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254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1 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docx

专题11光与光合作用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高考

专题11光与光合作用

1.(2017年海南卷,5)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有氧氧化

C.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过程

D.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答案】C

2.(2017年海南卷,10)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离体的叶绿体在自然光下通过光反应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A正确。

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吸收红光,也能吸收蓝紫光,BC错误。

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

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不仅不需要ATP提供能量,还能产生ATP,D错误。

3.(2017年新课标Ⅲ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4.(2017年北京卷,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答案】D

【解析】由题目所给曲线可以看出,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53℃,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30℃,A正确;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即最适温度)约为25℃,B正确。

在0~25℃范围内,与呼吸速率变化曲线相比,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升高得更快,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

超过45℃,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该植物的生长,D错误。

5.(2017年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答案】D

6.(2016年海南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答案】C

【解析】温度影响酶活性,光照影响光反应,二者均会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同化速率,A项正确;光反应分解水,产生O2,B项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参与暗反应,C项错误;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可以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

7.(2016年天津卷,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

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

A.红光,ATP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C.绿光,H]下降D.绿光,C5上升

【答案】C

8.(2016年新课标Ⅱ卷,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正确;镁属于细胞中的无机盐,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加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正确。

9.(2016年四川卷,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

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与11:

00时相比,13:

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

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

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答案】D

10.(2016年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答案】C

11.(2015年安徽卷,2)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C

12.(2015年海南卷,2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里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

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

之后保持不变。

在上述整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植物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只要大于0,则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就大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根据题意,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

说明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从光照开始就下降,当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时,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停止下降,然后净光合速率为0保持不变,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保持不变,C正确。

13.(2015年海南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答案】D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A正确;分析曲线可知,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C正确;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相等,均大于0,D错误。

14.(2015年福建卷,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答案】B

15.(2017年新课标Ⅰ卷,30)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

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

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

(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大于0

(2)甲种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ADH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

16.(2017年江苏卷,29)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5②ATP③H]④C3),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答案】

(1)CaCO3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

(2)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溶解氧

(3)提供CO2  增大后稳定

(4)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①②③负值

【解析】

(1)CaCO3能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叶绿体中色素溶解在乙醇中,则果肉薄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

(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

反应液中氧气浓度属于因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