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34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感知“倒推”策略,揭示课题:

谈话: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赵老师来自哪所学校啊?

对了,今早7:

30老师就从东坝坐车出发,经过青山、下坝,最后到达我们桠溪,今天活动结束后老师还要原路返回东坝。

你觉得老师回去时会经过哪些地方呢?

完整地说说。

你怎么知道的?

你觉得我会先开到青山,再开到下坝,再直接到东坝吗?

揭题:

同学们真聪明,其实你们刚才的想法就是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策略,叫做“倒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这种策略。

二、应用“倒推“,深化理解: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图,问:

从屏幕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这句话的?

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指答,适时问:

这时甲杯会怎样?

乙杯呢?

问:

听懂了吗?

那你们能将果汁倒回去的过程操作一下吗?

没果汁?

不要忘了以前学过的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展示一生作品,问:

看了他画的图,你有什么建议吗?

老师有点建议:

因为是把果汁往回倒,所以最好将一样多的两杯果汁画在后面,往前画。

问:

你们画对了吗?

那你能结合刚才倒回去的过程,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

提醒:

请同学们结合画图的过程边填边思考表中的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指答表格:

谁来说说甲杯的情况?

你是怎么想的?

乙杯呢?

(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问:

同意吗?

回想一下,这道题在思考时和以前学的题有什么不同呢?

在解决这题时我们应用了什么策略呢?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解决的?

同桌说说看。

(指答,适时问:

为什么这样想?

指答。

小结: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用到画图、列表的策略,主要还要用到“倒推”的策略。

数量的变化都从开始,经过变化的过程,最后得出结果,这里的“甲倒出40毫升就是变化的过程,最后得到”两杯都是100毫升的结果,求开始是多少,我们就可以用倒着往前推的想法求得开始时的状况。

(板书:

开始-变化-结果)

2、专项练习:

谈话:

这是什么?

喜欢吗?

我们班的同学也很喜欢。

我班陈杰、王琪同学就收集了不少这样的卡片,一起看看。

(出示课件题目)

问: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试试看!

提醒:

遇到困难不要忘记用用以前学的画图、列表等策略,也可和你的同桌或老师商量一下。

指名一生板演,说说想法。

问:

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呢?

3、教学例2:

我们班的汪武同学也是一位数码宝贝迷,也收集了不少卡片,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问:

谁能来分析一下这题的开始、变化过程和结果?

你们能用简便的方法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吗?

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看。

指答,板书:

原有?

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陈平30张——还剩52张(投影其他方式)

问:

你觉得哪种方式简单又清楚?

师:

遇到这种经过多次的变化过程,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摘录的方式进行整理,便于我们理解题意。

问:

求汪武原来有多少张卡片,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为什么?

怎么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呢?

和同桌说说想法,再试着列式解答。

做好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答,说说想法。

谈话:

老师发现这位同学的思路和老师回家的路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先经过下坝,再经过青山,最后到达东坝,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先跑到这儿,再跑到这儿,思路真清晰!

问:

还有其他解法吗?

老师就在想:

收集了24张,再送给陈平30张,就相当于。

问:

那算出来52张正确吗?

你怎么知道的?

(板书验算算式)因此我们倒推完之后,要顺的再算一遍,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比较一下这两次计算,你有什么想说的?

(1、从开始入手,经过变化,得出结果。

2、从结果入手,倒的变化两次,得出开始的状况)

小结:

刚才我们用“倒推”的策略求出小明原有数码宝贝卡多少张,通过这题的解决,你对“倒推”的策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应用练习,形成策略应用的自觉性:

1、练一练:

问:

你们都理解了吗?

把书翻到89页,将题目认真默读一遍。

问:

有问题吗?

没有?

老师读了后有个问题:

什么叫“拿出一半还多1张”啊?

怎么理解这句话?

问:

那你觉得解题前该作点什么准备呢?

做事真有条理!

试着动动手吧!

指名两生板演,说说想法,问:

你用的是什么策略解决的?

为什么呢?

问:

他们做对了吗?

怎么知道的?

你检验了吗?

下次可要注意,每次注意到,就会养成习惯。

2、拓展练习:

谈话:

说到习惯,我想在座的每位同学肯定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比如早上起床都要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来学校上课。

有没不刷牙、洗脸的?

有没有不吃早饭的?

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早上的一些情况。

(出示课件:

小明早上起床后穿衣、洗漱要用10分钟,在家吃早餐用5分钟,骑车到学校要15分钟,要在上早读课(8:

00)前到学校,最迟什么时候就得起床?

问:

你能先整理一下,再算出来吗?

指答,问:

同意吗?

你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在什么时候起床?

为什么?

谈话:

其实我们做事前也常用到倒推的策略来计算时间,做好安排,才不至于慌慌张张,做事才更有条理。

四、全课总结:

谈话: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学得开心吗?

为什么开心?

你们的开心让我不禁想到一首歌:

嘻唰唰。

最后老师就把这首歌送给大家,好好听!

(课件播放)问:

听懂了吗?

请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这就是“倒推”获“还原”的策略。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第88—89页《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难点: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2探索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谈话引入:

老师的年龄加上9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岁。

老师今年是多少岁?

2.抢答:

一个池塘内有一小片水浮莲,它每天能在水面上长大一倍,28天就把整个池塘遮满了。

试问,这一小片水浮莲长到能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3.揭题:

  师:

解决上面两个问题,你觉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

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数学中经常使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初步体验,建立模型。

师: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整理信息、画图等策略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将用新的策略——倒推来解决新的问题!

1.谈话导入例1,课件动态演示。

师:

同学们,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

如果咱们使两个杯子里的果汁同样多,现在你可以知道原来甲、乙两杯各有多少毫升吗?

师:

你们还想让老师提供一个怎样的信息?

(突出还要有变化的过程)

多媒体补上信息:

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追问:

分别起了什么变化?

2.解决问题。

①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并列算式。

②交流:

展示学生的表格,说一说想法?

3.回顾反思。

提问:

回想一下,刚才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什么策略?

怎样解决的?

小结:

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可以简称倒推的策略。

过渡: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倒推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主探究,理解策略

1.探索例2。

出示例2: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1)学生读题。

师:

想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请看屏幕:

让学生说一说意思。

(2)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抽样展示出学生的方法,  

可能的思路:

思路一:

原有?

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原有?

张←  去掉24张←  跟小军要回30张←还剩52张

或符号表达:

  思路二:

可能出现的算法:

(板书)  

52+30-24=58(张)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2+(30-24)=58(张)比原来少了6张,现在有52张,原来应该有58张。

52-30+24=46(张)    他这样做对不对?

46张对不对?

2.回顾反思,对比深化。

(屏幕显示两个例题)

回忆:

在解决例1、例2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师:

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呢?

怎样运用呢?

  小结:

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都是已知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

先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

四、综合应用,深化理解。

1.填一填。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从中间向两边填空,对比逆向与顺向思考方法,明白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2.做一做。

在“汶川,加油”爱心援助活动中,王子铖同学把自己收藏图书的一半还多1本捐给了灾区的学校,自己还剩25本;张玮玮同学把自己收藏图书的一半还少1本捐给了灾区的学校,也还剩25本。

两个人原来收藏图书一样多吗?

(1)学生读题、审题后,问:

可不可以用倒推的策略解决?

(可以)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指导信息整理,画线段图。

(3)出示算式,集体反馈:

    小结:

这题用什么方法去理解比较简便?

(画线段图)

3.玩一玩。

师: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曾说过“数学好玩”,如果我这有4张纸牌,按照一定的顺序操作:

把四张纸牌排成一行,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2张和第4张交换,翻开看到的结果。

这四张牌原来是怎样放的呢?

  机动:

同位互玩。

  师:

同学们,咱们只要勤于思考,一定会感到数学好玩,只要刻苦努力,一定会玩好数学,大家一起努力,相信一定会让数学成为好玩的数学!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倒推的策略的?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整理信息?

(板书:

列表格——摘录条件——画线段图)

小结:

因此,同样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但是整理信息的方法是不唯一的!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难点:

在正确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

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两杯果汁(媒体出示两杯果汁),一共有400毫升,给两位同学喝,你觉得公平吗?

要怎样才公平呢?

(生:

从甲杯倒一些给乙杯)现在从甲杯倒入乙杯····(媒体演示甲杯倒入一些乙杯,直至两杯同样多)。

问:

现在两杯果汁——(学生齐答:

两杯果汁同样多)。

追问:

现在每杯是多少毫升呢?

你是怎么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出:

400÷2=200毫升)

二、自主探究,感悟策略

1.初步感知,一次变化还原。

(1)引导探究,理清思路。

师:

那原来这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出示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说说怎样想的,老师同时引导学生澄清思路,并借助媒体进行直观演示:

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

师:

现在乙杯剩下——(生齐答:

160毫升),为什么?

怎么算的?

板书出。

续问:

甲杯呢?

(生齐答:

240毫升)为什么?

怎么算?

板书出。

(2)填表整理,加深体验。

师:

你能把刚才的想法填在表格里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出:

甲杯为什么是200+40呢?

乙杯为什么是200-40呢?

(3)回顾小结,得出策略。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解决原来两杯各有多少毫升这两个问题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时,抽象概括(师随机出示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2.应用深化,多步变化还原。

(1)出示情境,整理信息。

出示例2: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

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学生读题、审题后,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讨论后,得出:

可以用摘录条件的方法进行整理。

放手让学生尝试整理,然后,抽样展示,组织交流,并借助媒体出示箭头图:

原来?

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2)自主探究,理清思路。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后,说出:

可以用“倒过来想的方法”。

师:

你能依照上图的样子,表示出“倒推”的过程吗?

学生尝试画出“倒推”的示意图。

组织交流时,媒体出示下图:

原来?

张    去掉收集的24张    跟小军要回30张    还剩52张

(3)深化思路,列式解答。

师:

根据上面的箭头图,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抽样展示出学生的算法,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4)检验对比,体会策略。

组织学生进行检验。

比较检验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

这和我们解决问题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呢?

(5)引导反思,深化策略。

师:

解决上面的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程推想”的策略的?

你认为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在一次向灾区学校的援助活动中,李清同学把自己收藏图书的一半还多3本捐给了灾区的学校,自己还剩27本。

他原来有多少本图书?

学生读题、审题后,问:

“收藏图书的一半”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理解之后,在作业纸上解答。

全班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填一填:

学生口答。

师:

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3.想一想:

媒体出示:

白果、栗子和柿子图片.

学生观察图,交流从图中获取到的信息(媒体出示相关信息):

5粒白果的重量=2粒栗子的重量,

8粒栗子的重量=1个柿子的重量,

1个柿子的重量=80克。

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后,全班交流。

4.画一画:

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有没有发现都是用了哪一种策略?

在运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时,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整理信息?

五、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研究的这类问题,其实在古代早就有人研究了。

我国唐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遂曾以“李白喝酒”为题材编了一道算题: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斗是古代酒具,也可作计量单位)。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请大家课后去研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

同学们,今天早晨我坐车从城关出发,经过三明三中、麒麟山、市图书馆、就来到环境优美的东安小学(边说边用课件展示),那待会儿老师上完课原路返回城关,应该怎么走呢?

(让学生说)

2、师:

说得很好,谢谢你!

请坐,同学们,从课前的小游戏和刚才的题目,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用了一种策略,你知道是什么策略吗?

3、师:

不知道没关系?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研究的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

(教师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

4、师:

同学们,倒过来推想,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今天我们就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猜一猜:

老师的年龄加上9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岁。

老师今年是多少岁?

2.谈话:

这是老师每天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你能说说老师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吗?

(多媒体呈现:

老师家→向东50米到苍梧绿园→向北200米到教育局→向西150米到学校)

3.揭题:

刚才,我们算出了刘老师的年龄,研究了刘老师返回的路线。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分别使用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板书:

倒过来推想)

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信,咱们继续看——

设计意图:

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因此,通过“猜年龄”和“返回路线”两个已有经验的唤醒,为倒推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清晰地新旧知识间的“固着点”,促进新认知的高效建构。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导入语: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杯果汁同样多吗?

(生说不一样)

1、师:

现在老师准备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现在两杯果汁同样多),还有什么发现?

2、师:

通过一次变化,果汁总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还是…(还是400毫升)

师:

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8页,这里有一个表格,想一想怎么填。

(师巡)

3、师: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4、师:

要求原来甲、乙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可以采取什么策略比较好。

5、师:

你很会思考问题,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把它倒回去看一看,从乙杯倒回甲杯40毫升,倒回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6、师:

原来甲、乙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呢?

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刚才推倒的过程及填好的表格,列出算式吗?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8、师:

这个结果正确吗?

,你怎么知道这个结果是正确的,有什么办法证明(检验)怎么检验。

请思考一下,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检验方法。

9、师:

说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检验的。

反思:

同学们,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

(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都是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师小结:

像这样,从现在的数量入手,根据变化的过程再倒推回去求原来的数量,我们就可以采取“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例2

丹丹原来有一些压岁钱,存入银行200元,今天妈妈奖给他30元后,还剩45元。

丹丹原来有多少压岁钱?

1、师:

谁愿意来读读题目

师:

同学们,从这道题中你获得那些数学信息?

谁愿意来说说,(请你来说)

2、师:

同学们,这道题数学信息比较多,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简洁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老师建议大家整理条件)

3、师:

你能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吗?

(原有?

钱→存入200元→妈妈奖给30元→还剩45元)

4、师:

要求丹丹原来有多少压岁钱,你认为用什么策略来解决比较好?

5、这个想法不错?

你能仿照上图的样子,说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

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原有?

钱←取出200元←还给妈妈30元←还剩45元)

6、谁愿意来说一说,请你来说,你能根据“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列式解答吗?

请同学们动笔试一试。

说一说你的想法?

7、师:

215元是不是正确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

(检验)怎么检验?

你们检验一下,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检验的?

8、师:

有没有其它解决问题的办法?

9、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解决了果汁和压岁钱的问题,你觉得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相同:

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2)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时,一般是已知什么?

要求什么?

我们是怎样运用这种策略的?

师小结:

是啊,经过一番变化,已经知道了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我们就可以从这个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地倒过来推想。

三、巩固运用掌握方法

1、快速抢答:

(1)()+40→()-30→20

(2)()÷7→()×9→54

(3)()+10→()÷6→12

(4)()×4→()-70→50

2、数学日记:

4月15日星期三天气:

多云转晴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我起了个早,我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到大桥,然后向东南走到新华书店,再向东走到车站,从家到车站用了15分钟。

再从车站坐车到中村用了20分钟,最后再走5分钟就到学校,这时正好是上午8时整。

(1)这篇日记,老师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能说出从车站到老师家的路线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

(西-西北-西)谁愿意来说一说。

请你来说。

(2)师:

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生说同意)你说得很准确。

(3)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的日记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提问题)同学们,你们很会提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4)师:

刚才有位同学提出(老师提一个问题):

老师从什么时间开始从家出发?

同学们,动笔算算看?

3、猜一猜: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游戏的题目是:

“猜一猜”,猜什么?

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生猜)谁愿意来猜一猜我今年有多大?

生猜之后,师:

同学们猜了很多答案,老师今年到底有多大呢?

想不想知道(生说想)

师:

欲知答案,请看大屏幕,能不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算出老师今年的年龄。

(老师出示教学课件)。

师:

老师今年有多大,请同学们算算看,说说你的想法?

师:

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生说)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非常快,一节课马上就要过去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