部要弯成燕尾状。
3.3.2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尺寸加工好预留孔洞的框架;加工好抱箍、支架、吊架、吊钩、耳环、固定卡子等镀锌铁件。
非镀锌铁件应先除锈再刷上防锈漆。
3.3.3钢管或电线管进行调直。
切断、套丝、煨弯,为管路连接做好准备。
3.3.4塑料管进行煨管、断管,为管路连接做好准备。
3.3.5采用镀锌钢绞线钮圆钢作为钢索时,应按实际所需长度剪断,擦去表面的油污,预先将其抻直,以减少其伸长率。
3.4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洞:
应根据设计图标注的尺寸位置,在土建结构施工时将预埋件固定好;并配合土建准确地将孔洞留好。
3.5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固定点的位置,弹出粉线,均匀分出档距,并用色漆做出明显标记。
3.6固定支架:
将已经加工好的抱箍支架固定在结构上,将心形环穿套在耳环和花篮螺栓上用于吊装钢索。
固定好的支架可做为线路的始端、中间点和终端。
3.7组装钢索:
3.7.1将预先抻好的钢索一端穿入耳环,并折回穿入心形环,再用两只钢索卡固定二道。
为了防止钢索尾端松散,可用铁丝将其绑紧。
3.7.2将花篮螺栓两端的螺杆均旋进螺母,使其保持最大距离,以备继续调整钢索的松紧度。
3.7.3将绑在钢索尾端的铁丝拆去,将钢索穿过花篮螺栓和耳环,折回后嵌进心形环,再用两只钢索卡固定两道。
3.7.4将钢索与花篮螺栓同时拉起,并钩住另一端的耳环,然后用大绳把钢索收紧,由中间开始,把钢索固定在吊钩上,调节花篮螺栓的螺杆使钢索的松紧度符合要求。
3.7.5钢索的长度在50m以内时,允许只在一端装设花篮螺栓;长度超过50m时,两端均应装设花篮螺栓;长度每增加50m,就应加装一个中间花篮螺栓。
3.8安装保护地线
钢索就位后,在钢索的一端必须装有明显的保护地线,每个花篮螺栓处均应做好跨接地线。
3.9钢索吊装金属管
3.9.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金属管、三通及五通专用明配接线盒,相应规格的吊卡。
3.9.2在吊装管路时,应按照先干线后支线的顺序进行,把加工好的管子从始端到终端按顺序连接起来,与接线盒连接的丝扣应该拧牢固,进盒的丝扣不得超过2扣。
吊卡的间距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每个灯头盒均应用2个吊卡固定在钢索上。
3.9.3双管并行吊装时,可将两个吊卡对接起来的方式进行吊装,管与钢索应在同一平面内。
3.9.4吊装完毕后应做整体的接地保护,接线盒的两端应有跨接地线。
3.10钢索吊装塑料管
3.10.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塑料管、专用明配接线盒及灯头盒、管子接头及吊卡。
3.10.2管路的吊装方法用于金属管的吊装,管进入接线盒及灯头盒时,可以用管接头进行连接;两管对接可用管箍粘接法。
3.10.3吊卡应固定平整,吊卡间距应均匀。
3.11钢索吊瓷柱(珠)
3.11.1根据设计图,在钢索上准确地量出灯位、吊架的位置及固定卡子之间的间距,要用色漆做出明显标记。
3.11.2应对自制加工的二线式扁钢吊架和四线式扁钢吊架进行调平、找正、打孔,然后再将瓷柱(珠)垂直平整,牢固的固定在吊架上。
3.11.3将上好瓷柱(珠)的吊架,按照已确定的位置用螺丝固定在钢索上。
钢索上的吊架不应有歪斜和松动现象。
3.11.4终端吊架与固定卡子之间必须用镀锌拉线连接牢固。
3.11.5瓷柱(珠)及支架的安装规定:
3.11.5.1瓷柱(珠)用吊架或支架安装时,一般应使用不小于30mm×30mm×3mm的角钢或使用不小于40mm×4mm的扁钢。
3.11.5.2瓷柱(珠)固定在望板上时,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
3.11.5.3瓷柱(珠)配线时其支持点间距及导线的允许距离应符合表3-30的规定。
3.11.5.4瓷柱(珠)配线时导线至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3.11.5.5瓷柱(珠)配线时其绝缘导线距地面最低距离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3.12钢索吊护套线:
3.12.1根据设计图,在钢索上量出灯位及固定点的位置。
将护套线按段剪断,调直后放在放线架上。
3.12.2敷设时应从钢索的一端开始,放线时应先将导线理顺,同时用铝卡子在标出固定点的位置上将护套线固定在钢索上,直至终端。
3.12.3在接线盒两端100~150mm处应加卡子固定,盒内导线应留有适当余量。
3.12.4灯具为吊链灯时,从接线盒至灯头的导线应依次编叉在吊链内,导线不应受力。
吊链为瓜子链时,可用塑料线将导线垂直绑在吊链上。
3.13钢索吊装金属管(塑料管)
3.13.1管内穿线:
干线导线可直接逐盒穿通,分支导线的接头可设在接线盒或器具内,导线不得外露。
3.13.2导线连接:
见3—8、3.8节有关内容。
3.13.3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见3—8、3.11节有关内容。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钢索终端拉环必须牢固、拉紧、调节装置齐全;钢索端头要用专用金具卡牢,其数量不得少于两个,并且用金属线绑扎牢固。
4.1.2钢索及金属管、吊架必须做有明显可靠的保护接地,中间的花篮螺栓和金属盒的两端应做跨接地线。
4.1.3导线之间和导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基本项目:
4.2.1钢索的中间固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中间固定点的间距不大于12m;吊钩将钢索固定牢固,吊杆或其它支持点受力正常;吊杆不歪斜,油漆完整。
吊点均匀,钢索表面整洁,镀锌钢索无锈蚀,固定点间距相同,钢索的弛度一致。
4.2.2导线敷设应横平竖直,不应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
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导线应留有补偿余量,护套线与导线穿越梁、墙、楼板等处时应加穿保护管。
4.2.3瓷柱(珠)应清洁完整、无裂纹、破损等现象,安装时不能颠倒。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
钢索配管配线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钢索配管配线的允许偏差表3-33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管配线
30
2
各种配管、配
硬塑料管配线
20
3
线支持间的距离
塑料护套线配线
5
4
瓷柱配线
30
5成品保护
5.1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碰坏其它设备及建筑物的门窗、墙面、地面等,并防止将已敷好的导线碰松、砸断。
5.2配管、配线完成后,不得再进行喷浆、刷油,以免污染导线和电气器具。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钢索垂度过大:
6.1.1吊装前钢索未进行预抻,吊装后产生下坠造成垂度过大。
应调整花篮螺栓,使钢索的垂度符合安装要求。
6.1.2耳环接口处未焊死,承重后抻开,造成钢索垂度过大。
应将耳环的接口处补焊牢固。
6.1.3中间档距过大,造成垂度过大。
应按要求补加吊点。
6.2钢索未做保护地线或保护地线的截面过小,应按照要求补做明显可靠的保护地线。
6.3扁钢吊架不垂直、平整,固定点松动。
应及时进行修复找正。
6.4扁钢吊架的间隔不均匀,差别过大。
应按规定要求重新调整。
6.5导线不平整,出现扭弯和松弛现象。
应按要求将导线理顺调直后再绑扎牢固。
6.6导线线芯受损。
采用电工刀削绝缘层时极易损伤线芯。
应使用剥线钳削去导线的绝缘层。
6.7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
焊锡的温度要合适,锡焊要均匀。
涮锡后应该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部分的清洁。
6.8导线接头部分的导扎层不紧密平整。
绝缘包扎时,应先用橡皮绝缘带或粘塑料绝缘带半幅重叠包扎紧密后,再用黑胶布半幅重叠包扎紧密。
6.9钢索穿过墙、梁、楼板等处时未加穿保护管。
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6.10钢管或钢电线管的管口不光滑;煨弯倍数不够,凹扁度过大。
应将管口的毛刺锉光,重新煨弯。
更换凹扁度过大的管。
6.11塑料管有变色、承插口偏心及凹扁度过大等现象。
应重新找正承插口,更换凹扁度过大和质量不合要求的管子。
6.12护套线配线平整度差,导线铝卡子不牢,使得导线的松弛度不一致或导线局部有弯。
应理顺导线后再固定。
6.13穿过墙体的护套线被抹在墙上。
应补做保护管后再配线。
6.14配管时,盒子的材料与管材不符。
金属管应选用金属盒,塑料管应选用塑料盒。
7质量记录
7.1绝缘导线、塑料护套线产品出厂合格证。
7.2钢索配管、配线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
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4配线用钢索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7.5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