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402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docx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精

第一章总论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这两个过程在体内同时进行,并且相互联系。

药理学探讨这两个过程的规律,为科学、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打下理论基础;也为寻找新药提供线索,并为认识和阐明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提供科学资料。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学习要点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即兴奋和抑制作用;有些药物如化疗药则主要作用于病原体,可杀灭或驱除入侵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免受损害或恢复平衡而呈现其药理作用。

[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机体产生作用。

从药物作用部位看可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从药物作用发生的顺序或原理看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性,药物吸收后对其产生不同强度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些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较弱,甚至不表现出作用,称为药物的选择性。

[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的治疗作用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反应等。

[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量效曲线;量反应及质反应;效能与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ED50)及半数有效浓度(EC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及安全范围。

[受体学说及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且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也称第一信使。

①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

受体都有其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等。

②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准确地识别及结合其配体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被称为受点。

③受体和配体有高度亲和力。

④受体和配体的结合还具有可逆性。

受体动力学的基本公式及其推导、直线化(双倒数图、Scatchard图等)。

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概念,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部分激动药的含义。

[受体类型]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含离子通道型的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细胞内受体等。

[第二信使]胞内信息的转导有G蛋白、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等。

受体的调节。

[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①影响酶的活性;②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③影响核酸代谢;④影响神经递质或体内自体活性物质;⑤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⑥影响免疫机能;⑦药物的理化性质的改变。

精选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药物作用是指()

A.药理效应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

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

2.药物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是()

A.用药剂量过大B.药理效应选择性低

C.患者肝肾功能不良D.血药浓度过高

E.特异质反应

3.半数有效量是指()

A.临床有效量的一半B.LD50

C.引起50%动物产生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

E.以上都不是

4.肝功能不全的患畜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着重注意()

A.个体差异B.高敏性C.过敏性D.选择性E.酌情减少剂量

5.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

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

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6.肌注阿托品治疗胆绞痛,引起视力模糊的作用称为()

A.毒性反应B.副反应C.疗效D.变态反应E.应激反应

7.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是属于()

A.兴奋B.兴奋或抑制C.抑制D.功能不变E.产生新功能

8.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是()

A.药物用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

C.毒物产生的药理作用D.产生变态反应

E.在治疗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9.为了维持药物的良好疗效应()

A.增加给药次数B.减少给药次数C.增加药物剂量

D.首剂加倍E.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时间

10.某药在多次应用了治疗量后,其疗效逐渐下降,可能是患畜产生了()

A.耐受性B.抗药性C.过敏性D.快速耐受性E.快速抗药性

11.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所用的剂量为()

A.LD50B.ED50C.极量D.大于治疗量E.治疗量

12.当X为实数坐标时,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图形为()

A.直线B.正常分布曲线C.波动线

D.对称S型曲线E.长尾S型曲线

1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药物有效与无效B.量反应与质反应

C.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D.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E.高敏性与耐受性

14.五种药物的LD50和ED50如下所示,哪种药物最有临床意义()

A.LD5050mg/kg,ED5025mg/kgB.LD5025mg/kg,ED5020mg/kg

C.LD5025mg/kg,ED5015mg/kgD.LD5025mg/kg,ED5010mg/kg

E.LD5025mg/kg,ED505mg/kg

15.患畜对某药产生了耐受性,这就意味着机体()

A.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效应B.对此无须处理C.出现副作用

D.获得了对该药最大反应E.肝药酶活性降低

16.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何种参考()

A.药物的体内过程B.药物的毒性性质C.药物的给药方案D.药物的疗效大小E.药物的安全范围

17.药理作用不包括()

A.补充生理物质的不足B.使器官产生新的功能C.提高器官功能

D.降低器官功能E.杀灭病原体

18.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的脂溶性高低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大小

C.药物水溶性大小D.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E.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19.一个效价高,效能强的激动剂应()

A.脂溶性高,短t1/2B.高亲和力,高内在活性

C.低亲和力,低内在活性D.低亲和力,高内在活性

E.高亲和力,低内在活性

20.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是()

A.半数致死量B.半数有效量C.极量

D.最小有效量E.治疗指数

21.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抑制受体,这取决于()

A.药物是否有效应力(内在活性)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

C.药物的剂量D.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E.药物的作用强度

22.有关受体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B.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能引起兴奋效应

C.受体是通过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不变的

D.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E.受体是首先与药物或配基结合并引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23.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主要是使机体组织器官()

A.产生新的功能B.兴奋C.抑制

D.兴奋或抑制E.既不兴奋也不抑制

24.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引起口干称为()

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

D.毒性反应E.副作用

25.下列那些不属于不良反应()

A.久服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B.服麻黄碱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C.肌注青霉素G钾盐引起局部疼痛D.眼科检查用后马托品后瞳孔扩大

E.以上都不是

26.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属于()

A.毒性反应B.高敏性C.副作用D.后遗症状E.治疗作用

27.下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B.参与或干扰细胞物质代谢过程

C.对某些酶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D.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促进、抑制递质的释放

E.以上都不对

28.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机制属于()

A.影响细胞代谢B.对酶的作用C.对受体的作用

D.理化性质的改变E.以上都不是

29.半数致死量用以表示()

A.药物的安全度B.药物的治疗指数C.药物的急性毒性

D.药物的极量E.评价新药是否由于老药的指标

30.几种药物相比较时,药物的LD50值越大,则其()

A.毒性越大B.毒性越小C.安全性越小

D.安全性越大E.治疗指数越高

31.安全范围是指()

A.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

B.有效剂量的范围

C.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

D.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

E.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32.治疗指数是指()

A.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之比B.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

C.LD50/ED50D.ED50/LD50E.药物适应症的数目

33.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

C.治疗量

D.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E.以上都不是

34.药物的极量是指()

A.一次用药量B.一日用药量C.疗程用药总量

D.单位时间内注入总量E.以上都不是

B型题

35.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

36.肾上腺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是()

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补充治疗

D.局部治疗E.间接治疗

37.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引起()

38.青霉素注射可引起()

A.后遗效应B.停药反应C.特异质反应

D.过敏反应E.副反应

39.完全激动药的特点是()

40.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是()

41.部分激动药的特点是()

A.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B.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弱

E.对相应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及较强内在活性

42.连续用药产生敏感性下降,称为()

43.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菌可产生()

44.短期内连续应用麻黄碱可产生()

A.耐药性B.耐受性C.快速耐受性

D.成瘾性E.反跳现象

X型题

45.下面对受体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直接反应的化学基团

B.药物必须与全部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效应

C.受体兴奋后可能引起效应器官功能的兴奋或抑制

D.受体与激动药及拮抗药都能结合

E.经常处于代谢转换状态

46.对后遗效应的理解是()

A.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B.血药浓度过高C.残存的药理效应

D.短期内残存的药理效应E.机体产生依赖性

47.下述关于受体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B.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较高的亲和力

C.受体对相应的配体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D.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

E.KD值越大,表示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越大

48.通过量效曲线可以反映()

A.最小有效浓度B.半数有效量C.极量

D.最小中毒量E.最大效应

49.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其特点包括()

A.非肽类化合物可具有半抗原性质

B.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C.反应程度与药物剂量无关

D.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

E.采用皮肤过敏试验,可作出准确判断

二、填空题

50.采用()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可得出()型量效曲线。

51.药物只对某些器官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

52.药物毒性反应中的三致包括()、()和()。

53.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有()、()。

54.药物剂量(或血中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称();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称();药物作用时间与药理效应的关系称()。

55.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和()。

三、名词解释

56.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57.不良反应(untowardreaction)58.副反应(sideeffect)59.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

60.毒性反应(toxiceffect)

61.剂量—效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62.量效曲线(dose-responsecurve)

63.最小有效量(minimaleffectivedose)

64.半数有效量(medianeffectdose,ED50)

65.半数有效浓度(medianeffectconcentration,EC50)

66.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

67.半数中毒量(mediantoxicdose)

68.构效关系(structure-responserelationship)

69.受体(receptor)70.配体(ligand)

71.激动药(agonist)72.拮抗药(antagonist)

73.药物作用(drugaction)

四、问答题

74.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的概念是否相同?

为什么?

75.为什么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作用于同一受体,呈现出激动药、拮抗药或部分激动药等不同性质的表现?

76.试论述如何从药物的效应决定临床用药的方案。

77.试论述从药物的量效曲线上可以获得哪些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资料。

78.试论述最主要的药物作用机制。

79.试论述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以至产生效应的诸环节。

80.试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论述激动药与拮抗药的特点。

81.试论述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占领学说。

82.试论述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dose)与半数最大效应量(50%ofmiximaleffctivedose)的区别。

参考答案

1.D2.B3.C4.E5.E6.B7.C8.E9.E10.A11.E12.E13.D14.E15.A16.E17.B18.D19.B20.E21.A22.E23.D24.E25.D26.A27.E28.D29.C30.B31.E32.C33.C34.E35.B36.A37.C38.D39.E40.C

41.D42.B43.A44.C

45.ACDE46.AC47.ABCD48.ABE49.ABCD

50.效应药物浓度对数值典型对称S

51.选择性

52.致癌致畸,致突变

53.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54.量效关系构效关系时效关系

55.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反应

56.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57.不良反应是指药物除对机体有治疗作用外,还能产生与治疗无关或有害的作用,通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即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机体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58.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59.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60.是指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而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1.指药理效应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规律。

62.用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直方双曲线。

可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呈典型对称S型曲线,即为量效曲线。

63.刚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

64.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

65.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66.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67.引起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

68.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前者包括药物的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立体构型等)。

69.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其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后通过中介信息转导与放大,可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70.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

71.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

受体激动药对相应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72.能阻断受体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与受体具有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不仅不能诱导效应,而且还占据了受体影响了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作用。

73.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间的初始反应,它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74.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并非同义词。

有某种药理效应不一定都会产生临床疗效。

舒张冠状动脉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药。

75.可采用二态模型学说来解释。

按此学说,受体蛋白有两种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静息状态(R)与活化状态(R﹡)。

激动药与R及R﹡都能结合,但对R﹡的亲和力大于对R的亲和力,故只有部分受体被激活而发挥较小的药理效应。

拮抗药对R及R﹡亲和力相等,且结合牢固,但保持静息状态时两种受体状态平衡,它不能激活受体,但能阻断激动剂药作用。

76.选用有选择性的药物;选用安全范围大的药物;利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增加药物的治疗作用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77.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效价强度(等效剂量)、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等。

78.①影响酶的活性;②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③影响核酸代谢;④影响神经递质或体内自体活性物质;⑤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⑥影响免疫机能;⑦药物的理化性质的改变。

⑧作用于受体。

79.①与受体的结合;②信号转导;③细胞效应。

80.激动剂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它们能与受体结合,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剂只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它们能与受体结合,结合后可阻断受体与激动剂结合。

81.①药物与受体必须结合才产生效应;②效应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③但解释不了药物占领了受体而不产生效应的问题。

82.半数有效量为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上获得的参数;半数最大效应量为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上获得的参数。

第二节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学习要点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运动过程,亦称药物的跨膜转运。

多数药物经被动转运跨过细胞膜,一般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

其特点是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当膜两侧药物达平衡状态时,转运即停止。

此种转运方式,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性,各药物之间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

药物的离子化程度受其pKa及所在溶液的pH而定,这是影响药物跨膜被动转运,进而影响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一个可变因素。

除此被动转运方式外,强酸、强碱或大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转运到尿液和胆汁时则依靠主动耗能,逆浓度差的主动转运方式跨膜;氨基酸、葡萄糖等进入红细胞则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转运;高度亲水性药物以离子对方式转运;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毒素、脂溶性维生素则以胞饮/吞噬作用完成跨膜。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多数药物通过被动转运吸收,少数药物经主动转运吸收。

1.胃肠道给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叫做首过消除。

舌下及直肠给药不经过肝门静脉,避免首过消除,吸收也较迅速。

2.注射给药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入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药物也可全部吸收。

3.呼吸道给药气体或挥发性液体麻醉药及其他气雾剂型药物可通过呼吸道吸收。

4.经皮给药药物浓度和基质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

(二)分布

分布是指吸收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影响因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亲和力和特殊的屏障作用。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及其意义。

结合型药物的特点: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结合型药物为大分子化合物,不易透过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因而影响被动转运,但不影响主动转运;该结合为暂时、可逆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和竞争性。

血脑屏障是大脑自我保护机制;胎盘屏障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通过此屏障进入胚胎循环。

(三)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

第一步反应使多数药物灭活,但有少数例外,反而活化,故生物转化不能称为解毒过程;第二步与体内物质结合后使药物活性降低或灭活,并使极性增加。

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特性:

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

肝药酶诱导剂可使P-450酶系统活性增加,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水合氯醛等;肝药酶抑制剂可使P-450酶系统活性降低,如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

(四)排泄

药物的排泄多为被动转运,某些药物自肾小管的排泄(分泌)可为主动转运。

药物多自肾排泄,故肾功能对药物的排泄影响较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的排泄途径还有胆汁、乳腺、肺、唾液等。

三、药动学基本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化的动力学(速率)规律,特别是从用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时量曲线)研究药物自血浆中消失的速度(消除速率),按其规律将机体模拟为数学模型(房室模型),并计算出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这些参数对于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有重要意义。

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

峰值浓度(Cmax)、达峰时间(Tpeak)、曲线下面积(AUC)、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半衰期(t1/2)、血浆清除率(Cl),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药物的转运速率(动力学)可分为零级动力学(速率)、一级动力学(速率)及米-曼氏速率过程。

多数药物的转运速率为一级动力学。

消除速率常数A是重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之一。

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它是表达药物消除速度的另一种参数。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如按其t1/2的间隔给药,经过5~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稳定状态(稳态血浓度)。

药物可按其在血浆消除的速率分成一室模型或二室模型药物。

表观分布容积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利用表观分布容积值可以从血浆浓度计算出机体内药物总量或计算出要求达到某一血浆有效浓度时所需的药物剂量。

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定义和意义。

连续恒速给药时的血药稳态浓度(Css)及多次给药的特点。

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A型题

1.药物在体内要发生药理效应,必须经过下列哪种过程?

()

A.药剂学过程B.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C.药物效应动力学过程D.上述三个过程E.药理学过程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研究()

A.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

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D.药物作用强度随剂量、时间变化的消长规律

E.药物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