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288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醉翁亭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醉翁亭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醉翁亭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醉翁亭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docx

《醉翁亭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醉翁亭记.docx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题

一.注音。

环滁()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饮少辄()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伛偻()提携()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    )弈()者胜 觥筹(  )树林阴翳(    )

二.释义。

(一)重点字词。

1、环滁()皆山也2、林壑()尤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渐闻水声潺潺()

5、峰回路转()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7、作()亭者谁8、名()之者谁

9、饮少辄()醉10、醉翁之意()不在酒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2、云归而岩穴暝()

13、晦明变化者()14、风霜高洁()

15、行者休于树()16、伛偻提携()

17、临()溪而渔18、泉香而酒冽()

19、山肴野蔌()20、杂然而前陈()者

21、非丝()非竹()22、觥()筹()交错

23、苍颜()白发24、颓然()乎其间者

25、树林阴翳()2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7、太守谓()谁

(二)一词多义。

1.【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何陋之有()

③山之僧智仙也()

④名之者谁()

⑤耕之垄上()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⑦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者】①作亭者谁()

②晦明变化者()

③中轩敞者为舱()

5.【临】①有亭临于泉上()②临溪而渔()

7.【而】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朝而往,暮而归()

2.【穷】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之于水()

4.【于】①行者休于树()

②泻出于两峰之间()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④坠于山谷()

6.【名】①名之者谁()

②不能名其一处()

③卷卷宗有爷名()

④有仙则名()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8.【乐】①禽鸟知山林乐()

②而不知人之乐()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醉能同其乐()

⑥山水之乐()

9.【乎】①在乎山水之间()

②得无异乎()

③颓然乎其间()

10.【霏】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②若夫淫雨霏霏()

11.【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

12.【归】①云归而岩穴瞑()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13.【号】①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阴风怒号()

③号令召三老()

14.【负】①负势竞上()

②负者歌于途()

15.【景】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四时之景不同()

16.【间】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山间之之四时也()

③又何间焉()

17.【绝】①天下独绝()

②往来而不绝者()

18.【明】①晦明变化者()

②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③明察秋毫()

19.【朝】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20.本文“也”字有很多,试根据要求给下列句子分类:

①环滁皆山也。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④故自号曰醉翁也。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⑥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⑦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⑧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⑨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⑩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①表判断:

②表解释:

③表感叹:

④表示肯定语气:

(三)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名之者谁()4.临溪而渔()

5.野芳发而幽香()6.佳木秀而繁阴()

7.伛偻提携()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9.至于负者歌于途()10.杂然而前陈者()

(四)古今成语的意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

今义:

2.水落石出古义:

今义:

3.前呼后应古义:

今义:

4.觥筹交错古义:

今义:

三.翻译。

(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译文: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文:

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文: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译文: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二)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

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四.特殊句式。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

3.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醉翁亭记》中的名句是

2.文章的破题句是

3.从课文第一段引出的两个成语是

4.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

5.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

6.文中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的句子是

7.文中描写了远景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了近景的句子是:

9.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

这个千古名句是

10.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11.描写山间四季美景的句子是:

12.写春景的句子是:

13.写夏景的句子是:

14.写秋景的句子是:

15.写冬景的句子是:

16.“宴酣之乐”体现在

17.描写“众宾欢”的语句是:

18.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

19.能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

20.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

21.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

22.文中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的句子是:

2008大连市古诗文阅读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

(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2008年河北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

(13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

  

(1)环滁皆山也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3)野芳发而幽香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译文: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

(2分)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2分)

  答: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

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2008年临沂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D);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暝:

②临溪而渔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陈: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4分)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

(4分)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4分)

答:

21、《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试比较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谈谈二者之间的异同。

 

22、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23、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1、比较阅读: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

(1)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议论为主,乙文以记叙为主。

甲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2)分析一下,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方面值得肯定和继承。

2、比较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乙)若夫日出而……

(1)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而乐亦无穷也。

(2)甲段写登楼所见,乙段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甲段是写水景,乙段是写山景;甲段写了朝暮之景,乙段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甲段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段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3、比较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乙)嗟夫!

予尝求……

(1)甲文中以“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假借古仁人之心,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甲文中“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第一个“乐”的意思是以……为快乐,乙文中表现出与太守的追求相似的句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两文都表现出作者关心人民疾苦或忧乐天下的崇高境界。

4、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请从中选择一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有现实意义。

看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胸襟,对待生活的态度角度去谈;也可以从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忧乐观角度谈。

能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一.注音。

chúhèwēilángyáchánxièniàngzhéfēimínghuì

yǔlǚxiélièyáosùyìgōngchóuyì

二.释义

(一)重点字词:

1、环绕着滁州城。

环,环绕,围绕。

2、林壑:

树林和山谷。

3、茂盛的样子。

4、象声词,水声。

5、峰回路转: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6、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7、建造。

8、命名。

9、辄:

就。

10、茂盛的样子。

11、寄托。

12、暝,昏暗。

13、晦明变化: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4、风霜高洁:

就是风高霜洁。

天气高爽。

15、在树下休息。

16、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这里指老老少少的人们。

伛偻:

驼背。

17、靠近。

18、酒洌:

酒味清醇。

洌,水清。

19、山肴野蔌:

野味野菜。

20、摆放,陈列。

21、弦乐器,管乐器。

22、酒杯。

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23、脸色苍老。

24、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25、形容枝叶茂密成荫,遮盖。

26、乐其乐:

乐他所乐的事情。

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

27、为,是。

(二)一词多义。

之:

助词,舒缓语气,无实义;“之’起到提宾标志的作用,是宾语前置;助词,“的”;是代词,代醉翁亭;是动词,“到,往”的意思;两个“之”都是代词,代乐趣;助词,起连接主谓作用,可不译。

穷:

穷尽;贫穷。

者:

……的人;语气助词,表停顿;……的地方。

于:

介词,在;介词,从;对于;到。

临:

靠近;到。

名:

命名;说出;名字;出名、闻名。

而:

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并列关系连词,可不译;表示递进关系连词,而且;两个“而”是连接时间关语和谓语的连词,表示偏正关系;第一个“而”表修饰关系连词,可不译,第二个“而”表转折关系连词,却;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就、便,表顺承的连词。

乐:

乐趣;乐趣,、欢乐、快乐;以……为乐,乐趣;享乐;乐趣。

乎:

相当于“于”;语气词,相当于“吗”;相当于“于”,在。

霏:

雾气;雨很密的样子。

秀:

秀丽;草木茂盛。

归:

聚拢;回去;归依。

号:

取别号;呼号、号叫;号令。

负:

凭借;依仗;背负。

景:

日光;景色。

间:

间隔;中间;参与。

绝:

妙到极处;断。

明:

明亮;明智,这里指知人之明;眼力。

朝:

早晨;朝廷。

①表判断:

①③⑨②表解释:

④⑥⑦③表感叹:

⑤⑧④表示肯定语气:

②⑩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2.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4.名词作动词,捕钓。

5.形容词作动词,散发清幽的香味。

6.形容词作动词,形成浓郁的绿阴。

7.伛偻:

动词作名词,弯腰驼背的老人;提携,动词作名词,用手搀扶的小孩。

8.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乐,享受快乐。

9.歌:

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10.前: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四)古今成语的意义不同。

原文中一共出现了4个现在一直还在沿有的成语,但古今意义已大相径庭。

这4个成语分别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和觥筹交错。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

②水落石出:

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

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③前呼后应: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

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④觥筹交错:

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三.翻译。

(一)1、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造亭子的人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2、给它起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3、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5、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6、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

7、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二)A

四.句子节奏、重音。

1.C2.D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2.这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判断句式,“者…也”是这一句式的标志之一。

3.B。

4.倒装句,介词结构“于泉上”后置。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环滁皆山也。

7.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9.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2.野芳发而幽香。

13.佳木秀而繁阴。

14.风霜高洁。

15.水落而石出者。

1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0.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2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2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三、课文理解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

1、主题:

文章以极其生动地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心情。

2、亭的周边环境:

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3、第一段:

(1)本段中点明题旨的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本段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意思: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

现在的意思: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第二段:

(1)写朝暮之景的句子: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写春夏之景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成语: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5、第三段:

(1)本段分为四层,依次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勾画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其余皆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一个“乐”字贯穿全文。

(2)与“伛偻提携”意思相近的一词“黄发垂髫”;“非丝非竹”中“丝竹”指音乐,《陋室铭》中也有相似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

(3)就地取材的有:

肥鱼、冽酒、山肴野蔌。

做的游戏:

投壶、下棋。

(4)写宴饮的畅快、无拘无束: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6、第四段:

(1)“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写出了醉罢众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

(2)本段紧扣一个“乐”字,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心情。

(3)“醉能同其乐”,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7、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在滁州城西南方向的琅琊山,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边上)

8、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美丽的山间景象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9、欧阳修是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而被贬滁州,但选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很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议论的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10、欧阳修旷达人生观对你有何启示?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对生活,奋发有为。

11、《岳阳楼记》一文中,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试比较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谈谈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同的是都谈到了与天下人同乐;不同的是欧阳修仅与天下黎民百姓同乐,而范仲淹则是先忧后乐。

12、本文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与境界?

(体现出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趣与境界。

13、就全文而言,作者“乐”有三方面:

(1)山水乐

(2)宴酣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4、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陶渊明:

忘怀宠辱,自得其乐;欧阳修: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